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大清洗前的冲突?

回答
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大清洗前的冲突是苏联政治史上一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篇章,它不仅预示了日后大清洗的到来,也深刻地影响了苏联的政治走向和意识形态发展。要详细理解这段冲突,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

一、 政治理念的根本分歧:

布哈林和斯大林的核心分歧在于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尤其是在经济政策和国家权力运作上。

布哈林:“富农经济论”与温和发展道路
经济政策: 布哈林是著名的“新经济政策”(NEP)的支持者,并且在列宁去世后,他提出了所谓的“富农经济论”(尽管这个标签后来被斯大林用来攻击他)。布哈林认为,为了发展农业和整个经济,应该允许农民,特别是富裕农民(kulaks),通过市场机制来积累财富,并鼓励他们向国家提供粮食。他认为这是实现工业化和积累原始资本的一种可行且相对温和的方式。
农业集体化: 布哈林并不反对集体化,但他主张循序渐进,通过合作社、机械化示范等方式吸引农民自愿加入,而不是强制推行。他认为强制集体化会破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反而不利于工业化。
国家与社会: 布哈林相对而言更注重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平衡,虽然他也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但他对国家权力扩张的警惕性可能比斯大林更高。他更倾向于通过经济手段和社会改良来巩固政权,而非单纯依赖压制和强制。
党内民主: 在列宁去世后的权力斗争初期,布哈林曾是支持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的。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与强制性工业化
经济政策: 斯大林认为,要实现苏联的独立自主和工业化,必须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通过集中计划经济来快速积累资本。他反对依赖外国援助和市场机制,更不相信农民的自发性。
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将农业集体化视为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他认为,通过强制集体化,可以将分散的个体农户集中起来,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工厂,并确保国家能够以低价征收到足够的粮食来供应城市和出口换取工业设备。他认为这是实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即便代价高昂。
国家与社会: 斯大林将强大的国家机器视为巩固革命成果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首要工具。他认为任何对国家权力的制约都会削弱革命,因此他倾向于集权、控制和压制一切潜在的反对力量。
意识形态斗争: 斯大林将阶级斗争理论推向极致,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阶级敌人及其同情者会更加活跃,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国家机器的镇压能力。

二、 权力斗争的演变与策略:

布哈林和斯大林的冲突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围绕着列宁去世后苏共最高领导权的残酷斗争。

早期联盟与破裂:
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最初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托洛茨基。布哈林在这个时期也曾与斯大林有过短暂的合作,例如在讨论国家预算和经济发展问题上。
随着托洛茨基被排挤出党,斯大林开始将矛头指向其他潜在的竞争者,包括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以及布哈林。

斯大林逐步孤立布哈林:
政治宣传与标签化: 斯大林及其支持者开始在党内宣传中将布哈林的经济政策描绘成“右倾机会主义”、“背叛革命”,指责他“同富农妥协”、“削弱工农联盟”。“富农经济论”这个标签,虽然是对布哈林思想的片面解读甚至歪曲,但极具杀伤力。
利用党内机构: 斯大林利用他掌控的党内组织,特别是中央组织部门(由斯大林长期把持),来提拔自己的支持者,排挤布哈林及其盟友。通过党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会议,斯大林逐渐掌握了制定议程和决定人事的主动权。
联合其他派别: 斯大林善于利用各派别的矛盾。他先是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联合攻击托洛茨基,然后又联合布哈林攻击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最后再集中攻击布哈林。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得他的对手一个个被孤立和击败。

布哈林的策略失误:
政治上的天真: 相较于斯大林残酷的权力斗争手段,布哈林在政治上的手段显得相对温和甚至有些天真。他更倾向于通过理论辩论和说服来解决问题,而低估了斯大林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决心。
未能有效组织反击: 布哈林虽然有自己的支持者(例如李可夫、托姆斯基等),但他们未能形成一个有力的、有组织的反对力量来对抗斯大林的步步紧逼。
未能有效利用群众: 布哈林虽然在知识分子和党内某些干部中有一定声望,但他未能有效动员工人和农民(尽管他理论上支持农民经济)来支持他的路线,也未能利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制衡斯大林。

三、 时间线与关键事件:

理解冲突的具体过程,需要关注几个关键时间点:

1924年列宁逝世: 苏联权力真空,各派系开始角逐最高领导权。
19241927年: 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联合反对托洛茨基,随后斯大林又联合布哈林打击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
1927年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被开除出党。布哈林成为斯大林的主要潜在对手。
19281929年: 斯大林开始全面攻击布哈林及其“右倾机会主义”观点。布哈林关于农业政策和温和工业化的主张被定性为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
1929年2月: 布哈林被免去政治局委员职务。
1929年4月: 布哈林被免去《真理报》主编职务。
1930年: 布哈林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
1930年代初: 斯大林开始强制推行全盘集体化和快速工业化,布哈林的预测(粮食产量下降,农村出现普遍抵制)在一定程度上应验,但斯大林通过残酷镇压克服了这些困难。
19361938年大清洗: 那些在早期权力斗争中被击败的“老布尔什维克”以及与他们有任何联系的人,包括布哈林本人,都成为了大清洗的受害者。

四、 冲突的后果:

布哈林和斯大林的冲突及其结果,对苏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大林的独裁统治确立: 斯大林通过击败布哈林及其支持者,扫清了党内所有有影响力的反对派,为建立个人独裁和绝对权力奠定了基础。
强制性集体化和工业化: 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得以全面推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动荡、人道主义灾难(饥荒、大规模镇压)以及经济上的高昂代价,但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
意识形态的僵化与极端化: 斯大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导向了极端化和教条化,阶级斗争的理论被滥用于政治迫害,对异见的容忍度为零。
大清洗的序曲: 布哈林被视为最后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且能在理论上挑战斯大林的高层领导人。他的倒台标志着党内自由讨论空间的彻底关闭,为后来大规模的政治清洗铺平了道路。布哈林本人最终在1938年被处决,成为大清洗的牺牲品,他的罪名包括“人民的敌人”、“反革命分子”、“间谍”等。

总结:

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大清洗前的冲突,是一场关于苏联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刻辩论,更是关于党内权力分配的残酷斗争。布哈林的温和经济政策和对国家权力的相对警惕,与斯大林激进的强制性工业化和极度集权的政治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最终,凭借其对党内组织机器的掌控、高超的政治操纵技巧以及残酷无情的斗争手段,斯大林成功地击败了布哈林,不仅确立了自己的独裁统治,也为苏联带来了日后的大规模政治迫害和大动荡。布哈林的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苏共内部民主理想的破灭,以及苏联未来发展道路的悲剧性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政治夺权之外,针对1934年国际局势(纳粹上台以及第五纵队)走势的判断,当时黑化的斯大林的 农村集体化,工业化问题是否足够的客观理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大清洗前的冲突是苏联政治史上一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篇章,它不仅预示了日后大清洗的到来,也深刻地影响了苏联的政治走向和意识形态发展。要详细理解这段冲突,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 政治理念的根本分歧:布哈林和斯大林的核心分歧在于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尤其是在经济政策和国家权力运作上.............
  • 回答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附近近期连续发生4.9级和4.5级地震,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事件,尤其考虑到其潜在的安全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地质和地震活动性的角度来看,伊朗位于欧亚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全球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之一。布什尔地区本身就处于一个活跃的.............
  • 回答
    关于《权力的游戏》第八季詹姆·兰尼斯特和布蕾妮的感情线,这确实是剧迷们争论的焦点,也是我个人觉得有点可惜的地方。先说说我理解的这条线的发展,以及它为何让人有些复杂的情感。从最早两人相遇的时候,詹姆身上是那种典型的贵族纨绔子弟的坏,又带着一股子玩世不恭的魅力,而布蕾妮,则是完全的反差。她笨拙,不受欢迎.............
  • 回答
    字节跳动在自研云端 AI 芯片和 Arm 服务器芯片方面的布局,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其庞大的业务体量、高速增长的需求以及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为什么是 AI 芯片? 业务驱动的必然选择字节跳动走到今天,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便是其在内容推荐、信息流.............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哈尔滨理工大学给2017级大一新生布置高数和线代论文作业,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教育理念上的变化和实践。首先,从学校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提前适应,强化基础”的思路。你想啊,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是很多理工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大学里的这些课程,跟高中数学比起来,.............
  • 回答
    穆斯林社群将深圳体育场前全裸的女性艺术体操雕像用红布和绿布包裹起来的事件,从不同角度来看,可以引发多方面的讨论和思考。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事件的背景与可能的原因分析: 艺术表达与文化冲突的碰撞: 艺术体操雕像: 雕像本身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旨在展现艺术体操运动员.............
  • 回答
    沈逸老师作为复旦大学的教授,在布查事件上的表态,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立场和态度,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沈逸老师的专业背景是国际关系,尤其是网络安全和国际政治领域。在分析布查事件这样的国际政治敏感事件时,他的视角往往会带有其学科的特点,即侧重于地缘政治.............
  • 回答
    关于“6月2日,中保研发布第12期汽车零整比指数”,这事儿可不小,它透露出来的汽车行业动向和问题,细品之下,门道可多了。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这背后都藏着啥。首先,零整比这个概念本身,就够我们嚼一阵子了。 简单说,零整比就是一辆车所有零配件的总价,除以这辆车的整车售价。这个数字越高,意味着你这车要是.............
  • 回答
    关于央视对布查事件的报道情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我们看到,自布查事件曝光以来,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应相当强烈,许多西方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深入的调查,并且许多国家纷纷对俄罗斯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然而,如果审视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报道,确实注意到其.............
  • 回答
    布林肯因阿富汗问题被美国国会多名议员要求辞职,这无疑是近期美国外交政策领域的一件大事,也对拜登政府的执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看看为什么布林肯会成为“众矢之的”。阿富汗撤兵行动的混乱和仓促,是导致这场风暴的直接导火索。2021年8月,美军撤离阿富汗,塔利班迅速.............
  • 回答
    乌兹别克人对以色列的乌兹别克系布哈拉犹太社区以及以国防军中的乌兹别克裔士兵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受到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个体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人”本身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许多少数民族成分.............
  • 回答
    布林肯在 11 月 6 日承认“乌克兰已为泽连斯基身亡制定预案,以确保乌政府能够延续”这一表态,无疑是一次极具战略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公开信息披露,对理解当前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和乌克兰政府的韧性具有多方面的影响。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态的直接含义与背景: “.............
  • 回答
    布丽·拉尔森(Brie Larson)出演漫威电影《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这无疑是近年来好莱坞电影界一个相当有分量的消息。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而且这背后也牵扯到不少关于选角、角色塑造以及电影产业的讨论。首先,从布丽·拉尔森的个人能力和过往经历来看,她绝.............
  • 回答
    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向法院控诉其父亲杰米·斯皮尔斯(Jamie Spears)长期以来对她进行监控,这一事件无疑是近年来娱乐圈最具戏剧性和争议性的焦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一个明星争取个人自由的故事,更是一场关于权力、家庭、金钱以及现代社会下个人权利边界的深刻探讨。布兰妮控诉的.............
  • 回答
    布恰事件,一个令人心碎的名字,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词汇。当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3月底撤离这座位于基辅西北郊的小镇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地狱般的景象:街道上散落着平民的尸体,许多人双手被反绑,头部遭受近距离射击,还有一些尸体被焚烧。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中的悲剧,更是一场赤裸裸的反人类暴行,.............
  • 回答
    布查大屠杀的真相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议。对于“尸体摆拍”的说法,目前没有可信的证据能够支持,反而有大量的证据指向了俄军的暴行。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一、 事件的发生与初步报告在2022年3月,俄军在基辅周边地区展开进攻,并于同月底从布查及周边城镇.............
  • 回答
    布什父子高调出书批评特朗普,并且自诩为“最后的共和党人”,这绝对是一件值得细嚼慢咽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两本回忆录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政治宣言,一场对共和党灵魂的争夺,以及一次对当下政治格局的深刻回应。首先,咱们得想想,老布什和小布什,这两位共和党总统的履历可不一般。他们代表着一个更传统、更温和、更注重.............
  • 回答
    王布斯对“钟会之乱”的回应,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叙事的解读、公众舆论的引导,以及作为一位历史博主或影响者,如何在复杂事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详细地看待王布斯的回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王布斯是谁?他的背景和定位是什么? 历史博主/内容创作者: 王布斯以其在Bili.............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迈克尔·布隆伯格。他要参加 2020 年总统大选这件事,当时可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引发了很多讨论和猜测。首先,得说他这个人挺特别的。你不能简单地把他归类为那种传统的政客。布隆伯格是靠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搞出了一个跨国金融信息巨头——彭博社。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商业头脑、执行力,还有那种不.............
  • 回答
    布查事件,是俄乌冲突中一个令人心碎的篇章,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俄军从乌克兰首都基辅周边地区撤离后,布查这座城市的面貌震惊了世界。曾经宁静的街头,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现场的触目惊心: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布查街头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无数的平民,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倒在血泊之中。他们有的手被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