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问题,一定要来答一发。
芒格曾经在一段对话中讲过这么一个事情,我摘在下面的图里,大家可以看看,跟题主的问题是一个意思。
看来,题主绝对不孤单,有很多江湖老鸟也面对这个问题。
在回答之前,咱们再聊个趣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小视频,视频里面一个股民抱怨说这股市好像总是针对他。只要他买入,股市准跌,只要他卖出,股市准涨。他不禁问道:“难道股市就差我那几手?”
视频很搞笑,搞得好像他就是那个“影响大市的人”。但我们知道,这种情况有普遍性。
好了,再强调一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我建议知友停顿三分钟,问问自己对题主这个问题是否有同感,对上面的那则趣闻是否有同感。
你是否曾为此反复思考而充满困惑。
如果是,咱们接着往下;如果不是,你现在还没到看这些文字的时候,你可以先忙别的,以后再回来。
当然,如果你已经是高手,也请绕过。
下面,言归正传。
我们来推理一下,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市场,都遇到同样的问题。
站在市场的角度讲,他没有意识去为你搞特殊化。所以问题不在市场,问题在你自己。
但是不同的人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怎么解释呢?
为什么互不相识的每一个人都在犯同样的错误,这会不会太巧了?
这是因为人既有自己个性化的一面,但是也有作为人类相通的共性,比如人性。
或者说,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和本我,理智和情绪的区别。
自我和理智让你有了自己的烙印,但本我和情绪来自本能,它反映的是人性和动物的本能,反映的是共性。
自我的理智告诉你投资的逻辑是什么,但是本我的情绪在干扰你的决定,从而降低了你的决策质量。
自我控制不了的地方就是本我。
理智控制不了的地方就是情绪。
所以,你的敌人是你自己本我和人性的那一面。
也正因如此,所有人(自我和理智)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股市里,你一买一卖的确是在跟市场做交易。但市场的下面是自我和本我的较量。因此你的敌人其实是你的自我和情绪,它们假手市场来与你进行对抗。
再说一遍,你感觉市场总在针对你,其中原因就在你的本我和情绪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说,炒股最大的挑战是人性。
推论1:你的投资成绩是股市对你(个人内在特质)的估值。
你之所以是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源于你与众不同的内在特质。
既包括你的理智,也包括你的情绪。
既包括你的自我,也包括你的本我。
同样还包括你克服情绪,战胜本我的能力。
我们把这一切简称为投资方法。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每一个投资者都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各自行动,在股市中取得各自的成绩。
市场越认可你的投资方法,给你的估值就会越高。
反之,越低。直到亏光离场。
大家都知道盈亏同源这个概念吧?
盈亏同源是说今天让你赚钱的原因,也是明天让你亏钱的原因。
以股市投资为例,每次交易都有人赔有人赚。赔的人有可能上次是赚的,而赚的人在另外一个时点可能就是赔的。但问题是你还是你,你并没有变化。所以上次让你赚的原因,也是这次让你赔的原因。
这个概念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有点性格决定命运的意思。
你的分析方法立场观点等方方面面构成你的内在特质。内在特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非常稳定的。
而盈亏同源告诉你,是你的内在特质决定了你能走多远,或者说你的最终成绩。
你的激进是让你今天暴富的原因,但也会变成让你明天失败的原因。
反之,亦然。
当然激进还是保守只是内在特质的一个方面。其他,包括你的知识储备、分析方法、技术水平、风险偏好,对经济形势的理解,甚至学习能力、性格耐心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你。
盈亏同源意味着市场已经对你给出了估值,剩下的只是你内在特质兑现的过程。盈亏起伏只是实现估值过程中的波动。
从股市“七赔二平一赚”的说法来看,市场给绝大多数人的估值都不高。
所以才会有人发那个视频,提出题主的问题。
推论2:你的大敌是本我,而不是庄家。
内在特质有好有坏。内在特质可以分为感性和理性。感性是你控制不了自己的那一部分,理性是你能够控制自己的那一部分。
理性让你思考,让你选中标的,让你低买高卖,但理性会受到感性的干扰,而出现高买低卖。
所以在股市投资中,你的博弈对象是你的内在特质感性的那一部分,而不是其他——比如不是庄家,不是其他股民。
所以有些常见判断,现在看就明白它们都是错的:
比如很多投资者认为只要自己跑得比别人快,就可以在股市适者生存;
有的则把自己不贪财,小赚即可或者只吃鱼身,当做自己可以在股市适者生存的信心;
还有的人,则把技术指标背的滚瓜烂熟,当做自己的底气。
等等……。
这些都是没有抓住股市投资的本质。
推论3:本我和情绪就是市场。
用零和思维(股市其实不是零和游戏,不过不妨碍咱们用这个概念来理解这个推论)更好理解这个推论。
蛋糕一共就这么大。不是你的,就是市场的。
你能控制住感性,蛋糕分配就会偏向你;你驾驭不了感性,蛋糕分配就会偏向市场。
自我和本我的博弈,表现为你和市场的博弈。
很多投资者把市场当做周围人群的平均。
你环视左右,七大姑八大姨,同事朋友,路人甲乙丙丁,等等等等,你把他们的整体形象在头脑中打包,当做市场。然后你看着他们,心中想着:不过如此。
大错特错!
市场是你本我和情绪的化身(在知乎聊这个话题好尴尬。不过我得强调,我是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感性。
所以一千个人,就有一个千个市场。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每个投资者都会感觉,这市场为什么总是针对自己。
因为,市场的触觉深入人心,它就是千人千面的。
推论就说完了。
下面,带着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来看问题了。
巴菲特一把明牌给你看,普通投资者都赢不了,甚至模仿不了。为什么?
因为:
1、巴菲特的敌人不是你的敌人。
按照上面所述,投资者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本我和情绪。
因此巴菲特和你面对的其实不是同一个问题,不能完全拷贝。他要用他的方法打败他的敌人,你得用你的方法打败你的敌人。
所以,对那些想模仿巴菲特,抄巴菲特底的人来说,可以歇歇了。
当然你可以说,我这是在学习巴菲特,提高我自己的投资能力。
这个态度是可取的。
但学习只能提高你的理性,你还得提高你对感性的控制能力,才能打败你的敌人。
否则,你的理性越强大,你输送给感性的养分也越充足。而感性的力量越大,你的敌人也就越强大。
如果不加改善,你模仿巴菲特出牌仍然会输。
2、巴菲特也不是你(巴菲特在这个世界的权重远大于你)。
这个世界是不是人头的简单汇总,而是以权力为权重的集合。因此市场是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人的代表。
巴菲特比你强大的多。因此,巴菲特对面那位市场先生,就会比你面前那位市场先生要弱的多。
简单的说,巴菲特是资本,你是打工人。你俩的对手不一样。
打工人想取得资本的成绩,那就太小瞧资本的力量了。
3、模仿不是自己的,必须消化吸收才是自己的。
这话大家都同意,但大家可能都不认为自己是模仿,而都自认为是消化吸收。
我只能说你自大了。
常识还告诉你,只有低买高卖才能赚钱,但很多投资者不是也照样追涨杀跌吗?
你会说“低买高卖”这句话,自己没听懂,没消化吸收吗?
显然不会。
但事实显示,绝大多数投资者确实没听懂,没有消化吸收。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也是如此。你以为自己看懂了,学会了,听明白了,但其实没有。
因为表面上你和巴菲特都在股市里面交易,表面上看市场都是同一个市场,但实际上市场是千人千面的。
因为市场是你的本我和感性情绪的具象化,不是巴菲特的本我和感性情绪的具象化。
4.当然,除了对人性的认识外,巴菲特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很高。
但考虑到,在巴菲特把投资目标告诉大家的情况下,也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做时间的朋友,所以普通投资者和巴菲特的区别主要在于根植于内的主观因素。
对于那些次要因素,这里就不讨论了。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