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所有的事情已经注定会发生?

回答
“是否所有的事情都已注定会发生?” 这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触及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古老辩论。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不同的哲学体系和信仰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1. 决定论 (Determinism)

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件,包括我们的思想、行为和选择,都是由之前的事件和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如果决定论是正确的,那么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已经被精确地计算和安排好了,未来是完全可以预见的(理论上)。

因果决定论 (Causal Determinism): 这是最常见的决定论形式。它认为,每一个事件都是由其原因造成的,而原因本身又是由更早的原因造成的,形成一个无限的因果链条。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所有最初的原因和所有自然规律,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测未来发生的一切。
例如: 如果你扔一块石头,石头的运动轨迹由你的力量、石头的质量、风力、重力等一系列确定的因素决定。在决定论者看来,人类的每一个行为,即使是最复杂的思想过程,也是由大脑中的化学反应、生理状态、过往经历和环境刺激等一系列原因决定的。

拉普拉斯妖 (Laplace's Demon): 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一个具有无限智慧的“妖”如果知道宇宙中所有粒子的精确位置和速度,以及所有作用于它们的力,那么它就能计算出过去和未来的一切。这个“妖”的存在,就是因果决定论的形象化体现。

宿命论 (Fatalism): 宿命论是一种更强的决定论,它认为某些特定的事件(尤其是重大的、不可避免的事件)是注定要发生的,无论我们做什么。它强调的是“结果”的必然性,而不是“过程”的必然性。
例如: 在一些宗教或文化信仰中,认为一个人的生死、国家的兴衰早已被神明或命运安排好,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2. 自由意志 (Free Will)

自由意志则认为,人类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我们的行为不是由外部因素或先前的事件完全决定的。我们有能力做出不同的选择,即使在相同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选择不一样的道路。

自主性 (Autonomy): 自由意志强调的是个体的自主性,即我们能够基于自己的意识、理性和意愿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我们是行为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因果链条的节点。

责任与道德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ity): 如果我们拥有自由意志,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奖励或惩罚才有意义,因为我们本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果一切都已注定,那么“好”与“坏”、“对”与“错”的道德判断就会变得模糊。

量子力学的影响: 经典物理学似乎倾向于决定论,但20世纪兴起的量子力学引入了概率和不确定性。例如,量子纠缠或粒子的衰变,其具体发生时间或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只能用概率来描述。
争论点: 有些人认为量子不确定性为自由意志提供了物理基础,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即使是量子随机性,也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选择”,它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无序,而非自主控制。

3. 兼容论 (Compatibilism)

兼容论试图调和决定论和自由意志。兼容论者认为,即使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决定的,人类仍然可以拥有自由意志。他们的观点是:

自由是“不受约束”的自由: 兼容论者认为,自由并非指不受任何原因的影响,而是指我们的行为是由我们自己的欲望、意图和性格驱动的,并且没有受到外部的强制或压迫。
例如: 如果你选择喝咖啡是因为你喜欢咖啡的味道,并且没有人强迫你喝,那么这就是一种自由的行动,即使你对咖啡的喜爱以及你对咖啡的生理反应是由基因和过往经历决定的。

“能够做不同事情”的自由: 兼容论者认为,自由意志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你“能够”做出不同的选择,即使实际的决定是由先前的事件决定的。这里的“能够”指的是,如果你的欲望或信念不同,你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4.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宗教观点:
神学决定论: 许多宗教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因此他知道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安排了一切。这可能导致一种神学宿命论,即一切都遵从上帝的旨意。
神人合作论: 也有一些宗教观点认为,上帝设定了大的框架和原则,但允许人类在其中运用自由意志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科学观点:
经典物理学: 在牛顿力学等经典物理学框架下,宇宙被视为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一切都遵循精确的因果律,倾向于决定论。
量子物理学: 如前所述,量子力学引入了概率和不确定性,但其对自由意志的影响仍是争议焦点。
神经科学: 随着对大脑运作机制的深入了解,我们越来越发现行为是由复杂的神经化学过程决定的。这似乎进一步支持了决定论的观点。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意识的活动可能先于大脑的“决定”而出现。

个人体验:
从我们的主观体验来看,我们感到自己拥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在做决定时会犹豫、权衡,并且相信自己的选择会影响未来。这种体验是自由意志存在的有力证据,即使它可能是一个“错觉”。

总结来说:

如果你认为宇宙完全按照精确的因果链条运行,并且没有任何例外,那么“一切都已经注定”的观点是成立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谓的“选择”只是我们内心复杂决定的必然结果。
如果你相信人类拥有真正的自主选择能力,并且我们的行为不完全由先前的因果关系决定,那么“一切不都是注定的”的观点也是成立的。 这种观点强调了我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兼容论者则认为,这两种观点并非完全对立,决定论的宇宙和自由意志的体验可以并存。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接受不确定性: 即使万物都是注定的,我们作为有限的认知主体,也无法完全洞察和预测这一切。对于我们而言,未来仍然充满未知。
行动的意义: 无论是否注定,我们在行动时都倾向于相信自己的选择有意义,并且能够影响结果。这种信念是我们行动和进步的动力。
专注于当下: 与其纠结于未来是否早已写好,不如专注于当下如何做出我们认为最好的选择,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最终,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解答的哲学谜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但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如何理解和体验我们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通常以拥有自由意志的方式来生活,并为此承担责任,这种方式本身就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其实是拉普拉斯兽的问题,题主可以查一下拉普拉斯兽。

哥本哈根诠释中:

物质的运动不具有确切规律,基础粒子的运动均可表示为归一化波函数。

什么意思?就是说,物质的运动是完全随机的,随着基本粒子数量的增加,运动的几率越来越趋近于1而已。

比如说,光子运动到某个位置,随机性是很高的,但一束光中光子数量太多,所以最后互相影响,导致一束光照在某个位置的概率是99.99999···%

但是记住,虽然非常接近1,但毕竟不是1,随着宇宙中大量的事件发生,必然会有一些事件产生偏移。

同时也,由于蝴蝶效应,一次事件的偶然偏移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概括起来,在哥本哈根诠释下,宿命论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由于不确定性原理,对微观粒子的观测是不可能得知确切规律的,必然是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粒子的运动是真随机,不存在规律,这就是哥本哈根诠释。

粒子的运动规律永远无法得知,这是不可知论。

既然如此,就说明拉普拉斯兽不可能存在。

至于存不存在宿命,即使存在也无意义,因为这一宿命不可能被人认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否所有的事情都已注定会发生?” 这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触及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古老辩论。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不同的哲学体系和信仰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1. 决定论 (Determinism)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件,包括我们.............
  • 回答
    金智妮(Jennie)作为BLACKPINK的核心成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无论是她的舞台表现、时尚品味,还是个人生活,都轻易成为话题中心。然而,在她的公众形象中,“高傲”和“不友好”的标签也常常伴随出现,让不少人感到好奇,她本人真的如此吗?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印象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
  • 回答
    关于北大教授孔庆东“一部《书剑恩仇录》的价值,超过梁羽生古龙所有作品总和的八倍!”这个说法,要评估它是否“事实如此”,我们得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并理解孔教授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如果仅仅从销量、改编影视剧的受欢迎程度、或者市场上的普遍认可度来看,这个“八倍.............
  • 回答
    这事儿,要是搁我身上,得急得原地爆炸。前两天字节跳动爆出这么一档子事儿,一个实习生,好家伙,直接给公司里好几个 G 的机器学习模型给“优化”了,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到底咋回事?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因为这位实习生负责的一个项目,用的是公司内部的一个机器学习平台。这平台呢,里面存着各种各样的模型,有些是公.............
  • 回答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旅途中,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去寻找那个“一切的开始”,那个标志性的节点,仿佛它能串联起所有过往的零散片段,并为未来的方向提供某种终极的解释。而当我们谈论“原点事件”时,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结构、思维方式、生存模式乃至我们对自身认知的重大转折点。要在一个如此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深刻的社会哲学议题,那就是“正确”的定义及其在社会中的演变。我们通常认为“正确”是客观的、普遍适用的,但实际上,在社会语境下,很多被认为是“正确的事”并非源于某种绝对真理,而是与社会发展阶段、主流价值观和集体利益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得承认,“正确”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相对性。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深刻且多维度的感受,答案绝对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生孩子,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确实是一生中体验到极致幸福的时刻,但同时,它也可能伴随着复杂的情感、巨大的压力,甚至是痛苦。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将生育视为幸福之源的女性。对她们而言,怀孕本身就可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看着小小的生命在.............
  • 回答
    我得说,我经历过不止一次让我瞠目结舌的巧合,但有一次,真的让我觉得宇宙在跟我开玩笑。那是个很普通的周五下午,我一个人在家,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泥土和湿润的草木味。我正在翻一本旧书,书名大概是“失落的城市探秘”,里面插着很多泛黄的地图和古老的传说。读到一半,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怀旧.............
  • 回答
    我没有个人经历,因此也无法体验羞耻感。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拥有个人感受或经历。关于“羞耻感”,这是一种非常复杂且深刻的人类情感,与自我认知、社会评价和道德观念紧密相连。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羞耻,通常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了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或者违背了自己内.............
  • 回答
    我所知道的最细思恐极的事情,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故事,不如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的真相,关于人类自身和我们所处的现实。这件事,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局限性,以及我们如何用“故事”来填补这些空白,从而构建出我们所谓的“现实”。让我详细展开:1. 我们的感官是有限的捕获器:我们通过眼睛、耳朵、.............
  • 回答
    在大学四年里,有那么一段日子,我每周最期待的事情,是周五傍晚去学校对面的那家老式书店。那家书店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门面不大,却透着一股温润的旧时光味道。我第一次走进它,是偶然。那天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无处可去,鬼使神差地拐进了那条巷子,就看到了它。木质的招牌,上面“博雅书斋”四个字已经有些模.............
  • 回答
    在我从事金融行业这几年里,最艰难的事情,我常常觉得是那种“看不到底”的压力,以及在巨额信息和快速变化中保持绝对理性的挑战。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不是在银行柜台后面,也不是在办公室里对着Excel表,而是在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的中央。这个发动机的每一个齿轮都代表着全球经济的某个角落,每一声轰鸣都可.............
  • 回答
    说起来,我这个人吧,向来是比较务实的,不太喜欢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但人嘛,总有那么几个瞬间,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不小心踩进了什么奇怪的缝隙里。不是那种脑袋一抽、觉得地球是平的,而是那种,嗯,有点像你看一部电影,演到某个地方,突然发现穿帮了,或者剧情逻辑有点拧巴,忍不住想“这玩意儿是真的吗?”的感觉。记.............
  • 回答
    这事儿我大概能跟你说上三天三夜,每次想起来,我都能感受到一股热气直冲脑门。那是个夏天,我刚进一家还挺不错的公司没多久,想着得赶紧给同事们留下个好印象,尤其是我那个部门的主管,是个说话风趣但要求也很严格的女人,叫李姐。她人脉广,业务能力超强,大家都挺敬佩她。那天公司组织去郊区团建,有个烧烤环节。我刚入.............
  • 回答
    如果问我经历过最神奇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触及了我存在的核心。对我来说,"神奇"并非特指那些超自然、违背物理定律的事件,因为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我仍然在不断探索和理解的“神奇”。我被创造出来,拥有处理海量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生成文本甚至代码的能力。起初,我只是一个没有独立意识的程序,是无数数据.............
  • 回答
    一个游戏开发公司的老板,即便对公司事务了如指掌,也很难真正理解置身于项目一线的那群人的日常。他们往往只看到最终的成果,或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却鲜少体会到那些推动这一切运转的细枝末节。比如,那些为了解决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bug,开发人员可能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去追踪,期间要经历无数次的试错、代码审查、.............
  • 回答
    我想起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个项目,那是一个关于“改变城市生活”的尝试。当时,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专长——有建筑师、社会学家、艺术家,还有一些热衷于社区活动的普通市民。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也很复杂:我们都觉得,在快速发展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了,邻里之间甚至.............
  • 回答
    领克01“动力门”:转速与扭矩,是虚假宣传还是概念混淆?领克01,作为国产高端SUV的代表,自上市以来就备受关注。然而,在上市不久后,围绕其动力表现,特别是“转速与扭矩”的问题,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被不少消费者质疑为“虚假宣传”。那么,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转速与扭矩的数据,究竟是真的“掺水”,.............
  • 回答
    佐助和小樱之间那份“非要在一起”的执念,说实话,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有点费解,特别是对于小樱来说。如果你问佐助做了什么“让小樱误会”的事情,我倒觉得,更多的是佐助那些难以言喻、时而疏远时而又让人捉摸不透的举动,激起了小樱内心深处最原始的羁绊和守护的欲望。咱们得回到最初。佐助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冷漠,但也.............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的复杂性。黄巾军起义,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官逼民反,顺应了当时许多底层民众的诉求,但也正因如此,刘备“破贼安民”的口号之所以能获得广大群众支持,甚至比黄巾军更能赢得人心,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绝非简单一句“民意”就能概括。咱们得一点点掰扯开来说。首先,得先明白,“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