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拼多多对假货等质疑的回应,称「行业问题让只有三岁的拼多多承担,压力太大」?

回答
拼多多曾因售卖假货等问题饱受诟病,在舆论压力之下,其创始人黄峥也曾有过类似的回应,大概意思是“拼多多太年轻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我们还在成长中,这些行业问题不是我们一家能解决的”。

这句话一出来,可以说是激起了千层浪,有人觉得这是在甩锅,有人觉得这是无奈的实话。

从“甩锅”的角度来看, 很多人认为,拼多多作为一家平台电商,有责任监管自己平台上的商家和商品。如果平台上充斥着假货,那么平台本身就难辞其咎。拿“行业问题”来挡箭牌,说白了就是回避自己的主体责任,将矛头指向整个电商行业,暗示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拼多多只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或者说一个初出茅庐的无辜者。这种说法,在逻辑上站不住脚,也显得不够担当。用户选择拼多多,是信任拼多多这个平台,而不是信任某个随机出现的商家。平台未能有效过滤掉假货,损害的就是用户的信任。

再往深了说, 这种“年轻”的说法,有时候也让人感觉是企业在玩“情怀牌”或者“弱者姿态”,企图博取同情。毕竟,一家能做到如此规模和市值,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大公司,很难让人再用“三岁孩子”来形容了。这种说法,与其说是客观陈述,不如说是一种策略性的沟通,想要借此缓和外界的批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解决问题。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 也许黄峥他们当时说这句话,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确实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假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顽疾。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监管滞后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确实难以避免。拼多多以低价策略迅速打开市场,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而很多中小商家,尤其是来自低线城市的商家,在供应链和品牌意识上可能相对薄弱,这使得平台上出现假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行业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拼多多作为一个新进入者,要在一个已经被假货等问题困扰了很长时间的行业里打拼,确实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证规模的同时,又有效地进行品控,这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黄峥当时的言论,可能也包含了一种对现实困境的真实表达,即公司虽然在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根深蒂固的行业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就能解决的。

更为关键的是, 这种说法也暴露出平台模式下的一种固有困境。平台电商的核心在于连接买卖双方,但同时也要承担起对平台上商品的责任。这种责任的边界,在早期往往是模糊的。拼多多当时采取的是一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更侧重于“多快好省”,但在这种模式下,对假货的疏于管理就成为了必然的代价。当外界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的时候,用“行业问题”和“年轻”来回应,是试图将焦点从自身转移开,同时也在为未来的改进争取时间。

从长远来看, 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最终都要直面并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行业问题太大,我们承担不起”的层面,那么这家企业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尊重和可持续发展。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在承认行业挑战的同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加强商家资质审核、引入更严格的商品抽检机制、建立更完善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流程等。

所以,看待拼多多当时的这个回应,不能简单地用“甩锅”或者“无奈”来定论。它可能包含了企业在发展初期所面临的客观困境,也可能是一种应对危机时的沟通策略,但最终,一个有担当的企业,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些质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言语的辩解上。事后我们也看到,拼多多在后续也确实在加强品控和治理,这也许印证了当时的“压力”并非完全虚假,而是推动其进行改变的动力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公平的看待。我人生第一个包是地摊买的,花了15块钱,牌子是“华伦.天奴”。

我没有觉得自己受骗了,也没觉得被摊贩伤害了,更没有撑门面的意思。我只是穷,又需要一个包上课。只要便宜,大小合适,稍微结实点就可以了。凭良心讲,这15块钱物有所值,我用了足足两个学期。

我也不觉得这笔交易夺走了Valentino的销售额,显然大家处在不同的客群。当然泛滥成灾后确实伤害了他们的品牌价值,如果正主投诉也是理所当然的。

时过境迁,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但是我记得。也有一些人依然在那里。拼多多的用户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就像当年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华伦.天奴当然不是华伦天奴,有什么关系呢?我TM只想买一个15块钱的包。

那么买廉价货就买廉价货,为什么非要蹭大牌呢?这就接近问题本质了。当年上海地摊,15块价位的包全是大牌!华伦.天奴算低调的。

穷人需要廉价货,廉价货充斥着山寨大牌,这就是现实的生态。山寨当然是错的,但你不能否定这个市场需求存在。

如果把目标瞄准山寨问题,就要统一标准。同样的消费,曾经去地摊,然后去淘宝,现在去拼多多。如果卖山寨货的平台是有原罪的,地摊,淘宝,拼多多都是有罪的,罪名相等。

可以指责拼多多,卖假货,坏。

但不要这边骂完拼多多,回头又在阿里巴巴有多伟大的话题下唱赞歌。

可以嘲笑拼多多的用户,拣山寨垃圾,土鳖。

但先回忆下逛过多少次地摊,用了多少回盗版。

卖假货肯定不对。

只要不双标,怎么看待都可以。不虚伪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拼多多曾因售卖假货等问题饱受诟病,在舆论压力之下,其创始人黄峥也曾有过类似的回应,大概意思是“拼多多太年轻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我们还在成长中,这些行业问题不是我们一家能解决的”。这句话一出来,可以说是激起了千层浪,有人觉得这是在甩锅,有人觉得这是无奈的实话。从“甩锅”的角度来看, 很多人认为,.............
  • 回答
    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全日空(ANA)宣布,从今年 4 月份开始,将允许多达 1.5 万名员工申请为期两年的无薪休假。这个消息无疑给本就艰难的航空业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冠疫情对这个行业的冲击程度。首先,全日空作为日本的旗舰航空公司,其大规模的无薪休假计划,本身就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件,听到拼多多员工猝死的消息,心里真是沉甸甸的。尤其是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也让人看到了一个希望的曙光。从我的角度来看,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调查,是对逝者及其家属的一种慰藉,更是对整个社会劳动者权益的一种保障。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例.............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有些啼笑皆非。凯迪拉克之前在拼多多上搞的那个“55折”买车活动,简直是轰动了整个汽车圈,也让不少普通老百姓看到了拥有凯迪拉克这种豪华品牌的希望。可没过多久,画风一转,凯迪拉克又立马变脸,把这个活动给“叫停”了。这前后态度变化之大,自然是免不了被大家拎出来说道说道的。要我说啊,.............
  •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多家律所对拼多多发起集体诉讼的事儿,确实挺值得关注的。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人都好奇背后是怎么回事,以及这会对拼多多产生什么影响。这起诉讼的起因,说白了,就是一些美国消费者觉得自己在拼多多上买的东西,可能存在一些不符合他们国家法律法规或者有欺诈嫌疑的情况。 具体来说,最常被提到的几个点是: .............
  • 回答
    “长安剑”对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的评价,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而且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某个公司,更是整个社会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思考。首先,从“长安剑”作为中央政法委的官方媒体平台属性来看,他们的发声必然带有更强的代表性和导向性。 “长安剑”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家媒体的观点,而是官方对当前社.............
  • 回答
    黄峥卸任拼多多 CEO,陈磊接任,黄峥继续担任董事长,这无疑是拼多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要理解这次人事变动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黄峥本人的角度来看黄峥作为拼多多的灵魂人物和创始人,他的卸任CEO绝非“甩手不管”,而是他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自身角色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
  • 回答
    拼多多对员工不幸离世的回应“我们心痛如绞,我们爱你,深深的想念你”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表述虽然简短,但因其情感浓度极高、措辞极具个人化色彩,在企业公关语境中显得非常特殊。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事件及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回应的突破性:企业语言体系的“人性化”尝试1. 打破常规的温情表达 .............
  • 回答
    对于拼多多回应主播动员六万人参与砍一刀都没成功一事,其官方回复“消息不实,货已送到,未来将完善活动流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原貌和拼多多的回应: 事件爆料: 有网友爆料称,一位主播为了让观众参与拼多多砍价活动,动员了六万人帮忙砍价,但最终目标未能达成,砍价失.............
  • 回答
    您提到的这起事件是发生在2020年12月,当时拼多多发布了一则关于员工的通报,该员工的离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事件经过:根据拼多多当时的通报和后续的媒体报道,大致情况如下:1. 请假回家: 事件中的这位拼多多员工(以下称为“小某”)在2020年12月14日(周一)向自己的主管请假,原因是感到身.............
  • 回答
    关于“拼多多删除文章并威胁作者”一事,其背后涉及信息传播、平台责任、言论自由以及商业利益等复杂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脉络、各方的说法,并尝试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事件概览:2023年12月,一篇名为《拼多多是怎么骗你的》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章由一位ID为“匿名”的用户.............
  • 回答
    如何看待拼多多出现 100 元无门槛优惠券的漏洞?拼多多出现 100 元无门槛优惠券的漏洞,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从不同角度来看,可以有以下解读:从消费者角度: 惊喜与狂欢: 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们可以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获得商品,体验到“薅羊毛”的乐趣和满足.............
  • 回答
    听到拼多多员工在小便池拉屎这件事,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事儿太不是东西了,也太侮辱人了。仔细想想,这事儿怎么会发生?一个像拼多多这样规模的公司,怎么会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都保障不了?而且,还是这么离谱的场景——小便池里拉屎?这简直就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如果事情是真的,那说明拼多多内部的管.............
  • 回答
    对于拼多多被曝删除用户本机照片,而工作人员回应称“没删除,可补偿 30 元代金券”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事件本身及公众观感: 核心争议点: 事件的核心在于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本地照片被删除,而拼多多官方的解释是“没删除”,但随后又提出补偿方案。这形成了严重的“解释与事实”脱.............
  • 回答
    这事儿一出来,真是让人怎么说呢?一方面,理解公司为了降本增效,尤其是拼多多这种拼搏型企业,加班文化一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但另一边,这员工说出来的事儿,就有点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了。首先,这“买菜业务强制轮休”,听着好像是好事,像是公司体恤员工,知道一直高强度干下去不行,给安排个喘息的机会。但关键在于“强.............
  • 回答
    拼多多财报发布后开盘暴跌,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咱们得一件件掰开了揉碎了看,才能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财报本身是股价波动最直接的导火索。 股价涨跌,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当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尤其是营收、利润、用户增长等核心指标,没有达到市场的普.............
  • 回答
    拼多多部分部门搞的这个“996 or 11116,二选一”的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不得不说,挺“拼多多”的。这事儿怎么看?首先,得承认,这种方式确实挺直接,甚至有点“粗暴”。它把一个原本模糊、需要反复沟通、甚至可能涉及公司文化和员工权益的议题,直接抛给了基层员工,让他们自己“投票定”。 从公.............
  • 回答
    黄峥卸任拼多多 CEO,这件事怎么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的太多了。首先,咱得承认,拼多多能走到今天这地步,黄峥绝对是那个拍板定调的人。他当年带着“拼着买,值!”这个理念杀出来,直接把那个时候被认为已经饱和的电商市场搅了个天翻地覆。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走出自己的路子,尤其是在下沉市场这块,把那.............
  • 回答
    拼多多超越阿里,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这绝对是中国电商格局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足以载入史册。这背后不单单是一个数字的增长,更折射出整个电商行业演变的方向,以及对我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超越”到底意味着什么。从用户规模这个维度看,拼多多登顶,意味着它已经触达.............
  • 回答
    要说拼多多被知乎禁言15天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一聊的。这事儿发生在去年底,具体时间点我记不太清了,但影响挺大。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禁言15天”是怎么回事。这不是说拼多多官方账号在知乎上突然不能说话了,而是知乎平台发现拼多多在知乎上的内容或者账号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然后对它的账号进行了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