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媒体称全国首例医生因诊断「定罪」:尘肺病读片差异被视为严重不负责?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触动了很多人,尤其是医学界和患者群体。它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关乎诊断的准确性、医疗责任的界定,以及基层医疗的现状。

首先,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全国首例医生因诊断‘定罪’”这个表述就很有冲击力。我理解媒体这样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公众对医疗纠纷和医生职业风险的关注。但“定罪”这个词,可能需要更谨慎地看待。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确实可能因为误诊而承担责任,但“定罪”往往带有刑事色彩,需要更严谨的法律程序和证据链。如果这只是一个民事赔偿案件,用“定罪”来形容,可能略显夸张,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核心问题在于“尘肺病读片差异被视为严重不负责”。尘肺病,特别是早期的尘肺病,其影像学表现(X光片、CT片)往往不典型,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细致的判读。不同医生、不同阅片经验的医生,在解读同一张影像片时,确实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医学本身就不是一门绝对精确的科学,尤其是在一些疾病的早期、影像表现不典型的情况下。

那么,将这种“读片差异”直接等同于“严重不负责”,甚至导致“定罪”,这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层面的讨论:

1. 责任认定的标准问题:

是否存在过失? 医生是否遵循了当时的诊疗规范?是否尽到了应有的注意义务?例如,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是否借助了辅助检查,是否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如果需要)?仅仅是诊断结果与最终结果不一致,并不直接等同于医生存在过失。
“不负责”的定义是什么? 是指医生主观上故意隐瞒、疏忽大意,还是仅仅是由于医学认识的局限性或者经验的不足?对于诊断差异,需要考察其产生的原因。如果医生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由于技术、设备、或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偏差,是否就该一概而论地视为“不负责”?
“定罪”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涉及到刑事责任,需要证明医生存在犯罪行为,例如医疗事故罪,这通常需要满足严重的因果关系和过失程度。如果是民事赔偿,则主要看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基层医疗的困境:

医生经验的积累: 尘肺病这种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影像学判读能力。在一些基层医院,可能难以配备足够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能缺乏先进的诊断设备。
学习和培训的压力: 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但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能否有足够的精力去精进某项特定疾病的诊断技能?如果医生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敢做出诊断,或者过度保守,反而可能耽误患者的病情。
缺乏充分的佐证机制: 在一些复杂或有争议的病例中,可能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医学鉴定来辅助判断。如果鉴定过程不够公开、透明、专业,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判责。

3. 媒体报道的影响:

引导公众认知: 媒体的报道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公众对事件的看法。使用“定罪”、“严重不负责”这样的字眼,无疑会引发公众对医生群体的不信任感,甚至妖魔化医生,这对于整个医患关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信息的不对称: 媒体通常只能呈现一部分信息,而法律的审判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和证据。普通民众很难了解案件的全部细节和法律判断过程,容易被片面的报道所误导。

4. 对医学发展的潜在影响:

“防御性医疗”: 如果医生因为害怕承担不合理的责任,而变得过度谨慎,不敢轻易做出诊断,倾向于选择最保守、最安全的做法,这可能会导致“防御性医疗”的盛行。医生会更倾向于不做,或者多做一些与直接诊断无关的检查,以规避风险,但这不利于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
阻碍技术进步: 任何一项新的诊断技术或方法,在发展初期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或不成熟之处。如果一旦出现差异就被视为“不负责”,可能会扼杀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动力。

如何看待这件事,我倾向于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承认诊断的不确定性: 医学诊断,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疾病领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是客观事实。我们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来要求医生在诊断时就百分之百准确,特别是对于早期、不典型的情况。
其次,区分过失与能力不足: 医生需要尽职尽责,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能力不足(比如经验不够、培训不足),而不是因为故意疏忽或重大过失,其责任的认定应该有所区别。
再次,需要更完善的责任认定和处理机制: 应该建立更科学、更专业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例如引入权威的第三方医学鉴定,并保障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也要明确医生在不同情况下的法律责任,区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最后,关注基层医疗环境的改善: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追究医生个人责任上,更要关注如何改善基层医疗的条件,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工作。

总而言之,这则新闻反映了当前医疗领域一个比较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在对事件本身进行评判时,我们既要关注患者的权益,也要理性看待医学诊断的复杂性,避免过度苛责和简单化处理。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成为推动医疗体系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个契机。我们不希望看到医生因为害怕承担不合理的风险而变得缩手缩脚,也不希望看到患者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回应。需要的是一个平衡和公正的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诊断读片差异率“高达”92.3%,在这答题区下面已经有朋友说“这也太高了吧!”、“别洗了,医生罪有应得!”,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

我们来复习一道本科概率题。

假设人群中癌症发病率是0.5%,现在有一种快速测试癌症的检验方法。实际患有癌症的人通过这种方法被检测出阳性的概率是95%,而实际不患癌症的人通过这种方法被检测出阴性的概率是95%。

癌症病人被检测出的概率达95%,非癌症病人被误诊的概率只有5%,看起来挺高挺靠谱的吧?

现在问,被检测出阳性的人中,实际患癌的概率是多少?

运用贝叶斯公式,可以轻松算得,要是检查出你呈阳性,你实际患癌的概率也只有8.7%。

这不对吧?这个快速检测不是挺靠谱的吗?反直觉呀!

然而这是一个数学事实。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体检、普查不会给你测癌症、艾滋等疾病,因为结论没有意义,正确率很低。真正确诊是要通过多种手段交叉认证,而不会仅限于这一种测试的。正如这些医生的看片也不过是确认工伤的一道流程。它存在的更大的意义是判断谁没病可以回家,因而即使在看片时适当从宽(如果有),也是可以理解的。

公安鉴定挑出阳性案例来检查误诊,一是蠢,缺乏科学素养,二是……

user avatar

联系此前的一系列类似性质事件,感觉这已经不再是资本家试图“威慑”潜在的反抗者,而是整个大资产阶级试图向所有人“宣示”其力量了吧。

没见过执法机构私营化的,都出来看看了。


相关回答:

知乎用户:如果将警察行业私营化,中国的治安水平会大幅提升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触动了很多人,尤其是医学界和患者群体。它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关乎诊断的准确性、医疗责任的界定,以及基层医疗的现状。首先,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全国首例医生因诊断‘定罪’”这个表述就很有冲击力。我理解媒体这样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公众对医疗纠纷和医生职业风险的关注。但“定罪”这个词,可能需要更.............
  • 回答
    最近的元宇宙热潮,可以说是席卷了科技圈、资本市场,甚至开始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朋友圈里,你可能看到朋友在讨论“头显什么时候能买到”,或者某个品牌又推出了新的虚拟服装。这种全民性的关注,背后当然有着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但也正如媒体所指出的,我们确实需要带着审慎的态度,去审视这场热潮中的潜在隐患。元宇.............
  • 回答
    美国媒体关于美国不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疫苗开发的报道,确实引发了多方面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举动的影响,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宏观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其潜在的后果。美国为何会采取这一立场?首先,理解美国此举背后的原因至关重要。这种立场并非是空穴来风,通常与美国政府的特定政策导向以及对.............
  • 回答
    快手全资收购 AcFun:一场围绕内容、用户与生态的战略博弈快手全资收购 AcFun(以下简称 A 站)的举动,无疑是近期国内互联网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一消息在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解读和猜测。要理解这次收购的深层含义,需要从快手的战略意图、A 站的现状以及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 回答
    看到齐鲁晚报临沂全媒体对吴亦凡律师声明的回应,我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这不仅仅是媒体对明星事件的报道,更像是一场信息、观点甚至是立场的博弈。首先,咱们得理解吴亦凡方面律师声明的意图。通常这种声明都是一种“官方”的回应,旨在澄清事实,维护当事人的声誉,甚至是对某些指控进行反驳。它代表着一种立.............
  • 回答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问鼎全媒体满分,这绝对是游戏界的一件盛事,也是对任天堂多年积累和创新的一次辉煌总结。看待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才能真正理解它为什么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首先,打破陈规的勇气与智慧。你想啊,《塞尔达传说》系列本身就积累了无数的粉丝,背负着光荣的传统。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非常具体且敏感的事件,即一位“禁毒答主”被境外媒体约稿,要求其“诬称中国成为全球毒品生产中心”,并遭到该答主拒绝。要对此事件进行详细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事件本身的性质与双方动机的解读: 禁毒答主的行为: 专业性和诚信: 该答主(我们暂且称.............
  • 回答
    媒体报道的“山东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取得学历,涉及14所高校”的事件,无疑是一起严重的教育领域舞弊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愤慨。要详细看待这起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严重性与影响 对教育公平的根本性挑战: 高考、大学招生和学历授予是当前社会重要的教育资源分配和人才.............
  • 回答
    媒体报道巴西总统新冠肺炎检测结果呈阳性,而总统本人随后亲自反驳称“结果呈阴性”,这种情况在公共传播领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的现象。它涉及了信息发布、公信力、媒体责任、个人行为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复杂性: 信息源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
  • 回答
    关于“端午不调休”的说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吧,不是简单地说句“放假了”或者“上班了”就能概括的,里面牵扯到不少事情,也容易引发各种议论。首先,咱们得明确,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端午节,它的放假安排是由国务院办公厅统一发布的。每年都会有一个《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把当年的放假.............
  • 回答
    对于媒体报道的阿里巴巴、京东暂停发行 CDR(Chinese Depositary Receipts,中国存托凭证)一事,我个人认为这释放出一些值得深思的信号,并且背后可能存在多种复合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 CDR。简单来说,CDR是一种在中国内地上市的、代表境外上市公司股票的证券。它的出现,.............
  • 回答
    媒体报道称美国“威胁”全世界180个国家,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近乎全球性的霸凌或控制。要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照单全收,而是需要深入剖析。首先,要明确“威胁”这个词在这里可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军事恐吓,而是更广泛地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施压手段。美国作.............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戏剧性,也挺能勾起大家对中国田径队,特别是苏炳添和他的队友们的那份期待。媒体这么一报道,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感觉中国男子接力队离奖牌又近了一步。首先,咱得把事情说得明白点。这个“递补”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个赛事中,原本成绩靠前的队伍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这次说的兴奋剂问题)被取消.............
  • 回答
    抖音牵手春晚:一次预料之中又充满挑战的“联姻”关于媒体爆料抖音将取代拼多多成为2021年春晚独家红包合作方的消息,这在我看来,并非空穴来风,甚至可以说是意料之中。这背后反映了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在争夺春晚这一超级流量入口上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而抖音,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短视频平台,其登上这个舞台的野.............
  • 回答
    关于媒体报道的“东京电力公司拟试用核污水养鱼”的消息,这无疑触及了公众对核安全和环境影响的敏感神经。要理解这件事的性质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要明确一点:“核污水”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和误导性。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更倾向于称之为“处理水”或“净化后储存.............
  • 回答
    这消息一出来,业内可真是炸开了锅。商业银行要拿券商牌照,这可不是小事,它触及的层面太广了,影响也太深远了。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首先,这是“混业经营”趋势的深化,甚至是加速。一直以来,咱们国内的金融体系是比较典型的“分业经营”模式,就是银行管存贷款,券商管投融资,保险管风险保障,各司其职。但近年来,监.............
  • 回答
    媒体关于“高等教育普及下,60岁退休导致代际不公”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触及了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养老保障以及代际公平等多个层面。我认为这个说法既有一定道理,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并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支持“60岁退休造成代际不公”的论点及解读.............
  • 回答
    最近媒体上关于“宣扬暴力、灵异,变味的剧本杀”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不少公众的担忧,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触及到了当下剧本杀行业发展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种担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变味”是关键。剧本杀最初的魅力在于其沉浸式的剧情体验、精巧的逻辑推理以及社交属性。玩家们在虚构.............
  • 回答
    媒体发文称“剧本杀”宣扬暴力、灵异,易产生心理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并给出更详细的看法。一、 媒体的担忧与指责的根源:首先,理解媒体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担忧是关键。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其核心在于沉浸式的角色扮演和故事情节。而这些故事情节中,很多确实.............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乌媒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因“损失巨大”解除第6集团军司令弗拉迪斯拉夫中将职务的报道,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俄乌冲突的军事动态和俄罗斯的内部调整逻辑,以下是详细解读: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乌媒体的报道:乌克兰媒体(如“乌克兰通讯社”或“乌克兰独立报”)通常会报道俄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