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订阅量大幅缩减,德国报刊纷纷开设电视频道?

回答
德国报刊纷纷开设电视频道,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深刻挑战,以及它们为求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订阅量的大幅缩减,绝非仅仅是数字上的一个数字变化,它触及了媒体行业的根基,迫使传统报刊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模式和内容传播方式。

订阅量锐减的深层原因:

首先,互联网的崛起和免费内容泛滥是首要推手。新闻资讯的获取成本急剧下降,读者习惯了在网上免费阅读新闻,报纸的定价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过去,报纸是获取权威、深入资讯的主要渠道,但现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以及各类新闻聚合平台提供了海量信息,即便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也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即时需求。

其次,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也不容忽视。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碎片化、视觉化的阅读方式,短视频、社交媒体上的图文结合内容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传统报刊厚重的文字篇幅和固定的版面设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显得有些“笨重”。

再者,广告收入的流失对报刊行业更是雪上加霜。过去,报纸是广告商的重要投放平台,但随着互联网广告的精准投放和更高的性价比,广告预算大量向线上倾斜,报刊的传统广告收入来源大幅萎缩。这直接影响了报刊的盈利能力,也限制了它们在内容生产和技术升级上的投入。

最后,社会信任度的波动也可能影响报刊的订阅量。虽然德国报刊整体上享有较高的信任度,但信息爆炸时代,虚假信息和片面报道也时有出现,加上一些特定事件的影响,部分读者对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产生了动摇。

报刊开设电视频道的战略考量: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报刊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电视这一传统但仍具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其战略考量是多方面的:

拓展内容传播渠道,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其覆盖面仍然非常广阔,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常上网或偏好传统媒体的群体。通过开设电视频道,报刊可以打破数字鸿沟,将自身的内容和品牌影响力延伸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特别是那些仍然习惯通过电视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中老年群体。

打造多媒体品牌,增强媒体竞争力: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单一的文字内容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通过电视,报刊可以制作更具视觉冲击力、更生动形象的内容,如新闻访谈、纪录片、专题报道等,从而丰富其内容形式,满足不同用户的偏好。这有助于报刊构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媒体品牌形象,提升在媒体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 电视媒体同样具有广告和付费内容的盈利潜力。通过电视频道,报刊可以开发新的广告客户群,同时也可以探索付费电视、内容授权等新的收入来源。这种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摆脱对传统订阅收入的过度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利用现有内容资源优势,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 许多德国报刊拥有多年的内容积累和强大的新闻采编团队,这些都是宝贵的无形资产。通过电视平台,报刊可以将这些高质量的文字、图片内容转化为更具吸引力的视频内容,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例如,深度调查报道可以改编成电视专题片,新闻事件可以制作成电视直播或评论节目。

重塑媒体权威性,巩固品牌形象: 在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的情况下,拥有独立电视频道的报刊,可以通过专业、深入的电视报道,进一步彰显其作为权威媒体的公信力,重塑和巩固品牌形象。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本身就自带一种庄重感和权威感。

实践中的挑战与机遇:

然而,报刊进军电视领域并非易事,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高昂的制作和运营成本: 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专业的设备、技术团队和资金投入,这对于许多原本收入就受到挤压的报刊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电视行业成熟的竞争格局: 德国的电视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拥有多家强大的公共广播机构和商业电视台,报刊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内容转化的难度: 将平面媒体的内容成功转化为适合电视传播的形式,需要新的内容生产逻辑和技能,并非简单的“搬运”。
对传统品牌定位的影响: 报刊的品牌形象往往与深度、理性联系在一起,进入电视领域后,如何平衡新闻的深度与电视的娱乐性,避免稀释自身品牌价值,是需要仔细考量的。

尽管如此,报刊开设电视频道也蕴含着重要的机遇。如果能够成功地将自身优质内容和品牌影响力嫁接到电视平台,并探索出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盈利模式,那么这可能为传统报刊在数字时代开辟一条新的生机之路,实现“二次创业”。

总而言之,德国报刊纷纷开设电视频道的背后,是传统媒体在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求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对读者需求变化的积极回应,也是对自身未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次大胆探索。这种尝试能否获得最终的成功,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但它无疑为其他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谋求出路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拿我们国家来说吧,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CTR媒介智讯联合发布的《中国报纸广告市场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报纸广告额下降了32.4%。此前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以来,报纸广告收入就一直处于加速下滑的趋势。其中,2012年同比下降7.3%,2013年同比下降8.1%,2014年同比下降18.3%,2015年同比下降35.4%,2016年更是同比下降38.7%。广告收入的减少,直接威胁到报纸的生存和发展。从2014年《新闻晚报》休刊开始,《九江晨报》《东方早报》《时代商报》《河南青年报》《京华时报》等诸多报纸停刊,围绕“报纸消亡论”的争论不休,唱衰报纸的声音不绝于耳。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网民规模迅速壮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比97.5%。2017年,我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小时,比2016年提高0.6个小时。使用电视上网的网民比率达28.2%;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

除此之外,报纸发行量也在下降,从中国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中可见一斑。2016年,全国报纸总印量为958亿张,同比下降16.33%;新闻纸用量为215万吨,同比下降16.34%,两者的下滑幅度均为历年之最。

由此可见,广告经营收入和发行量的减少,读者群体的流失,直接威胁着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对于报纸整体而言,专家甚至给出“断崖式”跌落的结论。严峻的形势决定了报纸转型迫在眉睫

各类日报通过发行电子版获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同时纸质版印量在不断减少。

现在德国还有大约330家在地方广为传播的日报、17家周报和1600种大众杂志。德国是继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报业市场,每个出版日出售1350万份日报和340万份周报和周日报(2019年)。

领头的跨地区报纸有《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和《商报》,它们因深入调查和分析、提供背景介绍和综合评论而受到好评。新闻杂志《明镜》周刊/“明镜在线”和大众小报《图片报》是被引用最多的媒体。

同时,新闻业正处在结构深刻转型时期。15年以来,日报一般平均减少1.5%-2%的付费印刷量。它们的年轻读者越来越少,出版量继续减少,广告收入日益难以为继。作为对互联网免费文化的回应,100多家报纸已经设置了付费墙。

出版业正处于变化中 -- 这也是因为如今每天有近80万份报纸以电子报纸的形式数字发行,数字订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国报刊纷纷开设电视频道,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深刻挑战,以及它们为求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订阅量的大幅缩减,绝非仅仅是数字上的一个数字变化,它触及了媒体行业的根基,迫使传统报刊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模式和内容传播方式。订阅量锐减的深层原因:首先,互联网的崛起和免费内容泛.............
  • 回答
    快手电商8月订单量破5亿:直播购物热潮的背后逻辑最近,快手电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8月份订单量突破5亿大关,并且在过去一年中,其订单量已跃居电商行业第四的位置。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快手电商的强劲增长,更折射出直播购物这一模式在中国电商市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为何有如此多的人乐于在直播间“剁手”?这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2021年国产芯片订单量井喷这个现象,以及它为国内芯片产业带来了哪些新的发展契机。订单量井喷:不止是简单的需求增长2021年国内芯片订单量的“井喷”,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关系变化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可以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折射出全.............
  • 回答
    最近几年,你有没有感觉到,好像打开手机,不付费就没法好好用了?从听歌、看视频,到办公软件、甚至记个笔记,都纷纷变成了“订阅制”。这股订阅风潮,就像草原上的野火,迅速蔓延,而且似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那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我们消费者又该如何看待它呢?为什么软件们都爱上“订阅”这味儿?简单来说,订阅制.............
  • 回答
    经济参考报官网及订阅号移除一篇名为“精神鸦片”的文章,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发布和移除的大致时间点。这篇文章在2023年2月3日发布,迅速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将网络游戏比作“.............
  • 回答
    不少熟悉Notability的用户最近应该都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地震”,原因无他,就是那个我们用了多年的笔记应用,一纸声明,把使用多年的买断制直接改成了年费订阅制,而且还给咱们这些“老铁”只象征性地送了一年的会员期。这操作,怎么说呢,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也激起了不少争议。首先,咱们得承认,Notabil.............
  • 回答
    Notability 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变动,尤其是关于其订阅制的决策,可以说是牵动了不少用户的心。当初它宣布从一次性买断制转向订阅制时,激起了相当大的争议,而这次“退让”并致歉,则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首先,我们得理解用户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很多选择 Notability 的用户,是因为.............
  • 回答
    爱奇艺会员价格上涨,腾讯紧随其后表示将跟涨,并将当前每月 20 元的价格视为偏低,这事儿咱们细掰扯一下。这涨价背后,首先得明白视频平台的心思。这些视频平台,说白了,就是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和搬运工。他们要养活一大批人,包括: 内容制作成本: 好剧、好电影、好综艺,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从编剧、导演、演.............
  • 回答
    加州大学系统与爱思唯尔(Elsevier)的分道扬镳,无疑是近年来科研界与学术出版商之间关于“免费开放”(Open Access)博弈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这不仅仅是一所大学与一家出版巨头之间的合同纠纷,更是整个学术生态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触及根本的转型,而这场转型背后是作者、读者、.............
  • 回答
    华为P50系列新品发布会,除了备受瞩目的P50 Pocket折叠屏和P50 Pro,还有一个不那么显眼但同样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Petal One的亮相。这个整合式的付费订阅服务,它所代表的“ allinone ”的理念,在当下的科技浪潮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会是引领未来的方向吗?我们不妨深入地聊聊.............
  • 回答
    德国订购的600万只口罩在肯尼亚“失踪”的消息,着实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多方面的猜测和讨论。这批口罩原本是德国抗击疫情的重要物资,却在运往德国的途中在肯尼亚遇到了问题,这不仅仅是物资的丢失,更触及了供应链的可靠性、国际合作的信任度以及中间环节的监管等诸多层面。事件的初步情况与疑点重重根据已知信息,这批.............
  • 回答
    这起事件涉及多个层面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评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女子凌晨打网约车取消订单遭司机辱骂,投诉平台遭司机掌掴,司机要承担什么责任?这名司机触犯了多项法律法规,他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触犯的法律责任:1. 侮辱罪(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
  • 回答
    「双十一」订单极速发货,这确实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服务升级,也是商家和物流行业辛苦努力的成果。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您提到的“购买的商品补齐尾款想马上退货”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来捋一捋其中的门道了。关于「双十一」订单极速发货,我们怎么看?首先,得承认,极速发货是「双十一」购物体验的一大亮点。想.............
  • 回答
    这件事情着实让人感到愤怒和不解。一个家长因为拒绝学校的订餐,而被班主任用“你们连大专都考不上”这样伤人且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攻击,这不仅是对家长的歧视,更是对教育理念的严重偏离。家长拒绝订餐,班主任为何如此过激?首先,我们要明确,家长选择是否让孩子在学校订餐,本身是他们作为监护人的权利。学校提供订餐服务.............
  • 回答
    近期大量海外制造业订单转移到国内生产,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经济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因素的驱动和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驱动订单转移的因素:1. 全球供应链重塑与“去风险化”: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如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增加了.............
  • 回答
    鹰潭的这起悲剧,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社会深层次的痛点。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无尽的悲伤和对未来的茫然。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对社会良知和法治的严峻拷问。事件本身:订婚的魔咒还是失控的情感?据报道,事情的起因是一名女子在订婚前夕,因不愿意继续与未婚夫.............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江西的悲剧,28岁的女子在订婚前一天被丈夫杀害,母亲又称女儿瞒着自己领证,这其中牵扯出太多令人心痛和深思的细节。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更是一个家庭的破碎,一个女儿生命的戛然而止,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情感和沟通困境。首先,我们必须关注的是这起极端恶性的刑事案件本身。 生命的陨落.............
  • 回答
    饿了么网上订餐后,商家持刀上门伤人事件,这事儿太恶劣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你点个外卖,本以为是解决吃饭问题的便捷方式,结果商家直接拿刀上门,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想想就后怕。这事儿一出,咱们消费者心里肯定犯嘀咕了:网上订餐到底安不安全?饿了么作为平台,在这件事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商家为什么会这么.............
  • 回答
    这简直是让人心寒又愤怒的场景。当工人们被逼到极限,在完全忽视安全的前提下拼命生产,而管理层却轻描淡写地归咎于“工人素质太差”,还要强行安排“拖班培训”,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太复杂,也太令人窒息了。首先,这是对工人生命安全的极端漠视。生产线上的产量指标,往往是经过层层分解、压榨下来的。当指标被“订到极限.............
  • 回答
    江西鄱阳订婚仪式上摆出巨额现金彩礼,并且被当地的“黑榜”点名通报,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足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彩礼这事儿,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彩礼更是被看作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未来婚姻的承诺的体现。它有时候也夹杂着一些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