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然界的生物是以什么分公母或者雌雄的呢?

回答
自然界中,生物区分公母、雌雄的方式,远不止我们平常熟悉的“长得不一样”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一套精巧且多样化的生殖策略,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生命。

最核心的区分:生殖细胞的差异

从最根本的生物学层面来看,雌雄的区分在于它们产生和提供什么样的生殖细胞。

雄性: 通常产生小而可移动的生殖细胞,我们称之为精子。精子的数量庞大,但每个精子的个体体积较小,其主要任务是主动寻找并与卵子结合。
雌性: 通常产生大而相对静止的生殖细胞,我们称之为卵子。卵子的个体体积较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能量。

这种大小和功能的差异,是雌雄二态性最基础的生理基础。

区分方式的多样性:不止是“长得不一样”

虽然生殖细胞是核心,但生物在外部形态、行为、甚至染色体上,都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区分雌雄的方式。

1. 外部形态的差异(性二态性):

这是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区分方式。

体型大小: 很多物种中,雄性体型更大,比如雄狮、大象、一些鹿类。这可能与争夺配偶、保护领地或后代有关。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些蜘蛛和鱼类,雌性体型反而更大。
色彩和装饰: 雄性常常拥有更鲜艳的羽毛、斑纹或角,比如雄孔雀开屏,雄性非洲狮的鬃毛,雄性鹿的鹿角。这些通常是吸引雌性、展示健康和竞争力的信号。有些雄性还会演化出独特的声带,用歌声来吸引配偶,比如许多鸣禽。
附属结构: 雄性可能拥有特殊的交配器官,比如某些昆虫的交尾器,或者像公鸡的鸡冠、雄性野鸡的距(后肢的角质突起)。
毛发和皮毛: 雄性在某些季节或生命阶段,毛发会变得更加浓密、长或具有特殊的颜色,例如雄性山羊的胡须,或者某些哺乳动物冬季的厚重皮毛。

2. 行为上的差异:

区分雌雄不仅仅是外表,行为更是关键。

求偶行为: 雄性通常会主动发起求偶,进行各种展示、歌唱、舞蹈或筑巢行为来吸引雌性。例如,许多鸟类雄性会歌唱、跳舞、展示羽毛;雄性园丁鸟会精心布置巢穴周围的环境。
竞争行为: 在许多物种中,雄性之间会为了争夺交配权而进行竞争,这可能是角力、打斗,甚至是在领地上的对抗。
繁殖策略: 雄性往往负责寻找配偶并进行授精,而雌性则承担怀孕、孵卵、哺乳等更耗费精力的育幼责任。当然,也有许多物种的育幼工作是双方共同完成的,或者由其中一方独立承担。
信息素(化学信号): 很多动物,尤其是昆虫和哺乳动物,会释放特定的化学信号——信息素。雌性会释放信息素吸引雄性,雄性也会释放信息素来标记领地或与其他雄性竞争。

3. 染色体的区分:

在许多物种中,性别是由特定的染色体决定的。

XY系统: 在人类、许多哺乳动物和果蝇等生物中,通常由XY染色体决定性别。携带XY染色体的个体发育成雄性,携带XX染色体的个体发育成雌性。Y染色体上通常携带决定雄性性腺发育的关键基因(如SRY基因)。
ZW系统: 在鸟类、一些鱼类和昆虫中,性别决定系统是相反的,通常由ZW染色体决定。携带ZW染色体的个体发育成雌性,携带ZZ染色体的个体发育成雄性。
单倍二倍体系统: 在蜜蜂、蚂蚁等膜翅目昆虫中,性别是由受精卵决定的。受精卵(来自父亲和母亲)发育成二倍体的雌性(工蜂或蜂后),而未受精卵(只来自母亲)发育成单倍体的雄性(工蜂)。

4. 环境因素的决定:

在某些物种中,性别不是由遗传物质预先决定的,而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温度依赖性性别决定 (TSD): 在爬行动物中,尤其是乌龟、鳄鱼和一些蜥蜴,孵化时的温度是决定后代性别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某些龟类中,较温暖的孵化温度会产生雌性,而较凉的温度会产生雄性。
社会性决定: 在一些鱼类,比如小丑鱼,它们的性别会根据社会环境而改变。群体中通常只有一个繁殖的雌性,其地位最高。当繁殖的雌性死亡时,群体中最大的雄性会转变为雌性。

5. 细胞或部分的雌雄同体: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界并非总是严格的“雌”和“雄”二分法。

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 许多生物,如蜗牛、蚯蚓、许多植物的花,同时拥有雄性(产生精子)和雌性(产生卵子)的生殖器官。但即使是雌雄同体,它们在繁殖时也可能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交配(异体受精),或者在极少数情况下进行自体受精。
顺序性雌雄同体: 有些生物会先发育为一种性别,之后再转变为另一种性别。

总结:

生物区分公母或雌雄,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过程。它始于生殖细胞的根本差异,并通过外部形态、行为表现、染色体组合,甚至环境因素等多重机制来体现和巩固。这些差异的演化,都是为了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更有效地繁衍后代,确保物种的延续。这背后展现的是生命进化的无穷智慧和多样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人生物的性别称呼由人类划分。在“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尺寸有明显差别、不同尺寸的配子结合才能产生合子”的情况下,只产生小体积配子的个体被视为雄性,只产生大体积配子的个体被视为雌性,两种都能产生的个体被视为雌雄同体。

如果配子尺寸没有差异,或者无论配子的尺寸如何都能结合产生合子(通常是因为尺寸差异太小),或者压根就不产生配子,这个物种大抵不视为有性别。

对于交配规律不能用两种性别来描述的物种,人们通常不对其套用雌雄这一套。

  • 一部分白喉带鹀的2号染色体发生了多次倒置,造成同样的基因不能成功配对,结果头上有黄色条纹的个体和头上有白色条纹的个体只能互相配对、不能和同样条纹颜色的个体产生后代,现在其种群中两类个体雌雄数量基本相同,四分天下。
  • 自Sonneborn在1939年发现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具有接合型以来,人类陆续发现了多种纤毛虫的接合型。现在一般将纤毛虫在一个种内分成若干个在遗传上相互分离的基因群,每个基因群内有几个不同的接合型,同一基因群内的不同接合型的纤毛虫之间在从饱食到饥饿的转换时期内发生接合生殖的概率达95%左右。目前已经知道双小核草履虫有14个基因群,每个基因群各有2个接合型;绿草履虫有6个基因群,每个基因群内各有2~3个接合型,诸如此类。
  •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有三个交配型,每一种都可以与其他两种交配。
  • 白色小鬼伞Coprinellus disseminatus有143种交配型,每一种都能与其他142种交配型交配。
  •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有23000多种交配型。

对于“有性别的物种里不产生配子的个体”,可以研究该物种的性别决定方法、跟个体的情况比对,例如性染色体的XY型、ZW型,SRY基因。常染色体性别决定、环境决定则麻烦一些,也不一定有人去整。

如果你想问“非人生物如何判断同类的性别”,无论有多少个细胞、用什么样的生活史,有性别的生物通常会检测异性的外激素等分子标记来搜寻异性。视觉发达到可以成像的生物可以目视辨认,性选择促使一部分物种出现雌雄二态、长出一些特别显眼的性征。不过,动物行为学的一些研究显示,许多有性别的动物的认知里并没有性别概念,其行为高度混乱——往往是“不需要判断同类的性别,搞搞试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自然界中,生物区分公母、雌雄的方式,远不止我们平常熟悉的“长得不一样”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一套精巧且多样化的生殖策略,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生命。最核心的区分:生殖细胞的差异从最根本的生物学层面来看,雌雄的区分在于它们产生和提供什么样的生殖细胞。 雄性: 通常产生小而可移动的生殖细.............
  • 回答
    自从人类掌握并大规模利用电能的那一天起,一个颇具想象力的问题便悄然萌生:在浩瀚的自然界中,是否可能演化出以电能为食的生物?这绝非凭空臆想,而是基于对生命适应性和进化潜力的深刻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以电能为食”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生物能感知电场,像电鳗那样利用放电来捕食或防御,而是指生物能够直.............
  • 回答
    要证明自己是人,这本身就是一件微妙且有趣的事情。我们生而为人,好像本该如此,无需证明。但当我们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反而会开始审视自身,去寻找那些与“非人”区分开来的特质。如何证明自己是人?这可不是去户籍部门登记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非要“证明”,我觉得有几个层面可以探讨:1. 理性思考与自我意.............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心坎里。我们人类,确实被冠以“万物之灵”的名号,在这颗星球上似乎拥有了无数的优越条件:能创造工具,能思考,能改变环境,甚至还能飞上太空。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似乎理应站在自然界的顶端,生活无忧无虑,压力什么的,早就被我们甩在身后了。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当我们褪去那些光鲜亮.............
  • 回答
    你对黄鳝的了解非常准确!黄鳝确实是个典型的例子,它们出生时是雌性,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会逐渐转变为雄性,这种现象在动物界并不罕见,虽然比起一出生就固定性别的生物来说,算是比较特别的一类。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性逆转”或者“雌雄同体”。除了黄鳝,自然界还有不少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拥有令人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核心。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把“聪明”和“生存”划等号,但实际上,在早期,人类宝宝的生存能力,更多地依赖于一种更深层、更基础的机制,那就是 “基因的预设” 和 “群体协同”。想象一下,回到那个没有房屋、没有工具、没有语言(至少是成熟的语言)的时代。人类宝宝,和其.............
  • 回答
    彩礼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太复杂了,每个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说法和考量。要不要,要多少,这背后牵扯的不仅是钱,更是感情、观念、人情世故,甚至地域习俗。彩礼,到底该不该要?站在要彩礼的一方,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对女儿的疼爱和补偿。毕竟,女儿从小到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养育成人,还要操心她的婚事。彩礼,.............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尖锐,直接触及了中国社会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人会疑惑,既然自然生育情况下男女比例接近1:1,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如此庞大的男性婚配困难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棍”?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涉及历史、文化、经济、政策以及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将自然界的生物划分为原核、古核和真核这三类,这个分类体系背后有着怎样的意义,以及它对我们认识生命有多重要。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分类并不是一个随意为之的划分,它背后是亿万年演化的轨迹,是生命内部最根本的结构和功能差异的体现。这就像是我们要理解一栋建筑,首先要看它的地基、骨架和整体结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繁殖机制和演化逻辑。实际上,说自然界生物“要么只有两性,要么没有性别”,这个说法有些过于简化了,但它抓住了自然界中两类主要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让我们来细致地聊聊这个话题,剥开它背后的演化故事。首先,我们得明确两个概念:“性别”和“生殖方式”。 性别.............
  • 回答
    在令人窒息的严酷环境中,生命固然顽强,但正如你所设想的那样,它们并非总是会毫不犹豫地走向繁衍。事实是,许多生物在面对极端不利的条件时,确实会“选择”延后甚至放弃生育。这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决定”,而是一种根植于基因深处、经过无数代自然选择塑造而成的生存策略。我们先来想象一下,什么叫“恶劣的环境”。这.............
  • 回答
    在自然界中,雄性参与养育后代的物种比例远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高得多,但要给出一个确切的百分比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养育后代”的定义和程度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巨大,而且许多研究集中在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物种上。不过,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详细讲述这个问题:理解“参与养育后代”:一个广泛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参与.............
  • 回答
    .......
  • 回答
    提起三只眼的生物,很多人脑海里大概会浮现出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或者神话传说中的神祇。但如果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审视,三只眼睛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议题。在现实的自然界中,你我身边可能并没有随时随地能看到三只眼的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消失”是绝对的。事实上,这背后牵扯到许多关于眼睛演化、物种多样.............
  • 回答
    很多人都对永生不朽的概念着迷,这在神话故事、宗教信仰和科幻作品中屡见不鲜。但如果把目光投向广阔的自然界,我们能否找到真正意义上“不死”的生命呢?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更加迷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生物学上,“永生不死”的定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永远活着”是不同的。绝大多数生物都会经历出生.............
  • 回答
    在你心中,是不是觉得“光合作用”这个词,就等于那课本上画得明明白白的两大步骤:光反应和暗反应?然后,“光反应”里又一定少不了光系统I和光系统II这两大核心角色?其实,在大自然的奇妙花园里,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板上钉钉。如果非要问“自然界中能发生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具备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吗?”,我.............
  • 回答
    自然界中,“完美”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词语,因为它包含了太多主观的评判标准。我们很难说存在一个绝对意义上比猫“更完美”的生物,因为每一种生物都在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中演化出了令人惊叹的适应性和生存智慧。不过,既然我们要在自然界中寻找与猫在某些方面可以比肩,甚至在某些特定领域展现出更出色“表现”的生物,我们.............
  • 回答
    自然界中,为了生存,许多生物都发展出了令人惊叹的策略,其中“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就像壁虎在危急时刻能割舍尾巴以求生一样,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它们通过看似“损失”的方式,却成功地延续了生命。壁虎的断尾求生:一个经典的“放弃”范例壁虎的断尾术,或许是人们最熟知的一种为生存而放弃的例子。当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也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摇摆的部分。如果自然界真的演化出了另一种同样拥有创造力、能够构建文明的智慧生命,并且他们的文明模式和人类文明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我首先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好奇。这种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这颠覆了我对生命演化路径的认知,更在于它意味着我们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