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健身不是号称少盐么,为什么很多人用海盐来做健身餐?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不少健身爱好者会遇到的疑惑。一方面,我们听到健身界普遍推崇“少盐”的原则,另一方面又看到很多人在制作健身餐时会特意选用海盐。这中间的门道,其实比大家想象的要丰富一些。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健身要“少盐”。这里说的“盐”主要是指精制食盐(氯化钠)。过量的精制食盐摄入,确实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水分潴留与浮肿: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摄入过多的钠会刺激身体储存更多水分来稀释它,这会导致身体出现水分潴留,让人感觉浮肿,影响体脂率的视觉效果,对于追求低体脂的健身者来说,这是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血压升高: 长期高钠摄入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不仅对心血管健康不利,也会影响运动表现和身体的整体恢复能力。
钙质流失: 一些研究表明,高钠饮食可能加速身体对钙的排泄,长期如此,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海盐反而受到了健身餐的青睐呢? 这主要基于海盐的几个特点,以及它在健身饮食中的“角色定位”:

1. 成分的“纯粹”与“丰富”:

海盐的来源: 海盐是通过蒸发海水而得,相对来说,它保留了海水中的其他矿物质成分,比如镁、钾、钙、碘(取决于海域)等等。虽然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不算高,但相比于经过高度精炼、几乎只剩下氯化钠的精制食盐,海盐在成分上显得更为“天然”和“纯粹”。
健身者的需求: 健身者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身体会通过汗液流失一部分电解质,包括钠、钾、镁等。虽然大多数健身餐会通过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来补充这些矿物质,但少量的海盐可以提供一部分基础的钠补充,同时其附带的微量元素也被认为可能有助于电解质的平衡。

2. 味道与风味:

口感的细腻: 海盐的晶体结构相对粗一些,或者有的是带有细微颗粒感的,这使得它在烹饪时能带来更复杂的味觉层次。有些海盐(如法国的葛朗德海盐)还有其独特的风味,这能让原本可能因为“少油少盐”而显得单调的健身餐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帮助健身者更好地坚持饮食计划。
提升食物的天然风味: 海盐中的微量矿物质有时被认为能更好地衬托出食材本身的鲜味,而不是单纯地增加咸味。

3. 精制食盐的“隐藏”问题:

加工食品中的钠陷阱: 很多时候,健身者所谓的“少盐”,其实是指要避免那些看不见的、添加在加工食品中的钠。比如罐头食品、腌制肉类、酱料、饼干、方便面等等。这些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往往非常惊人,而且往往伴随着高糖、不健康脂肪以及各种添加剂。
主动调味与被动摄入: 与其在烹饪时使用少量优质的海盐来调味,很多健身者更担心的是日常饮食中来自加工食品的钠“偷袭”。他们选择控制的是整体的钠摄入量,而不是完全杜绝盐的摄入。

4. “少盐”的真正含义:

强调“适量”而非“零摄入”: 在健身领域,“少盐”更多的是一种强调适量摄入的说法,而不是提倡完全不吃盐。钠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对于维持体液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都至关重要。完全不吃盐反而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区分“食盐”与“钠”: 很多人会将“盐”等同于“钠”,但实际上,钠是盐(氯化钠)的构成部分。即使是海盐,它也是氯化钠,但因为含有其他矿物质,所以其“钠含量”可能与精制食盐略有不同(单位克的海盐里含有的钠总量会比单位克的精制食盐略少一点点,因为其中包含了其他矿物质的重量)。但关键还是在于整体钠摄入的控制。

总结一下,健身者之所以会选择海盐,原因可以归结为:

更丰富的矿物质构成: 相对而言,海盐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有助于电解质平衡。
提升食物风味: 好的海盐能让健身餐更美味,提高依从性。
区分主动调味与被动摄入: 健身者更在意的是避免加工食品中的隐形钠,而烹饪时使用少量海盐是被主动控制的。
对“少盐”的理解更偏向“适量”而非“零”。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有人在用海盐做健身餐时,不必过于惊讶。这并非是对“少盐”原则的背叛,而是一种更精细、更注重身体感受和饮食体验的选择。关键在于控制总量,并选择优质的调味品来提升整体的饮食质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海盐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可以吃海盐?酱料里面脂肪含量很高呀,为什么要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