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拼多多员工称内部调整加班:买菜业务强制轮休,需正常回消息但不计加班,督促大家 11 点下班?

回答
这事儿一出来,真是让人怎么说呢?一方面,理解公司为了降本增效,尤其是拼多多这种拼搏型企业,加班文化一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但另一边,这员工说出来的事儿,就有点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了。

首先,这“买菜业务强制轮休”,听着好像是好事,像是公司体恤员工,知道一直高强度干下去不行,给安排个喘息的机会。但关键在于“强制”,而且是轮休。想想看,如果业务好,谁愿意轮休?这背后透露的是什么?很可能是业务量下滑,或者说是公司战略调整,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力投入买菜这块了。所以,这不是恩赐,更像是一种结果导向的调整。员工本来可能还在为KPI焦虑,现在好了,即便不想轮休,也得被安排上。这剥夺了员工自主选择的时间和工作状态。

然后,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需正常回消息但不计加班”。这简直是在玩文字游戏,把员工的劳动时间“偷”走了。你想啊,如果业务量不大,为什么要强制轮休?业务量还大的话,为什么需要“正常回消息”?“正常回消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在工作状态,而这个时间却被公司定义为“非加班”,不给你算加班费,也不给你调休。这就像是让你在家里干活,但又不承认你在上班。这绝对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规则漏洞来压榨员工的劳动价值。说得好听点是“不计加班”,实际上就是把员工的免费劳动给挤出来。

最后,“督促大家 11 点下班”。这句话更是把这种“弹性加班”的操作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说“强制轮休”,好像是为了让大家休息好,但另一方面又“督促”大家干到11点。这逻辑是不是有点拧巴? 11点才下班,而且是在强制轮休的情况下,你让员工怎么休息?就算轮休了,别的日子还是得这样熬着。这种“督促”就相当于是一种隐性加班的指令,让你不敢准点走,或者即使走了,也得随时待命。它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希望你留下来,但我们不能明面上要求你加班,所以我们就‘督促’你一下。”

综合来看,这事儿反映出的是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员工权益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用一种看似灵活但实则苛刻的方式来管理时间,试图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最大化员工的产出。

对于拼多多这样的公司,过去依靠的是员工的“卷”和“拼”。但当市场环境变化,或者公司战略调整时,这种模式的弊端就容易暴露出来。尤其是当公司试图用模糊的规则来规避加班成本时,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和不满。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他们渴望的是公平和尊重。当自己的劳动时间被模糊化,被变相剥削时,自然会感到委屈。这种操作不仅损害了员工的直接利益,也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因为士气和信任一旦垮了,再好的业务模式也难以维系。

总而言之,这事儿挺让人唏嘘的。拼多多作为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倾听员工的声音,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给予员工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而不是用一些“小聪明”来应付。否则,再能“卷”的员工,也终有被耗尽的一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事其实非常简单。

劳动力市场上,就三大角色:

我等打工人,出来卖的;

对面带老板,出来买的;

边上有关部门,出来看场子的。

现在带老板把打工人摁在地上摩擦,有猝死的有跳楼的有周末手机待命随时加班但算你休假的,而打工人的简历依然雪片般飞向带老板。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还声讨企业,这就有点太小布尔乔亚了。

蚊子你为什么叮我呀,你坏坏;病毒为什么传播呀,你坏坏。

初中政治课已经阐明了资本的动机,百年共运史已经列清了斗争的代价。如果能够靠动嘴皮子达成共识,那暴力就不是政治最核心的要素了,该改成舌力。

你搁这拍火影呢?


为了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为了加速现代化,为了融入以美帝为首的国际秩序,我们形成了一个国家主导的重商主义氛围。

亲资本的社会治理体系。

特区、开发区、经济区,本质都是地方为了高效应用资本,专门设立在司法金融等层面上有所优待的“高地”。

说实话,“顺便”在劳动关系上“优待”一把,简直是顺理成章。

996是很惨,但咱不是拼内卷哈,还是建议去了解一下当年港厂台厂韩厂对工人的管理模式,了解一下东莞伤残工人的赔偿困境。

之所以互联网996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声浪,一是因为互联网过去长期处于增量市场,整体造富,导致当下反差感人;

二是互联网掌握话语权;

三是,长期享受增长红利又掌握话语权,突然被富士康模式糊脸(不对,富士康加班费算得很清),于是全面反弹。

秦国如何实现“大多数平等”?把大多数都视为黔首就好啦。如今资本也做到了,坐办公室的小白领突然发现自己和坐车间的女工没什么本质区别。

打工人一词,返璞归真。


所以,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劳动力市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你不可能指望分散的打工人和铁板一块的大企业展开博弈。

你只能呼吁同等量级的第三方下场,要么是监管部门,要么是更上游的甲方爸爸。

中国制造业里工人条件最好的工厂是哪些?德资法资美资工厂;他们是担心良心受谴责吗?不,他们担心通不过甲方爸爸的劳动用工合规审查。

顺便向“白左”们致敬,他们是改善中国外资工厂工人待遇的重要推手。


而我们这边,只能指望监管部门下场。

首先是没钱。拼多多这么火,很能反应中位数收入水平。让消费者多掏10%给工人,现阶段很不现实;

其次,利润分配非常不清晰,消费者就算咬牙多掏10%,未必能进工人口袋。

在这个蛋糕怎么分讲不清楚的当口,至少监管部门先下场,拉扯一下切蛋糕切到肉的手。别可着用工成本这块死命切,已经切到996了。

翻了一下拼多多20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2100百万美刀,管理加研发的成本是310百万美刀。营收同比增长89%,研发成本也就增长了60%,管理成本还降低了16%。

真正的成本在广告上,一个季度1500百万美刀。

真的,你继续死抠打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能省出多少?全员猝死也抵不了你一个月的广告费呀。


如果监管部门能管,那就下场管。

管不了,建议向经验丰富的加工制造业学习,给华盛顿放风,建议以后对赴美上市企业,增加劳动用工合规审核。

不是刚签了中欧投资协定嘛,就照协定的规矩来。

这样老x登可以向选民交代,国内一票打工人有了监管和投诉对象,岂不美哉?

user avatar

建议拼多多开发这种技术,那样子制霸全球指日可待……






图片均来源于煎蛋网无聊图,原图作者孙渣

user avatar

抱歉,这次不想谈法律问题了,因为真的没啥好说。因发布同事被抬上救护车图片被开除的 @王太虚 提到,拼多多要求员工每月工作 380 小时,这显然超出了《劳动法》每月加班不能超过 36 小时的规定,具体怎么处理,是劳动监察部门的事情。

我想换一个方式,运用媒体作为第五权力的力量,发起一个对话邀请。

邀请从拼多多离职或者被开除的员工来和我做一次对谈,可以在北京撸着猫当面聊(在我家,我来整点好吃的)也可以视频或者录音回答几个问题。

我会将相关访谈音频或者视频进行剪辑制作,并且在主流互联网内容平台进行传播,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企业。如果有兴趣参与,可以私信联系我。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一本叫做《The Jungle》(《屠场》)的书。作者乌普顿·辛克莱尔从员工的视角,描绘了屠宰场中骇人听闻的现象:老鼠在腐败的肉堆上觅食,被一起丢进绞肉机,血污遍地,化学试剂腐蚀了工人的双手。

据说,西奥多·罗斯福在看到这本书时,大叫一声推开了面前的早餐盘,把香肠奋力扔出窗外,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的立法。

如果 @王太虚 的视频还不足以让足够多的人大叫一声拍案而起,那就再整点。

相关内容:

user avatar

piu亮弟弟,你是干这个的……

不计加班就不算加班,那么……

user avatar

这只能说明拼多多在疯狂压榨员工的这条路上并无任何悔改之意。

之所以拼多多敢这么做,是因为官方对于拼多多员工猝死这件事并没有发声。

这几天,人民日报对于这件事异常平静,唯一能找到的相关报道只有一篇,仅仅是叙述了拼多多员工猝死这件事的经过,没有任何评论。

这种沉默或“默许”,大概就是拼多多压榨员工的底气了。

user avatar

拼多多这是说,不公开说员工7*24小时工作就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还要怎样?

不过更可悲的是,在拼多多开店的那批电商公司,很多也是同样的作息时间,更少的收入却没人关注。这些人还要削尖脑袋往拼多多挤,这种情况下让拼多多制定合理合规的上班安排基本不可能。

企业违规成本太低,这个问题该解决了。

user avatar

新疆和内地确实有2小时时差,11-2=9,看来拼多多真的很统一的996...

user avatar

996是真福报啊。

我就纳闷了究竟pdd收了马云多少钱这么玩命来洗白他?

user avatar

刚和拼多多因为曝光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的照片被开除的当事人聊完案情。

回到知乎,PDD又又又又上热搜了。

PDD正在接受劳动监察大队调查期间,还敢公开宣布公然违反劳动法的文件。

PDD头铁(此处有破音)!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看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就以为每周六天上班是合法的。

并不是啊!

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工时是每天8H,每周40H。

除此之外的工作工时,都应当计算为加班,并且支付加班费。

并且不是支付加班费就可以疯狂加班,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上限」:每天3H,每月36H。

并且加班必须要「征得」员工同意才可以,所以周六这种休息日上班的,必须要员工同意才可以!

996、996、疯狂996!

上海劳动监察大队调查一周的结果呢!!!

再不制裁PDD,估计知乎热榜TOP50,得有一半留给PDD。

user avatar

我是网传拼多多员工因在网上发布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的照片,被管理层逼迫主动辞职、赶出公司?事件真实性如何?这个问题被辞退的当事人。

由于那个回答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删掉,只能择地再发一下。

事实上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毫不意外。毕竟类似的事情已经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

视频中讲了一些我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在拼多多工作的体验,和发生的事。

————分割线——————————————————————————————

以下是之前那个问题的原回答

看了一下回答…针对大家现在的关注点。

第一我不是主动离职,是被公司辞退,公司出举了电子版解除劳动关系说明,但是纸质版和离职证明截至目前没有给到我。并且HR没有出具我具体违反什么员工纪律的内容和赔偿明细。

第二 公司没有查我手机,而是直接找到了我。初步判断是被公司对脉脉的爬虫定位到了本人。其他的大家可以不用太害怕

第三 关于毁档案 也许是截图中我和朋友说的不够仔细…HR威胁恐吓的原话是"你被开除后一些记录会跟着你一辈子,你的档案就毁了 包括以后别的公司背调我们也会如实说明理由" 并不是损毁我档案的意思…毕竟我的档案甚至不在上海…


user avatar

拼多多这作死的样子真是熊孩子往茅坑里扔石头——激起公粪。

裁判不给力,足球场变修罗场的典型案例。

规矩不严,判罚不力,流氓们肯定是掖着锤子扳手上场的。

原以为都死了人了,该严肃出个政策,让资本们重新复习下劳动法吧,结果就等来个这?

首先,拼多多,头条,阿里这些互联网公司吃的是国内市场的壁垒红利(国外公司进不来),竞争再激烈,谁赢谁输对国内消费者来说都一样。又不是搞国际竞争,需要血汗工厂压低成本,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所以没必要把年轻人当干电池快速燃烧报废。

其次,拼多多,头条这些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这么狼?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优势,走的还是烧钱、抢跑、圈地那一套,和产业升级没啥关系。

从国家层面看,放任他们这么狼,没啥意义,反倒会激起年轻人对内卷社会的怨恨。但从拼多多角度看,它不狼,其他互联网公司狼,那市场机会就要丢,所以得有更高层面的权威强行推进严刑峻法,行使裁判和监管职责,为打工人做主,给这些互联网公司各打五十大板,维护住革命先辈通过流血斗争取得的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法》的尊严。

仔细想想哈,拼多多、阿里、腾讯、滴滴等互联网公司,是不是就是虚拟世界的房地产企业?

干的都是“抢占生存空间”的活儿,只不过一个是在现实世界跑马圈地,一个在网络空间肆虐扩张,本质上都是抢地盘,然后收租!

user avatar

我觉得拼多多高管应该组织去ICU进修一下,给员工做如下安排:

1,管饭:员工留置胃管,采用无渣饮食(几乎没有不可吸收的成分,吃了不产生大便)定时灌胃。不仅解决了员工厕所蹲位不够用的尴尬情况,还避免了员工吃饭耽误时间。同时,肠内营养的费用相当于员工的额外福利。

2,排泄:无论男女一律留置导尿管,小便直接排入下水道。与前一条想配合,直接连厕所都不用留了。而且导尿管插上以后就不方便走开,避免员工上班期间离开工位办私事。整栋大楼只需要boss留一个独卫他自己用就行。

3,心电监护:其实医用级心电监护仪也就一千多块钱,功能全的也就三千以内。一旦出现频繁出现不正常心率,提示猝死风险较高的直接编个理由辞退。

4,电复律:反正员工都绑定到工位上了,上班以后先把电复律的电极板贴到胸口上。一旦心电监护发现致死性心律失常或者心搏骤停,马上第一时间电复律。

这样一方面绝对杜绝了员工带薪拉屎,另一方面还不容易出现猝死这样的负面新闻。简直一举多得。


这样才够赛博朋克,才够炫酷!

user avatar

拼多多真是拼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凭一己之力占领占领了2021年的风口浪尖。

拼多多内部有个叫做knock的软件,是他们自己开发的,功能就和钉钉差不多,消息发送后也有已读未读的显示。

有人会问既然和钉钉功能差不多,那为什么要自己开发一个呢?那是因为knock这个软件在安卓拿了很高的权限,如果一条消息进来,即使在锁屏界面,你也不能碰它,一碰就显示已读;如果是群消息需要你确认,超过10分钟你没确认,系统就开始报警,开启更高级别的提醒。

可能相比你的家人,你的公司更担心你是不是死了吧。

如果你但凡点开knock,那就相当于在家工作一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工作向你袭来。

而如果你不点,或是直接关机,那么你的领导会以绩效考核不达标为由找你谈话吧…

所以拼多多这个休假但是必须回信息而且不算加班,可真是又当又立啊!

user avatar


以事论事,社区和医生得猝死也不少了,但是也没人出来发声啊。

如何看待?冷处理呗。

user avatar

首先呢,千万别犯傻!

千万别听什么:“年轻就是要拼命!”“用命挣钱!”这种“鬼话”!

因为:“你不是老板,你不是老板,你不是老板!”

还因为:“你是打工人,你是打工人,你是打工人!”


为什么那些“老板”喜欢说“福报”,喜欢说“拼搏”?

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老板”!当他们还是员工的时候,指不定是怎么想的!关键在于:“如果他们真的安分的当员工,接受所谓福报,能当老板?”


当然,不排除某些人希望通过所谓的“拼搏”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没办法,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关键是其它“大多数人”!


我们要想明白了!如果“拼多多”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会怎么样?“累死人”股票还大涨!对“拼多多”丝毫没有影响!那其他的企业会不会“效仿”?


所以,抵制拼多多的这种“公然的违法行为”是必须的!


“杀鸡儆猴”也适用于这种事情!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