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蒙古疆域的北端真的到达北冰洋了吗?

回答


蒙古国的疆域北端并未到达北冰洋,这一误解可能源于对地理范围的混淆。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蒙古国的地理位置与北端坐标
地理位置: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接中国,东连韩国和朝鲜,西接哈萨克斯坦。其主体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端坐标:蒙古国的最北端位于北纬51°10′左右,位于肯特省(Khangai Province)与俄罗斯的边界附近。这一区域属于西伯利亚地区,但尚未进入北极圈(北纬66°33′N)。
与北冰洋的距离: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北,其最北端(如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或北纬75°N附近的海域)距离蒙古国最北端约1,50ity(约1,500公里)。蒙古国的北端与北冰洋之间隔着西伯利亚大陆和北冰洋的边缘海(如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



2. 北冰洋的地理范围与蒙古的关联
北冰洋的北端:北冰洋的最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斯瓦尔巴群岛(挪威)、北地群岛(俄罗斯)等区域,其纬度范围在北纬70°至80°N之间。
蒙古与北冰洋的地理分界:蒙古国的北端(北纬51°N)与北冰洋的纬度差约19°N,两者之间隔着西伯利亚高原和北冰洋的边缘海。蒙古国的北端并不直接与北冰洋相邻,而是位于西伯利亚大陆的中纬度区域。



3. 蒙古国与北冰洋的间接联系
贝加尔湖的误解: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州,北纬51°N左右,与蒙古国的北端(北纬51°N)相距约60公里。贝加尔湖属于淡水湖,其湖面海拔约456米,并非北冰洋的一部分。贝加尔湖的北部边界靠近北纬51°N,但其湖面与北冰洋之间隔着西伯利亚高原和北冰洋的边缘海。
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边界: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边界线在北纬51°N附近,但这一边界线位于西伯利亚大陆的中纬度区域,与北冰洋无关。



4. 历史与政治边界
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边界:当时蒙古国的北端边界位于北纬51°N,与俄罗斯的边界线大致沿贝加尔湖以北的区域。这一边界并未延伸至北冰洋。
现代边界与北冰洋的隔阂:蒙古国的北端与北冰洋之间隔着西伯利亚大陆和北冰洋的边缘海,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陆地或水域连接。蒙古国的北端属于中纬度地区,而北冰洋的北端属于高纬度地区,两者在地理上相距甚远。



5. 可能的误解来源
贝加尔湖的混淆:贝加尔湖的北部边界与蒙古国的北端相距不远,但贝加尔湖本身并不属于北冰洋,其湖面与北冰洋之间隔着西伯利亚高原。
北冰洋的地理范围:北冰洋的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北,而蒙古国的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南(北纬51°N),因此两者在地理上并不直接相连。
地理概念的混淆:北冰洋是海洋,而蒙古国的北端是陆地,两者之间隔着陆地和海域,不存在直接的“到达”关系。



6. 结论
蒙古国的北端(北纬51°N)位于西伯利亚大陆的中纬度区域,与北冰洋(北纬70°N以上)之间隔着西伯利亚高原和北冰洋的边缘海。因此,蒙古国的北端并未到达北冰洋,两者在地理上相距约1,500公里,属于中纬度与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

简要总结:蒙古国的北端位于西伯利亚大陆的中纬度区域,与北冰洋之间隔着陆地和海域,两者在地理上并不直接相连。北冰洋的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北,而蒙古国的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南,因此蒙古国的北端并未到达北冰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蒙古没有,明朝时短暂达到过。

user avatar

答案是没有,这不是我自己观点。近年来中外学界都不认为蒙古极盛时期疆域达到了北冰洋。

一、蒙古帝国最接近北冰洋的时候。在攻下特维尔和雅罗斯拉夫尔之后,1238年接近了诺夫哥罗德(约以南100km处),但应该是遇到了难以行进的沼泽,放弃了攻打,就忽而改道南下。可能不是蒙古军队到达最北界,但我认为是蒙古军队西征到达最接近北冰洋的地方(离白海已经很近了,但纬度只有58度)。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蒙古军队并未饮马北冰洋。

另外金帐汗国可能也一度离北冰洋比较近(我不太了解这个国家),但很肯定它也没碰到北冰洋。 下图为1300年的蒙古人建立的四个国家

二、从元代实录看蒙古北界

蒙古帝国在今西伯利亚控制的地区基本被元继承,因其地域广袤,且不行郡县制,要准确判断其四至道里有一定困难。成书于1240年的蒙古典籍《蒙古秘史》和成书于1307年利用宫廷档案写作的波斯史书《史集》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北方草原诸部和森林诸部的情况。

1、《蒙古秘史》主要描述如下:

以上所列诸部大多见著于《史集·部族志》,学者曾详加考释。兹采辑考辨,提要转述,并略作引申。上述诸部,大致分布于唐努乌梁海、贝加尔湖、叶尼塞河流域及其西面三个地区。

努乌梁海地区分布的有斡亦剌惕(主要分布于德勒格尔河及希什希德河流域)、秃巴思(今图瓦人,在图瓦自治州)、合卜合纳思(《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作“撼合纳”,贝克穆河(大叶尼塞河流域)、兀儿速惕(《元史·地理志》作乌斯, “在吉利吉思东,谦河之北”,即今乌鲁克穆河北流后汇入的支流乌斯河流域)。通过对斡亦剌惕、秃巴思、合卜合纳思、乌斯等部的降服, 蒙古国取得了整个唐努乌梁海以及库苏古尔湖以西和萨彦岭以北的部分地区。

贝加尔湖地区分布有不里牙惕(贝加尔湖东南部)、巴儿浑(《史集·部族志》称其扎营于色楞格河彼岸的巴尔忽津地区, 实际范围更大, 从色楞格河下游东北的巴尔古津河自东流入贝加尔湖, 其流域称巴尔忽草原)、康合思(当即《元史·地理志》所记昂可剌, 在贝加尔湖西, 亦因安加拉河为名)、豁里(贝加尔湖西岸)、秃麻惕(安加拉河上源, 邻近豁里部)、巴亦惕(贝加尔湖西岸、伊尔库茨克西北)、不剌合臣、客列木臣(两部邻近, 属于安加拉河上游巴拉干草原和河东的乌达、奥萨直到满祖罗克等支流沿岸)。上述诸部均分布于贝加尔湖一带, 但并非是拙赤一次全征服的。

唐古乌梁海和贝加尔湖附近各部可以看这张图↓


叶尼塞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则有乞儿吉思(《元史·地理志》记“其境长一千四百里, 广半之, 谦河经其中,西北流,又南有水曰阿浦,东北有水曰玉须” 。谦河即叶尼塞河;阿浦即阿巴根河;玉须可能是安加拉河或某支流, 质言之, 在叶尼塞河往西至阿巴根河流域)、必儿(乞儿吉思以北的西伯利亚广大地区)、客思的音(《史集·部族志》记载其居在乞儿吉思和谦谦州人境内的森林里)、田列克(即帖良古惕)和脱额列思(两部均是在额尔齐斯河以东、乞儿吉思、谦谦州以西居住的林木中百姓, 受八邻万户豁儿赤管辖)、秃合思(《史集》未载, 无考)、塔思(后来哈萨克人一部,元代居地不详)、巴只吉惕(哈萨克人一部。或以为在乌拉尔河以东至托波河之间, 此部是拙赤招降中最西面的一部)。其中,元军与八邻部曾在亦必儿·失必儿之地展开战斗 。亦必儿·失必儿据考证即乞儿吉思以北的西伯利亚广大地区,或鄂毕河流域 ,西方学者认为在西西伯利亚平原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盆地” 。这也是元朝北疆较北的地名。

亦必儿 · 失必儿大体位置↓

2、为了了解北方是否还有未臣服之部,窝阔台大汗曾派遣“和端等入北海, 往复数年, 得日不落之山” ,这大概是当时所行最北的记录了(注意是最北,大概在北纬66度,中西伯利亚的66度离北冰洋还老远呢!)。

三、从后代记录看蒙古北界

我不想说太多概括性描述元朝疆域的文字记录。当然即便史学家的概括性描述,也从未出现“北暨冻海” 、“ 冰洋”的说法,元明清时期的古地图只把北界划到了约北纬49度。元代朱思本在仁宗时奉诏代祀名山大川,根据实地考察所得,并参校前人著作,先绘各地分图,继为总图,绘成图广七尺,幅面四十九平方尺的《舆地图》二卷。可惜的是,《舆地图》原图已佚,所幸其成为明代《广舆图》一书的祖本和蓝图,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元朝的管辖范围以下《广舆图》的总图,请问北冰洋在哪里?

相对于其他史学家的概括性描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面对元朝疆域的描述更精确一些,即便是一家之言,也远胜于其他史学家。先粘上来一段对《读史方舆纪要》的分析:

四、关于北海测影所

元朝北疆濒临北冰洋海岸这一结论的最重要论据是,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过全国性的日影观测科学实验, 设立了大都测影所和全国26 个地方测影所, 以编制《授时历》。《中国史稿地图集》的《元初测影所分布图》就把北海测影所明确标在泰梅尔半岛北端的切柳斯金角上。谭其骤先生主编的两部地图集则把北冰洋喀拉海标注成北海。真的是这样吗?

《元史 天文志 四海测验》对北海测影所向北的位置记得较清楚,其坐标是:“ 北海, 北极出地六十五度, 夏至暑影长六尺七寸八分, 昼八十二刻, 夜一十八刻” 。我们今天知道, 北半球任何地区的北极星高度角与该地的地理纬度同值。鉴于中国古代一圆周为365 度(因一年有365天),故北海测影所的位置可初步确定在北纬64度左右

再把古时刻折算为今时分。一天有24 小时,有1440分。1刻合14分24秒,82刻合1180分48秒,合19小时40分48秒。于是,便知夏至日北海测影所的昼长约为19时41分,夜长约为4时19分。查表知夏至日北纬60度处昼长18时30分,夜长5时30分;北纬65度处昼长21时9分,夜长2时51分。北海测影所的昼长介于上述二处之间,应该在北纬62-63度之间。

显然无论是64度,还是62-63度,都与西伯利亚的北冰洋相去甚远。最后说明一下, 元人的北海测影所向北达到了北纬63度, 不等于元人在东经70度到140度一160度的巨大跨度内都达到过北纬63 度。政治地理学和国际法学认为, 某国的臣民先到过某地, 但未在那里长期留守、居住或管理统辖, 就不等于某地已是某个国家、政权的疆土地盘, 不等于已把某地“ 划入了” 某国的“ 版图” 。因为那样的事例在探险史、地理发现史、旅行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user avatar

冰天雪地得,你站在哪儿,眯缝着眼,大风里抖抖索索,都是北极气旋的怀抱,洋不洋的,都可以腿儿着去加拿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蒙古国的疆域北端并未到达北冰洋,这一误解可能源于对地理范围的混淆。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蒙古国的地理位置与北端坐标 地理位置: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接中国,东连韩国和朝鲜,西接哈萨克斯坦。其主体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端坐标:蒙古国的最北端位于北纬5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叙事、国家认同以及后世对过往王朝的解读等多个层面。单就“元是我国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这一说法,为什么在中国如此普遍,而在曾被蒙古统治的其他国家却鲜有类似论调,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元朝”在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特殊地位。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
  • 回答
    明朝的疆域问题,尤其是是否包含今日的新疆、西藏和蒙古地区,历来是史学界探讨的焦点,也容易引起一些误解。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归历史文献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抛开后世的疆域概念,仔细梳理明朝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和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古代王朝的“疆域”概念,与现代国家边界的概念是不同的。古代的.............
  • 回答
    蒙古的“西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蒙古帝国向西扩张的历史进程,并非单一目标驱动,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而成,其背后既有战略上的考量,也有经济上的诱惑,更有人口和政治上的压力。要详细讲述这段历史,我们需要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代说起。一、统一蒙古:奠定西征的根基在成吉思汗(铁木真)崛起之前,蒙古各部.............
  • 回答
    蒙古与美国关系向来亲密,地理位置上也确实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但为何美国没有选择在蒙古驻军,这其中涉及的考量相当复杂,远非简单的“亲美”就能概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现实考量:蒙古的地理位置,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大邻国之间,确实是其“优越性”所在。这种“优越性”.............
  • 回答
    蒙古灭金,这盘棋说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算清楚的,这里面恩恩怨怨,早就缠绕不清了。要说政治上有没替辽国报仇的情绪?这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蒙古和辽国的渊源可不能忽视。你想啊,辽国当年是怎么灭的?就是被金国给灭的。这金国,说白了就是女真人起的。那会儿辽国和蒙古部落之间,虽然算不上什么.............
  • 回答
    蒙古骑兵,尤其是他们令人胆寒的骑射部队,在那个冷兵器时代绝对是战场上的噩梦。然而,即便是这样一支精锐的骑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西方军事技术和战术的进步,也会遇到越来越强劲的对手,甚至会感到吃力。要说蒙古骑兵真正开始感到吃力,甚至在某些战役中遭遇失败,那大概要从 14世纪末期到15世纪初期 的西方军.............
  • 回答
    蒙古骑兵那会儿的风头,简直是席卷欧亚大陆,让多少帝国的统治者夜不能寐。说他们“人均李广”,这话说得有意思,李广嘛,汉朝的飞将军,箭术高超,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那蒙古骑兵是不是人人都能跟李广比?这事儿得分开来看。首先,得承认,蒙古骑兵的战斗力确实是惊人的。他们的强,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有一整套系统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蒙古回回”、“托茂人”和“康家人”这三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群体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称谓的形成背景、时间以及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历史进程中的民族融合、地域迁徙和文化认同等复杂过程。 一、 “蒙古回回”的形成“蒙古回回”这个称谓并非一个单一的、严格定.............
  • 回答
    论及蒙古骑兵为何在与马穆鲁克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打不过”可以概括,其中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从战术策略到武器装备,再到战场环境乃至领袖指挥,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更像是一场历史巨石的碰撞,一方是横扫亚欧大陆的无敌旋风,另一方则是守护埃及门户的钢铁壁垒。蒙古骑兵的强大无需多言。他们的核心.............
  • 回答
    蒙古国,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极具魅力的国度,如果你对它略有耳闻,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广袤无垠的草原、纵横驰骋的骑兵以及深邃悠远的蓝天。但蒙古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碰撞,粗犷与细腻并存的独特存在。想象一下,当你踏上这片土地,首先迎接你的,是那几乎触及地平线的苍茫草原。这不仅仅.............
  • 回答
    要说蒙古帝国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战术,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帮草原上的狼,他们可不是只会一窝蜂地冲上去,而是把战场当成了棋盘,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我给你细说几个最绝的,保证让你听了直呼过瘾。1. 声东击西,声势浩大!—— 离间计与心理战的极致运用这招蒙古人玩得炉火纯青,尤其是在面对大型、结构复.............
  • 回答
    蒙古骑兵与步兵方阵的对决,是一场冷兵器时代技术与战术的巅峰碰撞。这不仅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与适应性的博弈。当呼啸而来的铁骑撞上坚不可摧的密集阵型,谁能笑到最后,往往取决于双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又如何克制对方的锐气。蒙古骑兵的优势:速度、机动性与远程打击蒙古骑兵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其无与伦比的速.............
  • 回答
    关于蒙古帝国为何最终弃用八思巴文,这是一个涉及政治、文化、宗教以及实用性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并非一蹴而就,也非单一原因所致。 要想深入理解,咱们得从头捋一捋。八思巴文的“诞生”与推广首先,咱们得知道八思巴文是怎么来的。 13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奉命创制了一种新的文字。.............
  • 回答
    咱们聊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关于蒙古四大汗国和元朝,它们之间可不是简单的“什么关系”,而是源出一脉,又各自独立,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互相影响、甚至对抗的复杂共生体。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回到那个震古烁今的男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以他为核心的蒙古帝国。这个帝国,说白了,就是当时.............
  • 回答
    蒙古帝国,尤其是其继承国伊儿汗国,在征服其广阔疆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群,其中土库曼人是一个绕不开的群体。要理解伊儿汗国境内的土库曼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一、土库曼人的起源与早期迁徙:首先,得明白土库曼人并非凭空出现在伊儿汗国境内。他们原本是起源于中亚的突厥语民族,在11世纪开始大规.............
  • 回答
    蒙古,一个在中国北边、俄罗斯南边,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说起蒙古,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成吉思汗、草原、牧民,还有那蓝天白云下奔腾的骏马。这些画面当然没错,但蒙古远不止这些,它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挑战的国家。地理与环境:天苍苍,野茫茫蒙古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广袤。国土面积约15.............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蒙古咸味奶茶那种“奇怪”的感受,这其实非常正常,也很普遍。毕竟,对于习惯了甜味饮品的人来说,第一次接触到以咸味为主调的奶茶,味蕾的反应必然是惊讶甚至不适的。而对蒙古人来说,这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情感。这背后,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在作祟。味蕾的.............
  • 回答
    关于蒙古为什么会分成“内蒙古”和“外蒙古”,这背后牵扯到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变迁,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简单界限。理解这个划分,需要我们穿越回清朝,甚至更早的时代,去看看历史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今天的格局。最初的“蒙古”:一个庞大的整体在近代国家概念出现之前,我们所说的“蒙古”更多是指一个地理概念和一个民.............
  • 回答
    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如何看待清王朝,这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情感和历史解读,绝非一概而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梳理,尽量展现出那个时代蒙古人的真实声音和思考。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在清王朝统治的漫长岁月里,蒙古各部与清朝之间存在着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张力的关系。正面或至少是相对稳定的时期: “藩属”的定位: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