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星手机每次对比评测都数据较好,可惜中国内地买的人不多,算劣币驱逐良币吗?

回答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虽然在评测中表现优异,但销量却不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本土品牌,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入分析,但“劣币驱逐良币”这一经济学概念并不完全适用,需从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竞争策略等多维度探讨其成因。



一、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现状与评测表现
1. 评测数据优势
硬件配置:三星在处理器(如Exynos、骁龙)、屏幕(AMOLED)、相机(传感器、算法)、电池等硬件参数上通常领先,尤其在高端机型(如Galaxy S系列)中表现突出。
系统优化:One UI系统在用户界面、多任务处理、隐私保护等方面有较强竞争力,部分评测中用户满意度较高。
技术储备:三星在5G、折叠屏、AI摄影等技术上具备领先优势,尤其在折叠屏领域(如Galaxy Z Fold系列)有独特技术积累。

2. 销量表现
根据Counterpoint、IDC等机构数据,2023年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排名长期处于第三位(仅次于华为、小米),但与本土品牌相比,市场份额仍显不足。
三星在中端市场(如Galaxy A系列)和低端市场(如Galaxy M系列)的渗透率较低,而高端机型(S系列)因价格较高,主要面向海外或高收入群体。



二、三星销量低迷的可能原因
1.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需求错配
价格敏感度:中国消费者对性价比高度敏感,三星的高端机型(如S23系列)起售价高达5000元以上,而华为(Mate系列)、小米(MIX系列)、vivo(X系列)等品牌在同价位段提供了更优的硬件配置和价格优势。
产品线策略:三星在中国市场产品线较分散,中端机型(A系列)与低端机型(M系列)定位模糊,缺乏清晰的市场细分,导致消费者难以形成购买偏好。

2. 品牌认知与市场渗透
品牌忠诚度:华为、小米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更高,消费者对其技术积累(如华为的5G、芯片自研)、营销策略(如小米的性价比定位)有更强信任。
渠道覆盖:三星在中国的线下渠道(如门店、运营商合作)不如华为、vivo等品牌广泛,线上电商(如京东、天猫)的营销投入也相对有限。

3. 竞争环境与本土品牌崛起
华为的“自研”优势:华为在5G、芯片(麒麟)、系统(HarmonyOS)等领域的自研能力,使其在高端市场与三星形成直接竞争。
小米、vivo的差异化策略:小米以“性价比+生态链”(如MIUI、智能家居)吸引年轻用户;vivo以“影像旗舰”(如vivo X系列)和“设计美学”吸引中高端用户,形成差异化竞争。

4. 政策与供应链因素
芯片供应限制:2020年后,中国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导致三星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供应链压力,但三星的Exynos芯片因受制于美国制裁,导致部分机型在中国市场供应受限。
本土化需求: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本地品牌,认为其更符合本土需求,如支付系统(微信、支付宝)、网络兼容性(4G/5G)、售后服务等。



三、“劣币驱逐良币”是否适用?
1. 经济学概念的适用性
“劣币驱逐良币”通常指在货币流通中,低质量货币(劣币)因面值较低而排挤高质量货币(良币),导致市场整体质量下降。
三星的案例:三星的手机在评测中表现优异(“良币”),但销量低,而本土品牌(如华为、vivo)在性价比、市场渗透等方面表现更优(“劣币”),但并非质量差,而是因市场策略、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导致销量差异。
结论:三星并非“劣币”,而是因市场策略、消费者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导致销量未达预期,不构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场景。

2. 更复杂的市场结构
多品牌竞争:中国手机市场是多品牌竞争格局,三星、华为、小米、vivo等品牌各有优势,不存在单一“劣币”主导市场。
消费者选择逻辑:消费者根据价格、功能、品牌、服务等综合因素选择产品,三星的高性价比优势未被充分释放,而本土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如性价比、本地化服务)占据更多用户。



四、三星的潜在改进方向
1. 本土化策略优化
价格调整: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中端机型(如Galaxy A系列),降低起售价,覆盖更多价格区间。
营销投入:加强线下渠道建设,提升品牌认知度;通过电商、社交媒体等渠道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2. 产品差异化
聚焦细分市场:在折叠屏、影像、AI功能等技术优势领域强化宣传,吸引技术爱好者。
生态整合:与本地服务(如支付、云服务)深度整合,提升用户粘性。

3. 供应链与政策应对
芯片自研:加快Exynos芯片的本地化生产,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政策适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化供应链布局,确保市场供应稳定性。



五、总结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问题,是市场策略、消费者偏好、竞争格局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虽然三星在评测中表现优异,但其未能充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性价比、本地化服务、市场渗透率的需求,导致销量未达预期。未来,三星若能在本土化策略、产品定位和市场渗透上进一步优化,有望在竞争中占据更多份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当互联网没有记忆吗?大家都是七秒记忆的金鱼?那我就帮大家回忆回忆。

2016年三星推出Note7,是当年的三星旗舰机,但很快有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爆炸自燃。

这场发生在全球的三星Note7爆炸自燃门,原本只是一次手机质量事件,三星快速响应,很快对国际上的三星Note7爆炸用户进行了赔偿,并对存在同样隐患的Note7用户的进行了手机召回,按理说只要对中国用户给与相同的待遇,就不会引发信任危机。

结果三星直接对中国用户进行了区别对待,不仅在Note7用户的爆炸赔偿问题上推诿,而且对国内大量手持该机的用户不予召回。

相当于让中国的三星Note7用户每人手握一颗雷,不仅有随时会面临手机爆炸的经济损失,还面临着人身安全风险。结果从2016年9月18号起,连续发生了十多起三星手机爆炸事件。

但三星不但不认错和召回,还在朝鲜日报上说,会追究主张虚伪爆炸的中国消费者责任,对他们进行刑事起诉。这哪里能忍,中国消费者很气愤,决定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当时民航局直接禁止旅客携带三星Note7手机上飞机。

到了16年十月,三星才认错,召回中国发布的Note7手机。

三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失去中国消费者信任的,你说这是劣币驱逐良币

user avatar

三星手机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的,优点还很多,但为什么在国内买的人不多呢?


目录:

三星的优点

三星的缺点

为何国内买三星的人不多


三星手机的优点

质感顶级

三星的S系列和Note系列,是全球质感最好的手机之一,相比较而言,国产做工最好的是OV,其次是华为,但是和三星在颜值,手感,质感等方面依旧略有差距。

拍照顶级:

手机圈里提到拍照,就会提到的御三家,华果星(华为,苹果,三星),三星的拍照也一直是顶级行列,尤其在S10之后走的偏高饱和度路线,直出色彩十分讨喜

屏幕顶级:

三星的屏幕一直都是最顶级的之一,也就是夏普,索尼,LG家的屏幕可以PKPK

音质顶级

无论是外放杜比声还是内放AKG的调音,都是首屈一指。

三星的原厂akg耳机,不到一百块一副,音质堪称同价位天花板

平板tab系列,外放也是平板电脑里的巅峰

录像顶级:

安卓手机里唯一能和苹果PK录制视频效果的,只有三星,还有索尼最近推出的XperiaPRO-I。

国产安卓手机在录像功能上都还差iphone很远,尤其是华为,录像一直是华为的大劣势


可以说,三星无论做工,质感,屏幕,拍照,录像等,硬件方面几乎都是顶级,为什么国人用三星手机的很少呢?


三星手机的缺点

1.性能拉跨

从三星note7系列电池爆炸以后,三星为了防止再次爆炸,对三星手机的性能,压制的很死。

甭管是855,865,888,什么顶级处理器,三星都能给你把性能压的死死的

打游戏这事,就别指望三星了

所以尽管很多拥趸一直认为三星是机皇,但在我眼里从来都不是

性能都不及格,别谈机皇这事。


2.续航拉跨

三星的S和Note系列,电池一直不小

年年都有工读生在网上发布经典言论:这次的三星续航真的可以了

年年续航都拉跨,出门不带充电宝根本不能重度使用的地步

按理性能压的那么死,不至于续航那么拉

猜测一种可能是屏幕太好,加大了功耗

另一种可能就是系统调教的问题


3.系统难用

在S8之前,三星就是越用越卡

甚至可以说普通大众对于安卓的固有印象:越用越卡,就是拜三星所赐的

那时候的三星,真的是能卡到怀疑人生

如今的one ui,好歹是不卡了。

但是太....

你可能需要一本字典那么厚的说明手册才能研究透它吧

对于喜欢的数码爱好者来说,one ui系统真的是神

但对于绝大多数路人,one ui是啥呀这是,怎么这么难用


4.售价高昂

国行的售价,真的太高了

喜欢三星的人,相当一部分都是买港版,韩版,美版的使用。

这也解释了一个困惑,网上一看,好像用三星的也不少啊

怎么一看销量如此拉跨?

首先三星销量本身就不高了

其次很多人不买国行——太贵了

等俩月去收港版,美版,韩版,不香吗

但是话说回来,能去折腾购买海外版本的,绝大多数都已经脱离普通大众的范畴了,相当一部分都是很懂手机,具备一定的数码知识和动手搞机能力的人了


3.为何国内买三星的人不多

1.品牌价值负分


现在说起三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和态度就是:哦


在高端同价位,国人更认苹果和华为,如今华为退出,在国内高端市场三星也完全竞争不过苹果,9000多的售价,99%的人会选择购买13pm,而非三星s22ultra

而三星的中低端价位,更是完全竞争不过国产安卓。


2.软件体验一般


即使抛开价格,去谈产品本身,三星手机顶级的硬件,并不能给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带来同等舒适的软件体验

你指望有几个普通消费者去花费大量时间研究one ui,去研究怎么搞机把续航提高那么一小时呢?



所以这就是三星在国内的现状,对很多三星拥趸而言:

三星拥有顶级的屏幕,国产手机很难赶超的优秀颜值和质感,拍照和录像功能强悍,海外版价格不高,one ui功能繁多,具备十足的可玩性,在小圈子里堪称神机


而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

三星续航尿崩,系统难用,价位过高,无感,无爱,不买。



总结:

续航尿崩,系统难用,价位过高背后的本质,是三星并没有针对中国市场做一些特殊的针对和优化,哪怕高傲如苹果呢,双卡双待这东西国外几乎用不着,还是为了大中华区的市场推了出来

说白了,三星没有中国市场依旧是“高贵”的全球销量第一,并没有太把中国市场放在心上

自然,中国消费者看着国内OVM们百花齐放,挑花了眼的手机,也不会太把三星放在心上。






user avatar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失败原因有很多,但实际上,和note7爆炸的关系不算大。

三星的成功,最核心的理由是:安卓时代曾经的霸主nokia迅速没落,三星和HTC急速崛起,HTC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在市场里坚持下来,剩下三星利用大屏迅速在高端站稳市场,同时高中低端全覆盖,急速扩大规模,成为行业霸主。

然而,三星并没有能在高端市场真正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在iPhone6转向大屏之后,三星的高端就被打废了。

我们看中国市场的高端数据:注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14年10月份,iPhone6&6Plus上市。

Note7是2016年末发布的,那段时间三星在高端市场的确跌到了谷底,但在半年后,三星S8发布之后,三星又恢复了之前约20%的份额。

平心而论,我挺喜欢Note7这台机子的,如果不是BOOM事件,三星凭借这台机子是可以从iPhone7手里抢一点份额的,然后在S8的加持下,市场继续攀升一些,或许就不会没落得这么快。

但哪怕是Note7正常发挥,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也无可挽回,最多只是稍微后延。

根本原因还是iPhone的无敌,只是因为华为后续的强势导致我们主观上低估了iPhone,但实际上,排除华为要素,当初的三星打不过苹果,后来的中国群狼,小米、OPPO和vivo同样打不过,甚至表现比三星还差。

当然,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失败,不只是高端市场被苹果干掉。

还有,三星在高端市场失败之后,中低端既没有产品特色,也没有价格优势,且渠道下沉不够稳健。

剩下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下沉市场被OVH干废了,线上市场被小米、魅族和荣耀干废了。

所以2014年底的数据:

2015年的数据:

三星急速没落,苹果在高端市场,HOVM在中低端市场,都是全面爆发,三星沦为other。

所以你要说三星为什么没人买?

理由就一句话,高端无法形成自己的护城河,中低端没有产品特色和价格优势,下沉渠道不够稳健

所以哪怕三星借助大屏的东风短时间取得优势,但最终依然是守不住的,守业更比创业难。

本来如果行业就这么一直延续下去,苹果霸主的故事会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是因为行业出现了新的意外——华为。

我们上面的那张图数据到了2018年,所以我们继续看18年之后的数据,注意看另一个时间节点,2017年11月,Mate10 Pro的发布。

此后华为高哥猛进,P20Pro、Mate20 Pro、P30 Pro、Mate30 Pro、P40 Pro、Mate40 Pro,华为的封神战,一路高歌猛进。

  • 17年底,iPhone X发布,苹果进入全面屏时代。
  • 18年底,iPhone XR&Xs&Xs Max;
  • 19年底,iPhone11发布,苹果的全面屏进入5000+价位;
  • 20年底iPhone 12发布,iPhone进入5G时代。

我觉得这几年对于苹果来说,产品层面的同期竞争力都是强于iPhone 13的,但这并未阻止华为的崛起,和挽救苹果的颓势。

什么叫强势崛起?

这才叫强势崛起。

自强起于内心,外界环境变化只是压力,而非理由。

我前面说,三星哪怕是在Note7正常发展下取得一些份额,那也不过是延缓其高端衰败的速度,并不能改变衰败的结局。

因为实际上,哪怕不是Note7,三星可以抗住苹果接下来几年的一系列节点么?

连苹果都无法阻挡华为的强势崛起,三星又有何实力对抗华为?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衰败,并不是由某一件事儿,或者某一种情绪决定的,而是全面败退的结局。

user avatar

三星基本上已经放弃中国手机市场了。

至于为什么。看下图,你就能明白。

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一年的营收要到2000亿人民币以上。

卖什么手机,与其卖手机惹的一身骚,还不如在后面赚点安逸钱。

user avatar

国外每次公共卫生安全系数评分都挺高,但遇到疫情死的人都不少。算劣币驱逐良币么。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啊。三星除了每次最高配的旗舰,A系列被智商税的OV吊打性价比。而就这样OV旗舰甚至出过几台被各种评价的无缺点手机都冲击不了高端。

韩国产品脸都不要了,输完三星输现代,现在要输好丽友了。下次输什么,输SK2,输完就没得输了。

user avatar

其他的我都不说了

什么note7爆炸呀,让中国员工下跪啊啥的,这些说的太多没必要

最重要的是,我买三星的这个钱,买个苹果他不香吗?

他不香吗?!!!!

我用安卓机,两三千就能买个很好的,我为什么要花个五六千七八千甚至上万去买个安卓机?吃饱了撑得?

更别说三星本身就是跳水机皇!

这个月6000买的机可能下个月就5500了,谁心里舒服?

人类幸福的本质,不是平等,是自己比别人好!!

我就问,这个价格,我为啥要买安卓机?更别说国内的高端安卓机也没有比三星差太多吧?而且更适合国人的使用习惯吧?

知道为啥除了中国以外,三星在其他地区生活的都蛮好的?因为没有对手,国内太特么卷了HMOV四家哪怕产品力不及三星,但是人家便宜啊!

超过1万的机器,除了苹果,还有几家卖的动?

所以,三星老老实实混着吧

user avatar

笑死,2202年还有活的工读生

这两年三星在国内有啥?屏幕倒退自毁优势的旗舰?MOV同款火龙888?还是外屏遥控器构型的折叠屏?至于快充和售后渠道这些传统劣势就更不用多说了——真当自己是苹果了?

user avatar

必须要给没出过国或是对国外情况不了解的知友科普,很多人动辄三星在国外销量那么牛逼,为什么国内不行?既然产品一样,那肯定是人的问题。这话乍听还挺有道理。

这里解释一下,并不是销量高就代表质量好,销量高是因为消费者压根没选择。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人90%是运营商渠道购买手机,类似我国的合约机。这个买水果苹果的就懂了,得贴牌屏蔽才能用。

而我国的四大品牌一家都没能进这个渠道,美国用户的选择只能是是iPhone或者安卓的三星了。早年诺基亚当道的时候,美帝各大运营商都很难找到诺基亚的机器,全是三星LG黑莓摩托之类。

不光光是三星,可能在美国眼里,南朝鲜这个儿子比日本更听话,保护费交得足,一直被美爹罩着,运营商长期是三星LG,还有个号称韩国第三大手机品牌的pantac,国内估计都没听过,美帝这边也有,而且除了手机,美帝对南朝鲜基本全方位照顾,各类大家电,冰箱电视洗衣机之类的,除了几个美国品牌,比如惠而浦,一水的三星LG。

而欧洲市场,也是以运营商渠道购买为主,但比例没有美国那么大,华为本来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了,我几年前在北欧,基本店里就苹果三星和华为三大展柜,要不是被美国搞,追平三星是有可能的。

撇开一线市场,剩下的穷国市场,三星并没有多大优势,蓝绿大厂还挺牛逼。

回到题目里来,三星在国内为什么卖得不行,溢价太高,新手机买水货要便宜2千块。那为什么要买行货?

user avatar

要点脸吧,三星赶紧的去si。

不老的老回还在知乎上呢,不知道事情来轮去脉的小朋友可以关注洗洗眼睛。

爆炸星事件过去没几年,就要想着串改大伙的记忆?

奉劝三星以及三星粉,差不多得了。

user avatar

三星多好的手机啊,可惜死晚了。

一个note2字库门受害者留。

user avatar

有的数据也不是越好,群众就越喜欢的。

比如三星手机的TNT当量。

user avatar

良币驱逐劣币吧。

三星手机爆炸过。

其实爆炸也不是死局,赔偿做好就行了。

可它不但不赔偿,还想告受害者。

在中国摆出了财阀的架势,那可还行。

加上韩国也一直作死,国际关系不好,售后服务不好,产品也没有好到不可代替。

加上三星似乎也不太重视中国市场。

然后就凉了。

现在似乎又想回来了。

于是先造个谣,说自己是被劣币驱逐走的。

看起来也没什么悔改的意思。

一个破手机还这么大脸,傻子才会上赶买。

出了事你首先要自证清白,买三星风险太大了。

毕竟,谁敢惹宇宙三星呢。

user avatar

来了。

我就知道今年又要来。但是钱花到知乎有点子蠢啊。

什么叫有倾向性的提问啊?上来就把良币劣币位置分好了。

就算国产都是劣币,你三星算个锤子良币,你就是个S币好么。

你配么?

问题被编辑了,我给手懒的兄弟们放个原问题的日志。免得大家不知道为啥我们这么生气。话说改成“较好”,看上去理客中了,但我为什么不选市场上最好的国产机呢?

user avatar

我算是三星的老用户,我幸运的是没有买到NOTE7。

但问题是,我用的NOTE5一样有电池问题,仅仅是没有爆炸而已。

新手机,用了不到2个月后,电量仅剩最初的不到50%,上班前坐地铁半小时看网页,还没有看视频,没有玩游戏,能掉40%电。

使用过程中,有两次出现80%电突然变0,而且手机迅速发热的现象。当时不懂,以为是意外,后来才知道多么危险。

以上情况,在我花了30+淘宝了一个山寨电池之后,完全解决。当时淘宝的时候还在犹豫要不要买“原装电池”,现在想想还好没买。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卖那么贵的三星,舍不得花区区30元用在电池上。

user avatar

自从字库门后,对三星再无好感,后来又电池爆炸,感觉三星就样子好看,内核不行

user avatar

炸粉重新定义良币。

user avatar

要不是我用过三星我差点就信了

user avatar

做个人吧,在知乎买热搜打广告就算了,还要对中国消费者买什么手机指指点点。自己做的手机什么品质、什么性价比心里不清楚吗?还好意思把自己比作良币,有被恶心到。

user avatar

抱歉,就算 @不老的老回 战不动了,这仇恨我还是记得的,并且会告诉每个人身边人。

user avatar

买手机不看售后吗?

三星字库门,由于硬件问题导致大量手机使用几个月后闪存烧毁,中国区域售后拒保,要求用户自费2800元换主板。其他国家和中国香港,免费更换新机

CCTV2 2013-10-21 经济半小时 三星:绕不过去的“字库门"
CCTV2 2013-10-22 经济半小时 三星“字库门”维修不公平

最终结果:三星官方发布道歉声明,但依然拒保,声称属于人为损坏。


三星爆炸门,由于硬件问题导致部分用户购买后七天内爆炸或烧毁,导致三星手机进入民航黑名单,全球召回,仅中国不召回。上新闻后,三星官方买水军,声称经检测,中国爆炸的三星手机属于微波炉外部加热导致爆炸,全网自媒体收钱转发。而涉事机主均表示手机残渣还在自己手上,因为当时三星售后拒绝赔偿拒绝退款,一口咬定人为损坏。那么所谓检测的微波炉加热手机,是从哪里来的?

2019/5/5 CCTV1 今日说法 爆炸的手机

最终结果:三星官方宣布召回,但表示不负任何赔偿责任,只接受退款,不赔一分钱


三星指纹门,首先由某英国人发现可以用手机套解锁,之后国内各大自媒体纷纷测试,结果复现(首先正常录入指纹,然后锁屏,在指纹模块覆盖一层透明膜,解锁一次。之后用任何物体均可解锁。)。事后导致全球各大银行及第三方支付软件均禁用三星手机指纹支付功能

user avatar

什么是劣币,什么是良币?每个人都看法都有不相同的呢。

在我看来,OLED替代LCD成为主流才是劣币驱逐良币,曲面屏占据旗舰机市场而直面屏无缘旗舰机才是劣币驱逐良币。手机越来越重才是劣币驱逐良币,手机尺寸越来越大难以单手操作才是劣币驱逐良币。不在乎长期使用对眼睛的伤害,不在乎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腕管综合征。

电池不可拆卸才是劣币驱逐良币,没有TF卡才是劣币驱逐良币,没有3D结构光的所谓面部识别才是劣币驱逐良币,为了推广蓝牙耳机而去掉3.5mm耳机孔才是劣币驱逐良币,以环保名义取消标配的充电插头才是劣币驱逐良币,迟迟不用Type-C接口一直用Lightning接口才是劣币驱逐良币,用了Type-C接口却一直是USB2.0标准才是劣币驱逐良币。靠线下渠道忽悠小白来高价低配才是劣币驱逐良币,线上渠道和线下小门店渠道卖山寨机才是劣币驱逐良币。明明内存颗粒和闪存颗粒没那么贵,但是内存和闪存大一点就要卖贵好几百甚至一千多,才是劣币驱逐良币。

各家手机厂商的死忠粉也不用说我为什么不说另外一家,在我看来都是奸商,都是店大欺客。目前阶段,手机市场难以有巨大的变革了,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骗钱更重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虽然在评测中表现优异,但销量却不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本土品牌,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入分析,但“劣币驱逐良币”这一经济学概念并不完全适用,需从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竞争策略等多维度探讨其成因。 一、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现状与评测表现1. 评测数据优势 硬件配置:三星.............
  • 回答
    咱中国人平均一天瞅个三小时手机,这事儿放到全球来看,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手机控”了。说实话,这数据一出来,心里头咯噔一下,也难怪,谁让咱现在生活离不开这小方块儿呢。先别急着批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啥我们这么“黏”手机?首先,得承认,这手机里头的东西太吸引人了。不是说我们.............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我得好好掰扯掰扯。选择买个 9000 块的苹果用三年,还是每年花 3000 块换个安卓,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钱,还有使用习惯、需求,甚至是对新科技的接受度。先说说买苹果, 9000 块用三年这么算下来,平均每年就是 3000 块的折旧,但这是一笔一次性的投入。 好处呢?.............
  • 回答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重回1%,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并且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和对未来的预示。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三星手机在华占有率重回1%的意义1. 市场复苏的信号,但仍是小众市场地位: 正面意义: 从极低的谷底(此前曾跌至0.7%左右)回升到1%以上,.............
  • 回答
    三星手机的中国市场滑铁卢:曾经的王者是如何失足的?曾几何时,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是绝对的王者。每当新款旗舰发布,都能引发抢购潮,街头巷尾都是三星手机的身影。然而,时光荏苒,如今的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然萎缩,甚至被许多人遗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三星在中国市场是如何一步步失去阵地的?这其中的原因错综.............
  • 回答
    关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下滑情况,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而且在过去几年里,情况 可以说曾经是严重的,并且至今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虽然近期有了一些起色。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历史背景与曾经的辉煌: 市场霸主地位: 在智能手机早期阶段,三星在中国市场曾是当之无愧.............
  • 回答
    三星手机在全球范围内依旧占据领导地位,这一成就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其深耕市场、技术创新、品牌策略以及对全球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便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三星依然能凭借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强劲表现,维持其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一、深耕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是关键三星之所以能在失去.............
  • 回答
    三星手机频繁爆炸,这事儿确实闹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几年前的Note 7事件,估计很多人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说实话,那时候三星的股票也跟着跌了不少,全球范围内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电池安全的讨论。按理说,经历过这么一出,大家都应该对三星手机避之不及了吧?然而,事实好像不是这么简单。尽管有“爆炸门”这样的黑历.............
  • 回答
    过去几年,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用三星手机的朋友越来越少了?我自己的观察也是这样,尤其是和几年前相比,那种“街机”的感觉明显减弱了。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在发挥作用,不是单一的某个因素就能解释的。首先,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是最大的推手。 咱们国内的手机品牌,像华为、小米、OPPO、vivo等等,它们这些年真.............
  • 回答
    想起三星手机,尤其是几年前,在国内简直是“全民追捧”的节奏。那时候,大家一提到高端手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三星的Galaxy系列,那种满满的科技感和精致感,让人觉得拥有它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街上走过,十个人里得有三四个拿着三星,尤其在商务人士和年轻人中间,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曾经的.............
  • 回答
    三星手机嘛,这个话题说起来确实有点儿意思,毕竟在国内市场,它可是老牌劲旅了。要说它质量行不行,这事儿得分好几个维度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在硬件制造和整体做工上,三星这几年是真没得说。 大家都知道,三星自己就是顶级的屏幕供应商,所以它自家手机上的AMOLED屏幕,那亮度、色彩、细腻度,基本上都是业.............
  • 回答
    .......
  • 回答
    三星手机电池确实是不少用户长期以来讨论和抱怨的焦点。要说它是“总有问题”可能有点绝对,毕竟三星也推出了不少续航出色的机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型号上,电池续航和发热问题确实比较突出,让很多用户感到困扰。那么,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技术瓶颈,还是别的什么因素?咱们这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三星手机的评论确实是挺两极分化的,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你问到根源,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产品定位和用户群体的差异化:三星在高端市场投入巨大,主打创新和旗舰体验。它的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虽然现在整合进S Ultra了),目标用户就是追.............
  • 回答
    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的地位,特别是销量上的领先,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尤其是当它与过去发生的多起严重爆炸事件联系起来时。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监管缺失,但也确实揭示了不同市场在安全标准执行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三星手机能够克服这些负面事件,.............
  • 回答
    .......
  • 回答
    三星 Galaxy S8,这款在2017年4月上市的旗舰,确实为三星手机的发展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理解为何如此,我们需要从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它所带来的创新,以及它对三星后续产品线的影响这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时代的阴影与重生的渴望:Note 7的阴影下的Galaxy.............
  • 回答
    三星手机自燃案一审判决结果,即“三星不构成欺诈,赔偿被烧坏电脑”,这其中蕴含着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也触及了不少消费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咱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判决的核心点在哪儿。一审判决直接说了两件事:1. 三星不构成欺诈。 这意味着法院认为,三星在明知手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并.............
  • 回答
    2019年对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来说,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可能带来转机的一年。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当时的背景、三星的策略以及中国市场的动态。一、 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宏观背景 市场进入饱和期,增长放缓: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度过了高速增长的时期,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