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PDD员工在脉脉上大骂:“我们公司真是不要脸啊”结果被辞退了。被辞退的理由是:泄露公司机密。
一位用户抱怨到:“这家公司真是不要脸!”结果被一位PDD高管听到了立刻大声反驳“消息不实!”用户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那家公司,你反驳什么?”PDD高管咆哮道,“我在这里加班多少年了,那家公司不要脸我会不知道吗?”
一位用户在河边散步,不小心掉到了水里,高呼救命。此时两名PDD高管路过,视而不见。用户急中生智,大声高呼“PDD真不要脸!”,两名PDD高管大惊失色,赶忙跳到河里把用户救了上来并大声宣布消息不实。
说实话,看到拼多多这样“不要脸无下限”的新闻,我一点都不奇怪。
作为一个穷人,平时买些零碎用品,我也下载了拼多多使用。
用了一段时间后,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感觉就是。
拼多多真有你的,不要脸无下限,完全把人当猴耍!
昨晚人家主播都现场直播的,现在说什么消息不实,这还是要侮辱人的智商吗???
说一下我曾经的心路历程:
每次打开拼多多APP,10次至少会有8次,弹出“开红包”、“免单”之类的页面。
因为以前的互联网公司,给我的感觉虽然有套路,但也应该没那么多套路。
再加上受到,在微信红包群抢红包的影响。
每次碰到拼多多开红包的页面,我总是忍不住手贱去点。
一点下去,我靠。
运气超级无敌爆棚!!!
先是开了10块,再直接翻10倍,又翻两倍翻两倍翻两倍……
然后屏幕上浮现着绚丽至极的耀眼大字。
奖金800块!!!
这整个数字不断往上翻的过程,画面非常绚丽喜庆。
然后还出来一个排行榜。
别人都只开了十块几十块,就我一个人开了800!
给人的感觉,就仿佛我是此刻这世界上最幸运的无敌幸运王!!!
正当我惊喜万分的时候,800块下面就出现了一个横条。
可提现额度已经达到了799,只要达到800就能直接微信提现。
然后我的运气继续爆棚。
系统赠送几次提额机会,继续开红包。
开第1个,加0.5;第2个,加0.3;第3个,加0.1;第4个,加0.05……
反正又是一连串操作之后,可提现额度达到了799.95!
只差5分钱就可以提现了!
需要邀请好友助力,只要助力就能提现成功!
当时无限单纯的我,买个几块钱的东西都要货比十几家,可想而知,800块大红包,对我的诱惑有多大。
当即把链接发到微信,死皮赖脸的邀请好朋友助力。
助力成功,奖励一个红包,开0.02……
助力成功,奖励一个红包,开0.01……
助力成功,奖励一个红包,开0.01……
已经799.99了,只差一分钱了!
这时我也感觉不对劲了,怎么越助力,后面开的越小?
而且我的朋友只有三个,也没其他人愿意帮忙助力啊。
就这样弃了?
但已经忙活这么久了,只差一分钱就能提现,此刻放弃岂不可惜?
而且这个一分钱,已经是最小的金钱单位了,再邀请一个助力,应该可以提现了吧?
犹豫片刻,就把老爸的手机拿过来,下载注册助力一条龙!
助力成功,奖励一个红包,开!
恭喜获得50金币,100金币可兑换1分钱!!!
我靠!!!
这时我已忍不住骂骂咧咧了。
拼多多好像了解我的不满,又不失时机地蹦出一张无敌幸运卡,再邀请好友助力,奖励翻倍!
而且直接再再再次赠送几个红包。
开一个,20金币!
再开一个,10金币!
再开一个,10金币!
已经只差10金币了,只要凑够100金币,兑换了这一分钱,凑足800块,就真的真的真的可以提现了!!!
并且还非常幸运的,获得了一份继续邀请好友助力的模拟画面:
只要再邀请好友助力,金币总数升到了100,兑换1分钱,提现金额涨到了800,可以提现,提现成功!!!
请继续邀请好友助力!
我虽然骂骂咧咧,对提现已经没有太大信心。
但还是经不住诱惑,把老妈手机也拿过来,下载注册助力一条龙!
助力成功,获得一个红包,开5个金币!
还差5个金币!!!
我cnm******!!!
当时我郁闷的心情,气得差点砸手机……
如此继续挖空心思邀请好友助力,继续循环,直至死心……
经历了这一次之后,我就已经知道拼多多的套路,有多么的不要脸。
但后来使用的时候,时不时碰到这种开红包页面,还是偶尔忍不住手贱去点。
却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提现成功过……
后来我就彻底明白了,拼多多公司,确实刷新了我对互联网公司套路的认知。
真的比其他公司要恶心的多得多得多!!!
其他的互联网公司,虽然有一定套路,但至少我花了时间精力拉人后,实打实的能提现几十块钱。
比如抖音极速版、快手极速版之类,过年期间里里外外提现了上百块。
但在拼多多里面,想提现哪怕一块钱,你都是难于上青天!
再举一个例子。
过年期间闲着无聊,下载了那么多APP,并在各大APP内,尝试着种树领水果。
结果又是拼多多,毫无下限。
至少我在淘宝、支付宝、淘特、京东这些APP中,只要每天花个几分钟时间,真的成功领了七八箱水果。
而拼多多……
一样的套路,最开始几天,每浇五次水,还能够减少百分之几。
但只要果树成熟的剩余百分比,到了10%以下,浇水所能减少的百分比,就完全断崖式下跌,辛辛苦苦积累水滴,浇5次最多只能减少0.02%。
到最后剩下2%的时候,那每浇五次,只能够减少0.001%……而且还提醒15天后,果树进入衰弱期,浇水的养分将会更小……
就我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不邀请新用户助力,想要成功领一箱水果,几乎不可能。
可是我之前为了领红包,就把身边所有能注册的号码都注册了。
哪里还有新用户能够邀请啊?
所以现在,我直接彻底死心了。
……
实话实说,对于一些不看重质量的小生活用品,拼多多确实比淘宝便宜不少,长时间用下来,也确实能节省一些钱。
这也是我虽然恶心拼多多牛皮癣轰炸病毒式的推广方式,却始终没有卸载的原因。
但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抓狂的助力体验。
对于拼多多,我只在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才打开,其他时候碰都不碰。
其他互联网 APP的种树、领红包之类活动,我还偶尔试试。
拼多多APP上的这些东西,我现在完全视而不见。
因为想薅拼多多公司的羊毛,实在是太难太难太难了……
骗多多,骗得你无话可说。
一、直播时,小桀选择的是iQOO Neo5手机,界面显示的是“免费带回家,点击拿走”,点开链接后显示手机价格0元,但是最后拼多多公司给小桀发了需支付0.01元后可以购买手机的券,与商品所描述的“免费”、价格“0元”情况并不相符,折扣大并不等于免费,请问拼多多对此有何解释?
二、小桀砍价进度超越下面的人排名第一,仅剩1%,请问下面的这些用户是否是真实的用户,拼多多能否适当的展示下这下用户的砍单记录,如果没有,请问是否构捏造用户数据的欺诈行为?
三、小桀抽签,APP显示有“下签”“中签”“上上签”,为什么没有“上签”却有上上签?请问“中签”和“下签”的奖励or惩罚是什么?几种签的抽中概率各是多少?有没有用户是抽中“中签”和“下签”的?如果没有,请问抽签的意义在哪里?
四、APP显示超“超容易卡已生效,预计仅需1-2人”就可以获得免单,为什么直播间成百上千的水友点击后却依然没有获得免单?
五、小桀说水友已经帮他砍了,但是一直无法显示有人帮他砍单,请问这个情况是否属实?
六、小桀因为分享被禁的问题电话咨询拼多多客服,但是却被突然挂断,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并且一直到此时,小桀的拼多多都未提示砍单成功为何2小时会突然被发一个优惠券?
七、小桀因“砍单失败”准备放弃时,被APP提示可以参与一个“百元提现”的活动,从只差0.01元“提现成功”到差0.01金币成功到差0.01钻石成功,为何活动要无限套娃且在抽金币和钻石之前没有告知用户抽够金额后还需抽钻石?
八、水友表示为了助力小桀抽奖机会,水友本人必须再分享给12个人才可以给他助力,请问这种行为是否是“庞氏骗局”?
九、2:03:30处,此时小桀距离提现100元还有0.07颗钻石,需要转转盘抽奖获得钻石,之后连续6次抽奖都抽到了0.01钻石,还剩0.01钻石,正常逻辑应该是再抽出0.01钻石便能提现成功,此时还剩余四十多次抽奖机会,但是之后连续四十多次抽奖只能抽出“福气满满”,请问拼多多这最后的0.01中奖概率与前面的概率是否不一致,能否公布前面的中奖概率和最后这0.01钻石的中奖概率?
十、最后一问,如果抽最后0.01元这么难,拼多多能不能只给小桀发99.99元现金,最后那0.01元我替你出了好不?
拼多多还在撒谎,上次撒谎已被当众打脸一次,作为亲历者,给大家讲讲。
2021年元旦期间,拼多多某妹子因持续加班猝死,面对这惨绝人寰的悲剧,拼多多非但毫无同情之心,反而用官号冷嘲热讽: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
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这冷漠语气中藏不住的优越感,普通人还真不好模仿。
我也是写小说的,给反派设计台词,写冷漠可以,写优越感可以,但怎么在冷漠中透出一股优越感,就非常困难,稍不注意就是用力过猛。
这种口气显然是那种高高在上,惯于发号施令之人专属的。
这句话被截屏上传后,引起舆论发酵。
拼多多紧急表态: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是造谣,将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多位网友确认见过,本人也亲眼见过,提出要和拼多多对线,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事情越闹越大,热度越来越高,已经彻底失控,但作为当事方的知乎并没有表态。
就在这个当口,发生了一件大事:知乎宕机!
一个谣言在各个平台疯传:宕机并非偶然,而是资乎收了拼多多的重金,帮他们销毁后台数据。
舆论的矛头开始从拼多多转向知乎。
这个时候不出面不行了,知乎官方出来证明:经核实,确定是拼多多账号的发言。
拼多多抵赖不得,只好承认确有其事,却阴阳怪气地将责任甩给第三方,称是合作方擅自使用其官号,拼多多是受害者。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互联网时时都有热点,当时整个知乎都参与的热门新闻,今天还有几个人记得?
面对重重实锤,拼多多都敢公然撒谎,何况一场直播呢?
公众号:特例的猫
微信属于私域,不给任何推荐,只能通过这种办法像更多人展示存在,喜欢请关注。
拼多多的声明其实很有意思,它用“一个点事后的不实”想证明“整个过程的不实”,最后达成所谓官方辟谣的目的。
拼多多的回应是标准的三步走:咬文嚼字式辟谣——怀疑当事人的动机——说社会舆论带节奏。
然后假模假式的来一句套话收尾。
这里有三篇推荐阅读文章:
Tfifthe:请慎用咬文嚼字式的辟谣
中国式辟谣,谁还在努力“带节奏”?
随笔 / 当我们谈论「辟谣」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这整个事情的经过完整说是下面的流程:
①拼多多设置了复数个砍价的极限流程,在直播视频里看得清清楚楚,里面的“一般等价物”数值换了很多次,从钱变成金币,再变成钻石。
②主播分享太多被禁止分享,二维码没办法扫。一个非常好玩的21条军规出现了,分享得不够多砍不到,分享多了叫做“恶意分享”(客服的原话)。
③在下播之前一直没有砍到,期间至少有1千人参与其中,主播放弃了,大概2点过下播了,再也没有操作过拼多多(可以调取手机记录)。
④4点过,突然就拼成了。大概率是公关启动了,给账号发了1分钱无门槛领取。这里非常好玩就是,其实这2小时操作的砍价过程基本就是砍那1分钱。
然后,拼多多现在回应什么呢?
回应的是“砍成功了”(不管啥时候砍成功的),所以消息不实。
它采用的回应手法是,通过将时间错位与一个小点的指摘来证明不实。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点(而不是面)的事后(而不是当时)的不实证成。
就好比是现在事实是:有一头有799个灰斑点和1个黑斑点的大象。
大家聊的是:有一头有800个灰斑点的大象。
拼多多的回应是:其实有一个斑点是黑的不是灰的,所以消息不实。
当然,我可以理解这套极其无耻的话术,毕竟大家都懂的原因,导致这套话术非常流行,具体还是可以看我给出的三篇文章。
第一步只是在事实上遮蔽原来的真相。下面是第二步:揣测动机。
不过至少,我是说至少,拼多多还没有说主播做这件事的动机是恶意的——虽然人工客服说了分享是恶意的。
这可能就是因为整个过程是全开放直播的,有大量粉丝看到,而且主播自己根本不具备“穷才砍价”,同时也是一时兴起,四个因素全部集齐,成为了完美被害人,拼多多没办法说是主播的动机是“恶意”的。
既然说泼主播脏水说恶意不行,那就转而说人带节奏——这就是拼多多回应的第三步。
如果辟谣都如同这般咬文嚼字,那么民众最终将无话可说。我说“我在吃饭”其实也可能是一句谣言,因为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要碰嘴唇,嘴巴并没有在吃饭,“我在打字”也是一句谣言,因为我没有在“打”字,而是敲打键盘完成对字符的输入.......
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说法——“带节奏”,就体现了这种心态。这个说法指控别人故意煽动“吃瓜群众”,而其基本假定就是普通人容易受影响(所谓“跟风”),因而带动人们偏离“正确说法”,就是别有居心。
一个小时以前回答里拼多多内容,微信就给我加了一个拼多多广告。
咱们就是说能不能稍微要点脸?“没有门槛?没有套路?”这广告词已经算是彻底的骑脸输出了吧……你这儿的套路比大肠包小肠还要九曲回肠。
了上次不是有律师拼多多这个问题其实真的不用去纠结把他们告,上次不是有律师把他们告了吗?结果在法庭上他们解释的是,已经弄到了小数点后六七位,每个人砍的一刀,其实是在0.000001元这个位置去砍了,只是因为你的手机屏幕有限,所以没法把小数点位数都显示出来,因此你砍了半天才砍不动。
你说这个事儿很恶心吗?的确恶心,但你觉得这个事合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机制的话,你也说不出什么错来,毕竟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他在制定。
所以我觉得这个主播的这种方式其实是有点无聊的,有这个官司在前,他都到了小数点后6位了,那你动员2万人来砍不动其实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干一个什么事情就要有个正常的期待。这个商家是不会让人占便宜的,这种方式,只是他吸引流量圈更多用户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这个事情你是一早就知道的。那么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这么积极的去参与这个活动,期望着能够打破他用电脑提前设置的游戏规则呢?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没什么好说的,你不要去参与就行了。你在玩一个完全由他制定规则,且这个规则是一个暗箱你都看不见的东西,却指望着通过玩游戏赢人家一大笔钱,怎么可能呢?
至于说现在拼多多,出来说礼物已送到什么的。我也无所谓,他是真是假啊,并不会因此就觉得,拼多多有什么不一样,也不会因此下次就很热衷于去玩这个游戏,到底是有多有空,才会有人去验证这个东西。
只要超过50个人砍不动,拼多多就算公关失败了。
它证明了一个消费者的面子只值10块不到。
如果500个人砍不动,那么消费者面子降到1元不到。
超过1000个人砍不动,消费者不如直接转型乞丐来钱快。
支持拼多多维护合法权益,抓出幕后故意炒作抹黑的人!
这件事已经给拼多多造成非常恶劣的商业影响,建议拼多多直接起诉,不要在这说什么有的没的。
这种事情拼多多又不是没有干过。
当初刘宇航起诉拼多多,拼多多不是派人来投诉了吗?
而今年6月是拼多多亲自下场向两个主管机关对我进行了2次实名投诉。我从事法律工作已经6年了,这6年我也做了上千个案件,代理了无数的原告和被告,但在此之前我没有被任何一方投诉过哪怕一次。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因为一件我作为个人消费者维权的案子,被人投诉整整4次。
每一次被投诉,我都要写说明,被约谈,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我的家人甚至担心我的人身安全,担心我遭到更多的报复。不过我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主管领导认为我是正常维权,这个案件不会影响我的职业。咱们国家是个法治国家,如果有哪个公司敢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离消失也就不远了,相反的是,他们应该祈祷我不要发生什么意外,我现在要是哪天出门被车撞了,那大家都会把这当成是他们在打击报复。
作者:法律小V刘宇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2656102/answer/18201380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请问了,心虚什么?
评论区朋友说,为什么PDD这么牛?
他们确实牛,因为PDD作为广大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为脱贫致富确实做出过贡献。
但这不是他们作恶的理由。
PDD带了个好头,其他平台动作也不慢。抖音上面多的是农户直播卖货,一样是自家地里产的。
希望PDD记住,他们只是占了先机,但绝对不是垄断。
我在抖音上买过枸杞,来自柴达木盆地都兰县的农场女孩牛梦琳(抖音账号:漠里姐姐-牛梦琳)的直播间。枸杞个大饱满,价格也实惠。
这个女孩子家里比较困难,没有读过大学,20岁就进了父亲的农场里帮忙打理。柴达木盆地毒辣的阳光将她一个爱美的女孩晒出了小麦色。
我买她家枸杞没什么特别的情怀,就是看着货好,而且非常便宜。
怎么,这就不是帮助三农了吗?
还好主播是现场直播的,几万几十万人实时观看,PDD都敢睁眼说瞎话,要不是全程直播,这主播搞不好还要被PDD起诉诽谤,如果敢收手机,顺带一起起诉敲诈。我在几年前的回答里就说了,一个企业怎么起家的,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基因,也决定了它最后的结局,PDD这种靠微信里诈骗老人起家的,是改不了自己的本性,可以欺骗一些人一些时间,但最终的结局不会好看。
实情是砍的人太多了pdd就不让砍了,砍价链接点不进去。直播的时候还差很多才砍到,小杰就放弃了,小杰说下播之后突然就显示砍价成功,正常人都看得出来是pdd后台改数据就当给封口费了。我倒是希望多来几个主播搞这样的事情看pdd怎么办,但前提是主播的粉丝要理性,不要在pdd上消费,不然相当于免费给人做广告。
据说牛顿和莱布尼茨看到了pdd的手段之后得到启发发明了微积分。
谢邀。八个字,情理之中,意料之中。
首先对于他们所谓的“消息不实,货已送到”,我想是直接把现场的6万人当做了傻子,是直接对直播两个字的反向诠释,这不是什么录播,录屏。是实实在在,同时同步的,是6万人一起看到的。
似乎这样的回应很正常,也只有这样亡羊补牢。难不成他说:“对,就是六万人也没成功,60万,甚至更多也不可能”,“这是这个智商游戏”,“不会有人真的以为能砍到吧”,显然不能。于是他只能这么说。
那为什么要这么回应呢?按道理说大伙儿也就笑笑就过了,毕竟大家心里也觉得它不可能成功。这时候回应不是又在风浪口吗?
是的,是3.15的老坛酸菜,是双汇火腿的事很近,很惨,甚至说是人尽皆知。作为同行的,依靠大量用户客户的他们,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严重性。
在自由市场,人们的选择是自由的,就算我月薪3500,我也可以不选择你这个千百亿财产的产品。这是人们的选择自由。因此,企业就需要维护客户,不让用户失望,心里不满意。
所谓完善活动流程,这个套话大伙儿听听也就算了。这个声明就是摆明态度而已,证明企业的活动是真实的,是可以砍到手机的,是用户可以相信的。
至于效果,大家心里都有点数。
小多啊,你在此地不要走动,待我去买个南瓜来。
超级小桀对此的2条回应如下:
首先是澄清现在媒体很多以讹传讹的错误说法,比如并没有砍到6位(因为5位时候已经被封了),也没有什么6万人这么多,实际人数用户自己也看不到,估计几千人。
然后2个活动都是3点之前结束的,当时失败了。
而且根据客服说法,免费手机活动的链接被判定恶意刷砍一刀,都已经被封了!
之后没有进行过任何操作。
结果莫名显示在4点40分,后台显示成功了。但也不是免费,是发了1分购入指定商品的券。
还有一点,关于这个成功的动画效果,是今天(3.19)下午才看到的。
也就是说按照拼多多的说法,3月17日砍价成功,最后在2天后的3月19日手机上才出现成功的动画效果。
同时,100元微信红包的活动还是失败的。
刚看到有的回答,下面评论说什么超级小桀被一台手机收买了,这种理解能力建议回炉重造。你还真是个大聪明,把我血压给看高了。
桀哥一个正儿八经富一代技术宅,光为了测试不同手机型号直播效果给观众更好的体验,家里有好几箱子手机做测试…差这么一台2500元档手机?(虽然iQOO Neo 5确实是一台我挺喜欢的中端机,不该风评被害)
说主播被收买被诏安的大聪明,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华硕去年主动提议免费送小桀的2台电脑是什么价格。(这甚至都不是推广商单,就是纯送的)
就是最后这台路由器AX89U价格都能顶2台手机了。
只能说,真的不要拿一个谎言去圆上一个谎言,只会越圆越破绽。
也别想着找什么桀哥从前的破绽,毕竟他可是多年都把直播全程完整上传的…
74751观众都知道,桀哥不是一个搞事的人,但特别爱较真。
归根结底,都TM怪那个沙雕藏B图,让桀哥画了个无色南瓜,结果被任天堂封了14天,结果发展到现在…
害得咱这周战地一都没得看了!!!
本心还是希望桀哥快点抽身吧,这不是啥好事。
各种营销号也是在那生抬,说什么74751人参与砍一刀都有的,没把我笑死。
附超级小桀之前的直播回应。
小桀:我能做的是尽量还原事实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8785165938114560原视频地址(up:神奇的维C):
【【超级小桀】桀哥讲述拼多多砍价事件的始末,并声称希望媒体能够如实报道,不要为了博眼球断章取义-哔哩哔哩】 https://b23.tv/VtCWuHt
从公关广告从业鼠的视角来说个小事儿吧:
拼多多怕是互联网大厂里最不重视处于生死攸关风险当头时尽心尽力的员工的一家儿了,大家还记得去年那位可怜的新疆籍小姐姐在多多买菜各种加班儿最后累死的事件嘛?
当时拼多多公关的总负责人,是仓鼠可视为前辈的人物,阿里巴巴公关的前一把手,国内互联网公关的先行者“桓公”,阿里早期的公关危机都是他一手铲平的,还有阿里早期的成功宣传;到了拼多多以后,早期拼多多卖假货、压榨电商供应链的负面消息,都是被他和团队一手推平的,现在拼多多能快速下沉、深入人心,也都是桓公团队的功劳╮(╯▽╰)╭
当年一度有《“阿里公关”拯救旋涡中的拼多多》之说,桓公曾是救拼多多于水火的英雄。
然后,发生了员工高强度加班被累死的事件。
桓公赶紧带队投入,各种奋战,平息舆情,以及自家公司的傻蛋用官号发布的吐糟(纸糊小罐家也因公开官号吐糟而暂时封神)导致的进一步混乱;但很不幸,拼多多在舆论浪尖上已经掉不下来了。
于是黄老板下场,去年2月底3月初直接告诉桓公,你滚吧(▼⊿▼)
到了3月下旬,桓公整个公关团队,连带着拼多多的公关部门被黄老板打包炒了。
除了和仓鼠有一点点儿联系的桓公“贴身侍卫”(戏称),几乎没人知道为什么会被毫无预警地赶出拼多多。
这一回,又是熟悉的消息不属实,又是熟悉的“我们已经把东西(封口费)送到了”。
自从桓公走后,拼多多一直在招新公关部,不过圈内大佬风闻此事纷纷give a finger,拒绝出任;所以嘞,复刻一下前代精英的做法也没啥(︶︿︶)=凸
大不了,被炒的时间点大大提前。
什么都拼着买,公司视为品牌生命之根本的公关部都能“拼”,山争先生,仓鼠劝您善良╮(╯▽╰)╭
拼多多笑话十则:
1.苏炳添想要参加拼多多的活动,拼多多提出:你需要和乌龟赛跑,乌龟领先你十米。
苏炳添说:那当然没问题。
可苏炳添发现,自己跑到十米的时候,乌龟已经在十点五米的位置,跑到十点五米的位置时,乌龟到了十点六米,跑到十点六米的位置时,乌龟到了十点六五米。
就这样,苏炳添莫名其妙陷入了怎么也跑不赢乌龟的怪圈里。
2.张三发起砍一刀后,拉了200个亲友也没成功,但app弹窗提示他:成功的地平线已经出现在眼前了。
张三问朋友:什么叫地平线?
朋友告诉他:就是一条看得到却走不到的线。
3.三个陌生人都被抓到看守所,第一个人说:我是因为发文称拼多多活动造假被抓进来的,罪名是造谣。
第二个人说:我是因为发文说拼多多活动真实有效被抓进来的,罪名也是造谣。
两人看向第三人,第三人道:看什么看,我是给315送锦旗被抓进来的。
什么锦旗?
治不了拼多多,还治不了电瓶车?
4.公司大会上,主持人宣布:
认为公司活动造假的,坐左边,认为公司活动正确的,坐右边。
很快右边坐满了人,左边坐了几个要离职的人,但中间还有一个人没动。
我知道公司活动造假,但我不能这么认为。这个人说。
老板,请你坐到主席台上来。
5.一个员工掉进了水里,大声呼救,两名法务路过,视而不见。
员工急中生智,大喊:公司活动造假。
法务闻言大惊,跳进水里把他抓出来大喊:我们要起诉你。
6.员工午间聊天,一个人说:像这种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的公司,迟早要倒闭。
经理听到后,大喊:你被开除了,居然敢骂自家公司。
那人说:我根本没说是哪个公司。
经理大喊:你以为我不知道哪个公司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吗?
7.拜登访问公司总部,双方吹起了牛,拜登说:美国人是最团结的。
老板不甘示弱,说:我们可以让人类达到光速。
拜登不相信,说:这怎么可能?你跑给我看。
老板慌了,问员工这怎么办?
员工说:这还不简单,给他个链接,只要团结的美国人能砍到100%,我们就跑给他看。
8.公司官方想做一个《疫情,我们在行动》的宣传,找了个画师来画画,画完成后,他们打开一看,却只看到一个人收到律师函的画面。
这是什么?
疫情期间,一个主播在直播间砍单,六万人在线也没砍下来。很多人在网上声援他,然后,这些人收到了律师函。
那我们公司呢?
我们在行动。
9.黄某想知道大家对拼多多印象如何,于是他来到大街上问别人觉得拼多多怎么样。
这个人拉住他,来到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确认四下无人后,才贴着黄某的耳朵说:我觉得拼多多还行。
10.一名员工丢了一只鹦鹉,他连忙发个声明:本人丢失鹦鹉一只,另外,本人不同意他对公司的看法。
说说最新的进展
中午小桀开播,透露手机已经收到,现场开封验货,手机应该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快递也来得非常快,直接发的顺丰。小桀随后把这手机直接抽给水友了。
小桀表示自己没有想到这事居然能这么火爆,因为当时本来就是直播间话赶话说到这里了,这才临时起意直播来砍一刀,至于媒体说的六万人到底准不准,小桀说自己也不知道,因为那个APP只显示最近30个。只知道这个人数肯定是多的!因为有分享群,还在直播间分享二维码,至于到底有多少人估计只有PDD知道了……
那么在这个事发生后呢,也有很多朋友联系他。其中还有不少的记者,小桀这边也同意接受采访。中间有个别记者之前约了小桀后来又说算了,小桀说那边记者说的原因是稿子不让发……
对于后续怎么发展,小桀也说自己这几天可能直播不太稳定,有可能是会接受采访这些,自己也是有一说一,事实是什么 样就是什么样,也希望被报导出来后不要被断章取意。因为现在网上有些说得越来越离谱了。
对于这个砍一刀,小桀也说自己是真没有精力再来一次了,因为觉得没有意义。但自己也不会去找PDD,免得到时又出什么情况。反正以后有什么进展,自己也一五一十的都会讲出来……
至于传说中的律师函有没有可能出现,小桀认为不太可能收到,自己也没有搞什么东西。全程都是正常参与!
我在几年前第一次用拼多多就发现了拼多多的骗局。当时是有个手机,可以0元购还是1元购来着,总之很便宜,然后我第一刀砍了5000,还差200,邀请好友砍可以继续。于是我用我的小号砍了一下,又少了100多,再拿我老婆的号去砍了一刀,还剩五六块钱这样。
当时我的想法是:如果我还差几块钱,我补个差价不就行了?但是购买的话,要么就全部砍完,要么就正价。后来我让几个网友帮我砍了一下,最低砍到还有两块钱这样,于是我就明白了,没有补差价,是因为这个是一个骗局,目的是让你去帮这个软件拉用户。
由于喜欢贪小便宜的人很吃这种套路,并且下沉市场用户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而上网发帖揭露,所以拼多多可以坚持这个玩法。之后我就卸载拼多多再也没有用过,我宁愿花多点钱在淘宝京东这样的app购物,我也不会为拼多多这种诈骗公司贡献销售数据。而且,我在现实中,一聊起拼多多,我就把诈骗两字给带上,并且建议大家卸载拼多多,下载反诈APP。
砍价成功的,都是当场成功。
发个赠券是几个意思?明显就是息事宁人,糊弄鬼呢?
正常,在拼多多购物里,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与冲动消费里的冲动几乎不存在相关性。
什么意思?拼多多就是吃准了冲动消费的精髓,所以才能肆无忌惮地在语言欺诈上面大做文章,甚至可以踩在法律的界限上大搞”软诈骗“——因为拼多多的低价优势根本无法被“软诈骗”推翻。只要拼多多能建立起足够的基本盘,自然可以彻底抛弃”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这项评估因素。
你骂任你骂,但你下次还是得乖乖来我这里买。
在此基础上,拼多多成功运用了“反响营销”和“赌徒心态”等手段,最后,你对拼多多所有的声讨,拼多多口碑反而还能小幅度上升,名气大幅度上升。
如何证明这一结论?为了探索顾客在拼多多上冲动消费的因素,研究人员曾使用S-O-R框架建设模型,并进一步作出假设。
什么叫S-O-R模型?S-O-R模型,即Stimulus-Organism-Response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各种环境因素可以作为刺激 (S) 影响个人的内部状态 (O),进而得出个人的行为反应 (R)。
研究人员通过该模型,对消费者在拼多多上面的冲动消费因素做出了以下几点假设:
假设1:感知价格公平对消费者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在拼多多团购中,参与产品的价格在团购中明显低于单次购买。这时,参与者感受到了降价的福利;在邀请协助中,邀请方可以获得免费或低价折扣,被邀请方可以获 邀请方的感谢。接下来角色互换,邀请方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另一方,这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回报,给人带来满足感。通过以下方式相互获利的用户,在拼多多网上团购信息和链接分享对参与拼多多持积极态度。
假设2。互惠对消费者满意度有积极影响。拼多多团购模式,信息一般来自微信朋友圈。微信通常是熟人社交平台,而熟人之间总是保持着很密切的关系。亲密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拼多多团购因其社交分享而出名,通过微信朋友圈。拼多多在微信朋友圈的链接分享,让拼多多广为人知。因此,可靠的信息来源可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会影响消费者对沟通渠道的信任,因而 积极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的信任。
假设3。来源可信度对消费者信任有正面影响。当消费者缺乏对产品质量清晰的认知时,他们往往更注重对供应商的信任评价,这将影响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满意度交易。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会对商家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信任感越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就越高。在拼多多团购中,消费者由于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发起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相似性而产生信任感。这种强烈的信任感促使消费者对群体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促进消费者产生满足感。
假设4。相似性对消费者信任有正面影响。相似性是指追随者个人倾向于更多地关注态度相似的人,他们倾向于信任与他们相似的人,并对他们更有信心。研究表明,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影响信任的发展。相似性可以缩短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共同话题和相似话题的人,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一群有共同话题和相似话题的人,如果受“回声室”效应所困,那么即可形成今日所谓饭圈的雏形。拼多多的链接分享,社交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群体属性,比如群体的消费偏好。在拼多多团购模式中,当消费者发现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时,他们倾向于信任发起者。
假设5。信任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正面影响。满足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减少理性对刺激自我放纵以诱导冲动购买的控制力。消费者对网上购物越满意,就越有可能体验到网上购物的冲动。自我失控是冲动购买行为的直接原因。当消费者的即时感受超出自我预期时,就会引发自我暴走,会导致冲动购买。满意度可以作为超越自我期望的衡量标准。 满意度被视为诱发消费者自我失控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证明满意度对消费者的冲动购买行为有积极影响。在拼多多团购中,当消费者评价团购产品的公平价格并预测购买后的收益,会产生对产品良好的满意度,从而增加冲动购买行为的概率。
假设6。满意度对冲动购买的冲动有正面影响。对推荐者的情感信任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意愿。在网络购物的情况下,消费者无法直接体验产品,导致消费者的情感态度对他们的消费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张,陆,闫,2017)。简单性和购买决策过程的便利性可以显著提高消费者冲动购买的可能性。 信任一般包括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是一种结合个体的复杂心理状态。信任可以减少决策中的认知努力,信任他人可以减少处理过程信息,减少购买过程中感知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决策效率。 在拼多多团购中,当消费者确定自己收到的信息是可信的、无风险的, 尤其是对于有情感信任基础的熟人推荐的产品链接,可能会放弃审议阶段,从而简化决策过程,导致冲动购买的增加。
假设7。信任对冲动购买有积极影响。
(看到这里,将会发现部分假设具有重复度,因为这也是建立模型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假设,建立S-O-R模型:
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回收了有效问卷310份,根据人群的各项特征,尽可能保证了调查人群最接近于中国最真实的人群分布,不会出现例如“调查者人均收入远高于平均收入”的情况:
结果如下,除了假设6以外,其他假设都具有足够的相关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研究人员通过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在解释结论之前,可以先简单阐述一下中介效应:
假设一个变量 X 会导致另一个变量 Y。变量 X 称为因果变量,它导致的变量或 Y 称为结果。在图解形式中,非中介模型是
上述模型中的路径c称为总效应。X 对 Y 的影响可能由一个过程或中介变量 M 介导,而变量 X 仍可能影响 Y。中介模型为
完全中介是在 M 被控制后变量 X 不再影响 Y 的情况,使路径c'为零。部分中介是从 X 到 Y 的路径在绝对大小上减小但在引入中介时仍然不同于零的情况。
根据结论,只有TR-SAT-UBI这条线不具备中介效应,其余均为完美中介。
那么,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将模型近似修改为:
这即是拼多多冲动消费里消费者的S-O-R模型。很明显,满意度与最终消费者的冲动消费没有明显的相关,但价格公平和互惠又对消费者的满意度有积极影响。所以很容易形成混淆:价格公平和互惠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购物冲动有着积极影响。
将这次事件带入此模型,拼多多最大的优势就是低价消费和拼团购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拼多多可信”和“拼多多组团顾客之间信任度高”的现象,只要这些优势并未丧失,那么完全可以牺牲产品的满意感,因为产品的满意感与顾客的冲动消费并未形成正相关。因此,桀哥组织上万人砍价,最后也没将产品砍到免费也是意料之中——组团砍价并不是拼多多的核心收入来源,撑死只能算类似于“免费赌博“的添头。
感觉拼多多硬着头皮给自己挖坑了。
1. 拼多多官方背书这次砍一刀成功,也就是博主真的砍了一台2000块的手机。
2.官方声称这个博主只是QQ群叫人,其实没有几万人砍,连几千人都没有,博主浮夸了。
3.拼多多砍一刀是确定性的营销,不是概率很低的抽奖。
综上所述,一些营销公司或者大的群完全可以根据以上确定性的官方消息,呼叫大部队定向薅羊毛拿手机。
据我所知,有些地方拉人薅羊毛的群战斗力超强,只要拼多多还敢继续玩,而且承认人数一到就送出手机,肯定有人跃跃欲试。
拼多多尬不尬,真是又要。。。又要。。。
大胆猜测拼多多玩砸了,正在开会,想办法改规则。
目标是改个说法,继续又要。。。又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