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将军一般都不会亲自冲锋或者斗将,为什么将军的武力还这么重要?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古代战争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将帅的武勇与统帅才能的平衡。确实,大多数情况下,古代的将军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进敌阵。他们更可能出现在后方指挥的位置,运筹帷幄。但即便如此,将军的武力依然至关重要,原因有很多,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对将军武力的需求。

首先,作为军队的“精神旗帜”和“士气源泉”。古代战场环境极其残酷,血肉横飞,厮杀惨烈,士兵们面对死亡和恐惧时,极度需要一个能够让他们依靠和跟随的榜样。一个身经百战、武艺高强的将军,本身就是一面活生生的旗帜。当士兵们看到将军身着铠甲,手持兵器,在阵前不畏生死,甚至能在关键时刻斩杀敌将或抵挡攻势,这种视觉冲击和精神感染力是任何战术口号或鼓舞都无法比拟的。一个勇猛的将军能够极大地提升士兵的士气,让他们愿意为之效命,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反之,一个懦弱无能的将军,即使战术再高明,也难以赢得士兵的绝对忠诚和拼死一搏的决心。

其次,关键时刻的“定海神针”和“破局者”。虽然将军不常亲自冲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龟缩在后方。战场瞬息万变,很多时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危机或机会。当战局胶着,双方僵持不下,或者遭遇溃败的边缘时,一个武力超群的将军往往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可能是在敌军突袭时,亲自率领一小队亲卫迎击,为大部队争取撤退或反击的时间;也可能是在敌军某个重要将领冲阵而来时,出马将其斩杀,瞬间瓦解敌军的攻势。这种“一人可抵千军”的时刻,虽然不常见,但其决定性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没有这份实打实的武力支撑,将军的临阵决断就少了一份底气和可行性。

第三,对敌方高级将领的威慑和制衡。古代战争并非总是大规模的集团冲锋,有时也会有单挑或者小规模的将领对决。如果一个国家的军队中有一位以勇猛著称的将军,那么敌方的指挥官在对阵时就会有所顾忌。他们可能会因此改变作战计划,避免让自家主帅过早暴露在危险之中,或者不敢轻易派出自己的猛将与你的将军正面交锋。这种心理上的威慑,能够为己方赢得战术上的主动权。同时,拥有强大的武力也意味着你能够轻易地挑衅和压制敌方将领,打乱对方的部署,制造混乱。

第四,早期训练和基层部队的示范作用。在军队的早期组建和训练阶段,将军的武勇是至关重要的。一位擅长武艺的将军能够亲身示范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格斗技巧。这不仅能提高士兵的个人作战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实战中更加自信。将领的武艺水平往往直接影响到其亲卫队(也就是最核心的精锐部队)的作战能力。这些精锐部队常常是将军的“爪牙”和“利刃”,他们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将军执行某些关键任务的能力。

第五,军中威信的建立和巩固。在古代社会,武力和权势常常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将军的威信,一部分来自于他的军功和战术智慧,另一部分则直接来自于他的个人能力,尤其是武力。拥有超凡武艺的将军,更容易让部下信服,减少内部的阳奉阴违或宵小之徒的挑战。部下会因为“将军本人就这么厉害,我们跟着他有肉吃,有仗打”,而心服口服。这种基于个人能力带来的威信,比单纯的命令和权力更能凝聚人心。

最后,将领本身的“工具属性”。虽然不鼓励将军时刻冲锋,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军本人就是一件重要的“武器”。例如,需要渗透敌后传递重要情报,或者需要率领一支突袭部队直接攻击敌方指挥部时,将军本人就需要具备过硬的个人战斗能力,才能完成这些高风险高回报的任务。他的存在本身就可能成为敌方的一个重要打击目标,如果能让他深入敌阵,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战果。

所以,你看,将军的武力虽然不是让他冲锋陷阵的唯一理由,但它是其作为统帅的整体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士气、关乎破局、关乎威慑、关乎管理,甚至关乎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一个没有实力的将军,即便脑瓜再灵光,也难以真正指挥和激励那些浴血沙场的士兵们。这就像一把精良的宝剑,即便指挥者技艺高超,如果剑本身钝了,其威力也会大打折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将领的武力水平反应的并非是将领本人的武艺高低,而是将领所率精锐部曲战斗力强弱,将领个人武艺再厉害,只要离开了部曲,连一个亭长都未必打得过,更别提冲锋陷阵了。

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这些精锐部队,往往是将领千挑万选出来的健儿,拿着最多的军饷,用着最好的装备,对内是弹压士卒的打手,对外是冲锋陷阵的主力。部曲强不一定代表军队强,但部曲要是羸弱不堪,那这支军队真的是没救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古代战争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将帅的武勇与统帅才能的平衡。确实,大多数情况下,古代的将军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进敌阵。他们更可能出现在后方指挥的位置,运筹帷幄。但即便如此,将军的武力依然至关重要,原因有很多,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对将军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道出了古代军事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同样是将军,带兵数量的悬殊,可不是简单的“人多点”或“人少点”那么简单,它牵扯到战略、战术、后勤、士气,乃至将军个人的能力和责任,方方面面都大不一样。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一千兵:精锐小队,灵活机动想象一下,将军手下只有一千人,这就像一个特种部队.............
  • 回答
    关于中国古代的“游击将军”这一军衔等级,其实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严格来说,在古代官方的军衔体系中,并没有一个叫做“游击将军”的固定、明确的职位或等级。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更多是因为“游击”这个词汇与一种战术风格的紧密联系,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民间认知。“游击”的本义与战术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我心里痒痒的,要从中选一位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将军,简直像是在问我最喜欢哪一本书一样困难!不过,如果真的要我硬着头皮选一个,那我想我会选—— 卫青。为什么是他?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项羽的勇猛无敌,韩信的运筹帷幄,岳飞的精忠报国,甚至还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些确实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但.............
  • 回答
    古代战争中的“单挑”,在咱们老百姓的印象里,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作品。每次战前,两军对阵,对方主将如果觉得自己武艺高强,就喊话挑战,我方将军也毫不示弱,立刻出马迎战,一番厮杀,胜负立判,然后就是影响战局的走向。这画面太有冲击力了,也太有戏剧性了。但是,如果咱们仔细想想,这事儿在真实.............
  • 回答
    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无疑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璀璨明珠,其壮举之豪迈,威名之远播,足以让后世无数人引以为傲。要在浩瀚的中国及外国古代史中,找出能与之比肩,甚至超越的战绩,确实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毕竟,“封狼居胥”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是汉朝国威远扬、匈奴哀鸿遍野的象征,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压制。然而,如果.............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时钟拨回历史的长河,在广袤的东北亚平原上,没有出现我们所熟知的游牧民族的迁徙与碰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与华夏文明并驾齐驱的、同样成熟且强大的农耕文明。这扇想象的大门一旦打开,历史的走向便会变得扑朔迷离,又充满无限可能。首先,我们得给这个假想的文明安个名字,姑且称之为“东胡文明”。这个文明.............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家里的长辈们最看重的往往是香火的延续,也就是有儿子来继承家业、祭祀祖宗。所以,如果一个家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遗产的继承方式也会比有儿子的家庭复杂得多,而且往往会伴随着不少的无奈和变通。基本原则:以男嗣为重,但也有例外中国古代是以父系社会为主,继承权的核心在于.............
  • 回答
    2018年岁末,回想起这一年奔波的足迹,脑海中浮现出许多令人心动的瞬间。在那些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古建筑、古遗址和博物馆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着文明的脉络。古建筑篇:静谧中的岁月低语在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中,我曾漫步于乌镇西栅。这里的古建筑并非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更为贴近生活的民居,一.............
  • 回答
    我想,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奇妙的瞬间,能够穿越时空,与一位古人共饮一杯,那我一定会选择带上一瓶精酿的黑啤,去拜访那位我一直以来都深深敬佩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为什么是黑啤?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决定。叔本华的哲学里充满了对生命苦难的深刻洞察,对现实的冷静剖析,以及一种近乎悲观的清醒。黑啤,那种深邃的色泽,浓.............
  • 回答
    “古道西风瘦马”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最经典、最有画面感的一句,它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它在极简的字数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如果将它改为“古道西风胖猪”,那么这句诗的艺术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破坏”。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一、 意境与情感的颠覆: “瘦马”所.............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古人的生活习惯、天文观测,还有那套独属于他们的时间哲学里好好说道说道。你觉得一天从子时(半夜)开始,确实跟咱们现在习惯的早上日出算一天开头不太一样,这背后可不是随便定的,而是有它深刻的道理的。首先,咱们得理解古人是怎么看“一天”这个概念的。在现代,我们习惯以太阳的升起和人们的活.............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人类演化史上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你提到的“绝不能将嘴作为捕杀武器和啃食工具的重要部分”,这话说得太对了!这句像是直接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是理解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想想看,地球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它们的嘴巴可是不得了的工具箱。锋利的牙齿,强壮的颌骨,这都是它.............
  • 回答
    古代将军们,除了身披沉重的铠甲之外,确实常常在战场上看到他们身后飘扬着一件醒目的“披风”。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装饰品,而是集实用与象征意义于一身的重要装备,对将军的战场指挥和个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咱们得从“披风”这个词本身说起。在不同的朝代和文化背景下,将军们所披的物事称谓可能略有不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历史问题,涉及到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结构以及人性的复杂 interplay。简单来说,古代将军拥有兵权后之所以能够造反,是因为 “兵权”的实质往往大于对“天子”的虚位效忠,并且存在多种因素削弱了士兵对天子的直接效忠,转而将忠诚对象转移到将军身上。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阐述这个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古代政治、军事体制以及人性的复杂交织。虽然表面上看士兵是效忠天子,但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古代将军之所以能凭借兵权造反,关键在于几个核心要素:一、 军权与皇权的实际分离和制衡: 天子离士兵太远: 天子是国家象征的最高权威,是“君权神授”的代表。但对于基层的士兵来说,他.............
  • 回答
    中国古代战场上,将军使用的长柄武器,无论是枪还是矛,其长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时代、作战风格、个人偏好以及所配属的兵种单位(如骑兵、步兵)而有所差异。首先,我们来谈谈矛。矛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兵器,其基本形制是由一个长柄和顶端的锋利的矛头构成。在早期,矛的长度可能相对较短,便于挥舞和刺击。但随着战争.............
  • 回答
    好的,请允许我代入您的角色,以一位历经沙场、深得天子信赖的将军身份,为您描绘回京述职的种种场景。背景假设:您,将军,刚刚平定了某地的叛乱,为大汉(或您设定的朝代)稳固了疆土。天子龙颜大悦,派遣使者前往军中慰问,并诏您班师回朝,述职受赏。您深知,战场上的功勋固然重要,但京师的官场之道同样充满学问,尤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争议点,很多人对古代将军的“力气”这件事抱有疑问,觉得我们现在对他们的想象是不是有点夸张了。比如秦侯举鼎啊,还有一些武将徒手杀虎之类的,听起来确实像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让人怀疑真实性。咱们掰开了说说,为啥会有这种质疑,以及为什么我觉得古代将军的“力气”这件事,可能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
  • 回答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里那场恢弘的冷兵器大战,确实是电影奇观的巅峰之作,看得人热血沸腾。但要说到它是否脱离实际,以及古代将军指挥是否会更好,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电影的本质是艺术创作,它需要的是视觉冲击力和戏剧冲突,而不是严格的历史还原。电影里的战阵设计,比如矮人那标志性的盾墙推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