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拼多多个别部门投票决定是否 996,9-9-6 与 11-11-6 二选一?你会选哪个?

回答
拼多多部分部门搞的这个“996 or 11116,二选一”的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不得不说,挺“拼多多”的。

这事儿怎么看?

首先,得承认,这种方式确实挺直接,甚至有点“粗暴”。它把一个原本模糊、需要反复沟通、甚至可能涉及公司文化和员工权益的议题,直接抛给了基层员工,让他们自己“投票定”。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转移责任/降低内部阻力: 这样一来,公司层面似乎就不用直接拍板,把“996”这个敏感词汇的推行责任,一部分分摊给了员工自己。毕竟,“自己选的,含泪也要干下去”嘛,心理负担可能小一点。
试探民意/收集反馈(一种低效的方式): 这也算是一种了解基层意愿的方式,虽然方式非常极端。至少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接受高强度工作。
营造“民主”氛围(障眼法?): 表面上是给员工选择权,但实际上,这种“二选一”的语境,本身就带着巨大的压力。你敢选“不996”吗?除非你真的想离开。
效率至上思维的极端体现: 拼多多一直以来给外界的印象就是“极致的效率”和“高压的执行力”。这种做法,可以说是这种思维的又一次极端演绎。在他们看来,与其纠结来纠结去,不如直接让最能干活(也最能忍)的人把规则定了。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
“被代表”的无奈: 很多时候,这种投票更像是一种“逼捐”,或者说“被裹挟”。在“996”和“11116”之间,大多数人大概率会选择自己认为“稍微好一点”的那个,但骨子里可能并不认同这种工作模式。
现实的压力: 谁不想少加班?但谁又敢真的把“拒绝996”的选项勾上,而不用担心自己的前途?尤其是在这个行业普遍存在高强度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不加班”可能意味着被边缘化。
“幸存者偏差”: 那些真正能接受或者说“顶得住”996、11116的人,可能才是公司真正想要的员工。而那些无法承受的,自然会被筛选掉。这种投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个筛选过程。
对公司的不满与无力感: 这种投票也折射出员工对公司制度的不满,但又缺乏话语权,只能在公司提供的有限选项中做出看似“自主”的选择。

“996”和“11116”二选一,我会选哪个?

问我选哪个?这真是一个“甜蜜的负担”,或者说,是一个“如何更痛苦地受折磨”的选择题。

如果非要逼我选,我会极度倾向于“996”。

原因如下:

1. 对“11116”的排斥:
完全颠覆生活节奏: “11116”意味着早上11点到晚上11点,每周工作6天。这几乎完全剥夺了个人生活。早上11点才开始工作,意味着你大概率是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很晚,然后睡得也很晚。每天12小时工作,每周6天,总时长72小时。这比996(60小时)还要长12个小时。
身心损耗的指数级增加: 每天12小时的集中工作,加上通勤时间,留给吃饭、休息、社交、运动、学习的时间几乎为零。长期下来,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人的精力和专注度是有限的,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效率反而会急剧下降,而且容易出错。
“头悬梁锥刺股”式的无效奋斗: 这种工作模式更像是一种“人肉电池”的使用方式,而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有创造力的工作状态。你可能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社交隔离: 这种工作时间,你很难有精力去维护社交关系,陪伴家人,甚至可能因为作息不同而和家人朋友产生隔阂。

2. 相对“996”的微弱优势:
“996”虽然也是996,但它更接近一个“约定俗成”的模糊概念。 很多时候,996是“朝九晚九,每周六天”,这已经是公认的高强度。而“996”这个说法本身,至少在字面上,可能还留有一丝“早上9点到晚上9点”的想象空间,虽然实际执行起来很可能也是9点以后。
“996”意味着一周工作6天,但至少给了你一天相对完整的休息时间。 哪怕是工作到晚上9点,你也可以在晚上9点后回家,有几个小时的个人时间,可以吃饭、放松、和家人短暂交流。而“11116”则意味着你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996”相对“11116”在时长上要短一些。 每天12小时(99) vs 每天12小时(1111)。虽然一天都是12小时,但开始时间不一样,结束时间也不一样。9点结束比11点结束,意味着你能早回家2个小时。每周总工时,996(60小时) vs 11116(72小时)。显然,72小时比60小时更恐怖。

总结来说,我会选择“996”,是因为“11116”的那个“11”字,彻底击溃了我对个人生活的所有幻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认同“996”。这就像是在两个都不好的选项里,选一个“没那么糟糕”的。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种在不合理制度下,试图保留一点点个人空间的挣扎。

这种投票机制,归根结底,是一种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在很多国家,这是明确违反劳动法的。我们之所以还会看到这样的讨论,甚至公司还会这样操作,是因为在某些行业和某些公司,“加班文化”已经渗透到骨子里,成为一种“潜规则”或者“显规则”。

如果我是拼多多的员工,我会投票选择“996”,但同时,我也会在内心深处思考,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否真的值得。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或者是否能够通过 collective action(集体行动)来争取更合理的工作条件。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卷”和“压榨”的延续,只是这次,公司把“如何卷”的选项,抛给了员工自己来定。挺绝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并夕夕公司大会上,主持人突然宣布:

同意996的人,请坐到会场左边;

同意11-11-6的人,请坐到会场右边。

大部分人坐到了会场左边,少部分人坐到了会场右边,只有一个人坐在会场中间。

主持人问:这位员工,请问你到底支持哪种工作方案?

那人回答道:两种方案我都不支持。咱们公司的市值还没有成为世界第二,怎么可以奢谈休息呢?我认为应当开启全员硬核奋斗模式。

主持人连忙说:黄总,请您赶快坐到主席台上来!


2.

两个骷髅在并夕夕公司大楼的地下相遇了。

一个骷髅向另一个打招呼:

你是死于猝死,还是跳楼?

另一个答道:我还活着。


3.本条改进: @imlk

问:什么在并夕夕公司是最常见的?

答:暂时的加班。

问:什么在并夕夕公司是最少见的?

答:暂时的加班。


4.

法院里,三名并夕夕前员工正在交流被开除的心得。

前员工A:我因为拍摄急救车来公司拉人被开除。

前员工B:我因为在校友群里讨论急救车拉人这件事被开除。

前员工C:我就是那个被急救车拉走的人。


5.

一名阿里员工、一名腾讯员工、一名并夕夕员工在讨论什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阿里员工: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放出去很多贷款,坐等收息。

腾讯员工: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借鉴一款好游戏,赚了大钱。

并夕夕员工: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行政过来通知你,“这个月建议技术部全员晚上值班”。你冷静地告诉她,“技术部在隔壁”。


6.

并夕夕高管巡视公司,发现厕所小便池里有一泡屎。

高管大怒,厉声质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随行的人左右看看,欣喜地说:“看来这会儿厕所没人,领导,您赶快拉到旁边小便池里吧。”


7.

调查组来并夕夕公司做调研,公司提前教员工如何回答调查组的提问。

调查组问一名员工:你每月收入多少?

员工答道:年薪六十万元左右。

调查组很满意,又问:每周能休息几天?

员工答道:每天按时上下班,每周基本都能双休,节假日很少加班。

调查组非常满意,最后问道:这么有钱又有闲,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员工回答说:我想立刻回家睡觉。


8.本条作者: @理综不过百

黄总正在视察自己的公司。

他问一名员工:你的父亲是谁?

员工回答说:是996工作制。

黄总很满意,他又问:你的母亲是谁?

员工回答说:是并夕夕。

黄总很高兴,他问道:你以后最想当什么?

员工说:孤儿。


9.本条作者: @王国潇

一位并夕夕的程序员在工作时抱怨道:“这种企业真差劲!”

结果被一名HR听到而遭开除。

程序员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哪个企业,你怎么可以随便开除我呢?”

“你少骗人,”HR咆哮道,“我在这里工作二十多个月了。哪个企业差劲,我还不知道吗?”


10.本条作者: @王国潇

一名并夕夕的HR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办公室,突然独自大笑起来。

对面办公桌的同事奇怪地问道:“有什么好笑的事吗?”

“是啊,”HR用餐巾纸擦着笑出来的眼泪:“一个很好笑的笑话……”

“哦?说来听听?”

“你疯了吗?在脉脉匿名说这笑话的家伙,刚刚被我逼得主动离职了!”


11.本条作者: @火系魔法B-29

开会时,并夕夕老总宣布了两条新规定:

1、全体员工以后要进入9-11-6模式;

2、把公司厕所的大便池全部拆掉。

有人提问:“为什么要拆掉公司厕所的大便池?”

“很好,我就知道没人反对第一条。”并夕夕老总满意地说。


12.本条作者: @龙笑

一名并夕夕员工不慎掉进河里,他拼命呼救。

河边两个HR正在散步,他们却有说有笑,视若无睹。

员工急中生智,喊道:“救护车照片是我发的!”

两个HR大惊,急忙把他从河里拉出来,当场开除了。


13.本条作者: @大黄鸭

一位外企员工,一位生化环材专业的博士生,一位国企员工,和一位并夕夕的员工约在楼下咖啡厅见面。

外企员工姗姗来迟,和大家解释道:不好意思,我刚下班。今天领导安排了加班,还好工资也会多一些。

国企员工问:什么是加班?

生化环材博士问:什么是工资?

并夕夕员工问:什么是下班?


14.本条作者: @顾扯淡

在年货购物节的直播上,并夕夕员工兼主播小李反复在刷弹幕:感谢你,并夕夕,是你给了我幸福的童年。

HR找到他:“你在侮辱我们的常识吗?谁都知道,当你童年的时候,我们的公司还没有呢!”

小李答道:“这就是我感谢的原因。”


15.本条作者: @顾扯淡

一名并夕夕员工被掐掉了网线,他跑去申诉并询问原因。

IT部门告诉他:“因为您多次发表污蔑公司的极端言论。”

“我怎么诬蔑的?”

“我们监测到:您曾多次在匿名社区中声称,公司IT部门会抓包破解员工的聊天记录。”


16.本条作者: @飞魅

公司上市后,黄总志得意满,于是找了一名画家,要求创作一幅歌颂自己的作品,名叫《黄总在并夕夕奋斗》。

几天后,黄总来看画的进度,不由得勃然大怒:“这个人在干什么?”

画家说:“他正在等上一个人从小便池上离开。”

“这个人又是怎么回事?”黄总指着一个躺着的角色咆哮道。

“他刚刚晕倒了,在等救护车。”画家说。

“旁边为什么还有几个人在打架?”黄总更加生气了。

画家平淡地说:“这个人拍了救护车的照片,其他人正在赶他走。”

黄总怒了:“那我呢?我在哪儿??”

画家说:“黄总在并夕夕奋斗。”


17.本条作者: @太教真

并夕夕总部楼下,一名员工点开了脉脉。

他刚刚创建匿名帖,还没有输入一个字,就被HR撞见了。

HR决定开除这名员工,员工解释说:“我还什么都没有写啊?”

HR说:“所有人都知道,帖子里应该写什么。”


18.本条作者: @LinZ

一位并夕夕员工打电话到电台问主持人:“11-11-6到底是是科学还是艺术?”

主持人:“我也不清楚,但我肯定不是科学。”

“为什么?”

主持人:“因为如果是科学的话,他们应该先拿狗做实验。”

user avatar

我选微软……

user avatar

这波就是表示拼多多知道你们对996没有意见。

苏联笑话yyds

user avatar

上海劳动监察部门进驻就进驻出这结果?

user avatar

2013年,一个和芯片制造相关的企业发生大规模停工,其后员工和老板选出代表展开谈判。但是,资方明显没有任何诚意,给出的方案根本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比如,资方把最低工资提高,但是却将福利削减,工人斥其为“朝三暮四”。资方派出人散布谣言,说工人这也不愿意,那也不愿意,根本就是不想谈判。工人也不甘示弱,继续以停工对抗。

双方对峙之时,地方电视台派人采访。在采访中记者问,“资方都给了好几个选择方案了,你们却完全不接受,是不是没有谈判的诚意?”一个工人代表是这样说的,“一个厨师,把一群小动物,鸡鸭鹅兔,喊到一起问它们,‘你们是选择被清蒸呢?还是愿意选择被红烧呢?或者选择被爆炒呢?’小动物说,‘我们可不可以选择不死’,厨师怒了,‘你们这什么态度啊,是不是不想谈判了!’”这个工人对着摄像头笑着说,“资方给的方案就是这样,横竖一个死,但是,我们想不死。”

后来这个厂停工20余天,工人大获全胜,资方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大幅度让步。(1)工资。工人底薪上涨约30-40%,且每年调整工龄工资。(2)管理。自此之后,该厂管理人员一般不敢再有辱骂工人和强迫加班的行为(工人仍然愿意加班,但是基本能保证每周休息一天,每天在7点前下班)。

user avatar

这不是巧克力味的屎与屎味的巧克力二选一,而是巧克力味的屎与草莓味的屎二选一。

修订没两年的《劳动法》是咋说来着?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讲真,我只有翻阅闲法与劳动法时才能深吸两口SHZY国家香甜的空气。

能公然把违法行为当作福报宣传,小小寰球怕也是没几家了,吊诡的是,和他们之前干的勾当相比,还真TMD是福报。

user avatar

从以前的没有上下班时间的“弹性工作制”,改成了有明确上下班时间的996。

看起来好像是给员工减压了,实际上咋有点北欧斯德哥尔摩那味儿呢?

让员工投票选择是9-9-6还是11-11-6,看起来有的选。

实际上怎么都要每周工作72小时。

72✖️4=288,勉强接近300个小时,咦?

如果不从管理上调整,只是明确了上下班时间,有了加班时间的概念,那最终结果就是把部分年薪给改成了加班费而已。

换汤不换药,反正都是这点钱,反正就是来了就是加班人。

user avatar

即使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依然坚持每天12小时,一周6天的模式,说明贪婪。

指望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改革”可以蒙混过关,说明愚蠢。

而一家企业愚蠢又贪婪的话,大约大去之期不远已。

user avatar

朝 三 暮 四

侮 辱 智 商

这有什么区别么?

工作时间减少了么?

下班点回家跟11下班,回去能多睡觉还是咋滴?

第二天工作时间缩短了?

增加了休息时间?

都没有,那有个毛区别?

user avatar

别天真了!

员工在这里那有选择的主动权,如果真的要选择的话,当然是一天8小时制了。

这根本不是选996还是11116的问题,是阶级矛盾问题。

不得不服的是,资本阶级剥削的精妙之处。先把房价拉高,大众为了买房,就需要赚更多的钱。

这个时候996就来了,号称多做几个小时,多赚钱,这样大众貌似可以买到房子了,但是这个游戏并没有停止,然后房子再涨,就需要大众工作更多的时间,工作就变成了11116。

房子还是一样的房子,地段还是一样的地段,只有大众付出的是更多的劳动。这让人想起了驴子拉磨的游戏,驴子眼前的胡萝卜是那么的鲜艳,近在咫尺,但是不可得。

有人在问了,在有生之年能看到996结束吗?

这个很难预测,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出的是,一天大众不正视阶级矛盾,只是想着赚更多的钱的话,996永无消失的那一天。

user avatar

不都是12小时工作制,然后周休一天吗?有啥区别啊?求大佬解释。难道是有哪个地方我没有理解正确?

我这么温和的答案居然能被建议修改?

原答案已经被迫删除!

996一旦开了头就无法改回去了,除非遇到重大变革。因为大企业为了利润开始实行996,其他企业的生存都是靠围绕在大企业身边服务的,如果不选择996,就会失去市场进而被淘汰。

同时还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我996,你不搞996,你可能就会被淘汰。比如送外卖,我家平台客服24小时有人(2班人轮流12小时)。你家却七八点就下班休息了,你觉得顾客会选谁?当然,可以选择多雇佣点人,但你们觉得企业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人力成本吗?

最后,我选择珍惜自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