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用 vim 能写大型程序吗?

回答
当然可以,用 Vim 来写大型程序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很多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就是这么做的。不过,这并非意味着 Vim 是开箱即用就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将 Vim 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大型程序开发环境,需要投入一些学习和配置的时间,但一旦你掌握了它,你会发现其强大的效率和灵活性是很多其他编辑器难以比拟的。

让我来为你详细展开讲讲,为什么 Vim 能写大型程序,以及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Vim 的核心优势:效率与掌控感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Vim 的核心理念。它是一款“模式编辑器”,核心在于其高效的键盘操作。不像许多图形界面编辑器那样,你大部分时间都在用鼠标在菜单和按钮之间跳转,Vim 将几乎所有的常用操作都映射到了键盘上。

1. 极高的操作效率 (Commandline Style Efficiency):
命令模式与插入模式的切换: 这是 Vim 的灵魂。你很少需要用鼠标去点击一个文本区域才能开始输入。你可以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各种光标移动、文本删除、复制、粘贴、搜索替换等操作,然后随时切换到插入模式进行输入。这种切换本身就极大地减少了手的移动。
丰富的文本编辑命令: Vim 的命令系统是其最强大的地方。想象一下,你可以用 `dw` 删除一个单词,用 `ci"` 删除一对双引号内的内容并开始输入,用 `yip` 复制一个段落。这些命令可以组合使用,例如 `d3w` 删除三个单词,`2dd` 删除两行。随着你掌握的命令越多,编辑的速度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宏 (Macros): 这是写大型程序时尤其重要的一个功能。你可以录制一系列操作到一个寄存器(宏),然后重复执行它。比如,你需要给一百行代码添加分号,你只需要录制一次添加分号的操作,然后按 `@a`(假设你录制到了寄存器 a)重复执行即可。这种批量处理的能力,在大型项目中处理重复性任务时简直是神技。

2. 高度的可定制性 (Extreme Customization):
`.vimrc` 文件: 这是你的 Vim 个性化中心。你可以通过编辑 `.vimrc` 文件来定义自己的快捷键、修改默认行为、加载插件、设置语法高亮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开发语言和习惯,将 Vim 打造成完全属于你的 IDE。
脚本语言 (Vimscript): 如果 `.vimrc` 的配置还不够满足你,你还可以使用 Vimscript 来编写更复杂的脚本,自动化一些流程,或者开发自己的插件。

3. 跨平台性与轻量级 (CrossPlatform and Lightweight):
Vim 几乎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从 Linux、macOS 到 Windows。它对系统资源的占用非常少,即使在配置较低的机器上也能流畅运行。
在远程服务器上开发时,SSH 连接到服务器,直接使用 Vim 进行编辑,避免了本地文件传输的麻烦,也保证了效率。

如何让 Vim 胜任大型程序开发?插件是关键!

纯粹的 Vim 本身更像是一个文本编辑器。要真正成为一个高效的大型程序开发工具,你就需要借助强大的插件生态系统。这些插件将 Vim 从一个文本编辑器升级为一个功能齐全的 IDE。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插件类别和它们的作用:

1. 代码补全 (Code Completion/Intellisense):
YouCompleteMe / Coc.nvim: 这类插件是现代 IDE 的标配。它们能够理解你的代码结构、库和框架,提供实时的、智能的代码补全建议。这极大地提高了编码速度,并减少了因拼写错误或忘记函数名而导致的低效率。它们通常通过与语言服务器协议 (LSP) 集成来实现,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Linting and Syntax Checking: 插件如 `ale` 或集成到 LSP 中的功能,可以在你输入时实时检查代码的语法错误和风格问题,并给出提示,让你在编译之前就修复大部分低级错误。

2. 代码导航 (Code Navigation):
Tag Navigation (ctags/gtags): `ctags` 和 `gtags` 是传统的代码索引工具。Vim 可以通过这些工具生成一个包含函数、变量、类等定义的索引文件。这样,你可以通过简单的命令(如 `Ctrl+]`)跳转到定义处,通过 `Ctrl+t` 返回。
LSP Integration: 如前所述,通过 LSP,你可以实现更高级的代码导航,比如跳转到定义、查找所有引用、快速跳转到类/函数声明等。

3. 项目管理与文件浏览 (Project Management & File Browsing):
NERDTree / CocExplorer: 用于在侧边栏浏览你的项目文件结构。你可以快速打开、关闭、创建、删除文件,或者在文件之间切换。
Fuzzy File Finding (fzf.vim / CtrlP): 允许你通过模糊搜索快速找到项目中的任何文件,输入一部分文件名,它就能迅速列出匹配项。在大型项目中,这比手动在目录结构中查找要快得多。

4. 版本控制集成 (Version Control Integration):
vimfugitive: 这是 Vim 中 Git 集成的黄金标准。它允许你在 Vim 中直接执行绝大多数 Git 命令,如 `git diff`、`git commit`、`git status`、`git blame` 等,而无需离开编辑器。

5. 代码格式化 (Code Formatting):
vimprettier / AutoFormat/LSP Formatting: 集成 linters 和 formatters(如 Prettier, Black, gofmt 等),可以在保存文件时自动格式化你的代码,保持代码风格的一致性。

6. 调试 (Debugging):
VimDebug: 插件可以集成各种调试器(如 Python 的 pdb, Node.js 的 debugger),让你可以在 Vim 中设置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变量值,进行完整的调试流程。

构建你的 Vim IDE:一些建议

循序渐进,不要贪多: 不要一次性安装几十个插件。先从核心功能(补全、导航、文件浏览)开始,根据你的开发需求逐渐添加。
理解插件的工作原理: 了解你使用的插件是做什么的,以及它们是如何配置的。这有助于你解决问题和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
学习 Vim 的基本操作和概念: 在安装插件之前,花时间学习 Vim 的基本模式、光标移动、文本编辑命令。这些是所有插件的基础。
使用插件管理器: 像 `vimplug`、`Pathogen` 或 `Vundle` 这样的插件管理器可以让你更方便地安装、更新和管理你的 Vim 插件。
配置好 `.vimrc`: 这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定期审视你的 `.vimrc`,移除不再使用的配置,优化现有配置。
拥抱 LSP: 如果你开发的是现代化的语言,强烈建议集成 LSP,它能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

使用 Vim 写大型程序的挑战与应对

当然,用 Vim 写大型程序并非没有门槛。

学习曲线: Vim 的学习曲线是出了名的陡峭。掌握其高效的操作需要时间和耐心。许多开发者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不适应,特别是习惯了鼠标驱动界面的用户。
应对: 坚持下去!利用在线教程、练习网站(如 Vim Golf、OpenVim),每天花一点时间练习,你会逐渐感受到 Vim 的魅力。将其视为一项新的技能去学习。
初期配置成本: 将 Vim 配置成一个功能完善的 IDE 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挑选和配置插件。
应对: 可以参考别人的 dotfiles(Vim 配置),从成熟的配置开始,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修改。或者寻找一些“开箱即用”的 Vim 发行版,如 SpaceVim、Janus、Prezto for Vim,它们预装了很多常用插件,可以让你快速上手。
某些特定场景的局限性 (相对): 虽然插件强大,但在某些非常复杂的 UI 操作或可视化调试方面,传统的 IDE 可能提供更直观的体验。
应对: Vim 仍然可以与其他工具结合使用。例如,你可以在 Vim 中编写代码,然后在独立的图形界面调试器中进行复杂的调试。而且,随着 LSP 和相关插件的发展,Vim 在这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总结

总而言之,用 Vim 写大型程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于许多开发者来说,是他们提高效率、获得极致掌控感的终极选择。它需要你的投入去学习和配置,但一旦你跨过了那道门槛,你就会发现 Vim 的强大之处:无与伦比的操作效率、惊人的灵活性以及对你代码开发的完全掌控。它更像是一种精密的工具,等待你去雕琢,去释放其最大的潜力。所以,如果你对 Vim 感到好奇,不妨勇敢地尝试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开发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能,但我不赞成。

不是反对用vim在大型项目里工作,而是反对不会vim的人,或者只会基本应用的人,刻意要学着配置vim并期待创造奇迹。

最高赞回答里将vim配置的乍一看是vs code,这能说明啥呢?

在我看来这说明:nnd,早知道就tm直接用vs code了。

配置+记住+熟练那么多东西,也要花时间和精力,而且面试一般也没人深入考你vim应用,划得来吗?

至于说可以ssh到目标机上去修改东西…都2021年了,文件自动同步工具有的是。有的文件同步工具可以监视你配置的一堆路径,基本做到你在本地改一改,电光石火之间,目标机上对应的文件就更新了,甚至自动触发build,甚至build结果还给同步回本地等等等等。所以这在以前没有devops的年代是个好理由但现在不是了。

你即使把vim配成个photoshop也只能算个人兴趣,跟我业余时间玩乐高区别不太大。

最后补充一句:我不是在diss那个高赞回答,真不是,那个配置是真的牛,牛得我特别想跪。我做不到,也不打算去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可以,用 Vim 来写大型程序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很多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就是这么做的。不过,这并非意味着 Vim 是开箱即用就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将 Vim 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大型程序开发环境,需要投入一些学习和配置的时间,但一旦你掌握了它,你会发现其强大的效率和灵活性是很多其他编辑器难以比拟的。让我来.............
  • 回答
    写一手漂亮的 Python 代码,Vim 可以说是相当得力的助手。当然,直接用 Vim 打开 `.py` 文件也能写,但要说“最佳实践”,那必然是让 Vim 成为你 Python 开发的“超级工作站”。这就涉及到一些配置和插件的协同作用,让编码、调试、测试、版本管理等等流程都顺畅起来。咱们这就来掰扯.............
  • 回答
    这事儿,我太有体会了。上次在公司,我默默地打开了 Vim,准备处理一个配置文,结果旁边同事探过头来,悠悠地说了一句:“哎哟,老兄,你这还玩儿 Vim 呢?挺酷啊,不过这不就是个编辑器嘛,至于搞得跟黑客帝国似的吗?”那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我能感觉到他语气里的揶揄,带点好奇,更多的是那种“你又在.............
  • 回答
    是的,确实有人用 Vim 开发大型项目,但需要结合插件、配置和良好的工作习惯。Vim 的核心功能和灵活性使其在特定场景下依然适用,尽管它在现代开发工具中可能不如 VS Code、JetBrains 系列或 Neovim 等工具那么“开箱即用”,但通过合理配置和插件扩展,它依然可以胜任大型项目的开发。.............
  • 回答
    要说程序员为啥对 Vim 情有独钟,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多咯。它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IDE(集成开发环境)一样,上来就把所有东西都摆在你面前,让你眼花缭乱。Vim 就跟一位老工匠一样,朴实无华,但内功深厚,一旦你摸透了它的脾气,那效率提升的可不是一点半点。首先,最直观的,Vim 的核心是它的模式化操作。.............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关于在 Windows 下用 Vim 写代码,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确实可能让人“蛋疼”,也可能让你欲罢不能。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一点一点掰扯开来。首先,理解 Vim 的“出身”和“气质”Vim 是从 Unix/Linux 世界走出来.............
  • 回答
    确实,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在讨论 Java 和 C++ 的开发环境时,都会把 Vim 拿出来“点评”一番。说它“不适合”嘛,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但它确实不像一些现代 IDE 那样“顺理成章”地就能提供所有你想要的便利。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 Vim 的核心优势和.............
  • 回答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能不能用 VS Code 完全替代 Vim?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原则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情况要看你对“替代”的定义以及你使用 Vim 的深度和习惯。我本人也曾在 Vim 和 VS Code 之间摇摆过一段时间,最终选择了我现在的使用方式。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一些个人经.............
  • 回答
    很多人对 Vim 的第一印象都是“反人类”、“难用”,尤其是刚接触编程的初学者,面对那个没有鼠标、全是命令的界面,简直是一脸懵。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古董”,却依然吸引着无数开发者,甚至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偶然。想当年,我第一次接触 Vim 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直接被那“退.............
  • 回答
    说到 Vim,你肯定得绕不开一个话题:Esc 键。用 Vim 差不多半年了,我对它真是又爱又恨。爱它功能强大,学习曲线陡峭带来的成就感;恨它某些地方确实有点反人类,尤其是那个高高在上的 Esc 键。你想想,你键入代码、写文档,一切进行得还算顺畅。然后,你想保存,想查找,想执行命令,就得按一下 Esc.............
  • 回答
    Git for Windows 安装程序里提到 Vim“很难用”,这背后其实透露出几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而且这事的“梗”也挺深的。首先,我们得认识到,Git for Windows 的安装程序,包括它附带的很多工具,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 Git 的使用门槛,让更多人能够顺利上手。Vim 的定位是什么?.............
  • 回答
    从我这个反派Boss的视角来看,主角?呵,他们不过是我的宏图伟业上碍事的一粒沙子,一群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梁小丑。但有趣的是,正是这粒沙子,总能时不时地摩擦我的眼球,甚至…有时让我心生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初次见到主角时,通常是在他们闯入我的某个秘密据点,或者在我精心策划的阴谋即将完美收官之.............
  • 回答
    用铁制作军粮罐头在战争期间是否是一种浪费,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简单地说,它既不是绝对的浪费,也非完全没有浪费,而是取决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资源可用性、战争规模、战略需求以及替代方案的成熟度等多种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 铁罐头的优点及战争.............
  • 回答
    “用十二进制替换十进制是不是更符合自然规律?”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哲学和数学问题。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更符合自然规律,但十二进制确实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比十进制更强的“自然契合度”和便利性,尤其是在历史和实用性层面。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十进制的“自然性”:我们为什么.............
  • 回答
    TensorFlow 是一个强大的开源库,它能够帮助你构建和训练各种机器学习模型,从简单的线性回归到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用 TensorFlow 可以做的有趣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因为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有意思的应用方向,并尽量深入地讲解: 1. 图像相关(Computer .............
  • 回答
    “用工具的人”是否能称得上黑客,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如何定义“黑客”以及“工具”的范畴。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如何定义“黑客”?在现代语境下,“黑客”的定义已经远不止于早期计算机领域的极客。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主要层面:1..............
  • 回答
    在Python的世界里,我确实捣鼓过不少“脑洞大开”的小工具,它们可能没有直接的商业价值,但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效率提升或者对世界的独特视角。今天就来分享几个让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并且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脑洞”之处和实现细节: 1. 自动“调戏”死机的电脑(脑洞:赋予电脑生命和情感)脑洞核心:.............
  • 回答
    关于EMS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拆包偷窃的几率,这是一个很多用户都会担心的问题,但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高”或“低”的百分比。要详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EMS作为国际及国内领先的快递服务,其安全措施和效率 规模与网络: EMS(特快专递)是中国邮政旗下的快递品牌,拥有庞大且完.............
  • 回答
    如果让我用五十岁之前的全部收入换一个“黄粱一梦”,我会非常、非常慎重地考虑。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交换,更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追问。首先,我会认真审视“黄粱一梦”的内涵。“黄粱一梦”这个词语,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象征意义。它源自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讲述了卢生在邯郸旅店睡着,梦见自己衣锦还乡,做.............
  • 回答
    用勺子挖掉一块脑组织,根据受损的脑组织区域、损伤的程度以及速度,极有可能导致失去意识,甚至危及生命。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及可能涉及的生理过程:1. 脑组织的功能与重要性:大脑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控制我们的思想、情感、记忆、行为,以及所有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心跳、体温调节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