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遗传是占身高的主要因素,但现代人明显高了许多?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遗传和环境两个在塑造我们个体特征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因素,并且还加入了“时间”这个维度。很多人会觉得,“遗传决定论”似乎跟现代人普遍身高增长的事实有点矛盾,但其实它们并不冲突,反而能解释得通。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遗传:身高这本“蓝图”

首先,为什么说遗传是身高的“主要因素”?这话说得一点不假。你想想,一个人最终能长多高,他的骨骼发育潜力、生长激素的分泌能力、骨骼闭合的时间等等,这些根本性的生物学指令,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基因里的指令决定的。

基因的“潜力”: 我们的DNA就像一本详细的生长说明书。里面有几百个基因被识别出来与身高有关,它们影响着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骨骼的生长速度和停止时间、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等。比如,有些基因可能让你的长骨有更大的生长潜能,有些则可能控制生长激素受体的敏感度,而生长激素是促进长高的关键。
家族遗传的观察: 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家族史。你爸妈高,你长高的概率是不是也大?反之亦然。即使在过去,营养相对匮乏的年代,我们也能观察到身高上明显存在的家族性差异。这就是遗传在“打底”。

但是,遗传给的只是一个“潜力”或者说一个“上限”和“下限”的范围。就像你有一张非常好的地图(遗传),但这地图上的路(成长)能不能被完全走通,走得多好,还得看你有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和路况(环境)。

现代人普遍身高增长:环境这位“加速器”

那么,为什么在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里,人类的平均身高增长得并不明显,而近现代却出现了如此显著的增长呢?这恰恰说明了环境因素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个增长看作是,过去受限的遗传潜力在现代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1. 营养的革命——基础燃料:
从“吃饱”到“吃好”: 这是最最关键的一点。人类漫长的历史,尤其是农业社会之前,食物的获取是极其不确定的。饥荒、战争、歉收都意味着食物短缺。即使能吃到东西,也往往是粗粮、蔬菜为主,蛋白质、脂肪等身体生长必需的宏量营养素摄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关键的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钙、维生素D、锌、铁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更是普遍存在,这些都是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现代食品工业与营养学: 工业革命以来,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全球贸易也使得食物供应更加稳定和多样化。更重要的是,现代营养学的发展让我们知道什么食物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全面营养。从精加工的谷物、肉类、奶制品到各种维生素补充剂,现代饮食为身体提供了充足且均衡的生长原料。儿童时期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骨骺线(骨骼生长板)的持续生长至关重要。

2. 健康与卫生条件的飞跃——减少干扰:
疾病的威胁: 在过去,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的死亡率非常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染病。比如,持续的腹泻、肺炎、麻疹等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消耗身体的能量,并且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即使孩子活下来,长期的慢性感染也会慢性地消耗身体的资源,挤占了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
疫苗与抗生素的功劳: 近现代医学的进步,特别是疫苗接种和抗生素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儿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孩子们能够更健康地度过婴幼儿期,身体不再被反复的疾病折磨,就能将更多的营养和能量投入到身高增长上。干净的饮用水和更好的卫生习惯也减少了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几率。

3.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为成长创造空间:
童工的消失: 在过去,许多儿童需要过早地参与体力劳动,这不仅消耗了他们的身体,还缩短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获得休息的时间。随着教育普及和童工法的实施,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学习、玩耍和休息,这都有利于身高的增长。
体育锻炼的科学化: 现代社会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改善身体素质。同时,体育活动也减少了超重和肥胖的问题(当然,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但总体上是积极的)。

总结一下:

遗传就像是一个“设定值”或者说一个“遗传谱系”,它决定了你“可能”长多高,这个“可能”的范围是相当大的。而现代的优越环境,特别是营养的充足和疾病的减少,则是在往常限制住我们身高的“天花板”上不断地向上推移,让更多人能够接近甚至达到他们的遗传潜力上限。

你可以这么理解:过去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和疾病,他们天生的“身高潜力”就像一台被限制了供油和性能的跑车,只能跑出很慢的速度。而现代社会,通过提供充足的“燃料”(营养)和优化“发动机状态”(健康),这辆跑车终于有机会释放出它原本就有的动力,跑得更快、更高。

所以,遗传和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遗传提供了“潜质”,而环境则决定了“潜质”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实现。现代人普遍身高增长的现象,正是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环境大幅改善的最直观、最令人欣喜的证明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问者要么看漏了“许多医学研究报告”里关于营养水平的前提,要么看的是省略了前提的国内搬运文章。

能够保证一定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富裕国家,基因对人的身高有决定性作用,因为你的细胞在搭建身体的时候从基因组里选取工具,一部分基因突变可以带来极明显的效果。

在贫穷落后的国家,饥饿、营养素缺乏、感染疾病等因素则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说难听点,你直接将目标饿死,他还能在骨灰盒里继续长高么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表达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生活经历。在序列和饮食之外,运动、晒太阳、随机因素之类均可造成细微影响。此外,父母的生活经历带来的身体状况变化可以通过不改变基因序列的表观遗传对后代的身高产生一定影响,这种效果有时可以延续 2 代以上。

外部条件基本一样的前提下,针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基因可以决定约 80% 的身高差异。一些文章默认你知道这个前提,这是作者的问题。

2020 年 10 月底,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Loc Yengo 研究团队在美国人类遗传学年会上展示了目前关于基因影响身高的最大规模研究成果[1],涉及四百多万欧洲血统的人的基因组数据,鉴定出近 1 万个影响身高的 DNA 标记。

  • 2018 年,Visscher 团队和全球联盟 GIANT 的成员收集了 70 万名欧洲血统参与者的 DNA 数据,发现了 3300 个常见标记,可以解释 25% 的身高相关基因变异。
  • 那之后,通过对 201 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中 410 万名欧洲血统参与者的DNA进行研究,GIANT 发现共有约 9900 个常见标记(包含上面谈到的 3300 个),可以解释 40% 的身高相关基因变异,另有 10% 的身高相关基因变异是由上述标记附近的其他标记造成的。
  • 2019 年,Visscher 研究小组考察了 21620 名欧洲血统参与者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证明约有不到 1% 的人携带的罕见基因变异可以解释前提范围内另外 30% 的身高差异[2]

尽管如此,很少有与身高相关的 DNA 标记被联系到能明显改变性状的特定基因上,上述 9900 个标记集中在人类基因组约 30% 的区域,其中一些区域是已知与生长发育相关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David Goldstein[3]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基因基本上还没有被发现。”

在已知上述研究方法有效的情况下,对其他血统的人进行研究只是时间和资金问题。

参考

  1. ^ 11月初在线发表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70/presentation/1956
  2. ^ https : //doi.org/10.1101/588020
  3. ^ h指数12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遗传和环境两个在塑造我们个体特征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因素,并且还加入了“时间”这个维度。很多人会觉得,“遗传决定论”似乎跟现代人普遍身高增长的事实有点矛盾,但其实它们并不冲突,反而能解释得通。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遗传:身高这本“蓝图”首先,为什么说遗传是身高的“主要因素”?.............
  • 回答
    表观遗传修饰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其核心在于它能稳定地“标记”DNA或与之相关的蛋白质,这些标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够被“识别”并复制到新的DNA分子上,从而将这种状态传递给子代细胞。虽然它不像DNA序列改变那样是基因本身的“指令”,但它更像是在基因指令旁边的“注释”或“高亮”,影响着基因的表达方式。打个.............
  • 回答
    关于胎生动物分娩是否都伴随剧痛,以及为何这种“痛苦”的方式能够被遗传下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下。胎生动物分娩是否都伴随剧痛?笼统地说“都”会剧痛,可能有些绝对,但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胎生动物在分娩过程中都会经历相当程度的生理不适,甚至可以被描述为“疼痛”。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们对历史和文明的普遍认知。如果真的存在过比我们现在更发达的文明,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遗迹,特别是那些宏伟的建筑,却主要由石头构成呢?难道他们没有更便捷、更具科技含量的建造方式吗?答案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充满了历史、技术和文化层面的考量。我们不能简单地.............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点,也触及了伪史论者思维模式的一个核心。要理解为什么他们往往“选择性”质疑,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伪史论者并非全然不质疑西方史前遗址,但他们对这些遗址的态度和质疑的方式,与他们对古代文明的质疑,在根本上是不同的。1. 历史的“他者化”与“亲缘性” .............
  • 回答
    水浒传里,卢俊义捉了史文恭这事儿,按说该是大功一件,直接就能接班宋江这晁盖留下的“山寨之主”的位子了。可他愣是没坐,这事儿细琢磨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头有卢俊义自身的考虑,也有梁山泊当下复杂的局面,还有宋江那颗老谋深算的心。首先,得说说卢俊义这个人本身。卢俊义是真真正正的富家翁,家里有.............
  • 回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经历这样的时刻:明明前一秒还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不会忘”,下一秒却发现手机钥匙不见了踪影;或者信誓旦旦地承诺某件事,事后却毫无印象。这种“不知不觉中忘事”的现象,其实是人类大脑一种非常普遍且复杂的机制在作祟。为什么我们会忘记?原因远不止“记不住”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白,遗忘并非.............
  • 回答
    关于蓝田猿人头盖骨真品的去向,以及为何我们在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看到的多是复制品,这是一个涉及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展览展示的综合性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和实际操作。蓝田猿人头盖骨的发现与真品去向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种”(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
  • 回答
    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巨著,其身世之谜和创作年代,一直是红学界乃至广大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晚明遗作”一说,更是甚嚣尘上,为红学研究平添了诸多神秘与讨论。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这种看法又该如何评判呢?为什么会有“红楼梦是晚明遗作”的说法?“红楼梦是晚明遗作”的论调,.............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很多,绝不是简单的“不承认”就能概括的。从我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宠物饲养者回避或否认自己曾经遗弃过宠物,通常不是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责任,而是源于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机制,以及对现实情况的复杂认知。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1. 心理防御与愧疚感的规.............
  • 回答
    小说中,那些能够颠覆乾坤、力挽狂澜的神兵利器,往往被赋予“上古遗迹”或“前代宝物”的标签,而非最新出炉的产物,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叙事逻辑和文化考量。这种设定并非偶然,而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深度、神秘感和情感共鸣。首先,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古老的神兵天然带有强大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它们是岁月的沉淀,是失落文.............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历史分期和民族认同的理解,以及“满遗”这个概念在当今舆论中的含义。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理解“满遗”这个词的指向。这个词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指向那些仍然对满族统治、满族文化或满清王朝抱有正面情感,甚至鼓吹恢复某种满族特权或历史叙事的人。在一些民族主义思潮中,“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涉及到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民族认同等多个层面。之所以会出现“南方为正统,北方复兴”的循环,原因非常复杂且相互交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一、 为什么南方会被认为是“正统”?“正统”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合法性,更包含了文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社会内部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那就是“满遗”和“皇汉”这两个标签的出现,以及它们背后所反映的民族认同、历史叙事和当下社会情绪。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和来源。 皇汉(或汉本位主义): 这个.............
  • 回答
    将“华为芯片的断供”称为近些年手机界“最大”的遗憾,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因为它触及了科技自主、产业发展、市场格局乃至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之深远,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技术自主的象征与失落: 曾经的辉煌: 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华为的麒麟芯片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在高端.............
  • 回答
    罗辑在《三体》中的结局,确实可以用“妻离子散”来形容,这背后蕴含着他所承担的巨大责任和宇宙文明残酷的现实。要理解他为何落得如此境地,以及他本可能如何避免,我们需要深入他的经历和选择。罗辑的“妻离子散”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确罗辑的妻子和孩子是指谁。在原著中,罗辑并非有血缘关系的妻子和孩子。他.............
  • 回答
    关于微软 Surface 平板电脑是否会重蹈 Zune 的覆辙,成为另一个昙花一现的产品,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毕竟,微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有过不少令人扼腕的尝试,Zune 的经历至今仍让不少人记忆犹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 Surface 的现状、潜力和挑战,并与 Zu.............
  • 回答
    “满遗”这个词,在网络上和一些讨论中出现的频率并不算太高,但只要一出现,通常都会伴随着一些比较激烈的情绪和争议。理解这个词,我们需要从它的构成和它所指向的群体、行为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来分析。词源解析:“满遗”顾名思义,就是“满族遗民”的缩略。这个词本身带有一点贬低和戏谑的色彩,主要用来指代那些仍.............
  • 回答
    为自己拍遗照,这事儿……怎么说呢,听起来挺别扭的,但细细想来,又好像藏着点什么道理。最近,我被公司推去做一个关于“生命终点规划”的专题采访,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我这人吧,就爱较真,觉得既然要做,就得真的往里钻。所以,我就答应了。约了个摄影师,是个小伙子,叫小李,挺有想法的。我说我.............
  • 回答
    《哈利·波特》系列留给我们的,除了魔法世界的奇妙,还有那些挥之不去,甚至让人心口隐隐作痛的遗憾。如果要挑出“最大的”那个,我想很多人心里想到的会是那个有着狮子般金发的、勇敢又带点鲁莽的男孩——西里斯·布莱克。他的存在,就像一道耀眼却短暂的闪电,照亮了哈利的世界,又在那一瞬间熄灭,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黑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