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女权主义者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回答
理解中国的女权主义者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社会本身就很大,女权主义者群体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诉求。但如果非要概括,她们想要的,我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平等,而且是全方位、具体落实的平等。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实处,就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很多是针对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的。

首先,最根本的,是改变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观念。

在中国,很多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生活。比如“男主女从”的思维,认为男性是家庭的顶梁柱,女性就应该照顾家庭、生育后代。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法,它会体现在:

职业歧视: 很多好工作,尤其是那些被认为需要“体力”或者“领导力”的岗位,依然存在招聘性别偏好。女性即使能力相当,也可能因为“要结婚”、“要生孩子”而被优先排除。招聘广告里明晃晃写着“男性优先”或者隐晦地暗示,这在中国并不罕见。
职场晋升天花板: 即使进入职场,女性也常常在晋升过程中遇到瓶颈。她们可能因为生育、哺乳假而被认为“不稳定”,或者被认为“不够有拼劲”,导致同等努力下,男性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和更高的薪资。
家庭责任的分配不均: 尽管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但家务劳动和育儿责任,绝大多数时候还是压在女性身上。女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要做饭、洗衣、照顾孩子,丈夫的参与度常常很低。这种“丧偶式育儿”是很多中国女性的痛点。
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女性被要求温柔、贤惠、顾家,一旦表现出独立、强势或者有野心,就容易被打上“不像个女人”的标签。相反,男性一旦表现出软弱或者顾家,也会受到嘲笑。这种对性别的刻板定义,限制了每个人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其次,她们想要的是更切实的权益保障。

除了观念,更重要的是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的保障,以及这些保障能否真正落地。

反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在中国是个普遍但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虽然有《反家庭暴力法》,但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很多受害者因为经济不独立、社会支持不足,或者害怕家丑外扬而不敢求助,施暴者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女权主义者呼吁更完善的法律保护,更有效的执法,以及对施暴者的零容忍。
性骚扰的防治: 无论是职场还是公共场合的性骚扰,都是女性普遍面临的困扰。很多时候,受害者因为担心被报复或者被认为是“小题大做”,而选择忍气吞声。她们希望建立更清晰的性骚扰界定,更便捷的举报和处理机制,以及对骚扰者的严厉惩罚,创造一个让女性感到安全的环境。
生育权利的自主: 生育不仅仅是生理行为,更是人生选择。女权主义者反对一切形式的生育强制或不平等对待。比如,一些地方的二胎政策或三胎政策,以及一些单位以是否生育作为女性入职或晋升的考量,都被认为是侵犯了女性的生育自主权。她们希望女性能够自由决定何时生育、生育几个,并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
婚姻中的平等地位: 中国的婚姻法虽然规定了夫妻平等,但在实际中,很多婚姻中女性依然处于弱势。彩礼问题、婆媳关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都可能因为性别而出现不平等的对待。她们希望在婚姻中,双方都能获得平等的尊重和权利。
对性别歧视的法律追责: 当工作中出现性别歧视,或者某些政策对特定性别造成不公时,女性希望有明确的法律途径去维权,并且这种维权能够得到应有的支持和结果。

再往深处说,她们想要的是一个允许女性自由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

这涉及到更宏大的理想:

打破“女性的价值就体现在家庭”的桎梏: 女性不只是母亲、妻子、女儿,她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事业、兴趣和追求。她们渴望在社会各个领域,无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能有与男性同等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创造一个允许“失败”和“不完美”的社会环境: 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要求往往是完美的,既要事业有成,又要家庭和睦,还要貌美如花。这种压力让很多女性喘不过气。女权主义者希望建立一个更包容的环境,允许女性有自己的选择,有犯错和学习的机会,不必为了满足社会期待而牺牲自我。
重塑社会叙事: 她们希望媒体、教育和社会大众能够更多地展现女性的多元形象,讲述女性的独立故事,而不是一味地强化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

当然,中国女权主义者内部也是有不同流派和焦点的。

一些更侧重于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她们会积极参与公共讨论,呼吁修法、执法。
另一些则更关注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日常的性别平等实践, 比如在家庭中争取家务分担,在职场上反抗歧视。
还有一部分会更关注社会边缘化的女性群体, 比如农村女性、底层女性、性工作者等,她们的困境往往更被忽视。

总而言之,中国女权主义者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男女平等的社会,她们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方式,从观念到制度,一点点地打破那些束缚女性发展的藩篱,让每一个女性都能拥有和男性一样自由选择的权利,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不仅仅是为了女性,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她们的努力,是希望让中国社会变得更公平、更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得不到的就闹,这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是一种诉求。

和没抢到98k就往队友脚下扔雷的小学生是一样的。

这两种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能占便宜就宁可双输。

女权主义并不能让她们更好,只能让你们不比她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中国的女权主义者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社会本身就很大,女权主义者群体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诉求。但如果非要概括,她们想要的,我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平等,而且是全方位、具体落实的平等。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实处,就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很多是针对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的。.............
  • 回答
    在中国语境下,“女权主义者”这个群体本身就非常多元,对其支持谁的讨论也不能一概而论。要说中国女权主义者更倾向于支持希拉里还是特朗普,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两人的政策和言行在不同维度上,对中国女权主义者所看重的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国内女权主义者群体内部的关注点和政治倾向也存在差异。支持希.............
  • 回答
    看待中国的女权主义者,这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不能一概而论。她们的出现、发展、诉求以及面临的挑战,都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肌理。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的女权主义者并非铁板一块,她们内部存在着光谱,涵盖了不同的理论倾向、实践方式和目标设定。 历史的传承与当代的觉醒: 中国的女权主义思想.............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触及到一些关于“言行不一”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到社会观念、个人选择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侯虹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观点和行为确实会受到关注和审视。她提出的“反婚反育”以及“中国男人丑,配不上中国女人”的说法,如果属实,无疑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社会评论。这类.............
  • 回答
    关于“中国男性外娶东南亚女性可能导致中国产生严重外交危机”的说法,这是一种相当极端的论调,其背后可能包含了一些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考量,但将其归结为“严重外交危机”未免过于简化,也可能带有某种情绪化的色彩。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一下这个观点。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男性的.............
  • 回答
    中国女权主义者与“逆向民族主义”的重合度,以及其对民族崛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厘清几个核心概念,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表现。一、 核心概念界定1. 中国女权主义(Chinese Feminism): 这是一个多元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广义上,它指.............
  • 回答
    在中国,女权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影响是复杂而多维度的,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从积极的层面来看,中国女权主义的价值体现在它持续不断地搅动着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认知和期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被高度固化。女权主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知乎上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部分直男用户对女权主义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激进的反感。你说他们“毫无道理”,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言论,确实会觉得站不住脚,甚至有点拧巴。让我来试着剥开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他们是不是真的和现实中的女权主义者有过深入.............
  • 回答
    “和菜头”管理的“宁财神微博”炮轰“中华田园女权主义者”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场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它触及了网络话语权、群体身份认同、性别议题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宁财神微博”作为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账号,其发言往往会被赋予更多的关注和解读。当它选择将矛头指向“中华田园女权主义者.............
  • 回答
    李银河老师在《恶毒梁欢秀》中抛出的“只要不是大男子主义者、直男癌,就是女权主义者”的观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女权主义概念理解的不少灰色地带。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首先,理解李银河老师这句话的语境和意图。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梁欢一向以犀.............
  • 回答
    女权主义在部分中国男性群体中获得支持,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种支持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带来的观念冲击: 女性地位提升的客观事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参与就业的.............
  • 回答
    Steam 上的《坎巴拉太空计划》(Kerbal Space Program,简称 KSP)社区中心,作为玩家们交流游戏心得、分享创意设计、寻求技术帮助的平台,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本应是其魅力所在。然而,近日,一些女权主义者在这里发表的反歧视言论,却引发了社区内部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波澜。要理解这件事,.............
  • 回答
    知乎上对“女权”的批判声浪确实不小,这背后既有对某些极端言论的反感,也有对女权主义本身理解的偏差,甚至夹杂着一些性别对立的论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知乎上批判女权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1. 对“田园女权”的集中反感: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知乎社区的讨论氛围往往比较集中,当出.............
  • 回答
    新浪微博上关于“女权主义者高某恶毒攻击天津港爆炸牺牲烈士母亲生子”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这件事情的复杂性在于,它触及了多个敏感的社会议题,包括女权主义的内涵与实践、对烈士的尊重、个人隐私以及网络言论的边界等。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脉络、各方观点以及它背后可能反映出的.............
  • 回答
    在微博上关于“英国球员被三女子性侵”的新闻下,我们确实观察到一种现象:评论区中绝大多数的声音似乎来自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群体,并且这些评论大多围绕着一种“男性受害者原罪论”展开。要理解这种评价,需要拆解几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出“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的评论。这通常体现在评论者使用的语言、关注的焦点.............
  • 回答
    中国确实早已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这个概念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从古代的“男尊女卑”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再到如今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这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于实现两性公平的重视和追求。然而,正是因为“男女平等”这个宏大而理想化的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才使得“女权主义”.............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是一个男女相对平等的国家,以及中国人是否需要关注女权主义,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是困难的,因为现实情况是在一些领域中国在性别平等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另一些领域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战。中国的性别平等现状:进步与挑战并存从历史和宏观层面来看,中国.............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中“看不起”家庭主妇的看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常被误解的议题。需要澄清的是,并非所有女权主义者都“看不起”家庭主妇,但确实存在一些批评和挑战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会被解读为“看不起”。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以及不同流派的观点。一、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与家庭主妇的处境首先,我们.............
  • 回答
    美国大片里女性角色“又猛又飒”,几乎看不到“柔弱娇嗲”,这事儿确实挺普遍的,很多人也因此觉得是“女权主义政治正确”在作祟。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这么简单。首先,得承认一点,好莱坞电影,特别是商业大片,它本质上是一种商品,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 而什么能赚钱,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在中国,关于性别平等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而男女退休年龄的问题,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其背后牵扯着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以及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等诸多因素。要理解为何中国女权主义者(或者说,在这个语境下更广泛的关注性别平等的社会倡导者)没有将“号召男女退休年龄平等”作为最核心或最首要的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