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但这篇文章还是写的浅薄了点,要警惕的是饭圈泛滥化,当饭圈不仅存在于娱乐圈而是扩及到社会更深层次时,是非常危险的。娱乐圈说到底也就是那么回事,影响固然有,但比它更要紧的是在别处。
粉丝控评,确实是一种网络暴力!究其根本,就是资本背后支持,引导那些粉丝达到“美化”,“包装”的目的,从而控制舆论导向。
看着简单,其本身更加可怕!还记得前一段出事的几个艺人吗?出事前就有很多人多次爆料,但是对艺人自身没有丝毫影响,也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直到出事以后,各方资本放弃了这些大星,好多资料才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一些人不仅经历网暴,还可能受到各种威胁。
这种控评,真是“细思极恐”。也该郭嘉出手整治了!
这种控评,不仅仅是在粉丝圈,其在互联网世界普遍存在,就在你我身边,影响着整个互联网的生态。
比如,在某平台看到一款好物推荐的话题,在这个回答下,那真是各种踩踏,各种水军……
希望不仅在粉丝圈,在整个互联网世界,加强“控评”的立法。
“控评,实际上制造出一个虚假繁荣的景象。
当粉丝群体开始不断扩大,粉丝群体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开始出现一批所谓的「粉头」,领导着庞大的群体「攻占」各大平台的评论区。在「粉头」的指令下,大批小粉丝沦为「数据工」,在偶像活动时期,没日没夜地做数据。
他们不仅采取控评这一种方式,还在各大榜单打投刷榜,让偶像能冲到前排;占领相关话题的话题广场,不断地发布内容,试图让该话题能够冲上热搜,因为只要冲上热搜,就代表着自家偶像能够被更多人关注和讨论。”
……换几个关键词,这篇文章就相当大胆了= =。
控评本身确实是一种网络霸凌,本质上就是靠资源(人力和财力)来堆出自己的“话语权”和“权力”,同时挤压异己的“话语权”甚至最起码的“发声”和“质疑”的权利,切换到线下场景,实际就是“仗势欺人”打击异己,剥夺他人任何不同意见甚至简单的质疑的野蛮行为。
这种凭借资源优势搞一言堂,靠声势浩大取代正常言论,“谁有钱,谁人多,谁嗓门大,谁拳头硬谁就有理”的打法,自然是一种权利不平等的霸凌表现了。
格局小了,是网络军事行动
我们都知道控评是一种暴力,在从前叫“舆情管制”或“舆论管制”,原是特权阶层才享有的权力。当前网络社会大大小小的圈子出现,各种从生态圈衍生出阶层,自然而然形成了与资方勾结新形式的“黑恶势力”。
但人们对此无可奈何,除去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可以被判定为控评外,很难对他们的行动下定论。控评是通过“诡辩”、“潜移默化”、“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手段获得舆论支持,最终甚至能抓到对方字眼破绽,反扣“诬陷造谣”某位明星的帽子,达到杀人还要诛心的地步。
《让子弹飞》里胡八和武举人搞死六子就是一次完美的暴力控评。
早期在天涯娱乐版就已有水军控评,接着是头粉与工作人员占领明星的贴吧,为明星打榜进行集资等不法活动开始盛行,到了微博时代饭圈之风兴起,至今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有巡逻兵搜索明星名字、参演电视剧以及活动,对该领域舆论进行管制,稍有差评就启动反黑模式到群里招呼进行围剿。
控评比谩骂攻击更可恶,面对明显的恶意,能够知道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控评将原本正常的团体邪教化与传销化,文章对这行为措辞还是过于收敛。控评一方面往往准备好大量话术进行输出,面对一套套颠倒黑白的理论,加上强势的水军主力能让擅于辩论的人感受到挫败感,大多数人精力被会源源不断的对线冲垮。
你跟他们就事论事,他们可比谁都清楚是“一碗凉粉”,但众口一词说“两碗凉粉",你声音小也没办法。真相无法被围观群众所知晓,比直接人身攻击还要让人难受。
大环境下控评的魔掌还会向外延伸,如我一个回答关于整治饭圈的回答只提到杨紫老师,评论区里张艺兴的粉丝都能为张艺兴展开控评。最常见的话术是“明星也是被资方所绑架”,如果不为明星打榜,他们有才华也将默默无闻,而不利于明星的舆论就肯定是对家开黑。
这些控评的账号动态往往只有他们追的明星内容,一个人养七八个这样号绝不是问题,即便当场揭穿他们也会说只是个人行为,装成路人、普通人控评是最基础伪装。当然,我们无法完全鉴定所有人的成分,有人也许只是被引导成为无形控评的工具,有人则是年纪还小,难分是非。
从商业角度这很好理解,资方将明星当做商品,自然要维护商品的风评。可无论如何指出明星如同商品的本质,粉丝经济在一定程度无可厚非,当前社会并没有根除这种风气的办法,依旧有人会因虚假的包装而受骗,消费者因虚假包装而进行消费,这就构成了违法,能够提防的仅是数据作假。
说实话,对于正在被割韭菜的一些人真不值得同情,有的人就是越劝越逆反,到最后连你说一加一等于二都不肯再相信,对于这种人不必跟他们讲什么道理,往死里挣他们的钱就对了。等他们醒悟过来以后还依然恨你,恨你嘲笑他曾经的愚蠢,如同袁绍不听田丰劝告,战败后怕田丰耻笑而将其杀害是一种心理。跟唐僧不信孙悟空劝说,受罪后反越来越埋怨孙悟空也是一种心理。
足见饭圈控评之恶不仅在于暴力,还摧毁了许多青少年心智,致使他们无法再用正常而健康的逻辑看待事物。
本来就是啊。饭圈里面大多数是还心智不成熟的小孩,不说二极管思维吧,三观都没成熟,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啥,有了偶像就要狂热维护,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非黑即白,否认偶像就是在否认自己,这种急于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心态,是中二时期的产物。
粉丝控评,就是利用这种中二时期的人,给资本增加收益,而且,还刻意去引导小孩子狂热化。大家应该都有所发现,十几岁的学生,处于一个很拽的时期,口无遮拦,没有被社会毒打过,觉得天底下老子最牛逼,这种时期很欠揍,如果不正确引导,就是一个破坏机器。
让这些群体去控评,评论区绝对是乌烟瘴气。这和校园暴力如出一辙,只不过换了一个形式呈现,放到网上来,就是群殴,只是肉搏变成了实战。线下学生吵架打架,不说老师吧,学生自己都会有劝架的。但线上的话,就成了一场狂欢。
所以光明日报说得没错,这就是网络暴力。
所谓“饭圈文化”“粉丝控评”,本质上是个以传销洗脑模式,近似于邪教的的畸形圈子。
粉丝组织内部,皆是打着维护和热爱共同偶像的幌子,层层传销,对以未成年人和年轻人为主的艺人粉丝去各种引导和洗脑,把原本的正常人都洗脑成为了偶像而废寝忘食、倾家荡产,到处不知疲倦宣传布道的非常人。
甚至可以这样说,【饭圈文化】和【应援式追星】的本质,就是不停通过互动式洗脑,将正常人洗脑成偶像的提款机、数据工。
而流量明星的本质,就是娱乐资本引入国外造星机制的商品。唯利是图的娱乐资本,通过大力营销、包装炒作、互动洗脑。令一些原本无人知晓的年轻人,可以只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便一步登天成为成粉丝众多的火爆明星。
这等根基不稳的所谓“新晋当红明星”,本质上仅仅只是娱乐资本的洗钱工具,并以他们为媒介,在被蒙蔽被洗脑的众多狂热粉丝身上去榨骨敲髓。因此,进一步破坏影视行业的环境,严重滋长了社会的拜金主义倾向,更扭曲了正常的社会价值观。
——而这些粉丝们,原本大都只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甚至多数是一群最好年华的花季女生。
投入了真金白银的投资方,一个个财大气粗的大老板,他们舍得花大价钱,付给这些粉丝众多的流量明星以千万为单位天价片酬,根本不是为了支持艺术,拍出经典好剧和优秀作品,而仅仅是请这些明星来拍名为“电视剧”的大型广告mv的。
因此只要在这些电影和电视剧中,疯狂加入各种商品的广告植入,自然就会有那些明星各自忠实的狂热粉丝们,不假思索地将那些明星广告和代言的商品,疯狂买买买,而根本不在乎这些商品对自己有没有用。——理由很简单,这些粉丝早已经完全被娱乐资本苦心营造的“饭圈文化”,给自觉不自觉地洗脑了。
明星团队和娱乐公司,早已通过雇佣的"职业粉丝”告诫她们,「只有粉丝肯为自己偶像大把花钱,让他更受商家和影视圈编导的欢迎,这个偶像明星的事业前途,才能更加顺利,成为未来的天皇巨星。」
因此,这些粉丝们花光了自己父母辛苦工作所得的血汗钱,花光了自己辛苦工作交完房租电费后的全部节余,全部用来供养那些身家和年收入千倍万倍于自己的大明星,充当了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提款机”,居然还乐在其中。
众多娱乐公司和明星团队,就这么在粉丝身上大口吸血,附骨敲髓,攫取巨额财富,然后坐地分赃。当红明星的天价片酬,亿万身家,他们天南海北、国内国外的各处房产,其实都是这么“羊毛出在羊身上"。
更有甚者,这些组织还洗脑粉丝们,要在公众场合不但要当免费水军,还要反复搜索,学会所谓的“控评”,不管是谁提及了自己偶像,便对有非议者则一哄而上,各种抨击骚扰,力图强行改变,若有不从,便无下限骚扰攻击和喷脏。
流量明星&当红偶像们的粉丝,往往被饭圈上层,甚至就是明星经济公司和工作室人员,以类似传销手法洗脑后,在“控评”方面尤其狂热。
在过去数年成功“造星”,推出无数“当红偶像”“流量明星”的娱乐资本,更自以为掌控了这些明星,吸引了一帮不辨是非、四处骂战的狂热粉丝,对持有异议的正义网友,实行精准的网络暴力,便能控制我们社会的精神空间,因此愈发利令智昏。
流量明星和饭圈文化的根源,正是腐朽堕落、“娱乐至上”的西方欧美文明,以大剧院和斗兽场为其古文明标志的西方欧美文明,几千年前就将娱乐明星当做全民英雄崇拜的西方欧美文明,和我们朴实刚建、以耕战为立国之本的5000年中华文明, 在根本上就是完全对立、水火难容的。
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盲目娱乐至上,竟致国势倾颓,祸及苍生,这是何等惨痛的历史教训。
广大公众对饭圈追星文化的极度厌恶, 对“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极度反感, 正是基于朴素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根源正是对 “娱乐至上”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抵制和反感。
笔者从2017年起,就一直努力撰文,积极发声,呼吁抵制粉丝经济和饭圈文化,然而,还是眼看着这个娱乐资本扶持培养的畸形怪物,一天天发展壮大,从小众圈子,到渗透到各大公众平台,各类鸡毛蒜皮之事,永远霸占热搜榜。
一波接一波的流量明星,愈演愈烈的应援“控评”和网络暴力,令正常人噤若寒蝉,绕行远遁,同行业内不断地劣币驱逐良币:
有决心成为好演员的年轻人,努力淡出、脱离了这圈子;剩下给无良娱乐资本做赚钱洗钱工具、自己亦牟取暴利的崭新流量,各领风骚。——到今天,已经到了无孔不入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彻底整治不行的地步了。——救救孩子!
所以,笔者才一直大声疾呼:饭圈文化必须死,流量经济必须死,中国影视才得生!
光明
粉丝
暴力
?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要为每一次发言所责任。
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没问题,但是不要做无谓的谩骂与针对吧。
否则只会加剧矛盾,加剧对立,让事态极端化。
据我分析“控评”(只说第一位)
分三种情况:
1、不是“粉丝”,是有后台的运营引导的人员,或者某平台的某工作人员;很强的诱导性,达到他们的商业价值。
2、是真“粉丝”,他们对于热爱是没有办法可观的去评价的,这是他们的喜欢的人。
3、是黑“粉丝”,他们对于自己的讨厌是没有客观去言论的,这是他们讨厌的人。
只敢小声BB:(友情提示)
评论需谨慎,跟风要不得。
要不然…………
难说咯
粉丝控评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反黑,看起来像交流,实际是捂嘴巴,根本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因为粉丝控评不在于交流,是消灭,消灭让他们不喜欢的声音,只保留他们想要的声音用以取得和保持以他们偶像为图腾的所在网络社团的最大利益。这种利益并不局限于金钱,还包括网络统治力和影响力。
粉丝用有组织形成的力量强迫与自己持反对意见的声音消失。
粉丝在把反对者声音消失时甚至不会去思考反对者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个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发言的权利,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反对者直接概念化,化成一个个便签:黑粉、黑子、对家,简单而言就将对方去人性化,将反对者简化为一个符号一个靶子,让他们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消灭掉。
这不是暴力,什么是暴力?
——更——
真的是狗看万物皆是狗,长狗短狗两腿狗。
人家那叫品牌忠实客户。
客户是上帝。
谁伺候谁,人家比你清楚。
谁像饭圈?
给资本忽悠当了乱咬人的疯狗,自带狗粮,还消化不良,边走边拉,饭圈路过,人神共嫌。
饭圈就是抖M,花钱给人当奴才,还骂别人怎么不带个狗牌?万一被错认成别家的狗子,怎么对得起咱们的主子?这么戏精也是好棒棒。
为了一个八千杠子都打不着的人,撕逼骂街、控评网暴、四处树敌,拉仇恨。
人家上互联网找乐子,你来互联网找骂。
几年下来,自己成了人见人恨的败家犬,被轮流骂。官媒骂完路人骂,路人骂完营销号骂,营销号骂完白嫖骂,白嫖骂完。
偶像还站出来大义凛然:
我们坚决反对饭圈乱象。
我一路人读了这话都觉得这些人是小茗同学和茶里王生的娃吗?
呵呵,要不是饭圈乱象,还会让你们这些妖孽祸害人间?早就不知道去哪当坐骑了。
我要是粉丝,听了立马炸:好家伙,我在前面脏活累活顶火力,你从后面捅我刀子。R尼玛,退钱。
结果呢,还有中了蛊的:
他/她只有我们。
呸!他明明还有经纪、助理、保姆、化妆、培训和保洁阿姨等等,最重要的是人家有资本,有金主。
粉丝有什么?
粉丝什么都没有,就剩一地鸡毛。
你以为这样总算是能正常了吧?
人家还来一句:只要他好,我便是晴天。
是是是,你就是他免费的肾宝。
他好,资本也好,
至于你,用完就被扔了呗。
可能是新闻原文将论点拆散了,因此在新闻原文下仍有评论表示疑问:
为什么饭圈控评是种网络暴力?我想有很多人应该都会有如此的疑问。
先来说是不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是的。原因在于,饭圈控评是在言论上的一种更高级的暴力。
在过去,网络暴力的含义是指网民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实施的暴力行为,是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语、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的总称。
而如今,就像曾经在前段时间随《唐人街探案3》走进公众面前的现实中升级的结构性暴力一样,网络暴力也在升级。
升级后的网络暴力不仅体现在有组织的攻击谩骂,更体现在被浓缩的一句话里:
饭圈控评形成了一种声势,而藉由做热度形成的传播范围,压制住了原本可能更多地声音。
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一度冲上热搜的“豆瓣评分被饭圈控制”一事,不仅是电影电视剧,甚至连小说原著都跟着沦陷。
就这样话语权被“如此垄断”,正常的声音被淹没,更别提饭圈还会有组织的举报,让很多声音失去发声途径。
这就是一种暴力。
混淆视线是饭圈常用的手段,一定会以“不控评看着别人来黑我偶像吗?”的方向洗。
而真路人的核心诉求则不同,归为两大类:
1.希望国家提高对各大平台的监管力度,严打买卖账号现象!
我也不扯什么 要求实名制一人一号,这种执行难度大,客观阻碍因素多的诉求 是很难得到一致的认同,因为赞同和反对的声音总会五五开。
但是,!!!一个人在同一个社交平台持有3个账号以上的情况,对此类现象进行严肃整顿,是可以做到精准打击饭圈,打压资本裹挟舆论的野心与企图。
这要比发100篇批判饭圈控评网络暴力的文章 有用的多,咱老百姓就希望看到政府做实事干实事,而不是停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图为正义网友测试买卖账号
下图实锤肖战粉圈号召粉丝购买账号:
2.路人最在意的是什么?!!! 最关心的是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受到饭圈的恶意打压时无法正常反击。因没有正常的申诉渠道,路人受到网暴时,要么直言不讳硬刚被粉丝举报删除销号人肉,要么就只能闭嘴不敢发声。 不管哪种都是再 滋生恶的土壤,长此以往,正常人的声音会越来越小!
文章指出:
“控评”涉嫌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友可提交充足证据材料,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粉丝们天真地以为“控评”就是键盘上玩玩的事情,殊不知很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要负法律责任。
人民述求很清晰很简单,就想知道 这里的法律究竟是哪一条? 请给人民一个正当反击的维权武器!
就想知道 所谓的监管部分 究竟是哪个部门? 请给人民一个可以申诉的,能得到有效反馈的具体的有实权的举报渠道!
请让人民在互联网上也能切实的感受到活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而不必畏首畏尾,不用惧怕这些饭圈恶臭!!!
以下科普控评危害,可选择性跳过此回答。
我为什么讨厌粉丝控评?
去年5.10,肖战粉丝利用教师身份在幼儿园培养追星。
视频内容文字版:
老师:“他叫什么名字?”
孩子们:“肖战!”
老师:“肖战是我的谁?”
孩子们:“男朋友!”
老师:“棒棒的~~~”
厦门校园前主编被肖战粉丝人肉电话骚扰的事件经过 就是因为粉丝控评导致,这篇科普文就是揭露网络暴力最有利的证据!!!
去年5.12号,微博网友(有狐bot2)爆料,说是收到某学生寄来的录制视频
林苗苗为20岁时肖战的素人不良发言辩驳,声称一件小事而已,不要上升人品,谁年轻还不犯个错的腔调
结果面对只有15岁的学生的一句“肖战必糊”,就勃然大怒,当着几百学生的面一直喷了两分钟
简直跟正主一个德行,妥妥的双标党!
事件发酵,该老师的微博账号被人扒出来,原来,就在5.6号事发同一天,该老师就在肖战超话讲述了此事(评论区的虾友清一色的支持叫好)
可以看到,网友能快速扒出林苗苗的微博账号,完全是因为她自己作,自己把事件当做粉圈炫耀的资本拿在超话说,这才让网友快速锁定她的账号。
固,人肉林苗苗的说法 完全是肖战粉丝单方面带节奏的说辞!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理中客”吧,好话坏话全让霞姐说了
肖战粉丝无中生有,人肉林苗苗纯属扯淡。 但林苗苗人肉录制网课泄密的学生 确是真实存在。
再来看看肖战粉丝的日常伪装路人控评发言:
我与邪教式追星的NC饭圈不共戴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