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新疆特有的动物,这个小动物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它非常非常的稀有,而且是最近2、30年的时间才被人们发现的,目前估计存在的数量也不到1000只,说比大熊猫都稀有,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第二个特点呢,就是萌,虽然这个小东西小巧而且难以见到,但有人还是拍下了她的一些照片,并且从这些仅有的几张照片里我们都能感受到她那浓浓的萌点。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主人公上场!
小伙伴们有认识她的嘛?
伊犁的小伙伴在哪里??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没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这位小萌物呢,就是被称为“兔中化石”的无敌呆萌兔中超级小可爱————伊犁鼠兔
她的数量少到令人心疼,是真真正正的兔子里的兔家族里的新成员,但是它的祖先可是非常古老的物种,主要生活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天山裸岩区,而这片区域呢,常年被积雪覆盖,所以她们的生活的区域实际上非常的小,而且近些年还在不断缩小,而这位小朋友最喜欢的行动方式就是跑跑跳跳,在岩石之间爬来爬去,蹦来蹦去。
(这毛茸茸的小屁股,好想摸摸呀o(╯□╰)o)
而这位小朋友吃的是啥呢?
天山雪莲!!
青兰
地衣
火龙草
除此之外,还有金莲花,虎耳草什么的,总之都是我们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由于这些植被本来就稀少,而且多生长在高海拔的夹缝中间,所以鼠兔经常会饿肚子。
除此之外,这位小朋友天敌还特别多,什么狐狸,狼,石貂,猛禽啊,经常会来蹂躏她一番。
有时候俺也会找个安静的地方
无论怎样,都要努力的面对兔生的艰辛。。。
闲暇的时候,我也会露上一手飞檐走壁的绝技。。
但更多时候,我还是喜欢做一个吃吃喝喝的小懒虫,哦不,懒兔~
怎么样各位看官,我可不可爱??
!!!
喜欢我要点赞哦~
高原上的动物哪有不可爱的。
高原因为冷,昼夜温差特别大,大家都非常的热衷于往自己的身上长脂肪,因此都圆滚滚的,而且毛又厚,想不可爱也难。
高原鼠兔。
惨叫君,学名喜马拉雅旱獭,又叫雪猪。
雪鸡,快跑啊,肯德基爷爷来啦!
这不是二哈,这是大飞囊。
这是长得比较意外的藏狐先生,它们都比较欠扁。
“哥,丫瞅我。”
“你瞅啥?”
“请问你们是沙雕咩?”
“我们是金雕!金雕懂不懂?”
大牦牛。
雪雀。
一只突然抽风的大黄。
当然还有大家喜闻乐见的龙牙君。
我们胖,但是我们可爱,又没吃你家大米,咋地!
最近,在BBC自然纪录片——大自然奇葩专题中,我就见识了不少被定义为奇葩的有趣生物。
这里指的奇葩(英语原词:misfit),英文原意是指不能适应环境的人。在这个纪录片中,被引申为与环境与本身所出族类格格不入的动物。
不过看来,这期简直就是卖萌与逗比生物合集,其中的不少动物,让我实在怀疑是在卖萌为生!
随便举几个例子。
这帮奇葩里有我们的卖萌国宝,素食主义者——大熊猫君。
(这里注释一下,熊猫是杂食动物,除了竹子以外,饿惨了也会吃小动物。这里BBC所说的素食者有点戏谑成分在里面,因为熊猫本质是熊,身体结构应该是肉食动物。)
嘿咻嘿咻,竹子什么的最喜欢了!
熊猫吃竹子的动作是不是很萌,虽然是只熊,但人家爱吃素哦。
有生活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全世界现存36种鼹鼠中,唯一在地面觅食的大头鼹鼠。虽然它们视力很差,听力很弱,生为鼹鼠,却不喜欢呆在地底下白夜行,有一颗向往光明的心,喜欢到狼群聚集的地面吃点草,沐浴一下阳光....
然后顺便享受九死一生的高原真实版打鼹鼠游戏,调戏饿狼...
尽管头很大,但实践证明,他们真的不聪明...
这个种族能延续下来也挺神奇的...
有生活在森林里的企鹅家族,天天在小溪里游来游去享受隐居般的生活...
瞧这笨拙的身姿在森林里灵巧地腾转挪移~
下班咯,买完菜回家啦啦啦·~~
还有永远倒着游泳老是要撞到海底石头的鹦鹉螺,简直逗比,它们的日常就是不断撞与被撞= =
最后看到他撞到乌贼无辜的逃命我笑惨了哈....
章鱼:我擦,一个月功夫你撞我五回了,诚心的吧?!
其他还有不少,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以上种种,虽然有些奇葩,至少都有起码的生存能力,比如熊猫虽然素食,但战斗力其实不低,毕竟是熊;
大头鼹鼠虽然眼神耳朵都不好又爱玩生死时速,但也有一种哨兵鸟做眼给他们站岗放哨,以保证逃跑生存率(虽然我很怀疑这样作死的生存率...);
鹦鹉螺虽然天天都在撞车,简直是海底世界的大路痴+肇事之王,但至少,人家壳很硬...-= =
官方吐槽..
不过接下来要出场的这位,也就是今天的主角,它们身上的奇葩二字,谁与争锋!当之无愧!
对,就是下面这只,史上最蠢的鹦鹉...
它们的名字叫——鸮(xiao)鹦鹉(英文名:kakapo。发音萌萌哒~)。
鸮鹦鹉作为鹦鹉,是全世界最肥最重的一种鹦鹉,也是唯一不会飞的鹦鹉。没错,作为生活在森林里野生的鸟类,它们居然不会飞!人家鹌鹑起码还能扑哧几下低飞一阵,但他们的翅膀完全没有飞行的能力,连滑行都不行!
所以...你们是披着鹦鹉外壳的鸡么...?
一脸蠢萌的出场啦!
kakapo在地面行走的时候,看起来像隔壁王大爷清晨溜公园一般怡然自得。
但一旦激动起来,也会打开翅膀,大鹏展翅一般灵活地奔跑...
如下
对此B站上的弹幕毫不留情地吐槽着...
——
kakapo童鞋的一大技能是爬树。
生而为鸟,因为不会飞,又喜欢上树,所以进化出爬树的技能...爬树...那你们为什么要当鸟呢?
鸮鹦鹉爬树嘴脚并用,看起来笨拙而艰苦,但也算是熟练,每次依然能够爬到树顶。
但是!每当攀爬到树顶要下来的时候,它们似乎又想起了自己是只鸟的身份,却忘了自己是鸟类中不会飞的奇葩,总会尝试着打开翅膀迎风招展,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哎呀!摔了!
当然飞不起来,空中只剩一堆羽毛飞舞。坚强的鸮鹦鹉落地之后,幸亏肉厚安然无恙。鸮鹦鹉不解地看看天空,再看看自己那作用不明的翅膀,拍拍屁股长叹一声,为毛我不会飞呀?!
是呀,为毛你不会飞呀?
嗯嗯,我来解说一下。
因为鸮鹦鹉那对形同虚设的短翅膀,缺少了鸟类控制飞行肌肉的龙骨,所以不足以支撑使它飞行,而只能维持一般平衡,以便爬树的时候不至于掉下去。
以上是百度上的回答,不过我觉得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鸮鹦鹉太肥!
它们多会于体内储存大量脂肪,使其体重冠绝同类鹦鹉,这么肥,翅膀当然支撑不住!
连旁白都忍不住吐槽了。
生而为鸟,实在抱歉~~
此外,以下几点特征,也印证着鸮鹦鹉的智商确实令人着急。
1.鸮鹦鹉是夜猫子,喜欢在晚上活动,不愧其名字中的鸮。野生kakapo喜欢独居,雌性对繁殖兴趣不大,平均每五年才生一次小鸟,比世界杯周期还长。
另外,雄性求偶还特别蠢。
笨拙的雄性求偶的方式就是,大家到固定的地方打扫好卫生,然后开始唱起难听的歌,吸引雌性过来,雌性过来一看,要是觉得哎呀傻逼就偷偷溜走了,留下孤独的雄性寂寞地唱一晚上KTV。
身为一个雄性,您能再主动点吗...
这体型看起来比鸡还美味的样子...
有一些一直在叫也没把老婆叫来。只好等,看上去很忧伤。比如下面这只,因为唱的太难听,唱了一晚上都没有吸引到MM来,做鸟真失败。
因为鸮鹦鹉的叫声穿透性很强,所以很容易被晚上的掠食者搜索发现。而精虫上脑的雄性,不但不会冷静辨别,还会经常将路过的负鼠之类的生物或饥肠辘辘的掠食者当做前来约会的雌性,大叫着兴奋地扑上去...
我去,你的心是有多大啊....
这画面太美,我不敢描述...
2.可能由于漫长的岁月里,鸮鹦鹉生存的环境都很安全平稳,一切都悠闲自然波澜不惊。所以自从1840年欧洲殖民者登陆后,随之带来了许多外来生物,比如猫、老鼠、黄鼠狼等,都对鸮鹦鹉的生存环境带来的严重威胁。
而生来蠢萌的鸮鹦鹉,看到陌生生物与威胁的防御机制非常碉堡,那就是——静止不动!
我勒个去,静止不动算哪门子防御机制啊,你是以为自己变身成石头了吗?!
不知道的初次碰见鸮鹦鹉,还以为它们散发着一种高贵冷艳的王霸之气。
一开始,外来物种也是很怕的,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不会飞的胖鸟到底会什么绝招。
后来有胆大的上去挑衅,才发现丫其实就是智商运转不过来,卡住死机了!
这回可真是人为刀俎,你为鱼肉,追都不用追了...诶...
3.鸮鹦鹉确实很单纯,从来不怕陌生人,甚至接触过的很多人认为,它们比起像鸟,更像狗一般与人亲近。可惜当地土人不喜欢它们的叫声,太刺耳,所以一般都当做野鸡放些孜然烤着吃了....5555
前面说过,鸮鹦鹉在遇到陌生情况和惊吓时,通常的防御机制(?)是一动不动,但有时也会及时爬到树上,但因为自己不会飞行,却又喜欢试图从树上飞下来,也会直接导致伤亡。
即使不爬树,智力低下的鸮鹦鹉经常忘记自己是不会飞行的鸟类,往往匆忙逃离之时拍打着翅膀,把自己给拍傻了,反而失去平衡仰面摔倒在地。
它们唯一的技能就是利用自己的拟态羽毛隐藏在青翠的草丛间...
然后心中默念: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怎么有种蛋蛋的忧伤...
4.更悲催的是,鸮鹦鹉闻着很香。
鸮鹦鹉有非常发达的嗅觉,对于夜间活动的习性很有帮助。他们身上有一种果香或蜜糖的气味。
这有助于鸮鹦鹉在森林里寻找同伴,但是不巧的是,哺乳动物掠食者也喜欢这种味道。
简直就是额头上写着 “快来吃我啊的”动物啊....
5. 鸮鹦鹉的数量一直以来不多,于是新西兰特地将它们放养到一个没有天敌,食物充足的岛上圈养。当地政府还设立了投食站,甚至人工孵化鸟蛋和人工喂养小鸟。
新西兰的这一举动扭转了鸮鹦鹉灭绝的命运,但这种鸟类的生长一直很慢,繁殖也不积极,所以始终处在灭绝的边缘...
生命真的很沉重,也很脆弱,虽然它们单纯蠢萌,充满乐观与天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危险命运...
身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它们通常能活90-100岁左右。比人类还长,也许正应了一句老话——心宽体胖,长命百岁。天生活得无忧无虑,反而没有对生存的危机感,造成了它们濒危的现状。
截止2012年,鸮鹦鹉的数量有126只,其中包括78个养殖体成鸟。
每当有摄制组接近鸮鹦鹉时,它们总是很兴奋地跟着摄像人员,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害,这种动物,似乎天生就健忘,对这个世界,始终充满纯真的好感...
这也是许多人接触这个奇葩,便很快喜欢上它们的原因吧...
像它们这么笨拙的生活,却让我莫名感动与悲伤。
我也衷心希望,这种胖胖的,不会飞的,又很笨很呆的蠢鸟,可以得到更多人类的关注与喜欢。
因为它们的蠢,更像这个世界难得一见的,傻得单纯。
想更科学地了解有关鸮鹦鹉的知识,请看果壳网的这篇文章
鸮鹦鹉真的智商捉急吗?(虽然我觉得作者对我这篇文章的吐槽太较真...但我敬佩这种科学精神。)
另外,相关视频在此
大自然奇葩【BBC:自然.第34季.EP04】刚出生的小象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使用自己的鼻子,甚至开始还不能和自己的这个器官好好相处,喝水也需要反复训练到一定年龄才能实现。因此就会常常出现类似下面的情况:
你能看到成年大象用鼻子喝水,小象是埋头在池子里敦敦敦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6999204676329472我最喜欢蛤蟆的战斗。每次都是惊心动魄,还带点膜名的喜感。
可爱死了。
“有一次,我在外头找了一天熊猫,只找到便便。然后,下午回去一看,帐篷里有一只。”
——转自夏勒在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