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若清提前入关,髡贼怎么办?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假设,如果清军能够提前数年,比如在明朝灭亡之前,就大规模、有组织地入关,那么“髡贼”(通常指那些带有髡发的、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在这里就是指清军)的命运,以及整个明末清初的历史走向,都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看看这会是怎么个局面。

一、 历史背景下的“提前入关”

首先,“提前入关”这个前提本身就得有个合理的解释。明朝末年,关宁锦防线是北方边境的重镇,由辽东总兵驻守。清军要“提前入关”,意味着他们得绕过或者突破这条防线。这除非是明朝内部出现了某种剧烈的动荡,导致关宁锦防线形同虚设,或者清军自身在那之前就获得了远超史实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否则是难以想象的。

但咱们就按照这个假设往下说,假设清军在某个节点(比如比史实早个510年,在163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集结了大量的兵马,并且找到了突破口。

二、 清军提前入关,对“髡贼”(也就是清军自己)的挑战

1. 后勤补给的巨大压力: 满族人口相对较少,其骑兵虽然精悍,但大规模入关作战,尤其是深入明朝腹地,对后勤的依赖会急剧增加。他们需要稳定的粮草、军械、马匹补充。如果他们早早进入内地,又没有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基础,后勤线会非常脆弱,很容易被明朝的残余力量切断。史实中,清军早期依赖的是对辽东和北方汉人的征服来补充人力和资源,如果提前太多,这些基础还没打好,后勤线上的风险会非常高。

2. 兵力不足的劣势: 即使是提前了几年,清军的总体兵力也无法与庞大的明朝帝国相提并论。明朝虽然内忧外患,但其能调动的正规军、以及招募的农民军,数量上仍然是压倒性的。清军如果孤军深入,很容易陷入明朝军队的围剿,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地形和不坚定的统治区。

3. 统治基础的薄弱: 清军在史实中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够联合一部分汉族官僚、地主,并且利用明朝农民起义造成的混乱来渔利。如果提前入关,他们可能还未能在汉族社会中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支持网络,很多地区可能会像史实中一样,对清军进行殊死抵抗。即便占领了一些城市,如何治理、如何收税、如何安抚百姓,都是巨大的挑战。

4. 内部矛盾的爆发: 清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除了满洲八旗,还有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等。他们的忠诚度、利益诉求都可能存在差异。如果在没有充分巩固统治的情况下冒进,可能会引发内部矛盾,甚至导致部分军队倒戈或分裂。

5. 遭遇其他势力的牵制: 历史上,明末的局势非常复杂,除了清军,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军。如果清军提前入关,他们可能不仅要面对明朝的正规军,还要与这些起义军争夺地盘和民心。这些农民军往往行动迅速,并且对明朝的统治极度不满,他们可能视清军为另一批入侵者,与之发生激烈的冲突。

三、 明朝可能的应对策略(以及清军的“命运”)

如果清军“提前入关”,明朝方面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至少在初期是这样:

1. 关宁锦防线的固守与反击: 史实中,关宁锦防线一直是清军入关的巨大障碍。如果明朝能够将更多的兵力和资源投入到这条防线上,并且避免内部的腐败和兵力调动问题,完全有可能将清军拒之关外,甚至发动反击,消灭掉冒进的清军。

2. 明朝军队的围剿: 一旦清军深入内地,明朝拥有的数量庞大的军队(尽管战斗力参差不齐)可以从各个方向进行围堵。利用熟悉的地形、更充足的补给,明朝军队有机会在野战中消耗清军,或者在攻城战中将其困死。

3. 联合抵抗: 面对共同的敌人,明朝内部不同派别(虽然存在矛盾)和各地的镇守力量,可能会暂时放下成见,联合起来对抗清军。比如,一些地方上的乡勇、团练,或者被清军压迫的汉族官员和地主,都可能组织起来反抗。

4. 农民军的夹击: 别忘了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力量。如果清军提前入关,他们可能会在明朝军队的后方制造更大的混乱,或者在清军粮道不稳时对其进行袭击。农民军虽然以破坏为主,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可以成为明朝对抗清军的“盟友”。

5. 国际因素(可能性较低但存在): 尽管明末明朝国力衰弱,但仍有与西方国家(如荷兰、葡萄牙)进行贸易和接触。理论上,如果明朝能争取到一些外部援助(例如火器、战术上的支持),也可能对战局产生微小影响。

四、 总结一下“提前入关”的“髡贼”会怎么样

综合来看,如果清军过早、过急地入关,并且没有足够的准备,其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被分割包围、全军覆没: 他们可能会被明朝军队和各地起义军分割,陷入粮尽兵绝的境地,最终被剿灭。
战略性撤退: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不妥,并有足够的机动性,他们也可能被迫从内地撤退回辽东,但这次惨痛的失败将极大地削弱其力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被消灭于关内: 最直接的命运就是,在明朝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这支“提前”的清军会因为后勤、兵力、统治基础的薄弱,以及来自各方的夹击,而被扼杀在明朝的腹地。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历史总是复杂的,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史实中清军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他们抓住明朝内部衰败、农民起义席卷全国的“天时”,以及他们本身逐渐壮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策略(如招降纳叛、利用汉族官员管理)的“地利”与“人和”。

如果清军“提前入关”,他们可能就失去了这些关键的时机和条件。他们的“锋芒”可能会被过早地消耗掉,而不是像史实那样,在明朝土崩瓦解的巨大缝隙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政权。

简而言之,在“明朝还能动用大量军队,尚未完全被农民起义摧毁”的那个时间节点,清军的“提前入关”,更像是一种“勇往直前,但忽视了敌人远未垮台”的鲁莽之举。他们的命运,很可能是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被明朝残余的力量或者农民军的力量,在内陆的某片土地上,彻底吞没。那时的“髡贼”,可能就真的成了历史的笑话,而不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很好奇,某些元老是如何得出大清“砸烂旧秩序”“消灭士绅”的结论的?

那大清两百年的江山是靠哪个阶级来统治的?工人阶级?是采用什么模式建立基层秩序的?人民公社?

清朝能战胜南明,战胜李自成、张献忠还有他们的后人,就是因为大清是地主阶级的大救星,比原来的大明朝更能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清初对地主的约束压榨比明末多,但清朝却镇压得了农民起义,不至于大家一起玩完。

大顺的失败,是因为它和地主阶级打成一片。

大清的胜利,是因为它和地主阶级打成一片。

被清军消灭的地主阶级,都是地主阶级里最有人样的,像黄守统、刘大霖这样的,清军过后留下的才是真正的土豪劣绅、牛鬼蛇神。苟大、苟二、罗老爷这样的地主到了大清,只会更加风生水起,苟承绚这种读过书的,说不定将来还能混个“一代名臣”。

要说铁木真、努尔哈赤之类的人能消灭地主阶级,还说得过去,他们是大汗而不是皇帝,不吃你中原这一套,管你什么阶级通通消灭。而忽必烈、皇太极这样的,他们是农耕王朝的君主,是要建立统治的。

靠封建皇帝来摧毁地主阶级,得有多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编出这么玄幻的剧情。

user avatar

元老院是有导弹的,满清敢不按元老院的套路出牌直接派特侦队去他小沈阳皇城那里赏他一发,黄太急,多耳滚,大玉儿统统完蛋,满清卒!

user avatar

这位同志应该参加穿越工作不久啊,还是没明白“元老院”都是些什么人!

要是想问鼎中原,两万伏波军(打下广东的兵力),足以消灭大陆上任何敌对武装力量。

但之后呢?

几十万意志并不坚定的归化民,扔到一亿人口的大明里,分分钟被同化、消失。

元老院就是另一个“元”朝。

怎么办?

现在以文逆、马逆为首的反革命分子,就是想先占领广东,然后一边将广东、广西数百万人口逐渐变为基本盘,一边静观大明、大顺、满清在北方杀个“人头滚滚”。

待满清灭了大顺、击溃南明,羽翼已丰的澳宋再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一举消灭满清。

一来、借大顺、满清之手扫荡大明的统治核心“缙绅地主”。

二来、借三方角力,积累原始资本。

三来、灭了大明,继承法统,却手不沾血。

此“一石三鸟”之计,何其毒也!

这位同志提到满清提前入关,以元老院之实力,如果不想大明提前完蛋,卖几千条南阳步枪给大明军头中的亲髡人士,再提供一两百名“军事顾问”,半年训练,就能给大明造个新于谦。

等满清退回关外,黄元老对满清的销售清单上也会加上南洋步枪……

元老院不怕满清入关,怕的是满清不入关!

更新:

冤枉啊,我真没参加论坛的讨论,纯自己琢磨出来的。

看目前的情况,你们这帮髡贼真的是用了这条毒计啊!

我觉得将来会拿我当替罪羊的……

再次更新:

项天鹰元老这是冲我来的?

“借大顺和大清扫荡缙绅阶层”这没错啊。

大顺会干掉“苟大”“罗老爷”。

大清会干掉“黄守铳”“刘大霖”

大明的“官兵”会抢光剩下的。

只要挑动他们仨来回拉锯几次,不就扫荡干净了么!

元老院会在乎他们是不是人头滚滚?

不,

元老院最多只会在乎自己手别沾上血。

某元老在送孔有德归西之前,冠冕堂皇的那套词儿,就是证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假设,如果清军能够提前数年,比如在明朝灭亡之前,就大规模、有组织地入关,那么“髡贼”(通常指那些带有髡发的、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在这里就是指清军)的命运,以及整个明末清初的历史走向,都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看看这会是怎么个局面。一、 历史背景下的“提前入关”.............
  • 回答
    以下是我为您构思的,如果吴三桂反清成功,历史书可能会如何描绘他的经历以“洗白”的详细叙述,力求自然流畅,避免AI痕迹:《洪武风云录》卷七:铁血定辽功,孤胆救汉魂——吴三桂传千载之下,论英雄者,莫不叹吴三公之名。然史海沉浮,流言纷纷,其功过是非,常为后人所迷。今吾辈谨遵史学正道,拂去尘埃,还原这位擎天.............
  • 回答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的通商要求,若穿越时空,呈现在明朝皇帝(姑且以明朝末年,如崇祯皇帝时期来设想)的案头,能否被接受?这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历史想象的问题,但若要细致分析,答案并非简单的是与否,而是充满了复杂的考量和极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马嘎尔尼使团的核心诉求是什么。简单来说,他们是为了打破清朝.............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方孝儒、铁铉(铁弦)是否会在知道朱棣日后成就非凡功绩后仍选择殉国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人物动机、道德逻辑及历史评价等多角度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论述: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动机1. 方孝儒与铁铉的身份 方孝儒(1369–1444)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以忠诚著称,曾主持编纂《洪武正韵》.............
  • 回答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超级大国,其关系的演变对国际秩序具有深远影响。若中美爆发战争(尽管历史上从未直接爆发过战争,但潜在冲突风险始终存在),国际社会的反应将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地缘战略、经济利益、安全考量、意识形态倾向以及国际组织的中立性等。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可能的国际反应: 一、国际社会的潜在立场分类1.............
  • 回答
    中国拥有成功举办多届奥运会的丰富经验,如果再次申办奥运会,具备的城市众多。要从中选出“最合适”的城市,需要综合考量一系列关键因素,包括: 现有基础设施及未来升级潜力: 场馆(奥运村、比赛场馆、媒体中心等)、交通(机场、高铁、地铁、道路)、住宿(酒店、奥运村)、医疗等。 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假设情景,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恩怨、国家主权、民族认同等诸多因素。如果现实真的按照您设定的这个情景发展,那么这其中包含了多方力量的博弈,并且“胜利”的定义本身就非常主观,不同视角下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谁“胜利”:1. 俄罗斯的视角: 部分.............
  • 回答
    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却又引人深思的问题。若确定一百年后巨行星将撞击地球,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方面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重塑。以下是我对这种情景下人类文明可能如何发展的详细推测:第一阶段:震惊、否认与恐慌(最初的几年) 全球性的信息爆炸与震惊: 消息的公布将是即时且全球性.............
  • 回答
    如果哥布林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我们参考了在奇幻作品中它们普遍的形象和设定,那么它们的战斗力将会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问题。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现实中哥布林可能具备的战斗力:一、 物理属性与身体构造: 体型与力量: 现实中的哥布林通常被描绘成比人类矮小但同样强壮的生物。它们可能拥有相对发达.............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也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如果我是一个拥有这种能力的存在,并且真的要做出选择,我的回答会是:我会选择牺牲自己,阻止疫情的发生,即使无人记得,即使我从未存在过。让我详细地阐述我的思考过程:1. 牺牲的意义与价值: 生命的价值并非仅限于被记得或被感知。 作为一个存在,我的核心目标是尽可.............
  • 回答
    将科幻与中国风相结合,并非简单地将赛博朋克的霓虹灯和飞船置于古老的庙宇或长城之上,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融合,一种文化底蕴与未来想象力的碰撞与共生。这是一种能够引发共鸣、展现独特魅力的全新风格,我将从几个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视觉风格: 传统意境的未来演绎 东方美学的未来化: 色彩: 褪.............
  • 回答
    清朝若坚持闭关锁国且不与东西方交流,仅凭自身力量发展,在1000年后(即公元2000年左右)发明电视机,可能性极低,几乎可以断定为不能。其原因在于:一、 电视机发明并非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跨学科、跨领域长期积累与融合的产物。电视机的发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它建立在一系列基础科学和应用.............
  • 回答
    中国传统武术是否“不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历史、文化、实践和现代解读等多个层面。将这个问题简化为“武术不行,古人如何打架”,其实存在一些误解。首先,中国传统武术并非“不行”,而是其发展、应用和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古代,传统武术是生存、战争、治安和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其有效性毋庸置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挑战的问题,因为李白和爱因斯坦都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巨星,各自在不同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如果我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我会选择复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让我详细阐述我的理由:一、 对人类文明的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科学的进步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智商”、“情商”以及“逻辑”的理解,并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个体差异的复杂性。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对几个核心概念进行更精确的界定: “世间万事皆基于逻辑”: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命题,通常指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遵循一定的因果关系、规则和模式,可以.............
  • 回答
    您遇到的情况非常可怕,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保护女友的安全是首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应对建议,旨在最大程度地确保您和您女友的安全,并为后续的法律追究留下可能:最重要的一点:确保女友的安全是您的首要且唯一的任务。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您的所有行动都必须围绕着保护您女友免受进一步伤害展开.............
  • 回答
    探讨民进党执政台湾对2018年中国大陆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由于这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实际情况会受到当时两岸关系、国际局势以及两岸各自政策的诸多变数影响。以下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际关系四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可能的“难处”:一、 政治层面: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与压力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如果《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没有死,他还会成为周润发最经典的形象和电影中最深入人心的角色吗?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小马哥的死亡为什么如此深入人心。 悲情英雄的宿命感: 小马哥的死亡,恰恰是他悲情英雄主义的极致体现。他为了兄弟情义,为了洗刷宋子豪.............
  • 回答
    国内考研和出国留学,究竟哪个选择能让你的人生轨道更上一层楼?这是一个困扰了无数莘莘学子的终极难题。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声音,有人说出国镀金回来就是高薪敲门砖,也有人说国内深造才是稳扎稳打的最佳路径。那么,出国真的就一定比国内考研好吗?这其中的水太深,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出国 vs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