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爸爸妈妈个子不高,身为父母我们能为小朋友长高做哪些努力呢?

回答
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做父母的,心里是既欣慰又有些小小的牵挂。尤其是自己个子不太高,就更希望孩子能在这方面“青出于蓝”。其实,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影响,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话又说回来,后天的一些努力,同样能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添一把火,让他们的身高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别灰心,咱们一起看看,作为父母,具体能做些什么,让孩子长得更高一些:

1. 吃对食物,让骨骼“吃饱饱”

钙质是基石,别只盯着牛奶: 孩子生长发育,钙质就像盖房子用的钢筋水泥,是骨骼发育最重要的“原料”。当然,牛奶是首选,每天保证一两杯。但别忘了,好多食物里也藏着钙的宝藏:豆腐、豆制品(豆腐干、豆皮)、芝麻、坚果(核桃、杏仁,捣碎给孩子吃)、小鱼小虾(带骨吃的那种,比如小银鱼)、绿叶蔬菜(菠菜、油菜,虽然草酸会影响吸收,但总量够了就行)。重点是,要让孩子饮食多样化,不要挑食,这样才能从不同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钙。

蛋白质是“生长因子”的载体: 孩子身体里各种生长激素、酶都需要蛋白质来合成。肉类(鸡肉、鱼肉、牛肉)、蛋类、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肉类最好是瘦肉,鱼肉尤其是深海鱼,不仅有蛋白质,还有DHA,对大脑发育也好。烹饪方式上,蒸、煮、炖是最好的,少油炸。

维生素D是“钙质搬运工”: 光有钙,如果维生素D不足,钙也吸收不了。所以,晒太阳是最自然、最经济的维生素D补充方式。每天带孩子出去玩玩,晒晒背、晒晒腿。如果天气不好,或者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少,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但这个最好咨询医生,按照医嘱来。

锌对生长发育同样重要: 有些研究表明,锌对生长发育也有一定作用。牡蛎、瘦肉、坚果、豆类都含有锌。

少吃“坏东西”,别让它们“绊住”生长: 过多摄入糖、盐、加工食品(零食、饮料),可能会影响食欲,挤占了营养食物的空间,而且某些成分可能会干扰钙的吸收,或者导致孩子早熟,影响骨骺线的关闭。所以,尽量让孩子吃天然、新鲜的食物。

2. 动起来,让骨骼“长长长”

运动是“拉伸”骨骼的好方法: 运动时,骨骼受到适度的压力和牵拉,会刺激骨骼生长板(骨骺板)的细胞生长和增殖,从而促进骨骼增长。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

什么样的运动最有效?
纵向运动: 比如跳绳、篮球、排球、游泳(蛙泳蹬腿)、摸高游戏、跳高等。这些运动能让孩子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拉伸”身体。
全身性运动: 跑步、骑自行车、跳舞等,这些运动能锻炼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
保持运动的规律性: 不是一天练个够,而是每天都坚持一段时间。比如,每天户外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以包含一些喜欢的运动项目。
循序渐进,避免过度: 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运动量要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运动损伤。孩子喜欢什么,就鼓励他们做什么,这样才能坚持下来。

3. 睡个好觉,让生长激素“尽情释放”

夜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人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夜间睡眠时分泌的,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阶段。所以,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对于孩子长高至关重要。

孩子需要睡多久?
03岁:1114小时
45岁:1013小时
612岁:912小时
青少年(1317岁):810小时
这只是一个参考范围,每个孩子情况略有不同。

如何帮助孩子睡得更好?
规律作息: 每天固定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即使是周末也要尽量保持。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卧室要安静、黑暗、温度适宜。
睡前放松: 睡前可以讲故事、听轻音乐、洗个热水澡,避免剧烈运动或玩电子产品。
睡前不吃太多东西: 尤其是油腻、辛辣的食物或含咖啡因的饮料。

4. 心情好,才能“长得壮”

情绪影响激素分泌: 长期处于压力、焦虑、烦躁的情绪下,可能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营造一个温馨、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

多陪伴,多鼓励: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多鼓励,少责备,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当孩子因为身高受到影响时,要耐心开导,让他们明白,身高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自信和努力同样重要。

5. 定期监测,及时调整

生长曲线是“晴雨表”: 建议每年带孩子去做一次身高、体重测量,并记录下来,绘制成生长曲线图。通过生长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关注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偏离正常范围(比如,一年增长不到4厘米),或者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或内分泌科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可能会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找出原因并给出专业的指导。

一些“过来人”的小提醒:

不要焦虑,更不要盲目“催高”: 看到孩子长得慢,我们做父母的心情都能理解,但过度焦虑、盲目听信一些偏方、或者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运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顺其自然,同时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

别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身高的意义不止于数字: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除了身高,他们的健康、性格、学习能力同样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一个自信、健康、快乐的孩子,无论身高如何,都是最棒的。

总而言之,虽然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通过科学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良好的情绪管理,以及定期的健康监测,我们作为父母,能做的还有很多。别忘了,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爱和支持,让他们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孩子的身高问题,我陆陆续续写过一些,串联一下,再增补一点内容,做个大总结:

01

首先,帮助你认清现实


作为父母,必须要知道的是,影响身高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遗传。

父母都矮,大概率孩子也不会高。

有个公式,是用父母身高来预测孩子的,可以看看:

女孩的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cm)÷2

男孩的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cm)÷2

公式仅仅反映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而且,父母矮,也可能是由于小时候没有吃饱。

我们这一代,估计很多人的遗传潜力没有被充分发挥!

下一代人,可不能再这样了!

孩子身材矮小,从遗传因素看,主要有两种典型的类型:

1、家族性(遗传性)身材矮小

基因所决定的矮小,最著名的例子是非洲的俾格米人,他们的成年人平均身高约1.3~1.4米。

同样在非洲,东非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一个捕猎狮子的民族,虽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平均身高却大大高于很多丰衣足食的民族,比如我们。

这就是遗传的力量。

家族性(遗传性)身材矮小的孩子,他们生长曲线往往是这样的:

一直处于正常曲线的下方,但又与之基本平行。

生长曲线的应用,我以前讲过了,如果没看到或仍不明白,以后我们再聊。

2、青春期前儿童体质性身材矮小(CDGP)。

意思是说,在青春期前,这些孩子的生长速度较慢,而且还可能有青春期的延迟,所以,童年时期他们一直矮。

但是,到了青春期后,会出现追赶性生长,而最终身高通常处于正常范围。

这些孩子也被称为“晚发育者”,他们的父母双方或其中之一常常也是如此。民间俗称的“长得晚”就是指它了。

所以,这种情况无需太担忧,但是,孩子是否就是此种类型,确实难以判断,即使是医生。

帮助我们判断的依据中,父母小时候是否如此,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3、关于儿童的身高发育,有一句话很贴切:“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所以,除了遗传以外,还有三分,可以努力!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02

营养


修建高楼大厦,必须要有砖瓦。

各种营养物质,就是修建人体这座大厦的砖瓦。

营养的关键是均衡。

所谓均衡,也就是说,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一定的需求量,不能太少,也不要太多。

请一定记住,没有哪一种营养物质是越多越好,就算是摄入太多,也会造成水中毒

顺便提一句,也没有哪一种食物是灵丹妙药,吃了就会强身健体、长得体壮如牛,传说中的鱼翅、燕窝、海参、阿胶,等等,其实都没有什么特殊的营养价值。

但是,对于身高发育很重要,而多数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往往摄入不足的,是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修建人体这座大厦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

如果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时期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那么,建造人体这座大厦的原材料就会缺乏,个头自然会矮小瘦弱。

我们的近邻日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古时候的日本人,是以矮小著称的,但是,近100年来,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经提高了15cm,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广泛实行了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补充。

关于日本小学生的膳食早就是个热门话题了,预防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校卫生》曾于2004年8月刊文“日本中小学生饮食生活状况”,特别指出其饮食习惯:“三餐必不可少”、“多吃小鱼”、“不吃零食”。

对此问题,我给大家仔细讲讲。

首先,看看人体每日所需蛋白质的量,如图:

请注意上图:

前一个EAR是指平均需要量,即特定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人群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后一个RNI是指推荐摄入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对某营养素需求的量。

所以,我们一般采用后一个,RNI。

就以我家小熊来说吧,从表格中可以看到,4岁的男孩子,每天需要摄入蛋白质约30g。

再来看这张图,是各种食物蛋白质含量的图片:

我们计算一下,如果吃大米的话,100g(二两)大米,含有蛋白质7.4g,假设娃全部吃大米,那要达到一天摄入30g蛋白质的标准,至少得吃400g(八两)大米。

请注意,这是指生大米,如果煮成熟饭,那得有多少?

4岁的娃,能吃得下吗?

至于各种蔬菜,除豆类外,蛋白质含量更少。

所以,还是得看肉类:

每100g猪肉(肥瘦相间),含蛋白质13.2g;

每100g牛肉(肥瘦相间),含蛋白质19.9g。

如果是纯瘦肉,蛋白质含量就更高了。

由此可见,每天吃二两猪肉,一名4岁孩子所需蛋白质的一小半就完成啦。

而且,我们不仅需要蛋白质,而且需要优质蛋白质。

儿童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中,其1/2,至少1/3需要是优质蛋白质。

肉类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

除了肉类外,奶类,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5~3g/100ml。

如果每天喝一杯奶,约250ml,可补充优质蛋白质约6~7.5g。

而且,奶类,是钙的主要来源。

钙也是重要的营养素,它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材料,对儿童的身高同样很有意义。

吃补钙的药或保健品,不如多喝奶!

对此我写过了,可以看看:

十个孩子九个缺钙!真的吗?

还有蛋类,也是优质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略低于肉类。

请记住,肉蛋奶,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大致给个食物量,大家方便参考:

3~6岁,每天至少要保证300~400ml奶,一两肉,最好再加上一个鸡蛋。

7~10岁(青春期前),每天至少要保证250ml奶,二两肉,也最好加上一个鸡蛋。


除了优质蛋白质以外,维生素D也很重要。

这个大家应该都懂,就不多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晒太阳也能补充维生素D,但美国儿科学会认为晒太阳不好,与皮肤癌有关,所以建议少晒太阳,终身补充维生素D。

不过,我们黄种人患皮肤癌的比例,比起白种人,还是要少得多。

03

运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很重要。

因为运动能提高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但是:儿童的运动量应该是多少,怎么运动?

这个内容我写过了,直接给链接吧:

3~6岁儿童每天该做多少运动,怎么运动?专业指南来啦

其他年龄段孩子,可以类推。

04

睡眠


睡眠对于长高的重要性在于:

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自然长不高。

那么,不同年龄段儿童睡眠的时长应该是多久呢?

这是美国睡眠医学会的建议:



翻译一下: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孩子睡够了没有?

我估计,难!特别是中小学生。

再看一组数据:

以下数据引用自BabyCenter,但是,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并不是绝对的。

年龄: 新生儿

夜间: 8 1/2小时 (时长相加)

白天: 8 1/2小时 (时长相加)

总时长: 17小时


年龄: 1 月

夜间: 9小时 (时长相加)

白天: 8小时 (时长相加)

总时长: 17小时


年龄: 3 月

夜间: 10小时

白天: 6小时 (小睡3次)

总时长: 16小时


年龄: 6 月

夜间: 10小时

白天: 5小时 (小睡2~3次)

总时长: 15小时


年龄: 9 月

夜间: 11小时

白天: 3 1/2小时 (小睡2次)

总时长: 14 1/2小时


年龄: 12 月

夜间: 11小时

白天: 3小时 (小睡2次)

总时长: 14小时


年龄: 18月

夜间: 11小时

白天: 2 1/2小时 (小睡1次)

总时长: 13 1/2小时


关于睡眠问题,我也写过一些文章,需要自取:

怎么培养睡神宝宝,拯救睡渣宝宝?这份干货,你值得拥有!

婴儿到底应该怎么睡,仰卧、侧卧,还是俯卧?连医生都做错了

05

疾病因素


个子长不高,也可能是疾病所致。

任何引起儿童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都可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不过,身高与体重不同,短期的疾病一般对其影响很小。

而且,疾病好转后,孩子往往会出现追赶性生长,也就是说,长得更快以弥补之前的生长不足。

更应该引起家长重视的是:某些疾病,会直接造成孩子的身材矮小。

例如这个,比较常见:

孩子个头矮,这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女孩

还有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等等,也会造成矮身材,如有怀疑,请及时就医。

关于生长激素的问题,我也写过:

有多少孩子,还可以长高?有多少生长激素,应该注射?

最后,一定要特别指出,关于促进孩子长高的方法,谣言不少,特别是某宝上的各种产品,更不靠谱!


要有这能耐,直接获诺贝尔奖去呗,何必在某宝上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