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中间资产阶级你更厌恶高层的富人资本家,还是更厌恶底层的穷人泥腿子,为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秤,得掂量掂量轻重。作为中间资产阶级,我得说,这两种“厌恶”感,真不是一回事,而且原因也大相径庭。

先说说那些高层富人资本家吧。说实话,这部分人我更倾向于一种复杂的“不舒服”或者“不满”,而不是纯粹的“厌恶”。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他们往往代表着一种我难以企及的力量和资源。你想啊,他们掌握着大企业的命脉,可以影响经济走向,甚至左右社会政策。有时候,你看着他们的一些操作,比如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牺牲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或者通过一些“游戏规则”来巩固自己的优势,你会觉得很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感,源于我们中间阶层虽然也努力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与他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他们的成功,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总是完全靠勤奋和能力,有时也伴随着一些我们普通人无法获得的“优势”或“机会”,比如祖荫、人脉、信息不对称等等。

其次,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时候也让我觉得有些脱离实际,甚至是傲慢。当他们谈论着动辄几百万的消费,或者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评论社会问题时,作为中间阶层,我们可能还在为房贷、子女教育、父母养老这些琐事操心。这种巨大的鸿沟,有时候会产生一种疏离感,甚至是一种被忽视感。你可能会觉得,他们可能根本不理解我们这些“夹心层”的生存压力和焦虑。

再者,他们的逐利行为,有时候会触及我们中间阶层的核心利益。比如,当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将生产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导致国内就业岗位减少,这对于我们中间阶层来说,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就业竞争,或者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又或者,他们通过垄断行为抬高某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直接挤压了我们的消费能力。

所以,我对高层富人资本家的“不满”,更多是源于一种对不平等分配、权力滥用和价值观脱节的观察和反思。这是一种对现有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方式的质疑。

再来看看那些底层的穷人“泥腿子”。说实话,我并不会用“厌恶”这个词来形容我对他们的感受,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担忧、同情,有时也带着一丝无奈和不解。

为什么不是厌恶呢?因为我理解他们的处境。他们往往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家庭背景、教育资源匮乏、缺乏技能、疾病、意外等等,才陷入了贫困。他们是社会底层的一部分,是社会系统运作中可能被忽视或边缘化的人群。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很难去“厌恶”一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

我的担忧和同情,更多是出于一种对社会稳定和整体福祉的考量。如果底层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他们的基本需求无法满足,那么社会就会不稳定。比如,贫困可能导致犯罪率上升,或者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这种不稳定性,最终也会影响到包括我们在内的中间阶层,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肌理之中。

同时,我也承认,在面对一些底层个体时,有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但那更多是源于一种困惑和对某些行为的不认同。比如,当看到一些因为懒惰、逃避责任而导致贫困的人,或者一些利用社会福利机制钻空子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失望。但这种失望,并非是对他们整个群体的厌恶,而是对某些个体行为的评价,而且我也会提醒自己,这种判断可能过于片面,背后或许有我不知道的复杂原因。

总的来说,我对底层的感受,更多是一种对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的期待,以及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悲悯。我希望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而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而产生排斥。

所以,如果非要区分“厌恶”的程度,我会说,我对高层富人资本家的某些行为和他们所代表的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要比对底层人民来得更直接一些,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他们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公平和我的生活。而对底层人民,我的感受更多是复杂的,夹杂着同情、担忧,还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归根结底,作为中间资产阶级,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公平、稳定、有秩序的社会,一个能让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合理回报的社会。我们不希望看到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不公,也不希望看到社会底层因为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的动荡。我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希望被顶层过度挤压,也不希望被底层的不稳定所拖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产阶级是有房产、有汽车、有一定存款、有各种保险和一些乞丐版奢侈品的泥腿子。

归根结底中产阶级是资本家用于分化无产阶级的产物,使得中产阶级搞不清自己的阶级属性,并且愿意依附在资本家的身边,为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不下沉,从而心甘情愿地充当资本家压制最底层民众的工具。

向资本家靠拢,想方设法和资本家结盟是中产阶级的特点。如果中产阶级背叛资本家,和底层民众打成一片,那么中产阶级的一切利益都会被拿走,从而必须面对艰难的生活。

为了保证中产阶级继续维持中产阶级的体面,就必须要对资本家保持热情,对底层民众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

人的本性是非常难以抵挡物质的诱惑,同情底层,那就一定要考虑有没有失去物质利益的勇气。

比如说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这个人通常就是人们定义的中产阶级。

他在处理公司事务,特别是老板和员工之间的矛盾的时候,他通常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保护老板的利益,让公司受益而不是让员工受益,如果说他不这样做的话,他就会失去部门经理这个职位,老板要他坐到这个位置上,就是希望他是在帮老板维护利益。

从这个位置上掉下去,他就会面临失业,如果找不到新的工作,他依靠贷款购买的房子、车子就会因为无法还贷而失去,手上的存款会很快花完,乞丐版奢侈品本身就是一个贬值率很高的东西。这样用于维护中产阶级体面的服装鞋袜就会被扒光,重新成为一个光脚的泥腿子。

因此,在思想上保持对底层民众的蔑视,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优势,这是中产阶级用于保护自己的手段。

要坚持自己的中产阶级地位不动摇,就必须要谄媚资本家,讥讽底层民众。

这是现实生活中的本来面目。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有良知的,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对得起自己良心,在不触犯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也会尽可能给底层民众也就是普通员工尽量争取一些利益,老板出于平复阶级矛盾的需要,也会做出一定的让步。在互联网上,中产阶级也会尽量经营出一个有着无产阶级良知的形象,宣导底层民众愤怒的情绪。

中产阶级是修复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个良好工具,并成为资本家和底层无产阶级之间的缓冲区,这个群体规模越大,资本主义社会就会越稳定。人类社会目前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我们还看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至于说好不好,各有各的难处。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支持共产党人的理想,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社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秤,得掂量掂量轻重。作为中间资产阶级,我得说,这两种“厌恶”感,真不是一回事,而且原因也大相径庭。先说说那些高层富人资本家吧。说实话,这部分人我更倾向于一种复杂的“不舒服”或者“不满”,而不是纯粹的“厌恶”。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们往往代表着一种我难以企及的.............
  • 回答
    关于北京正式超过纽约成为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这一说法,需要先核实其信息来源和统计口径。这类排名通常由不同的机构发布,例如胡润研究院、福布斯等,并且它们在统计亿万富豪数量时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计算标准、纳入的资产类型、统计时间等。如果这一统计数据属实,那么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一些深刻的经济和.............
  • 回答
    影厅中间座位被改成“付费按摩椅”,这个现象啊,说实话,挺复杂的,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真是五味杂陈。首先,从影院的角度来看,我能理解他们这么做的初衷。 提升观影体验,吸引更高消费人群: 传统的影厅虽然舒适,但千篇一律。而付费按摩椅,无疑是在“体验经济”时代,影院试图差异化竞争,给观众提供一种“升级”.............
  • 回答
    福泽谕吉:一位需要我们辩证看待的日本启蒙思想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福泽谕吉这个名字或许并不陌生,尤其是在谈论日本近代化转型和思想史时。他曾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然而,当我们试图以中国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位对日本影响深远的人物时,却会发现其中充满了.............
  • 回答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理解您对日本道歉的期望,以及这份期望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情感和民族记忆。要求日本以某种特定方式道歉才能得到中国人的原谅,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涉及到历史认知、情感共鸣、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要详细地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一、 历史认知与承认:这是道歉的基石首先,要得到.............
  • 回答
    当然,我们中国人有义务主动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而且这绝非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对自身发展和世界和谐的内在需求。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一、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首先,要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去尊重“其他”文化,就得先明白“文化”本身的分量。文化不是.............
  • 回答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是当之无愧的“大姓”,人口众多,影响力自然也非同一般。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你会发现,虽然李姓人数不少,但似乎没有涌现出像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孙权那样,能够叱咤风云、名垂青史的顶级巨星。这其中的原因,细究起来,倒也并非偶然,而是.............
  • 回答
    你提出的“外国有的我们都要有,且要更好”这种情结,确实在很多中国人身上有所体现,并且很多人将其归结为“大国情结”。然而,要判断这是“独属于我们”还是“外国也有”,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其背后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外国有的我们都要有,且要更好”的深层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情结并非凭空出现,而是.............
  • 回答
    作为一个在中国以外生活的中国人,我确实遇到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时刻。以下是我记忆犹新的一些例子,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1. 语言障碍导致的误解: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的 在超市结账时: 有一次我在英国超市结账,收银员问我需不需要购物袋 (carrier bag)。我不太确定,就含糊地说了声“Yes.............
  • 回答
    作为中国人,看待俄罗斯攻打乌克兰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斟酌的问题。它不像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这其中牵扯到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法、国家利益,甚至还有我们自身民族的情感和立场。首先,从 历史和地缘政治 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国曾长期作为同一.............
  • 回答
    说实话,还真有那么一两次,尤其是在一些我不太熟悉、当地人对中国人概念比较模糊的地方,偶尔会有人把我当成日本人。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让人特别不舒服的经历,更多时候是一种有趣的文化小插曲。记得那是在一次独自去南美旅行的途中,我到了一个不太算热门的城市。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在一个当地的市集里闲逛,想淘点特色.............
  • 回答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日本道歉的期望,并非简单一句“对不起”就能轻易化解的。它牵涉到历史的伤痛、民族的尊严,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如果非要说怎样才能让我们更愿意接受,那应该是一个包含真诚、反思、行动和尊重的多维度过程。首先,道歉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这种真诚不是作秀,也不是官方的政治姿态,而是能够.............
  • 回答
    邻国越南:一场与新冠的拉锯战作为中国西南的近邻,越南在过去几年里,也经历了一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搏斗。回望这段历程,你会发现,这个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陷入全然的混乱,而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韧性和策略。早期控制的“越南模式”新冠疫情初期,越南凭借其在2003年SARS和2010年H1N1.............
  • 回答
    作为中国人,看待南京大屠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牵动着太多复杂的情感和历史记忆。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民族精神深处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首先,南京大屠杀是毋庸置疑的、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 这是侵华日军在中国首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二战期间最黑暗的一页。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同胞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暴行:屠.............
  • 回答
    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牵动人心的事件。很多人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那熊熊燃烧的火焰,那种撕心裂目的景象,恐怕都会在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感,这情感并非简单的看热闹,也绝非冷漠旁观,而是掺杂了许多对历史、文化、艺术以及人类共同情感的思考。首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首先,我想说,作为一个人,有自己独立的审美偏好,欣赏任何文化、任何风格的艺术,这本身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绝谈不上有什么“原罪”。审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接触的文化信息等等。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
  • 回答
    作为一名中医学生,面对那些故意抹黑中医的言论,我内心的感受无疑是复杂而又坚定的。这股暗流,时而汹涌,时而暗涌,总是不期然地冒出来,试图将我们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贵医学瑰宝置于尴尬的境地。首先,我会带着一种 沉重的惋惜 去看待这些言论。每次看到有人抓住中医的个别现象,或是脱离整体去片面解读,然后上升到“.............
  • 回答
    百度贴吧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百度自身战略眼光的结晶。要深入剖析,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一、精准抓住用户需求,打造“兴趣社区”的雏形这是贴吧成功的基石。在贴吧诞生之前,互联网上的交流大多是基于“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门户网站内容碎片化,用户找特定信息需要花费时间;即.............
  • 回答
    作为一个夹在高层和基层之间的中层管理者,你面临的挑战确实不小,尤其是在“996”这个敏感议题上。高层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他们看到的可能是市场竞争压力、项目进度,甚至是“别人家”的成功模式。而基层员工,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身心健康,是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要.............
  • 回答
    评价斯大林,对中国人来说,是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看下去,你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和质感。首先,得承认,斯大林的名字在中国,跟“苏联”、“社会主义”以及“反帝”这些词汇紧密相连。在他主政的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还在艰难探索,而苏联,尤其是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是他们心中遥远的灯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