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人那么效忠天皇?

回答
关于日本人为何如此效忠天皇,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交织的现象。它并非源于单一的理由,而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探讨:

一、 神话、宗教与天皇的“神性”起源

日本民族和天皇制有着一段极其古老的神话起源。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古典文献记载,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太阳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天皇被认为是“现人神”(Arahitogami),即活着的、拥有神性血统的君主。

天照大神与皇室的联系: 天照大神是日本神道教的核心神祇,被视为太阳的化身,代表着光明、生命和国家的根源。天皇作为其直系后裔,自然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和象征意义。这种神话叙事并非仅仅是故事,它在漫长的历史中,为皇室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石。即便在现代,虽然天皇不再被视为字面意义上的“神”,但这种神话根基依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神道教的民族宗教性: 神道教作为日本的本土宗教,与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认同紧密相连。天皇被置于神道教的中心位置,是连接神界与人间的媒介。这种宗教上的联系,使得效忠天皇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对国家、对民族传统的忠诚。

二、 历史的延续与“万世一系”的观念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悠久的君主制之一。从神话时代的开端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种连续性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惯性。

“万世一系”的象征意义: 尽管历史上有过幕府将军掌握实权的情况,但天皇作为国家名义上的元首从未被废黜或取代。这种“万世一系”(Bannei Ichikei)的观念,即皇位世代相传,从未中断,极大地强化了天皇作为国家象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它代表着日本历史的连续性,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点。即使在政治权力旁落的时期,天皇也依然是国家认同的象征。
历史变迁中的天皇角色: 尽管天皇在历史上曾有过权力高低起伏,例如在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江户幕府时期,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但天皇的象征性地位始终被保留和维护。这种“尊皇攘夷”的思想在近代日本的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天皇视为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旗帜。

三、 忠诚与义务的儒家思想影响

虽然日本有其独特的神道教传统,但儒家思想,特别是中国汉唐时期传入的儒家伦理,也对日本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忠君与孝道的结合: 儒家思想强调“忠君爱国”和“孝道”。在中国,忠君是对君主的忠诚,孝道是对父母的顺从。在日本,这两种观念被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对天皇的绝对忠诚。效忠天皇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义务,与孝顺父母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等级制度与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也强调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天皇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其权威是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对天皇的忠诚,也是对现有社会结构和秩序的认可和维护。

四、 近代民族主义与天皇的国家象征地位

在近代日本崛起过程中,天皇被塑造成了国家民族主义的绝对核心。

明治维新与天皇制强化: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领导人为了推翻德川幕府、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对外扩张,将天皇重新推上政治舞台的中心。通过“王政复古”和确立“祭政一致”(虽然在现代已分离),天皇被赋予了现代国家的绝对主权。天皇的形象被广泛宣传,成为民族团结和国家强大的象征。
教育与宣传的渗透: 近代日本政府通过教育体系和媒体大力宣传效忠天皇的观念。学校课程中充斥着关于天皇的神圣性、对国家的贡献以及臣民对天皇的义务的论调。《教育敕语》等文件更是将对天皇的忠诚提升到道德和精神的最高境界。这种长期的、系统性的宣传,深刻地塑造了几代日本人的价值观。
战争时期的极端推崇: 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对天皇的效忠被推向了极致。天皇被描绘成国家和民族的守护神,为天皇献身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耀。这种狂热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虽然在战后被反思和修正,但其历史影响依然存在。

五、 战后天皇角色的转变与象征意义的保留

二战战败后,根据美国占领当局的要求,日本天皇制经历了重大改革。

“神性”的否定与“国民团结的象征”: 昭和天皇在1946年发表了《人间宣言》,否定了自己作为“神”的说法,将天皇的角色定位为“国民团结的象征”。这标志着天皇从政治上的绝对权威转变为日本国家和民族精神上的象征性元首。
象征性忠诚的延续: 尽管天皇不再拥有政治权力,但他的象征意义并没有消失。对天皇的效忠,在战后更多地体现在对国家象征的尊重、对国家传统的维护以及对日本国民身份认同的认同。天皇的活动,如参加慰问灾民、出席国家庆典等,依然被社会广泛关注和尊重。这种效忠是一种文化和情感上的联系,而非政治上的绝对服从。
国民情感与历史认同: 对于许多日本人来说,天皇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政治如何演变,天皇的存在始终代表着日本民族的根源和延续。这种情感上的依赖和历史认同,是他们对天皇保持敬意和某种形式“效忠”的重要原因。

总结来说,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以下多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

神话与宗教的赋予: 天皇作为太阳神后裔的神圣起源,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合法性和精神上的崇高地位。
历史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万世一系”的传承,使天皇成为国家历史连续性的象征,提供了稳定感。
儒家伦理的渗透: 强调忠君的儒家思想,将效忠天皇视为一种核心道德义务。
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 通过教育和宣传,天皇被塑造成国家民族主义的绝对核心和凝聚力。
战后象征意义的保留与国民情感的维系: 即使失去了政治权力,天皇作为国民团结和文化象征的地位依然被保留,并与国民的情感认同和历史认同紧密相连。

因此,当今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更多的是一种对国家象征的尊重、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和对历史延续性的情感维系,而非古代那种绝对的政治服从。这种复杂的情感和文化认同,构成了日本社会独特的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教育勅語

朕惟フニ。我カ皇祖皇宗、国ヲ肇ムルコト宏远ニ徳ヲ树ツルコト深厚ナリ。

我カ臣民、克ク忠ニ。克ク孝ニ、亿兆心ヲ一ニシテ、世々厥ノ美ヲ済セルハ、此レ我カ国体ノ精华ニシテ、教育ノ渊源亦実ニ此ニ存ス。

尔臣民、父母ニ孝ニ、兄弟ニ友ニ、夫妇相和シ、朋友相信ジ、恭倹己レヲ持シ、博爱众ニ及ホシ、学ヲ修メ、业ヲ习ヒ、以テ智能ヲ启発シ、徳器ヲ成就シ、进テ公益ヲ広メ、世务ヲ开キ、常ニ国宪ヲ重シ、国法ニ遵ヒ、一旦缓急アレハ义勇公ニ奉シ、以テ天壌无穷ノ皇运ヲ扶翼スヘシ、是ノ如キハ、独り朕力忠良ノ臣民タルノミナラズ、又以テ尔祖先ノ遗风ヲ顕彰スルニ足ラン。

斯ノ道ハ実ニ我力皇祖皇宗ノ遗训ニシテ、子孙臣民ノ倶ニ遵守スヘキ所、之ヲ古今ニ通シテ谬ラス、之ヲ中外ニ施シテ悖ラス、尔臣民ト倶ニ、挙々服膺シテ、咸其徳ヲ一ニセンコトヲ庶几フ。

明治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御名 御玺

从小洗脑呗

麦克阿瑟太上皇扶持日本共产党改造日本教育前,以上这段教育赦语从明治政府起,每个日本人从小学一年级背到中学,到昭和年间已经做到是个日本人都可以流利背诵的地步。

曾经日本军队依靠这个辨认混在日侨里会日语的朝鲜人和中国人,就是一个个查背教育赦语,背的不流利,刺刀立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user avatar
黑船事件(くろふねらいこう)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也译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现在大家说黑船事件,都是讲这是日本近现代文明的开端。

其实核心并不是。

佩里将军无意中帮助日本人打倒了贵族统治,促进了天皇和平民联盟。

日本天皇学习了商鞅之法,在日本推行军功爵。

而军功爵则在根子上刨除了贵族的根,平民甚至贱民也因此得到了晋升通道。

军功爵就是人头记军功,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给了除武士之外的人上升机会。

明大昭时期,日本平民经过短时间训练,掌握了步枪射击要领和基本军事训练,只要作战勇猛,农夫的儿子也可以当佐官。

往前看一看日本历史,没有这样的奇迹。

侵华战争中,底层军官不断冒进,杀相请命,为了打破世袭垄断,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拼死往前冲,就是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真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千年机会。

这个机会,一要谢谢佩里,最重要的就是感谢天皇。没有天皇和日本底层站在一起冒险,这些农夫的儿子下辈子还是农夫。

因此天皇给予日本底层的机会,就成了二战时期日本底层军官誓死效命天皇的原因。

从另一面说,日本高层为什么在二战时期,只喊口号不搞尽忠,看见局势不妙,马上进言投降?因为天皇平民的游戏终于结束了,早就该结束了。

中国人不理解,那是中国早就进步到文官治国。文死谏,海瑞就敢当众顶撞皇帝,敢公开搞罢官。海瑞死后,皇帝还要带头祭奠。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庶民上升机会,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稀罕物件。

现代日本,军国主义冒险早就以失败告终。门阀政治重新抬头,贵族再一次掌握政权,日本现代议会就是新时代的幕府。用靖国神社和现代议会制度,以民主自由和鞠躬谢罪为纽带,再一次彻底阻断了平民上升通道。而天皇不过是国家吉祥物,在禁脔中成为一个握手问好的复读机。这一次,依然是美国人干成了。

所以日本人纪念佩里,不纪念麦克阿瑟。百姓心中有杆秤。

天皇给不出机会,现代日本人还效忠他干什么?

最后,看待这篇短文,麻烦请先把中日历史问题抛开。不能一想到日本人的军功爵就火大,总要搞清楚日本人的想法。带着怒火,那就偏颇了。

user avatar

我虽然是精中,但我这次作为一个在日本从小长大的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保证,现代平均、普通、一般的日本人一点也不效忠天皇。

但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依然利用天皇制度,政治警察监视国民,也有些昭和时代举国若狂的崇拜天皇的记忆留存,这个问题在日本zz敏感,不能在公共场合自由讨论,日本人尽量避免提到这个话题,不想被别人排挤、迫害,好像是日本人都害怕天皇,对你们看起来像“效忠”而已。

上几天(4月29日)是“昭和の日”,日本老百姓没有一个怀念招核那个老废物,政府失败控制疫情下,他们没落国家的人过了普通的、天天麻痹的休息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