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女权主义者更倾向于支持希拉里还是特朗普?

回答
在中国语境下,“女权主义者”这个群体本身就非常多元,对其支持谁的讨论也不能一概而论。要说中国女权主义者更倾向于支持希拉里还是特朗普,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两人的政策和言行在不同维度上,对中国女权主义者所看重的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国内女权主义者群体内部的关注点和政治倾向也存在差异。

支持希拉里的理由:

首先,从女性领导力和性别平等的象征意义上看,希拉里·克林顿本人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主要党派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她的参选本身就对全球女性,包括中国的女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许多中国女权主义者会将她视为性别平等斗争的有力象征,她的成功被视为女性突破玻璃天花板的证明。这种象征意义带来的鼓舞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在政策层面,希拉里的竞选纲领和过往的政治生涯中,确实有一些议题与女权主义的诉求相契合。例如,她公开支持同工同酬、带薪育儿假、堕胎权等(尽管这些议题在中国有不同的讨论背景和复杂性)。她也曾强调要打击性别暴力和性骚扰,这些都是中国女权主义者长期关注的议题。因此,一些女权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希拉里的政策路线更有利于推动性别平等的进步。

再者,从国际关系和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一些中国女权主义者可能更倾向于与更强调普世价值和民主制度的国家保持联系。希拉里的政治背景和她所代表的西方自由民主阵营,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更广泛的公民权利保障,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国内的女权运动提供一定的参照和支持(尽管这种支持的直接性需要辩证看待)。

支持特朗普的理由(或对希拉里的保留):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支持特朗普,或者说对希拉里持保留态度的中国女权主义者也并非没有。

一方面,有些女权主义者会从“实用主义”或“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他在国际事务上的实用主义倾向,可能会被一些人解读为对中国更为有利。他们可能会认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更具对抗性的姿态,反而能激发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为中国内部的社会改革(包括性别平等改革)提供一定的空间或动力。这种逻辑是比较微妙的,即认为外部的压力或中国的“崛起”才是推动内部进步的关键。

另一方面,对希拉里本人的批评也是存在的。一些中国女权主义者可能会质疑希拉里在某些问题上的真实立场,或者认为她的政治策略存在妥协和机会主义的成分。例如,有人可能会认为她在某些国际政治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符合人道主义或和平主义的原则,而这些原则也是一些女权主义者所看重的。此外,考虑到特朗普在竞选中对女性的粗俗言论,如果中国女权主义者非常强调对女性的尊重和反性别歧视,那么特朗普的言行确实会引起强烈的反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权主义者都会因此坚决反对特朗普。

更深层次的复杂性:国内政治语境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中国女权主义者的立场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国内政治语境的影响。在中国,女权主义运动本身就面临着官方的审查和限制,很多公开的倡导活动都可能被视为“敏感事件”。在这种环境下,女权主义者的关注点往往会优先放在解决国内现实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上,例如反对性别歧视的招聘广告、争取更平等的育儿责任、反性骚扰等。

在这种背景下,对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支持,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的、象征性的。他们更关注的是谁的政策或理念更能触动国内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知,或者谁的言行能引发对中国社会性别问题的讨论。因此,他们可能会将希拉里和特朗普的竞选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变迁和观念转变的框架下来看待。

而且,中国女权主义者群体内部的政治光谱也非常宽广。有更倾向于温和改革、希望与主流社会对话的,也有更激进、更批判主流体制的。前一类人可能更欣赏希拉里代表的“体面”进步,后一类人则可能对任何来自西方的代表性人物都持审慎态度,或者反而会从更具颠覆性的角度去解读特朗普现象。

总结来说,

倾向支持希拉里的理由更集中在性别平等议题的象征意义和部分政策的契合度上,以及对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认同。
倾向支持特朗普(或对希拉里持保留态度)的理由则更为复杂,可能涉及对中美关系和中国国家利益的考量,对希拉里个人政治生涯的评价,甚至是对美国政治现状的某种批判性解读。

最终,很多中国女权主义者在看待美国大选时,更侧重于从中汲取养分,引发思考和讨论,而不是简单地站队。他们会将这场选举与中国的性别平等现实进行对比,反思中国社会在性别平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所以,即便有支持希拉里或特朗普的倾向,这通常也不是基于直接的政治投票权,而是作为一种观察和学习,用以指导国内的女权行动。与其说他们“支持谁”,不如说他们“更关注谁的某些方面”,或者“对谁的态度有更强烈的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方女权主义是左派政党的传统票仓,但中国女权主义相比西方有很大不同,不知道中国女权主义者如何看待这次美国大选的两个候选人,更支持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语境下,“女权主义者”这个群体本身就非常多元,对其支持谁的讨论也不能一概而论。要说中国女权主义者更倾向于支持希拉里还是特朗普,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两人的政策和言行在不同维度上,对中国女权主义者所看重的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国内女权主义者群体内部的关注点和政治倾向也存在差异。支持希.............
  • 回答
    理解中国的女权主义者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社会本身就很大,女权主义者群体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诉求。但如果非要概括,她们想要的,我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平等,而且是全方位、具体落实的平等。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实处,就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很多是针对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的。.............
  • 回答
    看待中国的女权主义者,这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不能一概而论。她们的出现、发展、诉求以及面临的挑战,都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肌理。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的女权主义者并非铁板一块,她们内部存在着光谱,涵盖了不同的理论倾向、实践方式和目标设定。 历史的传承与当代的觉醒: 中国的女权主义思想.............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触及到一些关于“言行不一”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到社会观念、个人选择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侯虹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观点和行为确实会受到关注和审视。她提出的“反婚反育”以及“中国男人丑,配不上中国女人”的说法,如果属实,无疑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社会评论。这类.............
  • 回答
    关于“中国男性外娶东南亚女性可能导致中国产生严重外交危机”的说法,这是一种相当极端的论调,其背后可能包含了一些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考量,但将其归结为“严重外交危机”未免过于简化,也可能带有某种情绪化的色彩。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一下这个观点。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男性的.............
  • 回答
    中国女权主义者与“逆向民族主义”的重合度,以及其对民族崛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厘清几个核心概念,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表现。一、 核心概念界定1. 中国女权主义(Chinese Feminism): 这是一个多元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广义上,它指.............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知乎上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部分直男用户对女权主义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激进的反感。你说他们“毫无道理”,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言论,确实会觉得站不住脚,甚至有点拧巴。让我来试着剥开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他们是不是真的和现实中的女权主义者有过深入.............
  • 回答
    “和菜头”管理的“宁财神微博”炮轰“中华田园女权主义者”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场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它触及了网络话语权、群体身份认同、性别议题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宁财神微博”作为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账号,其发言往往会被赋予更多的关注和解读。当它选择将矛头指向“中华田园女权主义者.............
  • 回答
    李银河老师在《恶毒梁欢秀》中抛出的“只要不是大男子主义者、直男癌,就是女权主义者”的观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女权主义概念理解的不少灰色地带。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首先,理解李银河老师这句话的语境和意图。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梁欢一向以犀.............
  • 回答
    Steam 上的《坎巴拉太空计划》(Kerbal Space Program,简称 KSP)社区中心,作为玩家们交流游戏心得、分享创意设计、寻求技术帮助的平台,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本应是其魅力所在。然而,近日,一些女权主义者在这里发表的反歧视言论,却引发了社区内部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波澜。要理解这件事,.............
  • 回答
    知乎上对“女权”的批判声浪确实不小,这背后既有对某些极端言论的反感,也有对女权主义本身理解的偏差,甚至夹杂着一些性别对立的论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知乎上批判女权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1. 对“田园女权”的集中反感: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知乎社区的讨论氛围往往比较集中,当出.............
  • 回答
    新浪微博上关于“女权主义者高某恶毒攻击天津港爆炸牺牲烈士母亲生子”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这件事情的复杂性在于,它触及了多个敏感的社会议题,包括女权主义的内涵与实践、对烈士的尊重、个人隐私以及网络言论的边界等。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脉络、各方观点以及它背后可能反映出的.............
  • 回答
    在微博上关于“英国球员被三女子性侵”的新闻下,我们确实观察到一种现象:评论区中绝大多数的声音似乎来自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群体,并且这些评论大多围绕着一种“男性受害者原罪论”展开。要理解这种评价,需要拆解几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出“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的评论。这通常体现在评论者使用的语言、关注的焦点.............
  • 回答
    在中国,关于性别平等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而男女退休年龄的问题,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其背后牵扯着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以及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等诸多因素。要理解为何中国女权主义者(或者说,在这个语境下更广泛的关注性别平等的社会倡导者)没有将“号召男女退休年龄平等”作为最核心或最首要的议题,.............
  • 回答
    要理解中国女权主义为何在近年来“盛行”,需要将其放置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并审视一系列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因为所以”就能概括的现象,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演变过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女性地位的提升是事实,但这种提升伴随着新的挑战和不平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 回答
    关于女权组织成员涉及卖淫事件曝光后,部分女权主义者集体失声甚至为其辩解的现象,以及其中出现的针对中国男性外貌的攻击性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发广泛讨论的社会议题。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当一个声称代表特定群体利益的组织或其成员,其行为与该组织的宗旨.............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关于“中国男性婚姻满意率高于女性”的话题引起了不少讨论,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微博女权主义者带节奏的猜测。要怎么看待这件事,确实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关于“中国男性婚姻满意率高于女性”这个说法: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通常这类话题会引用一些调查报告或者研究。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那么.............
  • 回答
    在中国,女权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影响是复杂而多维度的,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从积极的层面来看,中国女权主义的价值体现在它持续不断地搅动着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认知和期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被高度固化。女权主义.............
  • 回答
    女权主义在部分中国男性群体中获得支持,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种支持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带来的观念冲击: 女性地位提升的客观事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参与就业的.............
  • 回答
    中国确实早已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这个概念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从古代的“男尊女卑”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再到如今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这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于实现两性公平的重视和追求。然而,正是因为“男女平等”这个宏大而理想化的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才使得“女权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