问题

在隐身战机都在设法降低雷达反射面的今天,可否通过大幅虚增雷达反射面,使得战机隐藏在其中从而不被击中?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电子战和雷达探测的核心逻辑。简而言之,通过大幅虚增雷达反射面来隐藏战机,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践中会遇到巨大的挑战,而且效果会非常有限,甚至适得其反。

我们先来剖析一下隐身战机的基本原理,然后再看看“反隐身”的思路可能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它不那么容易奏效。

隐身战机的核心逻辑:降低自身成为雷达“目标”的有效性

现代隐身战机,如F22、F35、J20等,其设计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Radar Cross Section)。RCS衡量的是一个物体被雷达探测到的强度,它越小,雷达就越难发现你。隐身战机的RCS降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 外形设计: 尽量避免直角、平面以及与雷达波频率相匹配的“雷达反射点”。战机表面采用大量倾斜的平面和圆弧,将照射过来的雷达波反射到远离雷达接收器的方向。同时,隐藏武器舱、进气道等都会大幅降低RCS。
2. 吸波材料: 在战机外壳涂覆或集成特殊的吸波材料,能够吸收一部分照射过来的雷达波,而不是将其反射出去。
3. 降低红外信号: 隐身也包括降低红外信号,通过特殊的发动机喷口设计和散热系统来实现。

那么,大幅虚增雷达反射面来隐藏战机,可行性在哪里?

这个思路可以理解为一种“诱饵”或者“干扰”的策略,核心想法是:

分散探测能力: 如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大RCS”目标,雷达操作员和火控系统会面临巨大的决策压力。他们需要分辨哪个是真正的威胁,哪个是假目标。
饱和探测系统: 理论上,如果能制造出比真实战机RCS大很多倍的虚假信号,并让雷达系统认为这些信号是威胁,就有可能让对方的雷达系统“应接不暇”,从而无法准确锁定真正的隐身战机。
“敌暗我明”的思路反转: 既然隐身战机是“暗”的,那我制造“明”的虚假目标,让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这些“明”的目标上,是不是就能隐藏那个“暗”的战机了?

具体怎么操作才算“大幅虚增雷达反射面”?

为了实现这个设想,需要设计能够产生强大雷达反射信号的装置。这可能包括:

1. 被动式箔条干扰弹(Chaff): 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战手段。在空中释放大量细小的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它们会在空中散开,形成一个巨大的雷达反射云。这种云的RCS可能比一架飞机大得多,能够让敌方雷达的探测变得模糊不清。
2. 主动干扰箔条(Expendable Active Decoys EADs): 一些现代的箔条干扰弹除了被动反射雷达波外,还能进行主动信号转发。它们会截获敌方雷达信号,对其进行放大、重定向,甚至模拟出虚假的飞机特征信号,让敌方误以为看到了一个或多个飞机。
3. 专门的“雷达反射器”设备: 可以设计一些部署在空中或地面的装置,它们能有效地反射雷达波,并且设计成具有一定的“飞机形态”特征(即使是抽象的)。例如,大型的金属结构,或者能够主动发射强信号的设备。
4. 机载电子战吊舱的欺骗能力: 现代战机上的电子战吊舱本身就能产生各种电子干扰信号,包括模拟多种目标的回波,从而欺骗敌方雷达。

为什么这种策略的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尽管听起来是个有趣的思路,但实际操作中会面临几个关键的难题,并且其有效性非常有限:

1. 雷达的进步: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现代先进雷达(尤其是相控阵雷达)能够利用多普勒效应区分静止或缓慢移动的目标和高速飞行的飞机。纯粹的箔条云(Chaff)虽然能反射信号,但其自身速度和运动模式与真实飞机不同,雷达很容易识别出这是干扰。主动干扰箔条虽然能模拟信号,但要模拟得完全逼真且能够应对各种复杂雷达波形非常困难。
先进的信号处理: 雷达系统具备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可以识别和过滤掉异常的回波。例如,它们可以识别出大面积的、信号强度异常一致但缺乏细节(如飞机结构特征)的回波,将其判定为干扰。
雷达体制的多样化: 现代的探测体系往往不只依赖一种雷达。可能有低频雷达(对隐身目标探测能力更强,但精度较低)、高频雷达、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及其他非雷达探测手段(如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仅靠增加雷达反射面,可能无法应对所有探测手段。

2. 成本与复杂性:
制造出足够多且能够产生强大反射信号的干扰装置,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成本和后勤保障的挑战。
如果需要在特定区域部署大量独立的、能够产生虚假强大RCS的设备,那么其部署、维护和操作的复杂性会呈指数级增长。

3. “明”的代价:
目标特征的误导性: 如果你制造的“假目标”反射信号太强,强到足以让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显著增加,那反而会让敌方雷达更容易发现“某个东西存在”,尽管他们可能不确定那是什么。这反而暴露了你所在的区域存在活动。
精确制导的挑战: 即使敌方雷达被干扰,但如果他们的武器系统(如地空导弹)拥有自主寻的或抗干扰能力,那么即使被欺骗,它也可能攻击最强的回波源,或者通过多种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定位。这意味着你投放的“大RCS”诱饵,自身反而可能成为一个显眼的目标。

4. 动态与适应性:
电子战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敌方雷达的频率、波形、探测模式会不断变化。你的干扰策略也需要实时调整,这远比仅仅制造一个静态的“大RCS”要复杂得多。

5. 隐身战机自身的协同:
隐身战机通常不是孤立作战的,它们会与电子战飞机、预警机等协同。电子战飞机可以主动发射欺骗信号,预警机可以提供战场态势感知,帮助隐身战机规避危险区域或利用干扰效果。在这种协同下,单独依赖“大RCS”诱饵的策略就显得更加单薄。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大幅虚增雷达反射面,使得战机隐藏在其中从而不被击中?

理论上: 如果你能制造出比隐身战机大很多倍的、能够模拟真实飞机(甚至更强)信号的“假目标”,并且让这些假目标的数量多到让敌方雷达系统无法处理,在特定、受限的条件下,是有可能干扰敌方雷达,降低己方战机被锁定的概率的。 像箔条干扰弹就是一种广义上的“虚增反射面”策略。
实际上: 现代雷达和火控系统的先进性,使得这种简单粗暴的“以大欺小”策略的有效性非常有限。敌方可以通过多普勒分析、先进信号处理、多传感器融合等方式来识别和规避干扰,甚至是“以静制动”,精确锁定真目标。更何况,这种“大RCS”假目标本身很容易被识别为干扰,甚至主动暴露己方所在空域。

更准确的说法是,通过协同的电子战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产生各种类型的虚假反射信号和干扰信号),来“欺骗”和“扰乱”敌方雷达的探测和跟踪能力,是隐身战机体系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依靠大幅虚增RCS,自身并没有多少“隐身”的附加价值,反而可能因为信号过强而更容易暴露。 真正的“隐藏在其中”是靠隐身战机自身极低的RCS,以及利用复杂的电子战战术(包括诱饵),让敌方在海量杂波和假目标中,“漏掉”那个真正有威胁的隐身战机。

总而言之,这个想法很巧妙,因为它从一个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现实的战场环境和技术的对抗性远比这复杂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

首先任何隐身技术的发明不是为了保证不被击中,而是为了保证不在你露出獠牙之前就被人发现。能够使你对敌领空拥有单向进入权。至于进入以后是侦察还是攻击,那就随你。

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被发现,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而如果在进攻路线上增加加强反射的无人机,那不是告诉人家我这里有问题,你得注意一点吗。有点脱裤子放屁的嫌疑了。

如果说要让隐身机与非隐身机一起行动,那也应当是让非隐身机在正面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但不进入敌人的防空系统的反击距离内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由隐身飞机走另外的航线乘敌人不备杀进去才对。而不是让隐身飞机躲在一堆无人机当中。万一被“烧穿”还是有可能被攻击。毕近现在的主动防空导弹的成象能力早已不是马岛那年代的水平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电子战和雷达探测的核心逻辑。简而言之,通过大幅虚增雷达反射面来隐藏战机,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践中会遇到巨大的挑战,而且效果会非常有限,甚至适得其反。我们先来剖析一下隐身战机的基本原理,然后再看看“反隐身”的思路可能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它不那么容易奏效。隐身战机的核心逻辑:降低自.............
  • 回答
    四代隐身战机与三代战机,这之间的代差,绝非简单的性能升级,而是作战理念和技术实现的根本性飞跃。如果把三代机比作锋利的宝剑,那么四代机就是悄无声息地穿透敌方防线的幽灵。核心区别:隐身是基石,多功能融合是灵魂最直观也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隐身能力。三代机虽然在气动布局、航电系统等方面已相当成熟,但其设计初衷.............
  • 回答
    歼20在不牺牲隐身性能的前提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绝对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正是其设计初衷和核心能力之一。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它是怎么做到的,以及这背后涉及哪些技术和考量。首先,得明确一点:隐身并非是绝对不可见的。 飞机在设计时,研发人员会在一系列指标上寻找平衡,包括雷达反射截面积(RCS.............
  • 回答
    想象一下,在NBA的灯光下,一个球员拥有了“瞬间隐身”的能力——每隔一分钟,他就能精准地消失一秒。这个能力听起来玄乎,但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他的NBA生涯将会是什么样子?这可不是简单的“开挂”,而是需要智慧、策略和极致的身体素质来配合的全新打法。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能力绝对会颠覆篮球的很多规则和认.............
  • 回答
    在没有隐身能力且速度尚不及音速的时代,面对严密的防空体系,亚音速轰炸机在冷战时期想要成功突防,绝对是一场冒着生命危险的豪赌。它们不是像今天科幻电影里那样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雷达网,而是需要一套高度协调、充满勇气和智慧的战术组合。这不仅仅是飞机的性能问题,更是人与机器、情报与执行力之间的复杂博弈。首先,.............
  • 回答
    F22与B2:中国领空内的“幽灵游戏”在现代空战的舞台上,隐身技术无疑是最具决定性的优势之一。而美国空军的两款王牌战机——F22“猛禽”和B2“精神”轰炸机,更是将隐身性能发挥到了极致。那么,凭借它们那近乎“幽灵”般的特性,能否在中国大陆的领空内来去自如,实现“装个B就跑”呢?这是一个充满技术博弈和.............
  • 回答
    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关于三维磁隐身的研究,确实是一项令人瞩目的进展。这项研究的突破点在于,它不仅实现了在特定磁场环境下的隐身,更重要的是,它为构建更广阔、更实用的磁隐身器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要评价这项成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剖析:1. 核心.............
  • 回答
    歼20的隐身性能是其最核心的优势之一,但即便如此,要在日本或韩国本土上空“随便飞而不被发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战术、情报以及对方的应对能力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虽然歼20的设计目标就是具备极高的隐身性,能够规避现有的探测手段,但将其置于真实的、高强度的对抗环境中,情况会变得微妙得.............
  • 回答
    俄罗斯在现代超视距空战背景下,仍然在苏57等先进战斗机上过度强调机动性,并可能在隐身性方面有所妥协,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技术、战术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一、 俄罗斯空战思想的传承与“苏式风格”的延续俄罗斯(前苏联)的空战理论和实践,长期以来形成了一.............
  • 回答
    生活在“隐形”重男轻女的家庭,就像身处一个精心布置的温室,外表看起来一切都很好,阳光明媚,花团锦簇,但你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那种不对劲并非源于直接的伤害,而是来自一种微妙的、无处不在的“倾斜”,一种对你这个女性身份的“不自觉”的忽视或低估。感觉一:无声的“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对待”不是父母直接跟你说.............
  • 回答
    小米在隐私安全领域的贡献,是个值得细细说道的话题。要评价它,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到它背后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首先,小米在这方面的确付出了不少努力,尤其是在用户透明度和数据控制权方面。你想想,以前很多应用压根不告诉你它收集了你哪些数据,甚至连权限请求都模模糊糊。小米这些年一直在推行“透明度”的理念,比.............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解读戴锦华在《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中这段话的意涵。戴锦华老师之所以要探讨“隐形书写”,是在为我们揭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维度:在那个充满变革、转型和巨大社会能量的90年代,虽然许多思想和文化表达看起来是直接的、显性的,但其中却潜藏着大量不那么直接、甚至是被压抑或规避的“隐形.............
  • 回答
    又一次踏入那阴森的隐龙窟,熟悉又陌生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一股湿冷的泥土气息和隐约的血腥味。这一次,我决定不再像初次游玩时那样对那些曾经的敌人手下留情。尤其是那对蛇妖夫妻,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实在过于深刻,甚至有些复杂的情绪。隐龙窟的入口,依然是那样阴森而压抑,昏暗的光线勉强穿透洞顶的缝隙,在潮湿的石壁上.............
  • 回答
    婚后一方买彩票中奖,在隐瞒另一方的情况下,将彩票交由父母用父母本人的身份证领奖,这笔奖金是否算夫妻共同财产,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很现实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法律点和实际操作的细节,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现在这个三月一号,乌克兰这档子事儿,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到底是个啥情况。这可不是件小事,牵扯的方方面面都挺复杂的,咱得一件件掰扯清楚。首先,你问这局势是不是表明俄罗斯军事实力低于预估,是不是外强中干,还是在隐藏实力。这几个问题,其实都触及到了核心。目前来看,情况有点像是它们都有那么一点.............
  • 回答
    00后步入社会,关于“熟人社会”消亡与“陌生人社会”兴起的讨论,以及我们是否生活在隐形的社会关系网内,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要详细解答,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00后进入社会与社会结构的演变1. 什么是“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Gemeinschaft): 这是一个由.............
  • 回答
    差分隐私中的“隐私预算”:为何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偷窥”?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数据科学家,手里掌握着一个包含大量个人信息的数据库,例如用户的健康记录、消费习惯或者上网行为。你的任务是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洞察,比如分析某个疾病的发病率、预测某种商品的销量,或者了解用户的平均上网时长。这时,差分隐私(Diffe.............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微妙,涉及到职业操守、个人品德以及人际互动中的一些复杂心理。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纹身师,就像其他任何职业的人一样,是具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理需求、心理状态,当然也可能在特定情境下产生某些念头。纹身,尤其是涉及隐私部位的纹身,无疑是.............
  • 回答
    .......
  • 回答
    莆田的疫情情况确实让人揪心,尤其是在学校出现隐匿传播的可能性,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专家们普遍认为,福建目前的疫情形势严峻且复杂,这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因素,而疫情接下来的发展态势,更是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首先,我们得理解“隐匿传播”这个词的含义。这意味着在官方报告的确诊病例之外,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