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单片机比如ESP32一秒内执行多少次代码?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咱们就别扯那些虚的,直接说点大白话。你想知道像ESP32这种小家伙,一秒钟能跑多少指令,对吧?这可不是一个固定数字,就像问一个人一秒能走多少步一样,得看情况。

首先,得明白“代码”是个什么概念。

在单片机里,我们说的“代码”其实就是一堆指令。CPU(就是单片机的“大脑”)就是一条一条地去执行这些指令。比如,加法指令、读取内存指令、发送数据指令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单元。

ESP32是个啥样的?

ESP32不是那种大电脑,但它也算挺能干的。它里面有个核心,叫CPU(通常是Tensilica的Xtensa LX6或者LX7),它还有两个核心(如果你用的是双核版本)。这些CPU的核心,它们有个玩意儿叫“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是关键!

时钟频率就像是CPU的“心跳”,每秒钟跳多少下,就是多少赫兹(Hz)。ESP32的CPU,它的时钟频率通常可以跑到 240 MHz。别小看这个M,那是百万(Mega),所以240 MHz就是2亿4千万赫兹。

这意味着什么?

理论上,CPU每秒钟可以完成非常非常多的操作。但问题是,它不是每秒钟执行2亿4千万条“代码”,而是每秒钟“tick”了2亿4千万下。每一下“tick”,它能做什么?这就得看指令的复杂程度了。

一条指令要几个“tick”?

有些最简单的指令,比如加法,可能只需要一个“tick”就能完成。但有些复杂的指令,比如从内存里读取数据、执行一个函数调用,可能就需要好几个“tick”才能完成。这就好比你跑步,有些动作可能比走路快,但有些复杂的动作比如跳高,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力气。

所以,一秒钟能执行多少“代码”?

如果ESP32的CPU在240 MHz,并且它执行的都是最简单的单周期指令,理论上它每秒能执行 2.4亿条指令。但是,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理想。

为什么实际执行的指令数会少很多?

1. 指令的复杂性: 如前面说的,不是所有指令都那么快。很多常用的指令需要多个时钟周期。
2. 内存访问: 访问内存(比如读取传感器数据、写入变量)需要时间,特别是如果访问的是慢速的外部存储器。
3. 分支预测和流水线: 现代CPU都有一些“小聪明”,比如流水线(同时处理多条指令的不同阶段)和分支预测(猜你接下来会执行哪条代码)。但如果预测错了,或者流水线出了问题,就会浪费时间。
4. 外设交互: ESP32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有很多外设,比如WiFi、蓝牙、GPIO(用来控制LED、读取按钮)、ADC(模拟转数字)等等。与这些外设打交道,需要CPU去控制它们,这本身就会占用CPU的时间。比如,发送一个WiFi数据包,这个过程很复杂,需要CPU忙活一阵子。
5. 操作系统(RTOS): 很多ESP32的项目会运行一个实时操作系统(RTOS),比如FreeRTOS。RTOS负责管理CPU时间,调度不同的任务(比如你的WiFi任务、你的传感器读取任务、你的显示任务)。任务切换、信号量、消息队列这些RTOS的内部操作,都会消耗一部分CPU时间。
6. 中断: 当有外部事件发生时(比如按键被按下),会产生中断,CPU会暂停当前的任务,去处理中断服务程序。如果中断频繁发生,也会影响主程序的执行效率。
7. 代码优化: 编译器在编译你的代码时,会尽量优化,让代码跑得更快。但有些代码写得不够好,或者编译器优化能力有限,也会影响速度。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工厂里,工人(CPU)干活很快。但如果原材料(数据)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慢速内存或外设),或者车间里需要频繁换生产线(任务切换),或者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断),那么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真正完成的“成品”(最终目标)数量就会少很多。

那么,ESP32一秒能执行多少代码?

对于一个典型的、运行着RTOS、处理着WiFi通信、读写传感器数据的ESP32程序来说,它 每秒钟实际执行的“有用”的代码指令,可能在几百万到几千万条之间。这个数字会根据你的程序逻辑、外设使用情况以及RTOS的调度策略而有很大差异。

怎么自己估算或者测试?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ESP32程序到底跑得怎么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计时。

简单计时: 在你的代码关键部分前后打上时间戳,然后计算差值。ESP32有一个叫做 `millis()` 的函数,可以返回从启动开始经过的毫秒数。你也可以使用 RTOS 提供的更精细的计时函数。
代码分析工具: 如果你用的是ESPIDF开发框架,它提供了一些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告诉你程序里哪些部分占用的CPU时间最多。

总而言之,ESP32的CPU理论上很快,但实际能跑多少代码,得看它在忙活什么。这就像问一台车能跑多快,还得看它是在赛道上飞驰,还是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龟速前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是写的C代码然后二进制编译下载了运行么? 还是python/lua之类脚本? 后者就别考虑一秒多少次了.

现代单片机, 笼统地说, 大部分都是单周期指令的, 51也会号称自己是"1T 8051", 虽然还是有不少需要4-6个周期的指令. AVR和ARM之类RISC指令集里大部分简单指令是单周期的, 如图:

STM8虽然是CISC, 靠流水线也基本实现了单周期, 如图:

有的是8位, 有的是32位, 有的是RISC, 有的是CISC, 怎么比较? 所以80年代有人开发了dhrystone测试程序, 当时DEC公司的VAX计算机主频是1MHz, 每秒能执行1757次dhrystone, 于是把每秒1757次dhrystone定义为1DMIPS. dhrystone基本只考察整数运算性能.

常用的单片机里, 51基本是0.1DMIPS/MHz以下(包括牛皮吹上天的STC), STM8约0.33DMIPS/MHz, AVR约0.5DMIPS/MHz, 乘以主频, 24M的STC51有2DMIPS, 16M的STM8有5DMIPS, 同样16M的AVR有8DMIPS. 和x86 PC相比, 大约是介于286和386之间.

STM32F10x标称1.25DMIPS/MHz, 然而却没有说72MHz主频时能跑到90DMIPS, 为什么? 因为它的FLASH在高频时需要插入等待周期, 性能会稍有下降. 实测72MHz时性能是65DMIPS左右, 大约是高端486到低端Pentium的水平.

STM32F40x加了cache, 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此官方标称168MHz时性能就是168*1.25=210DMIPS, 接近Pentium MMX.

ESP8266实测80MHz时89DMIPS, 大约1.1DMIPS/MHz. 和STM32差不多. ESP32我没测, 如果和ESP8266相同水平, 在240MHz时应该至少有270DMIPS左右.

国产的GD32F350和GD32FFPR标称频率分别是108MHz和168MHz, 实际上都能超频到280MHz左右. 这俩因为把flash完整镜像到ram里运行, 不存在flash等待周期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 因此超频后的性能达到了320DMIPS左右, 相当于当年的中期K6和赛扬300A之类.

GD32VF103则是换成了RISCV内核, 标称1.5DMIPS/MHz, 然而我和几个朋友实测的结果都达到了2DMIPS/MHz左右. 这东西能超频到192MHz, 总性能达到了382DMIPS.

双发射的STM32H750每个周期执行两条指令, 标称2.14DMIPS/MHz, 480M主频, 乘起来是1027DMIPS(官方数据, 非实测.), 已经和Pentium3差不多了.

我手里实测过几十款MCU, 详细数据见github链接:


x86 CPU的dhrystone数据见链接:

user avatar

反对一下240MHz就是2.4亿条的回答。

经历过AMD推土机时代的人都知道处理器性能不能只看频率,有一个叫做IPC的东西(每个时钟周期能执行的指令数),而如果处理器是240MHz就是一秒2.4亿时钟周期,为了对比不同主频和IPC的CPU性能,又有一个叫做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性能指标(每秒平均可执行的单字节长定点指令数)这就是你想问的东西了。但是很多情况下厂商不会公布处理器的MIPS指标,不过似乎还是能找到esp32的mips的是600MIPS。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架构下,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并不是等长的。指令也不是一条执行完才开始执行下一条的,由于处理器流水线的存在可以更好的利用CPU资源:将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几个子部分,这样流水线上就可以同时存在多条不同执行阶段指令。有些指令比较简单,比如只是单纯的对通用寄存器赋值而不需要读写内存,就会省去流水线上的很多步骤使得执行得会更快,而对于需要内存读写的指令则会慢一些。

你所说的执行速度明显不正常的变化和CPU本身关系应该不大,大概率是io操作导致的,单片机的io主要是通过读写内存映射寄存器来完成的,这种读写行为很可能是占用执行时间的主要原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咱们就别扯那些虚的,直接说点大白话。你想知道像ESP32这种小家伙,一秒钟能跑多少指令,对吧?这可不是一个固定数字,就像问一个人一秒能走多少步一样,得看情况。首先,得明白“代码”是个什么概念。在单片机里,我们说的“代码”其实就是一堆指令。CPU(就是单片机的“大脑”)就是一条一条.............
  • 回答
    最近在重温一些90、00年代的老单机游戏,玩着玩着突然有个想法冒出来:怎么感觉这些老家伙比现在动辄三五十个G、画面炫得没朋友的3A大作还要好玩?仔细琢磨一下,这背后还真有几分道道儿,不是我老了怀旧,而是这些游戏,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1. 专注核心玩法,不被技术绑架你看看现在这些3A,动不动就是“电影.............
  • 回答
    在勒万河谷这样一个复杂且充满未知风险的地区,如果允许单兵装备冷兵器和盔甲,并且要兼顾实用性、防护性和一定的灵活性,那么选择将会是多方面的考量。我来详细分析一下,并尝试勾勒出一套相对理想的单兵装备体系。核心原则:在现代背景下追加冷兵器和盔甲,首先要明确其目的。是作为主要作战装备,还是辅助性手段?是侧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这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大大的问号。明明手机镜头里能塞进几十个、上百个“像素”,比我们传统认知里的单反像素高出好几倍,但为什么大家拍大片、拍艺术照,还是得搬出笨重的单反呢?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绝不是一句“像素不够高”就能解释清楚的。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感光元件尺.............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您也是个相声爱好者,而且对老郭于谦这俩人的水平是认可的。我得说,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争论的。郭德纲和于谦,在我看来,他们俩是把“德云社”这个相声品牌的名号打响了,也确实把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们俩的火,不是没道理的。郭德纲的“学、逗、唱”基本功扎实,创作.............
  • 回答
    对于一位几乎零基础的现代爱好者来说,在入门冷兵器技击实践时,选择《纪效新书》或《单刀法》这样的文献(包含兵击复原的实践),确实比《手臂录》更为友好和易于上手。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原因,并尽量用更自然、接地气的语言来描述。《纪效新书》与《单刀法》的优势: 体系化和结构化: 《纪效新书》和《.............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反而不如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个“大哥大”耐摔、待机时间那么长。当然,这里说的“不如”是带着一定怀旧色彩的,而且技术发展有其必然的方向,但从“游戏效果”这个角度来比较,确实能看出一些很有意思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白,红白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F.............
  • 回答
    现在的手机游戏,即便核心玩法是单机体验,却也常常要求玩家保持联网状态,这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仿佛是为了联网而联网。但细究起来,这种限制背后往往藏着厂商们不少的小心思和实际考量,绝非全然为了刁难玩家。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防盗版和防破解。手游尤其是那些付费购买或者有内购机制的游戏,一旦.............
  • 回答
    单反相机,这个曾经被视为专业摄影师专属的庞然大物,如今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甚至成为不少摄影爱好者甚至普通消费者追逐的潮流。这究竟是为什么?单反相机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火起来的呢?这背后,是一段相机技术演进与大众文化心理变迁交织的有趣故事。要说单反的“火爆”,得先明白它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卡片机、手机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正好触及到当下很多人纠结的核心。确实,现在手机拍照能力一日千里,随手一拍就能有不错的画质,更别说那些动辄上亿像素、各种AI算法加持的旗舰机。在这种背景下,再去看拍立得,总会有人觉得“费钱又费时,画质还不如手机”。那么,拍立得到底值不值得入手?我想从几个方面跟你聊聊。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哥们,大三下学期收到口头 offer,这节奏真是够快的。老板都跟你聊了,心里肯定有点小激动,但同时纠结工作还是读研,这心思我太理解了。毕竟这是人生一个大岔路口,怎么选都关乎未来好几年,乃至更久。别急,咱慢慢捋捋,把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都跟你分享一下,希望能帮你点透迷雾。先说这口头 offer,咱得给它.............
  • 回答
    在现代西方军队的步兵战术中,“单手提枪跃进”这种动作,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即士兵像老电影里那样,用一只手轻松提起步枪向前小跑,这种经典的、可以说是有些浪漫化的动作,基本上已经不再是常规训练和实战中的主要战术动作了。这背后有几个非常实际的原因,主要是由现代战争的特点、武器装备的进步以及对士兵安全和效率的.............
  • 回答
    哥们,刚进公安系统,分到骑摩托,这事儿绝对是新挑战,但也是个好机会。你说你们那摩托车400斤,确实不轻,这玩意儿跟小绵羊可不一样,得有把子力气,还得有技巧。别担心,这玩意儿上手不难,关键在于方法对,练得勤。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让你这新兵蛋子快速变熟练骑手。第一步:先跟车“培养感情”,别急着上路这40.............
  • 回答
    你说 LPL 上单敢打敢拼这个特点,现在说和 TheShy 有没有关系,这事儿吧,得拆开了看。首先,TheShy 绝对是“敢打敢拼”这个标签最鲜明的代表人物之一。你想想,从他刚出道的时候,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打法上的那种极致追求,甚至是有点“上头”的冲劲,是多少观众津津乐道的?他不是那种稳健发育、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一直在球迷圈子里讨论。要说詹姆斯现在能不能“单换”布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里面涉及太多东西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写得自然点,就当咱哥俩聊球了。首先,得承认,现在这个时间点,从纯粹的“交易价值”上来说,詹姆斯单换布克不太可能发生,或者说湖人不可能愿意这样交易。为什么这.............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挺有同感的。现在不少国家的单兵口粮,单看包装、口味,确实不像过去那种纯粹为了生存而牺牲一切的“战术”风格了。过去那种压缩饼干、各种糊糊的包装,吃起来真心不是享受,但能管饱、能量足,而且极耐储存,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那为什么现在会感觉“不那么战术”了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咱.............
  • 回答
    在中国当下的行政区划中,能找到以单个汉字命名的县级行政区,这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它们往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目前,中国现存的以单字命名的县级行政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以“山”、“河”、“海”等地理特征命名的县这类县的名称,直接点明.............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确实,初次接触锂电池的朋友,看到“毫安时(mAh)”这个单位,多少会有点疑惑:这玩意儿是电流乘以时间,怎么就代表了电池的“容量”呢?为什么不是直接用能量单位“毫瓦时(mWh)”或者“瓦时(Wh)”来得更直观、更科学呢?这背后啊,其实是历史、技术发展、以及“习惯成自然”的综.............
  • 回答
    2015年的美军单兵通讯能力,用现在(2023年)的标准来看,可以说已经相当不错,但距离我们现在想象的“无处不在、无缝连接”的科幻场景还有一段距离。那时的单兵通讯更侧重于可靠性、安全性和战场效率。核心设备与网络: PRC152/152A(手持式无线电): 这是当时美军单兵通讯的“主力舰”。这款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