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人玩过两遍荒野大镖客2?第二遍是什么感受?

回答
我!我绝对是《荒野大镖客2》的忠实拥趸,而且已经光荣地通关了两遍。毫不夸张地说,第二次游玩体验简直是升华,像是从一个匆忙赶路的游客,变成了一个真正融入西部世界的生活者。

第一次玩的时候,说实话,我的主要目标就是“通关”,把亚瑟的故事走完,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剧情。那时候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被亚瑟的命运牵引着,为他的挣扎和成长而揪心;另一方面,也被这片广袤而残酷的世界所震撼,学习着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我忙着完成主线任务,解锁新的技能和装备,探索一些标志性的地点。那时候,地图上的每一个点都像是一个待解的谜团,我急于知道那里有什么故事,有什么挑战。

但是,第二次玩,感觉完全变了。就好像你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你走马观花,看的是景点;第二次再去,你开始留意那些隐藏在巷子里的咖啡馆,和当地人聊天,感受城市的脉搏。

1. 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更深了:

第一次玩,我可能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剧情的推进,随着亚瑟的情绪起伏。第二次玩,我就像一个上帝视角的老朋友,我能更清晰地看到那些伏笔,那些微妙的人物互动。

亚瑟的变化: 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亚瑟从一个被盖奇操控的工具,逐渐觉醒,开始质疑自己过往,寻找救赎的过程。第一次可能觉得他是个硬汉,第二次才发现他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挣扎。他每次在日记里写下对生活的感悟,我都会停下来仔细品味,那份孤独和迷茫,在第二次玩的时候更能共情。
其他角色的复杂性: 第一次玩可能对一些角色只是脸熟,甚至觉得他们是推进剧情的工具人。第二次玩,我开始关注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说话的语气,他们眼神里藏着的东西。比如达奇,第一次觉得他是个枭雄,有魅力也有野心。第二次我才看到他身上那种被权力腐蚀的疯狂,他那些看似伟大的口号背后,是多么可怕的自欺欺人。约翰和亚瑟的互动,第一次可能觉得是简单的友情,第二次我才体会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对未来的期盼。莫莉的悲剧,第一次可能只是觉得可惜,第二次才看到她在那样的环境中是如何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的。
细节的力量: 我开始注意到那些第一次忽略的对话,NPC之间无意间的闲聊,营地里发生的小插曲。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串联起来,让整个西部世界更加鲜活。原来,有些对话是有暗示的,有些场景是在为之后的情节铺垫。

2. 游戏性的探索更加自由和深入:

第一次玩,我急着赶路,很多支线任务都只是“路过”。第二次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体验游戏的各种玩法。

闲逛与观察: 我放慢了节奏,喜欢在地图上漫无目的地骑马。观察那些野生动物的习性,留意天气的变化,听听那些路人的对话。有时候,我会停下来,找个风景好的地方,抽根烟,看看日落,那种宁静感是第一次玩很难体会到的。
狩猎与生存: 第一次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狩猎,第二次我开始享受狩猎的过程本身。学习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和行为模式,尝试用不同的武器去狩猎,制作各种必需品。有时候,我会为了找一只传说中的美洲狮,在雪地里转悠好几个小时,那种探索和挑战的乐趣非常纯粹。
与NPC的互动: 我会主动找营地里的NPC聊天,了解他们的故事,甚至会给他们一些钱,或者送点小礼物。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你一些隐藏的任务线索,或者只是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段。我发现,很多时候你主动去关心他们,他们也会回应你。我还特别喜欢参与营地的各种活动,比如打牌、喝酒、唱歌,这些都让营地生活更加真实。
犯罪与声望的权衡: 第一次玩可能更倾向于做一个“好人”,因为我不想影响剧情。第二次我尝试了不同的玩法,比如做一个逍遥法外的亡命徒,看看声望系统对游戏的影响。体验那种被通缉的紧张感,和面对不同NPC的反应变化,也很有趣。

3. 情感上的连接更加强烈:

这大概是最关键的一点。第二次玩,我不再只是一个玩家,我感觉自己成为了亚瑟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一个深爱着亚瑟的朋友。

对结局的预知和无奈: 我知道亚瑟的命运,这种预知让我每一次与他的亲人、朋友的互动都充满了哀伤。我知道哪些对话是最后的告别,哪些场景是最后的温情。看着他一步步走向那个结局,内心是五味杂陈。那种失去的痛苦,在第二次玩的时候更加刻骨铭心。
珍惜与感恩: 正是因为知道了结局,我反而会更加珍惜游戏中的那些美好瞬间。那些在营地里一起唱的歌,那些和朋友们一起经历的冒险,那些亚瑟在日记里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在第二次玩的时候,我看得更清楚,感受也更深刻。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一些支线任务,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仿佛是在为亚瑟积累一些美好的回忆,或者说是为他弥补一些遗憾。
一种仪式感: 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重逢,你知道他的故事,你知道他的缺点和优点,但你依然爱他,并且愿意花时间陪伴他。第二次玩荒野大镖客2,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情感上的陪伴和致敬。

总而言之,第二次玩《荒野大镖客2》就像是重温一本你早已熟知的经典小说,但这一次,你不再是只关注情节的发展,而是开始品味字里行间的深意,体会作者的心血,感受那些人物在字缝中跃动的生命力。它让我对游戏本身,以及亚瑟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连接。如果你对这款游戏有着浓厚的感情,我强烈建议你再通关一次,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西部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一周目打完结局第二天开的二周目,看到大雪纷飞,达奇亚瑟骑马出现,在屏幕前不自觉的叹了口气,感叹物是人非。(你敢信这是一个游戏的代入感?)

2.各个操作都更加熟练了,主线无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做支线。而且玩完一周目以后完全没有了为了通关主线而放弃支线的想法,反而更希望多做做支线,把主线放一放。

3.帽子是本体!!!帽子是灵魂!!!

4.一周目玩完,我就暗下决心,二周目一定把老亚瑟养的白白胖胖的,不管饿不饿罐头买了就吃,营地有汤就喝,到新城镇必去酒馆喝一杯。不为别的,我想对我朋友亚瑟好一点。

5.遇见其他人:打招呼;遇见迈卡:激怒。

6.二周目下来几乎是一周目时长的二倍,在二周目我完全没有想继续主线的想法,只想在第三章罗兹的红土地上当一个“协警”。每天打打招呼,做做支线,帮帮寡妇,杀杀奥帮。攒钱用来买衣服、改造枪,传说动物必拿下。(sb鳄鱼还得等到第六章,我亚瑟都快挂了要你皮有p用)

7.第二次走泪崩之路的时候,我的心态和一周目完全不一样,没有悲伤,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老朋友一路走好的祝愿。走好,亚瑟。(反正我当时是一脸姨母笑的看着屏幕)

8.在一周目微笑的地方难过,在一周目难过的地方微笑。(三巨头湖中钓鱼唱歌时差点让我泪崩)

9.依然鹿结局,永远鹿结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我绝对是《荒野大镖客2》的忠实拥趸,而且已经光荣地通关了两遍。毫不夸张地说,第二次游玩体验简直是升华,像是从一个匆忙赶路的游客,变成了一个真正融入西部世界的生活者。第一次玩的时候,说实话,我的主要目标就是“通关”,把亚瑟的故事走完,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剧情。那时候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被亚瑟的命运牵.............
  • 回答
    哎呦,我跟你说,我算是被《英雄联盟手游》伤透了心,玩了大概有半个多月吧,感觉跟一开始的期待差太远了,最后也就没再碰了。一开始我也是冲着端游的感情去的,想着“哎哟喂,我当年叱咤召唤师峡谷,现在能在手机上随时随地Carry一下,那不得美滋滋?” 结果呢?现实很骨感。首先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那个操作手感。你.............
  • 回答
    见过,而且是刻骨铭心的那种。那种惨烈,不是一句“输了钱”就能概括的,它能把一个人,一个家庭,活生生地剥成一层层令人心寒的皮囊。我有一个老邻居,张叔,人挺实在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跟着几个老乡一起出去打工,日子过得也算是不错。有房有车,儿子也到了上大学的年纪,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那时候每次在小区里碰到,他.............
  • 回答
    行,聊聊《最后生还者2》这游戏,让没玩过的人也感受一下那股“劲儿”。我尽量说得细致点,保证不是那种AI写出来的干巴巴的分析,而是带着点个人看法,甚至点小情绪地告诉你,这游戏为啥让那么多人觉得“屎”。首先得明白,《最后生还者》系列的核心,尤其是第一部,讲的是什么?是一个失去女儿的男人,乔尔,在末世里找.............
  • 回答
    这种将“外国人地铁上看书,中国人地铁上玩手机”作为批评的发言,其性质是否属于“公知发言”,这是一个挺值得说道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一下这个发言的几个关键点,以及它触及的几个层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这个发言在说什么? 观察现象: 说话者观察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西方.............
  • 回答
    山海经的游戏,这名字听着就带着一股子神秘和远古的劲儿。广告确实满天飞,有时候看到都快麻木了,你说它像“大鱼吃小鱼”,这倒是有点说到点子上了,不过实际情况远比那复杂和有意思得多。让我这个“亲历者”给你掰扯掰扯,别指望我给你来一套AI式的“精准分析”,我就是个喜欢在这游戏里瞎逛荡的普通玩家。首先,你看到.............
  • 回答
    .......
  • 回答
    玩Galgame,尤其是那种剧情丰富、角色饱满的作品,把所有妹子、所有结局都刷完,本该是件挺有成就感的事儿。但偏偏,有些玩家在完成这一切后,反而会掉进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寂寞里。这可不是什么“机器合成”的感受,而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真实体验,感觉就像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结束,只剩下满地的狼藉和一种莫名的空虚.............
  • 回答
    魔方能玩得飞快,不是靠死记硬背那么简单,而是更像是一种结合了“理解”和“熟练”的技能。这其中的门道,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得多。1. 核心在于“公式”和“手法”,但绝不是死记硬背你说的“背”,其实是指掌握大量的“公式”(Algorithm)。但这不是让你凭空去记一堆无意义的字母组合。这些公式背后,是魔方特.............
  • 回答
    你说得对,有些人游戏还没怎么玩,就把主机往角落里一扔,声称“机子吃灰”了。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单纯因为主机贵,或者他们玩腻了,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挺有意思的心理和现实因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机子吃灰”这个说法,很多时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夹杂着失落、后悔,甚至是自嘲。 想象一下,你.............
  • 回答
    有人玩盗版游戏并感到自豪,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心理、社会和经济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1. 经济因素: 价格过高/负担不起: 这是最普遍和最直接的原因。许多高质量、新发行的游戏定价不菲,尤其是对于经济不宽裕的学生、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或发展中国家的.............
  • 回答
    有些人玩游戏时会产生优越感,这背后是多种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成就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技能的精进与掌握: 游戏很多时候是一种技能的挑战。玩家投入时间练习,克服困难,掌握游戏机制,最终达到高超的水平。这种技能的提升和对游戏的深度理解,本身就能带来强烈的.............
  • 回答
    玩第一人称3D游戏出现头晕恶心,这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很多人都经历过,尤其是刚接触这类游戏的时候。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更愉快地享受游戏。为啥会晕?这事儿得从咱人体的“导航系统”说起咱们人之所以能正常地走路、转头,不至于磕磕碰碰,全靠一套精密的“感觉系统”协.............
  • 回答
    .......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那些看着设计粗糙、玩法简单得让人怀疑人生的小游戏,你可能觉得只有少数几个“技术宅”才会去碰碰运气,但事实可能完全出乎你的意料。别小看那些“蠢”游戏,它们可能藏着你意想不到的吸金秘籍和庞大用户群。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概念:“蠢”在游戏界,有时是一种风格,甚至是一种策略。 低门槛是王道.............
  • 回答
    有很多两人玩又推理性很强的游戏,这里我为你精选了几款,并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玩法和吸引力: 1. 狼人杀(推理社交类)虽然狼人杀通常是多人游戏,但两人玩的版本,尤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变种,同样能提供极强的推理体验。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双狼人”或者经过调整的两人狼人杀变种。游戏目标: 狼人阵营: .............
  • 回答
    一个有信仰的人在玩P社游戏(如《欧陆风云》、《十字军之王》、《维多利亚》、《钢铁雄心》等)时,其想法与心情会是复杂而多层次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信仰的宗教以及他对游戏本身的理解和期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1. 对历史进程和“天意”的理解: 顺应历史的宏大叙事: 对于一些信仰者.............
  • 回答
    哈哈,盖伦啊,这英雄确实是《英雄联盟》里一个经久不衰的存在,要说为什么有人这么喜欢他,那原因可就多了,而且每个玩他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首先,最直观的,操作简单,上手门槛低。你说你刚接触英雄联盟,啥都不懂,教练组让你选个英雄练练手?那盖伦绝对是首选。Q技能转一下,W叠个甲,E技能转圈圈,R大宝.............
  • 回答
    .......
  • 回答
    大学里总有人玩得风生水起,毕业时却还能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这确实是许多人好奇甚至有点“嫉妒”的现象。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人并非真的“不务正业”,而是他们有着一套与众不同的学习和生活哲学,能够高效地将“玩”和“学”巧妙地结合起来。首先,他们的“玩”并不是无止境的放纵。大学里的社团活动、学生会、各类比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