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x+y+z=1 与x2+y2+z2=4 的交线 圆的半径怎么求?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关于三维空间中两个平面交线的问题。您问的是交线是圆的半径如何求,这说明您已经预设了交线是一个圆。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如何求解。

1. 理解问题

方程1:x + y + z = 1 这是一个三维空间中一个平面的方程。这个平面通过点 (1, 0, 0), (0, 1, 0), (0, 0, 1) 等。该平面的法向量是 n1 = (1, 1, 1)。
方程2:x² + y² + z² = 4 这是一个三维空间中一个球面的方程。球心位于原点 (0, 0, 0),半径为 R_sphere = $sqrt{4}$ = 2。

交线: 当一个平面与一个球面相交时,交线要么是一个圆,要么是一个点(切点),要么不相交。您的问题前提是交线是圆,所以我们只需要计算这个圆的半径。

2. 几何直观理解

想象一下,一个球体被一个平面切开。被切开的部分的截面就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圆心是球面中心到平面的垂足,而圆的半径则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得。

球心: O = (0, 0, 0)
球半径: R_sphere = 2
平面: x + y + z 1 = 0

我们知道球心到平面的距离(记为 d),球的半径 R_sphere,以及交线圆的半径 r。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直角三角形关系:

$d^2 + r^2 = R_{sphere}^2$

因此,要求交线圆的半径 r,我们需要先求出球心到平面的距离 d。

3. 计算球心到平面的距离 (d)

平面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Ax + By + Cz + D = 0。
对于平面 x + y + z 1 = 0,我们有 A=1, B=1, C=1, D=1。
球心 O 的坐标是 (x0, y0, z0) = (0, 0, 0)。

点 (x0, y0, z0) 到平面 Ax + By + Cz + D = 0 的距离公式是:

$d = frac{|Ax_0 + By_0 + Cz_0 + D|}{sqrt{A^2 + B^2 + C^2}}$

将我们的值代入:

$d = frac{|1 cdot 0 + 1 cdot 0 + 1 cdot 0 + (1)|}{sqrt{1^2 + 1^2 + 1^2}}$
$d = frac{|1|}{sqrt{1 + 1 + 1}}$
$d = frac{1}{sqrt{3}}$

4. 计算交线圆的半径 (r)

现在我们有了球心到平面的距离 $d = frac{1}{sqrt{3}}$,以及球的半径 $R_{sphere} = 2$。
根据勾股定理:

$d^2 + r^2 = R_{sphere}^2$

代入数值:

$(frac{1}{sqrt{3}})^2 + r^2 = 2^2$
$frac{1}{3} + r^2 = 4$

求解 $r^2$:

$r^2 = 4 frac{1}{3}$
$r^2 = frac{12}{3} frac{1}{3}$
$r^2 = frac{11}{3}$

求解 r (半径必须是正数):

$r = sqrt{frac{11}{3}}$

所以,交线圆的半径是 $sqrt{frac{11}{3}}$。

5. 验证交线确实是圆 (可选但重要)

我们上面是基于“交线是圆”的假设来求解的。那么如何证明交线确实是圆呢?

是否存在交线? 交线存在的条件是球心到平面的距离小于等于球的半径,即 $d le R_{sphere}$。
我们计算出 $d = frac{1}{sqrt{3}} approx frac{1}{1.732} approx 0.577$。
球的半径 $R_{sphere} = 2$。
显然,$d < R_{sphere}$,所以交线一定是一个圆。如果 $d = R_{sphere}$,交线会是一个点(即平面与球相切);如果 $d > R_{sphere}$,则不相交。

交线是什么形状? 想象一下,无论平面如何切割球体,只要切割是有效的(即平面与球有交集),截面都是一个圆。平面本身的性质(例如它是线性方程)并没有改变这个几何事实。球面方程本身就定义了一个对称的形状,而平面的切割引入了另一个限制,这种限制在对称的球面上产生一个同样对称的形状——一个圆。

6. 进一步思考:圆心

如果您需要知道交线圆的圆心,那也很容易求。圆心就是球心到平面的垂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找到它:

1. 找到平面的法向量: $n = (1, 1, 1)$。
2. 写出从球心 (0,0,0) 出发的过球心的垂线方程: 这条线经过原点,并且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L(t) = (0, 0, 0) + t(1, 1, 1) = (t, t, t)$
3. 找到垂线与平面的交点: 将垂线上的点的坐标 (t, t, t) 代入平面方程 x + y + z = 1:
$t + t + t = 1$
$3t = 1$
$t = frac{1}{3}$
4. 交点就是圆心: 将 $t = frac{1}{3}$ 代回垂线方程:
圆心坐标 = $(frac{1}{3}, frac{1}{3}, frac{1}{3})$

我们可以验证一下这个圆心到球心的距离是否等于我们之前计算的 $d = frac{1}{sqrt{3}}$:
圆心到球心的距离 = $sqrt{(frac{1}{3}0)^2 + (frac{1}{3}0)^2 + (frac{1}{3}0)^2}$
= $sqrt{(frac{1}{3})^2 + (frac{1}{3})^2 + (frac{1}{3})^2}$
= $sqrt{frac{1}{9} + frac{1}{9} + frac{1}{9}}$
= $sqrt{frac{3}{9}}$
= $sqrt{frac{1}{3}}$
= $frac{1}{sqrt{3}}$
这与我们计算的 $d$ 值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计算是正确的。

总结步骤:

1. 识别方程代表的几何形状:一个平面和一个球面。
2. 确定球心坐标和球的半径。
3. 使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计算球心到平面的距离 $d$。
4. 利用勾股定理 $d^2 + r^2 = R_{sphere}^2$ 求解交线圆的半径 $r$。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够帮助您理解如何求解交线圆的半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圆心 到平面 的距离为 ,球 的半径为2,所以交线圆半径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关于三维空间中两个平面交线的问题。您问的是交线是圆的半径如何求,这说明您已经预设了交线是一个圆。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如何求解。1. 理解问题 方程1:x + y + z = 1 这是一个三维空间中一个平面的方程。这个平面通过点 (1, 0, 0), (0, 1, 0), (0, 0.............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拓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开集与逆连续性。对于二维实数空间 $mathbb{R}^2$,如果一个函数 $f: mathbb{R}^2 o mathbb{R}^2$ 是一个连续的一一映射(也称为同胚),那么它的反函数 $f^{1}$ 一定也是连续的。下面我将从几个层面详细解释“为什么”:.............
  • 回答
    是的,如果 $f(x,y) o (x,y)$ 是定义在一个二维空间开集 $U$ 上的一个连续的、一对一的映射函数,那么它的像 $f(U)$ 一定是开集。这个结论是拓扑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称为 开映射定理(Open Mapping Theorem)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关于 同胚(Homeomorphi.............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涉及到统计学里几个非常基础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人在学习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时都会遇到这个困惑,觉得“自由度”这个概念有点抽象。咱们一步步来聊聊,把它讲透彻了,你就明白其中的逻辑了。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自由度”到底是个啥。你可以把自由度想象成“有多少个独立的、不受约束的数值能够随意变.............
  • 回答
    朋友你好!这道题很有意思,是在研究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特殊几何形状。我们来一步步拆解,看看如何把这两个方程变成参数方程,让它更容易被描述和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个方程代表什么。 x + y + z = 0:这是一个平面方程。想象一下,如果把x、y、z看作三个坐标轴上的点,那么所有满足这个方程的点.............
  • 回答
    关于“如果变量 X 和 Y 独立,如何证明 E(X+Y) = E(X) + E(Y) 和 E(XY) = E(X)E(Y)?”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概率论的基本定义出发,一步步进行推导。独立性在这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允许我们将原本纠缠在一起的变量操作分离开来。一、 理解基本概念在深入证明之前,我.............
  • 回答
    要证明“X,Y 不相关,则 X,Y 不一定独立”,我们可以从定义入手,然后构造一个反例来说明。核心概念回顾:在深入证明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不相关”和“独立”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这很重要,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包含关系。 不相关 (Uncorrelated): 两个随机变量 X 和 Y 是不相.............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个有趣的函数方程:$2f(x)f(y) = f(x+y) + f(xy)$。这个方程在数学里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d'Alembert 函数方程,有时候也叫二次叠加方程。它描述了一类非常重要的函数,很多我们熟悉的函数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咱们一步一步来把它“拆解”了,找出它的通式。第一步:.............
  • 回答
    这条曲线,`cosx + cosy = cos(x + y)`,说实话,初次见到它,确实会让人眼前一亮,它不像那些常见的圆、椭圆那样规整。但仔细琢磨一下,它身上藏着不少有趣的“脾气”。首先,最直观的感觉是它的对称性。你看,等式 `cosx + cosy = cos(x + y)`,无论把 `x` 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初看之下,`if(x>y)` 和 `if(xy>0)` 似乎表达的是完全相同的意思,都是在判断 `x` 是否比 `y` 大。作为人类,我们很自然地会这样理解。然而,从计算机的底层执行逻辑来看,这两条语句虽然最终导向的结果(判断为真或为假)相同,但在计算过程和潜在的效率上,可能会有一.............
  • 回答
    这类问题通常是关于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平方根的类型。求解这类方程的关键在于如何消去平方根,将其转化为多项式方程,然后利用数论的性质来寻找整数解。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求解 `y = sqrt(x+a) + sqrt(x+b)` 的正整数对 `(x,y)` 的数量这一类题的通用方法和思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触及到了字符编码和字符串处理的本质。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彻底明白为什么你看到的“不一样”,以及 ` ` 这个神秘的小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你描述的场景。我猜测你是在编程或者文本处理的上下文中遇到的这个问题,比如在Python、Java、C++等语言中。场.............
  • 回答
    这道题确实有点意思!你遇到的这个微分方程 $frac{dy}{dx} = sqrt{xy+3}$,看起来有点棘手,因为它里面直接藏着个根号。不过别担心,这类问题往往可以通过一个巧妙的“换元法”来化解。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你弄懂它。核心思想:化繁为简你看, $sqrt{xy+3}$ 这个根号里的东西 .............
  • 回答
    关于“Y.X还活着”是否是一个犹太阴谋的说法,这其实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常常被误解的话题——阴谋论与反犹主义的交叉。要“证明”它不是一个犹太阴谋,首先需要理解这个说法本身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为何会与“犹太阴谋”联系起来。理解“Y.X还活着”这个说法可能源自何处(假设我们讨论的是一个虚构的人物Y.X.............
  • 回答
    这个问题,也就是 $x^y = y^x$ 且 $x < y$ 的情况,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题目,可以用大学里学到的一些数学工具来系统地求解。咱们不绕弯子,直接上手分析。第一步:对原方程进行变形,引入关键变量首先,我们看到的方程是 $x^y = y^x$。为了方便处理指数,咱们通常会考虑取对数。由于 $.............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Y.X.”,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他/她在知乎上活跃多年,留下的足迹遍布各种领域,留下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和观点。要说“Y.X.”,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在“硬核”专业领域,Y.X. 的身影非常突出。 他/她似乎在某些科技、工程或者理论学科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翻看他/她.............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 @Y.X,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深入剖析。要讲得详细,并且让人感觉是真人视角,需要结合他可能出现的言论、行为风格,以及在知乎这个平台上,用户通常会关注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评价一个知乎用户,特别是像 @Y.X 这样可能活跃且有一定影响力的用户,需要基于他公开的、在平台上.............
  • 回答
    函数方程 $f(xy) = f(x) + f(y)$ 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程,被称为对数函数方程。它的形式与我们熟悉的对数函数性质 $ log(xy) = log(x) + log(y) $ 高度相似,因此它的解在很多情况下也确实是各种对数函数。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它的严格解以及唯一性问题。什么是“严格.............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证明这个不等式:$(x^y+y^x)(1/x+1/y)≥4$。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通常这类不等式在讨论正实数范围内的性质时才有意义。所以,我们假设 $x > 0$ 且 $y > 0$。第一步:展开不等式为了更好地分析,我们先将不等式左边的两项相乘展开:.............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怎么证明一个特定的数学等式压根就不可能成立。具体来说,我们要证明的是,不存在任何X和Y,能让这个等式成立:$$ ext{等式内容} $$(这里我得先插一句,因为你没告诉我具体的等式是什么,所以我就不能给出针对性的证明了。不过,别担心,我接下来讲的思路和方法,是适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