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当年圈子里抱怨各种举报,找的理由都是退休老干部:
老干部蹲家里陪孙子孙女看动画,结果嚯,要么是日本的要么是机器人打打杀杀。
看久了看不下去,掏出笔就开始写举报信。这一封封亲笔信堆在有关部门那,合规的也被压成了不合规。
现在看来,这理由已经没法用了。
我也没搞懂为什么年轻人这么喜欢拉怪,而且就是要拉看得见的手下场。刘睿哲这个名字可是被很多30+40+的人骂到今天,骂不过就喊老师属实费拉不堪。
这大概就是多元化下的新保守主义?
三观不正三观不正,我扒你所有的互联网言论出来,一定能找到把你社死的角度。
文艺作品小毛病不能忍,我看你身体也挺多小毛病的,要不要淋浴间伺候啊?
多少人在为了拓宽审核的一厘米空间而前仆后继,这帮人自己给自己盖了棺,还是钉钉子那种。
我建议你们还是自戳双眼吧。喜羊羊又是furry又有暴力击头,能给你们看的东西还没诞生,眼睛就先别用了。
退休老干部现在不怎么给我们写信了,但,你们又续上了。总之,我们不得闲。
我们是看不见的东风Express。作为核安全专家,我们也很清楚,拔群的毁伤效果往往伴随着难以控制的放射沾染和生态危害。
不要再动不动就呼叫我们,更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我们喊话。
你希望的是一发精确打击战术核弹,但等来的可能是区域覆盖。
我也知道能来看这个回答的,也不是真的爱cue我们的人。现在有些人越来越喜欢给我们指示目标,公开喊话。作为个人,我很无奈。
坦白讲,世界核平的局面并不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常有人说一张白纸好作画。你们呢?
看看央配版《工作细胞》,也挺好,是吧?
题外话,某站邀过我做研究院专家,婉拒了。他们是在火山口上建地热发电站,理想远大,操作危险。
来做梦吧
恶意举报的滥用会导致举报这一行为本身的效力逐渐降低,最终达到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结局。
晚安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我不能确定叔叔到底是想出手保蕾皇还是准备献祭蕾皇,也不确定该如何给无职一个公允的评价。
但我能确定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番剧会“因技术原因暂时下架”。
或许你已经发现你的追番里悄然少了很多东西。
真想给拳师们放某棍之勇者回复术士,再做个反应视频。
举报热潮的90%都是微博拳师,社群分裂战国时代,亚文化试图圈地自萌理中客有用吗?你不打拳,拳就会打到你头上。
这也就是引进的时候取其精华了一波,再带点樱花异域光环,不知道的还以为二次元是什么小清新地方呢。
宅文化这东西,主流就是中下层男性的麻痹性文化产品,女性从业者捏着鼻子挣钱的行当。
新海诚宫崎骏未闻花名这些东西放在宅文化光谱里,那绝对是伟光正那一挂的,少数。
宅小将们不用抱怨什么性别矛盾打扰你们圈地自萌,宅文化本来就是中下层男性的文化,本来就是对女性有恶意和垂涎和不尊重的文化,本来就是和女权主义者天生八字不合的文化。
往B站这种中国油管的全人群大平台上,不经引流的放深宅作品,你不打拳,对面早晚也会打上来。
问题在于你不喜欢和不让别人喜欢、和用破坏性的方式给别人拆家,这是不同的概念。
我也知道女性沙龙和平权论坛里面聚集的都是些什么玩意,挂人爆破英语打卡外侣介绍非法集会舆论操作之类的东西。
但我不会去组织或参与舆论浪潮去炸家,也没有影响我在这个群体里寻找相对理性的个体作为伴侣(否则我也不会知道女权群体都在干些这个活)。
早晚会有人开第一枪,那第一枪响了,不回击就只有凉凉的份。原著+动漫都看了,我对无职术士的评价说实话一般,没有特别的感觉。
不过……一个和青梅竹马结婚、而且真的打算一心一意和她在一起的后宫番男主,微博那边这都受不了的话……那我估计某些团体后续怕不是要对男性向宅文化进行一次全面进攻,毕竟比这重口的东西多的是。
这部片子让我觉得很辣眼,但是我没想举报它。
我觉得大家讨论重点应该是【辣眼到哪个地步的片子应该被下架】。
它的下架理由应该是【辣眼到违反规定】,而不仅仅是辣眼。
我第一次如此真切的体会到这句话
他们在豆瓣发话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用豆瓣。他们用微博堵别人嘴时,我也没有说话,因为我卸载了微博。
现在,终于他们来到了我所在的地方,我环顾四周,没有人在说话了。
说实话,其他讨论我都无所谓。可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傲慢,扣高帽子,还有屁股论。
这位我打上码了,说实话我看到这样的话心里很复杂,无语凝噎如鲠在喉最后只能说一句,也许网络环境治理只能说是水中楼月吧。
我现在对这种破事儿的真实感想就是:累了,真的TM累了,连愤怒不满的情绪都懒得升起了。
反正B站引不引进新番从来不影响我看,无职转生和谐成那鬼样子我也一直是看字幕组版。
再极端点,就算字幕组都不做了,我也可以上巴哈看。我可是VCD时代过来的我还怕找不到资源?
生气没用,讲道理更没用,对他们根本没任何影响,我干嘛生气给自己添堵呢?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有这时间精力我不如多下几部片几本漫画存硬盘里。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无职转生》并不在我的一月追番里(我目前为止追了摇曳露营、堀与宫村、天地设计创造部和奇蛋物语),但是毕竟是这个季度B站新番(不包括续作)里的主打之一,也是评级达到S的作品,所以在剧集上线以后还是看了两集内容的。
我的感受是:
不过并不是特别喜欢异世界番,所以并没有追番。
在了解了原著内容,以及在各种论坛看了一下原著三观方面比较有争议性的地方以后,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属于有一点别扭但是能接受的级别;加上了解了一下原著后面主角会逐渐“救赎”以后,我觉得这属于【B站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在推和舆情管控上要花点心思了】的水平,也并没有想到会最终闹到下架的地步。
Lex早就不是当初那个Lex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而另一方面Lex和B站其实也有着非常深度的绑定(无论是每季度的新番导视必定会邀请Lex,还是参加B站的自制综艺都可以提现)。因此对于很多ACG核心粉丝来说,Lex和B站,都会给人一种背叛了初心的感觉——我觉得,这是这次口嗨闹得如此之大的情感基础。
因为B站这两年的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对于Lex这样的头部UP主来说,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身份转换,对于自己的影响力和【需要爱惜羽毛】这件事情的认识还不够透彻;而从平台的角度,对这些头部UP主的管理也不够到位(无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的管理)——这个姑且算是这次口嗨的客观土壤。
至于口嗨的内容,Lex肯定是错了。所谓“底层人士”到底指的是主角还是观众已经成了一个站队问题,但是Lex在直播里面咒骂其他up主一定是错的;作为一个头部up主他的发言也显得轻浮和过激,也是不适当的。
当然像我前面所说,这件事情之所以爆发出如此之大的能量,肯定不仅仅是口嗨本身。实际上:
所以说这次事件的演化,本身就是无数种不同的力量合力的结果。只能说目前国内互联网的氛围正在越来越极端化和二元化,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得以容纳异见的共识土壤;而最近两年一个更加恶劣的趋势就是“召唤核弹“这件事情——当核弹发生,就不会只发生一次;而最后我们会发现,没有人能够幸免。
我在8点多的时候就发了想法吐槽,老实说这真的是我的真实想法:这几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国内的网络讨论氛围到内容行业,出现越来越多的粉丝抱团、三观警察和对立冲突;我无从分析这种趋势到底从何而起,但是现实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接受“有不同意见存在”这件事情,大家对于“贯彻自己的想法”异常的执着与坚定。
更糟糕的是,现在大家发现有非常高效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目的——召唤核弹。从刘睿哲到肖战粉丝再到这次的《无职转生》(别告诉我你真的相信《无职转生》是技术原因),原本监管制度还给大家留了那么一点点弹性,但是一旦举报就必须回应的机制下,密集的举报只会造成监管方的重拳出击或者平台方为了规避重拳出击而自我阉割。
这损害的是所有人的福利——今天你召唤核弹炸掉了别人,明天同样会有别人来轰炸你;当恩怨结成以后,我们就不要再奢望回到和平的旧日了。
简单来说,我的态度大概这样:
顺便说一句: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拿粉丝那套“它如果没问题怎么会被封”来当说辞;既然它能够上线那就说明并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PS4国行/AO3/无职转生如此的原因纯粹是大量的密集举报而已。
既然“战争”已经开始了,我也懒得再说什么了。累了,看蘑菇云吧,聊作慰藉好了_(:з」∠)_
lex/无职 事件,妙就妙在它能同时涉及当下中国社会舆论矛盾最集中的大部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关键词:
性别矛盾/择偶焦虑/女权
渣男/出轨/性骚扰
阶级/贫富分化/卡车(泥头车)创死/“底层”
饭圈/综艺/直播
校园霸凌/自闭/社恐/无业/家里蹲
分级/版权引进/二次元/亚文化圈/监管/举报
流量/平台舆论管控/恰饭
况且lex本身作为b站这一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网站的头部级别up主,其粉丝群体的构成又因为其转型的经历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下,遇到像现在这样的引爆点,就会一触即发,直接引起舆论潮雪崩。
而且还有一个现象是,在豆瓣and微博/知乎and贴吧当中,对这一件事情的评价是极度分化的,各平台主流舆论的观点差异大的让人感觉在做梦。
这件事情已不是lex本身的问题这么简单了,甚至和无职转生这部作品关系也不大了,它是中国当代网络舆情的缩影,甚至可以说是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若干年后,这一事件甚至可以成为研究我们这个年代网络舆论环境的活化石。
我想说一个大家都没注意的细节,b站把部分用户的无职转生观看记录给删除了。(不敢说全部用户,怕被律师函)
删除观看记录寓意何为?我不敢妄自评论。不过在我对B站投诉,要求因无法观看《无职转生》而大会员退款时,我感觉我知道了原因。B站客服给我的回复是我从未看过《无职转生》,因此我的权益没受到损失,不会进行退款。起初我以为是平台的BUG,导致下架时误删除了浏览记录,还跟客服解释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但是客服斩钉截铁的回复,已经查询了后台数据,我就是没看过《无职转生》,而且他查过其他人了,是有这个番的观看记录的,所以就是我自己没看过这个番。我迷茫了,难道我是在平行世界看的动漫,在现实世界付的款?我本来以为这是我一个人的BUG,但是当我询问其他人时,发现别人的浏览记录也被删除时,我反应过来了。这是B站防止投诉而故意删除的记录。连浏览记录都没有,你怎么投诉?怎么跟我斗?浏览记录在我手里,我说你没看过,你就是没看过。在大数据时代,用户隐私保护已经是皇帝的新装了,但是没想到的是,现在对于用户隐私已经是想改就改的程度了,我不光泄露你的隐私,甚至我可以修改你的隐私,这实在让人恶寒。想想如果以后的公司修改你的浏览记录,修改你的发言,强行给你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而我们却无法反抗,因为我们没有证据,而资本家有。他们说这就是你说的,这就是你做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不得而知。
附上接到客服的电话记录
----------------割--------------
2.10号下午14.00,客服又一次与我联系,承诺进行退款,但是仍然不承认我有相关的观看记录,估计是12315举报起的作用。退款后我好像没办法继续投诉了,不过篡改记录是真真切切的恶心到我了。b站这种操作,彻底践踏用户隐私,而我却毫无办法。退款的钱拿着我都觉得恶心,捐给小朋友希望能出自己的一份力。
价值的问题无意多谈,说一说事实层面的东西,即抵制活动是如何变成现在这种形态的。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抵制活动凸显的恰恰不是国家文化监管能力的强大,相反,是它的羸弱。抵制活动是重建国家文化监管能力的一种努力。
在这里,我强烈推荐一本书,葛凯的《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这是一本研究民国时期国货运动的文化史著作,它开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近代有过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国家不计其数,他们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但为什么中国选择了“国货运动”这种形式?
葛凯的回答是,原因在于中国的“半殖民性”。半殖民性导致了双重后果:首先,中国的国家能力非常羸弱,事实上无法使用西方国家经常采取的关税等主权手段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次,中国的民族国家处于未完成时,不存在明晰的“民族商品”的定义,也不能指望民众出于“民族认同”自愿购买。因此,在中国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以社会运动的方式存在,而带有半强迫性质的国货运动本身就是社会创建“民族国家”的一种努力。
同样的,如今的抵制活动表现出如下几点特征:首先,国家的文化监管能力已经非常羸弱了。这种羸弱又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国家事实上已经无力监管如此众多的文化产品,只能通过收紧审批权和部分监管权下放的方式勉力维持;第二,收紧审批权导致盗版市场泛滥,“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思路随之无效;第三,部分监管权下放导致商业网站权力滥用,随意封禁、下架屡见不鲜;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由于社会多元化,有关“公序良俗”的定义越来越模糊,国家想要单方面地设置某一道德为公共准绳越来越困难。所谓“文化霸权”,根本上是一种领导权,它需要被统治者一定程度的“同意”。当国家推行的道德标准——比如“阳刚之气”——越来越受到社会抵制,它也就事实上丧失了“霸权”。
但是,国家文化监管能力的衰落是否就说明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开放、多元化?答案恰恰相反。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特征:大量抵制活动正试图在国家之外重建文娱公共性、重建单一社会道德,以及强化国家的文化监管能力。
因此,我的第二个观点是,支配抵制活动背后的观念并非文娱国家化,而是文娱公共化。换句话说,就是存在不少人反对“国家管”,但并不反对“管”本身。
葛凯提醒,国货运动的特殊之处在于,通常来说,消费应当是一件“私人事务”,由个人自愿决定;但是,在国货运动中,消费的价值却被民族化和公共化。通过与“商战”等观念联系起来,购买外国货被视为资敌行为、叛国行为。消费开始具有公共价值,因此对消费的集体性强迫甚至暴力行为都被合理化。
而如今的抵制活动背后其实可以看到相似的公共化趋势。通常来说,文娱仅是一种休闲消费,但却负担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包括抵抗文化入侵、提高文化软实力、反色情、反歧视等等。
其中,“抵抗文化入侵”和“提高文化软实力”可以被称为“国家话语”,虽然在主流话语中仍有一席之地,但在社会舆论中实则较为边缘化。“反色情”和“反歧视”则可以被称为“公共话语”,前者导演了国家队事件,后者导演了国家队事件2.0。某种意义上,选择左翼积极自由主义路线就意味着让渡部分个人自由以换取更大的“社会自由”,这意味着个人生活被公共化,要遭受由某些群体所积极推行的社会道德的评价。在下架背后,国家的文化监管权力是其一面,但大量《无职》观众被骂“社会底层”、被骂“蝈蝻”并被铁拳威胁则是另一面,甚至很多时候恰恰是后一种行动重振了已然老朽的前一种权力。至于如何划分这里的公私界线,我尚且没有什么成熟想法,但我觉得这不应当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罪不至此啊!虽然此举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但也激化了我国的社会矛盾,导致我国本来可以沉迷二次元的青少年去搞现实政治了,不利于稳定,望国家三思!
这波何止是双赢,这是五赢啊。
想看《无职转生》的观众不用当人下人。
讨厌《无职转生》的踢出了讨厌的动画。
蕾丝粉丝成功守护了自己最喜欢的哥哥。
蕾丝再次证明了自己二次元皇帝的实力。
叔叔再次保护了B站不受辣鸡动画的荼毒。
最重要的是,阿宅们终于听到了叔叔的真心话。
“这里是BILIBILI,该滚的是你们二次元吧。”
“宅”属性只是复杂人类的众多属性之一,过去,因为“宅”是小众的,所以“宅”们会天然把同属性的人当成同志,但是这种圈地自萌成为过去式了,尤其在中国成为过去式了。
我会想起动漫给与过我的种种感动,但是我羞于去和大众谈论它。属于我的那个ACG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属于一群人的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骂某打入我等内部的叛徒并不顶用,更大的叛徒大家都清楚,但没什么人骂,更有人害怕,此等买办叛徒真的受了损害,似乎于自己也有害。殊不知这个庞然大物越强大,越是在挤占我们的空间。“正版受害者”并不是一句笑话就完了。
我印象深刻的是,高一高二的孩子有人若无其事的穿着“痛衣”上学(虽然是穿在校服里了),某站在腐化少年儿童。那个“二次元”人人喊打的年代早已过去,或者说它在中国其实从未存在过,所以不要害怕发出自己的批评。不如说,积极举报让更多番剧下架吧,成为主流还想恰“二刺猿”烂钱,培养更多“二刺猿”?去你m的
说实话我真的累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多方混战后多输的结果,B站花的钱打水漂了,lex成为众矢之的,小众爱好者的口碑又一次下滑,圈外人又把动画贴上不良的印象标签,饭圈文化又到了风口浪尖。。。。。
同为深夜档动画的《回复术士》尺度大多了吧,为什么没有如此争议呢?其实很多时候,每一部作品它有它该有的位置,当B站选择把一部深夜档动画放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后,就要预料到会有今天一个结果,动画本身内容存在争议性,就已经引起话题,up主为了立人设急着与过去的自己割裂,说出不恰当的话,引起更大的反弹,为了维护up主的正确性,粉丝的大量举报让B站不得不暂做下架处理,这中间的事情可谓是一环扣一环,每一件事情都让人出乎意料,但是又觉得极其符合现实规律,让人熟悉的不行,毕竟这种套路的事情早已发生过多次了,不是吗?你把几个角色模板替换下,没有任何的差别。
我觉得,要居安思危,不要忘记传统手艺,网盘,种子,磁力链,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对各大字幕组心存感恩之心,千万不要寄希望于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一个圈子的小众爱好。
最后主观一下,我还是想对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同学之间吵不过就去找老师打小报告的行为说声
建议人有的时候没事多审视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行的端立的正。
令人非常遗憾,《无职转生》身上再次上演了如下流程: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所接触的文娱作品越来越平面、越来越“讨好所有人”。因为任何一点可能触怒任何一部分人的情节设置,都在加大作品下架的可能性。
我十分怀念《蝻防工猿》。这部剧是我了解美国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我现在都不知道美国人民在关心什么了,只好关注勃勃。
不如大家都来呼唤分级。这玩意要是依法划入18禁,哪还有这么多屁事?
最多也就是像《乱世佳人》一样,加个说明呗。
暴论:建议B站自己搞个年龄限制标签,有敏感题材的都打上21+,用户自己点确认。这样还吵什么吵?你们不是都该没看过么?一百万播放量肯定都是我这种闲得无聊的大叔看的。万一有人脸皮厚,管理员控评也有理有据。亲爱的用户,这部戏您没看过。这个评论我先帮您删掉喽。
这个破事应该怪B站。
B站已经不是二次元的B站了。
当你是小众文化的时候,你在阴沟里怎么折腾都无所谓;当你渐渐成为“主流”的时候,就要有“主流文化”的觉悟。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主流文化是下贱、猥琐、色情的,诸位不要生气,我不是说下贱、猥琐、色情不好,谁TM还没看过点东西呢?这东西小圈子玩玩没人管你……但你在主流平台上强推,开屏糊一脸,正经人谁能接受?
但是你B站非要把这东西强推到大众面前,就别怪有人不接受,自己造出来的舆论,最终就得自己承担结果。
我反对举报,反对滥用举报权,但我更反对所有人众口一词反对“举报”,因为没了“举报”这个功能,普通人怎么制约领导、老板、老师、名人、“特殊爱好者”等“特权阶层”?
二次元的玩意儿,自有二次元的归宿,你们想玩,总有地方玩,千万不要以为你们有什么神圣的责任让所有人都喜欢,更不要期待它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日式色情猥琐文化,本来就该边缘化,全世界都打击这种东西,没啥好煽情的。
我看前面几个答主满嘴胡扯,什么阶层、男女、社会撕裂都出来了,还有人又把矛头直指他们想象中的“利维坦”,一股民主党阴阳家的调调……这个破玩意儿是被B站推起来的,也是被B站下架的,资本家的把戏,冤有头债有主,阴阳怪气个什么呢?
总结一下,我讨厌这个东西,我反对它成为“主流文化”,但我也反对举报让它下架,它就该丢在互联网某个阴暗的角落里,看到人自去看,大多数人掩着鼻子走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