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你直说养老金有压力就得了,多少十四五课题组都说得那么直白了,硬是要往代际公平上扯...
讲真,延迟退休,这事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是肯定会发生的。
现行的“男60岁女55岁”退休年龄是78年定的,当年的全国平均预期寿命是男67岁女69岁。从退休到入土的时间,男的平均也就七八年。
这点着实羡慕女性啊。
而且人在离世前的几年,生理条件会急剧下降,平均认为是最后三年。这三年的生活状态跟屏幕里的各种幸福晚年生活,画风差距实在太遥远了。
家里有老人的都应该经历过。
所以以男性为例,按78年的标准,实际上也就是5年左右的退休生活。
照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卫生统计》,去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是76岁。如果我们照上面那个标准算:去掉最后三年,去掉五年的安逸退休生活,最晚退休年龄可以压到68岁。
现在吹风延迟退休,最激进的也只是延到65岁。知足吧,这多出来的三年,算时代红利了。
退休是肯定要延迟的。人口断崖摆在这。
2020年新增人口是1003万,而1980年是1839万。就最粗暴地以40年代差来算,比例也至少过1.7了。
我89年的还敢说养得起老人,因为我那年的新增人口是2513万,而49年的新增人口是1391万。从80后差不多二比一的养老压力,到20后可能普遍的一比二,这是啥增量?
银行里存钱的越来越少,取钱的越来越多。你最直接的手段,你当然是限制取钱啦。
把养老金看做银行,那现在问题的核心就是兑付能力,担心信用违约。
延迟退休、个人养老金、国有资产划入社保,说白了就是一手找钱开源,一手控钱节流。
从这个角度说人话,虽然难听,但群众还是听得进去的。
现在扯上代际公平...
劳动收益和资产收益比,哪个大?
资产收益。
所以讲代际公平,第一个要讲的难道不是资产价值的代际公平?当年有1赚10的机会,现在还有没有?如果没有,到哪去找?如果有,有没有以前那么多?
如果实在找不到增量,那国家能不能来做平抑?对早先踩上风口的资产做税收调解?或者加大国有供给来平衡成本?
说白了,我要是没赶上当年的买房暴富,那你至少要帮我控制租金。资产总量是有限的,而资产又是社会经营的基础。又不能帮我上车又不能帮我压价,这种长期的资产租金差,才是最大的代价不公平。
你就是让我劳动到咽气,我那点收入也追不平这个剪刀差呀。
看来问题还没贴脸,养老金还有4.7万亿结余,很多人还有余裕去找出各种修辞词和刁钻角度来形容这头灰犀牛。
就是面临无法兑付的风险,就是有逐步增高的财政补贴,就是有很多省份已经收不抵支了。不然干嘛要划国企的1.6万亿资产给社保?干嘛要把中央对社保基金的调剂比例拉到4%?
社科院的郑秉文说:
可是今年财政的状况,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都会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幅削减,因此面临着社保基金需求和支出的矛盾。
这些矛盾短期内反映在2020年;长期看,矛盾的消化恐怕得需要好多年。
这是人话。
有请发这类评论的媒体带头,招聘大批40岁左右,文化与能力都达标的社会失业人员担任编辑、行政、运营、美工等岗位,如果能做到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写20篇稿子给你们的观点点赞。
煤体称:
“延迟退休年龄,本质上是人们生命周期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举例来说,现在的60后平均受教育程度是高中,这意味着他们大多在20岁左右就开始工作了,现在60岁退休,如果预期寿命80岁,其生命结构是工作40年,领取养老金20年。到了80后、90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读大学甚至是研究生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很多人到了25岁,甚至是30岁才开始第一份工作不足为奇。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还是和父辈一样60岁退休,那就意味着工作时间不到40年,甚至35年乃至更短,而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了,这会造成代际之间的不公平。”
按他们这个说法,18岁从高中或中专毕业就开始工作的人,58岁就应该退休,否则就是制造不公平。请他们赶紧帮大家落实一下。
“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了”也好办,你可以改成将养老金20年的份额一次付清,退休人员提前去世了这钱也不用退回去,以示公平。
这还没完呐。
跟60后比公平,当年人均GDP是多少,现在人均GDP是多少,如果“工作年限还一样才公平”的话,这煤体是在恶毒攻击我们的经济社会毫无发展、人民的财富积累速度毫无提升、只不过通货膨胀了若干倍么。
你环顾四周大概就可以发现,财富积累的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
而且,年限一样就公平的话,每天工作8小时和每天工作20小时、每周双休和连轴转都一视同仁么。
那样我们改成每天工作5小时,每周工作4天,干到70岁,怎么样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