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腾讯市值超过5000亿美金,进入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行列?未来腾讯与阿里巴巴,哪个更有前景?

回答
如何看待腾讯市值超过5000亿美金,进入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行列?未来腾讯与阿里巴巴,哪个更有前景?

腾讯市值突破5000亿美金,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标志着腾讯在全球互联网版图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商业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和持续增长潜力。将腾讯与阿里巴巴进行对比,并展望未来前景,需要深入分析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战略布局、市场环境以及潜在风险。

一、 如何看待腾讯市值超过5000亿美金,进入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行列?

腾讯市值突破5000亿美金,是对其长期积累和战略布局的肯定,也反映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多元化的业务组合与强大的用户基础:
社交与通信(微信、QQ): 微信作为国民级的社交应用,拥有超过13亿的月活跃用户,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集支付、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游戏、新闻资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超级App。这种强大的用户粘性和生态系统是腾讯最宝贵的资产。
游戏: 腾讯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拥有《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等一系列爆款游戏,并且通过投资和代理,掌控了大量海外热门游戏。游戏业务是腾讯重要的收入来源,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数字内容与媒体: 腾讯视频、腾讯音乐、阅文集团、B站(腾讯为主要股东之一)等构成了腾讯在数字内容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涵盖了长视频、短视频、音乐、文学、动漫等多个细分市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娱乐需求。
广告业务: 依托微信和QQ庞大的用户流量,腾讯的广告业务也在稳步增长,尤其是在社交广告和内容广告方面表现突出。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腾讯云、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是中国的两大移动支付平台之一,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腾讯云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正在积极拓展企业级市场,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投资生态: 腾讯一直以其投资能力闻名。通过战略投资,腾讯不仅能够触达和赋能新兴领域,还能构建起强大的产业生态,实现协同效应。从游戏到社交媒体,从内容到电商,再到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腾讯通过投资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和边界的拓展。

全球化战略的初步成效: 虽然腾讯的根基在中国,但其游戏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PUBG Mobile》、《Valorant》等。同时,腾讯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内容平台和社交应用,展现出其全球化发展的雄心。

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较于高度依赖单一业务的公司,腾讯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单一市场或单一业务的波动性风险。例如,即使游戏业务受到政策影响,其社交、广告、金融科技等业务依然能保持稳定增长。

二、 未来腾讯与阿里巴巴,哪个更有前景?

要判断腾讯和阿里巴巴哪个更有前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1. 核心业务与增长点:

腾讯:
优势: 社交生态的绝对领导地位,强大的游戏业务全球影响力,数字内容平台的优势,以及日益增长的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尤其是云计算)。
未来增长点:
视频号的商业化: 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的重要延伸,承载着腾讯在短视频内容和直播电商领域的野心。其与微信社交体系的深度融合,为商业化变现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云计算(腾讯云): 随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市场潜力巨大。腾讯云通过技术投入和生态建设,有望进一步挤占市场份额。
游戏业务的全球扩张与新游戏研发: 持续投资和研发高品质游戏,并在全球市场进行推广,是腾讯游戏业务持续增长的关键。
AI技术应用: 腾讯在AI领域拥有深厚积累,未来有望将AI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内容推荐、广告投放、游戏开发、企业服务等各个领域,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
小程序的进一步深化: 微信小程序的生态持续壮大,正在成为重要的商业载体,腾讯可以通过小程序生态获取更多交易和数据。

阿里巴巴:
优势: 中国电商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淘宝、天猫),拥有成熟的数字支付(支付宝)和物流生态(菜鸟网络),以及云计算(阿里云)的市场领先地位。
未来增长点:
电商的精细化运营与用户增长: 在存量市场下,如何通过内容化、社区化、个性化推荐等方式提升用户粘性和复购率是关键。
阿里云的领先地位: 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受益于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其在政务、金融、制造等行业的应用将是重要的增长动力。
本地生活服务(饿了么、高德地图): 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通过与电商的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海外电商扩张: 通过Lazada、AliExpress等平台,阿里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AI技术应用(达摩院): 阿里在AI领域也投入巨大,尤其是在电商智能化、物流自动化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

2. 商业模式与生态协同:

腾讯: 以社交为核心,通过游戏、内容、广告、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等多元化业务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流量和生态闭环。微信作为超级App,其连接能力为各个业务板块提供了流量和变现机会。腾讯的生态协同性体现在:微信流量导向游戏和内容,游戏和内容为微信带来活跃用户,微信支付和金融科技服务于生态内的交易。
阿里巴巴: 以电商为核心,通过支付、物流、云计算、营销、本地生活等业务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商业生态系统。支付宝是其交易的基石,阿里云是其数字基础设施,物流体系支撑着电商的运转。阿里的生态协同性体现在:电商为支付和物流带来流量,支付和物流又反哺电商,云计算支撑着整个数字商业平台的运行。

3.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中国国内市场: 两家公司都在中国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电商领域: 除了拼多多等新兴电商平台,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也在强势切入直播电商,对阿里电商构成挑战。
社交领域: 虽然微信一家独大,但字节跳动(抖音)在内容消费和社交粘性方面正在不断蚕食用户时间和注意力。
云计算领域: 华为云、百度云等也在积极追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全球化市场:
腾讯: 在游戏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但在其他领域,如社交和电商,全球化推进相对谨慎。
阿里巴巴: 在跨境电商和东南亚市场具有一定优势,但面临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和文化差异挑战。

4. 潜在风险:

政策监管风险: 互联网巨头普遍面临着反垄断、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政策监管压力。这可能会影响其部分业务的发展和变现模式。
宏观经济波动: 广告、电商等业务都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可能导致消费和广告支出减少。
技术变革: 新技术的出现,如Web3.0、元宇宙等,可能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
用户增长放缓: 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大,用户增长速度可能放缓,需要通过精细化运营和业务创新来维持增长。
地缘政治风险: 全球化布局的公司需要应对不同国家的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摩擦。

5. 谁更有前景?一个更具弹性和多元化的视角:

很难断言谁一定“更有前景”,因为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挑战。但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腾讯的“护城河”更深广: 微信作为国民级的社交平台,其用户粘性和生态的普适性是极其强大的“护城河”。围绕微信建立起来的多元化业务,使其具备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的流量变现能力。视频号的成功将进一步巩固其社交和内容生态。
阿里巴巴的“核心引擎”更强劲,但面临转型挑战: 阿里在电商和云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毋庸置疑。电商业务的成熟度高,但也面临着增长放缓和竞争加剧的问题。阿里云是其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但需要与腾讯云等竞争对手持续搏杀。
腾讯的未来增长更具想象空间: 视频号与微信生态的深度融合,以及在企业服务(云计算、SaaS等)领域的发力,为腾讯带来了新的增长曲线。其游戏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为腾讯提供了坚实的现金流支撑,并能为其他业务提供投资和协同。
阿里巴巴的“重塑”与“协同”是关键: 阿里需要不断优化其电商业务,应对新的竞争模式。同时,如何更好地将支付、物流、云计算、本地生活等业务进行深度协同,形成合力,是其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总的来说,从“护城河”的深度和广度、业务的多元化弹性以及未来新的增长点来看,腾讯可能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更具想象力的未来前景。 腾讯的社交基础赋予了它在流量和用户连接上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能够渗透到更广泛的商业场景。而阿里在电商和云计算领域的深耕,使其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提供者。

最终的判断,取决于以下几点:

腾讯能否成功将视频号打造成新的流量和商业化引擎,并持续深化微信生态的商业价值。
阿里巴巴能否在电商领域实现有效的“老树发新芽”,同时在云计算和本地生活等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并实现业务协同。
两家公司在面对政策监管和市场变化时的适应能力和战略调整能力。
谁能更好地抓住AI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

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未来谁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将是中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腾讯今天揭幕新总部——深圳滨海大厦,媒体报道总投资18亿元(里面有应该有一层是我等农药皮肤爱好者付钱的)

问题问的是哪一方更有前景,那就应该以双方掌舵人两位马爸爸的发展眼光为重要根据。


从危机处理上

2010年9月,与大股东雅虎矛盾尖锐,受合同制约马云面临被扫地出门的危机。当时阿里市值350亿美元,几乎是投资者雅虎180亿美元的两倍。危机关头马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未知会雅虎的情形下以3.3亿元的价格将支付宝所有权转移到了个人控股的内资公司。此后雅虎股权问题顺利解决,6年后蚂蚁金服估值达700亿美元之巨,阿里巴巴市值突破3800亿美元,危机解除。

2010年11月3日,腾讯仍是头顶抄袭光环的企业,却毅然要求用户QQ和360软件二选一,3Q大战发展到最激烈阶段,QQ口碑坏到谷底。次年马化腾决定开放,在马化腾承诺不可逆的开放政策下,腾讯以QQ开放为契机投资布局产业生态,实现从全民公敌到寡头一极转变,市值突破3400亿美元。

双方公司发展战略眼光满分 打成1:1


从业务布局上


阿里:

产业链的延伸,组成上连云端,下接物流,中间完成所有商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智能匹配的生态经济体

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时,阿里首次分列四大板块:核心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项目及其他。

金融方面:蚂蚁金服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最大的赢家,估值已上600亿美元。包括香港在内,目前支付宝已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

云计算方面: 阿里云,连续第8个季度营收保持三位数增幅。全年收入67亿元。德意志银行预计:到2020年,云计算收入将超千亿,占据阿里总体收入的27%。

物流方面:菜鸟网络到去年底日均投递包裹5700万个,并已开始布局海外。

文娱方面:拥有优土视频平台、UC事业群(UC浏览器+神马搜索)、垂直业务群(APP分发及票务游戏分发平台)三大核心分发平台,以及辅助性的X个内容,包含阿里文学、阿里游戏、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网综电视剧等,全年录得接近300%的收入增速,全年达39亿元。


腾讯:

神器→海量用户→玩游戏→收广告→衍生支付、云服务

腾讯的玩法是先造神器,然后疯狂变现。

神器的首选目标:通用型社交工具,互联网时代用户年度最高的产品。

这也决定了腾讯的2C模式:从产品到盈利,都基于个人用户。

于是先有了QQ,现在8亿多用户;后有了微信,9亿多用户。

微信占领移动社交,而且由于社交衍生出来的高频刷屏,它又抢占了移动端信息流,成了移动端事实上的浏览器。然后开始收广告费。

紧接着,微信支付。

次级目标:游戏,年轻人最喜欢的玩具。

QQ游戏平台→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绝地逃生(吃鸡),这个就不用再多说了。

腾讯的路径依赖:标配神器+用户变现。变现模式,游戏为王。用户量是最大的依托


双方模式其实各有忧虑,腾讯在于户已饱和、频率触顶,阿里则是用户基数低、不够高频。所以 2:2平手。


从投资项目上来看

2017年截止7月25日,腾讯总投资43个达1172.44亿元,阿里巴巴总投资23个达898.15亿元。

双方投资思路上,阿里要流量和媒体,扩大曝光领域,腾讯要交易场景形成闭环,提供高频的消费产品就很容易命中。

VC Saas的数据显示,腾讯投资额最大的5个行业分别是:文化娱乐(870亿)、金融(302亿)、电商(114亿)、汽车交通、生活服务。阿里的投资投资额最大的8个行业分别是:文化娱乐(302亿)、金融(294亿)、电商(223亿)、生活服务、房产家居、汽车交通、企业服务、社交。


BAT三方 如下(感谢 苍穹 分享)

黑色是自有 红色是入股投资 蓝色是全资收购


但投资结果,今年腾讯完胜。


腾讯投资项目中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搜狗、易鑫接连上市,据媒体统计,这4家公司IPO至少能为腾讯带来441亿元的投资回报,远超去年净利润。除此之外,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也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IPO,而且美团、滴滴、B站等投资系公司,同样被爆出上市的新闻。

相比之下,阿里系最近上市的公司不免波折丛生,百世融资规模缩减一半,丽人丽妆冲击A股时,被曝出前员工盗卖千万条客户信息的不利消息,而流量来自支付宝的趣店则大起大落、深陷舆论漩涡。A站日前还出现闭站风波。

腾讯爸爸更具投资眼光,双方达成2:3


为什么双方都要做小程序

  • 腾讯而言:建立征信系统和形成交易闭环场景

微信公众号只是确定了用户的身份,并没有确定用户的信用级别。打通小程序内部的交易数据之后,才真正形成了大的征信和交易闭环。

  • 支付宝而言: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和抢占市场份额

微信做的风生水起,支付宝自然也不想放弃,同是加紧对民生系统的布局,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我比较看好下一年腾讯的表现,但是双方应该还是难舍难分。

user avatar

对于未来谁更有前景,先来看看双方的布局

先来分析阿里

阿里是B端做到极致的企业!阿里主要分为商业、电商、金融、云计算的产业布局,另外还有就是营销、物流、泛娱乐、生活服务等布局。

阿里从电商起家,改变了全中国人的交易、购物和生活方式,并且催危大量实体店。从而使电商成为阿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阿里也从电商开始积累了大批的用户、资金、大数据、上下游供应商等在商业产业链进行开始布局。

资金的推动,阿里布局了金融。阿里系的金融产品包括支付宝、蚂蚁金服、众安保险、招财宝、一达通等,分别对应个人生活、融资、理财、保险,还有专门针对进出口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说,目前的中国互联网金融,阿里处于无人能敌的地位。

大数据的推动,阿里布局了阿里云。十几年前就开始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但当时的互联网,连“数据”的概念都还没完全普及开,“云计算”的提出,让阿里上下所有人都莫名其妙。但马经云同意了这个项目。经过十几年来,云计算一直慢慢地构建大数据的底层框架,构建每一条运算公式,引入AI人工智能,升级云计算的能力。云计算多年的研发下慢慢成型、发展、完善,在未来,所有用户、企业的数据和资料全都可以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处理,云计算,成为了阿里另一个数字的世界。

上下游供应商的推动,阿里不再满足于线上商城和金融的霸主地位,野心开始从虚拟经济,开始蔓延至实体经济。布局了菜鸟网络,如今菜鸟日均投递包裹5700万个,并且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并且与大数据计算能力相结合的,具有收集数据、智能化计算、提前匹配需求的投送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阿里实质在构建一个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就是:上连云端,下接物流,中间完成所有商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智能匹配。并且在生态不断构建完整的时候。阿里逐渐成为一个创新经济体,并凭借近3万亿元的交易额成为全球第一零售体,并即将成为全球第20大经济体。

这就是马云的帝国思维!!!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腾讯。

腾讯与阿里最大的不同,就是在C端用户做到了极致。腾讯是真正带来全中国人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通过链接用户,打造内容生态的巨型公司。

通过QQ+微信占领了移动社交,接入海量级的用户,这为腾讯在内容领域的布局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布局了资讯,视频,语音,游戏,文学等内容

在资讯领域有腾讯网、天天快报、微信公共号、QQ公共号、手机QQ浏览器头条;

在视频领域有腾讯视频(三强之一)、腾讯课堂、爱拍原创,还有视频直播的斗鱼(投资)、呱呱视频社区(投资)、龙珠直播(投资)、红点直播(投资)

在语音领域有QQ音乐、企鹅FM、喜马拉雅电台(投资)

在游戏领域更是无人能敌,腾讯游戏处在行业绝对领先地位,还有文学阅读、动漫搞笑、兴趣内容都是处在行业领先或者行业前列。

海量的用户,成就了腾讯一直以来的战略:连接和内容产业。通过连接,布局内容、娱乐,让腾讯目前的变现能力基本无敌。游戏、社交、广告成为推动腾讯盈利的“三驾马车”。

特别是游戏,王者荣耀为腾讯带来了每天2亿元利润的收益,还有其他的穿越火线、街头篮球、魂斗罗、斗地主等,整整一个游戏库,是腾讯最大的摇钱树。

由此,可以看出腾讯的生态系统就是

优质产品,获海量用户,实现游戏、社交、广告的巨额盈利,延伸支付服务。

这就是马化腾的明智之处!!!


通过以上两者的分析,可以简单对比得出:

阿里是“由商业而产品”,先有商业、再延伸上下游,打造新产品,构建完整生态。并且服务于B端为主。腾讯是“由产品而商业”,在每个领域通过爆款产品打头阵,获得用户、数据、资金,并不断推出更适合用户、更火爆的产品与内容,在C端的地位无可匹敌。

阿里起步艰难,但越发展生态越庞大。腾讯起步容易,但国内用户量越来越接近天花板,腾讯海外扩张的进程却不太顺利。所以在曾经,阿里一整年的盈利还不如腾讯一个季度的盈利,但如今,阿里的盈利已经开始接近、甚至赶超腾讯。虽然阿里还在辛苦地构建生态系统,但只要阿里的大盘构建起来,运转顺利,那规模化和生态化的效应会难以想像。


此外,从未来的布局,阿里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也果实累累,腾讯在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似乎显得有些关心不足,在阿里早早就布局云计算的情况下,腾讯在科技研发方面已经有点落后了,如果不及时赶上来,未来的脚步会越来越慢。

在海外市场的积极程度上,阿里表现得更加积极,在当前情况下,海外拓展的进程,阿里表现明显优于腾讯。但也无法铁定就说明阿里的前景好于腾讯,毕竟腾讯总是在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抓得最稳、最快的公司。



看到很多朋友留言,想想这几天有时间再写写关于小米生态的布局背后的逻辑。欢迎关注交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