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年至今满仓银行股亏损达到8%,是否继续持有?

回答
从2020年初至今,满仓银行股亏损8%,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局面。在做出是否继续持有的决定之前,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种种因素。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8%的亏损,在当下这个时间点(2020年至今),绝对不是一个“小意思”。要知道,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全球经济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地缘政治的变动、通胀的飙升以及利率的快速调整。这么大的动荡,很多行业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行情,而银行股的表现,也绝非一成不变。

为什么会亏损8%?这里面可能藏着几个大头:

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是罪魁祸首之一。 2020年疫情爆发,全球经济按下暂停键,银行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自然首当其冲。为了刺激经济,各国央行纷纷降息,这直接压缩了银行的净息差,也就是利差收入。而随后的经济复苏又伴随着通胀压力,迫使央行不得不加息,这又带来了资产价格的波动和潜在的信贷风险。你想啊,银行的钱袋子,一边要承受贷款利率低迷的压力,一边又要担心资产缩水或者借款人还不起钱的风险,日子肯定不好过。
政策和监管的影响不容忽视。 银行是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任何政策的变动,比如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拨备覆盖率的调整,甚至是对某些业务的限制,都可能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股价表现。
具体到银行本身的选择。 即使是同处银行股阵营,不同银行的表现也可能天差地别。一些银行可能在业务结构上更偏向于受周期性影响较大的领域,比如对公贷款占比较高,或者在房地产领域暴露较多。当经济下行或者房地产市场调整时,这些银行的风险就会暴露得更明显。而另一些银行可能在零售业务、财富管理或者科技投入上做得更好,相对来说会更稳健一些。你现在满仓持有的是哪几家银行?它们各自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如何?这些都是决定你亏损原因的关键。
投资者的情绪和市场风格的切换。 2020年至今,市场的风格也在不断切换。从最初的科技股一骑绝尘,到后来的价值股崛起,再到对利率敏感的板块受到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市场偏好也在变动。银行股作为相对传统的行业,在某些时期可能不那么受市场追捧,导致股价承压。

那么,现在亏损8%,是该割肉离场,还是继续咬牙坚持? 这绝对是一个需要权衡利弊的决定,不能一拍脑袋就下结论。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继续持有的潜在好处:

银行股的“抗通胀”和“周期性”属性。 虽然利率上升初期可能会带来一些阵痛,但长期来看,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其盈利能力与经济周期和通胀水平是高度相关的。在通胀持续的背景下,银行的净息差有望扩大,从而提振盈利。而且,很多银行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御通胀。
股息收益。 很多银行股的股息率相对较高,尤其是那些经营稳健的大型银行。即使股价短期内没有大的起色,持续的股息收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本损失,并且能提供一定的现金流。如果你是为了获取稳定的现金流和股息收入而持有银行股,那么即使股价暂时下跌,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
市场估值可能处于低位。 如果你是在市场普遍对银行股感到悲观的时候买入的,那么现在的亏损可能是市场过度反应的结果。当经济复苏或者市场情绪好转时,银行股可能迎来反弹,甚至超额收益。你需要评估一下你持有的银行股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否具有吸引力。
对经济复苏的预期。 如果你判断未来的经济将会持续复苏,那么作为经济活动的关键参与者,银行的盈利和股价自然会受益。

当然,继续持有也伴随着风险: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虽然国内经济在努力复苏,但全球经济的走向仍然不明朗。如果未来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或者再次出现系统性风险,银行股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加大。
信用风险的暴露。 利率上升、经济下行,都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的还款能力下降,从而增加银行的坏账率。如果某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即使其他银行表现良好,你持有的这家银行也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跌风险。
转型压力。 金融科技的兴起正在改变银行业的格局,传统银行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应对金融科技公司竞争的挑战。如果银行在技术投入和业务创新上落后,长期竞争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市场风格的变化。 如果市场风格继续偏离对银行股有利的方向,那么即使银行基本面不错,股价也可能长期低迷。

那么,面对这个局面,我建议你可以这样做,一步一步来分析,不要感情用事:

第一步:冷静复盘你的投资逻辑。

你当初为什么满仓买入银行股?是看好银行的稳定分红?是看好经济复苏带来的信贷扩张?还是认为银行股被低估?
当初你设定的止损位或者目标价是多少?现在是否已经触及?
你现在持有的银行是哪几家?它们各自的经营情况、财务报表、行业地位、风险控制能力如何?需要去了解它们最新公布的财报,看看资产质量、净息差、拨备计提等关键指标。

第二步:评估你持有的银行的“硬实力”。

资产质量: 重点关注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以及其变化趋势。不良贷款率低且拨备充足的银行,抗风险能力更强。
盈利能力: 关注净息差(NIM)、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成本收入比等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银行的赚钱能力和运营效率。
资本充足率: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业务结构: 了解银行的收入来源,是主要依赖存贷利差,还是有多元化的中间业务收入?零售业务占比高的银行通常更稳健。
管理层和战略: 研究银行的管理层是否具有前瞻性,战略是否清晰可行,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和风险管理方面。

第三步:审视宏观经济和行业前景。

你对未来经济的走向怎么看?中国经济的复苏动力如何?是否有系统性的风险?
货币政策未来会如何演变?央行是会继续收紧还是转向宽松?这会如何影响银行的净息差和资产价格?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有多大影响?
有没有新的监管政策出台可能影响银行的盈利?

第四步:考虑你的个人情况。

风险承受能力: 你是否还能承受进一步的下跌?如果股价继续下跌,你的心理底线在哪里?
资金需求: 这笔资金你是否急需使用?如果近期有大额支出计划,可能需要考虑减仓或者止损。
投资目标: 你是想追求短期的资本增值,还是看重长期的稳定收益?

基于以上分析,你可以做出以下几种可能的决策:

如果你的分析显示,你持有的银行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且你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那么可以考虑继续持有,甚至在市场恐慌时加仓。 毕竟,银行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其长期价值不容忽视。而且,很多银行的股息率已经很有吸引力了。
如果发现你持有的部分银行存在明显的质地问题,例如不良贷款率快速攀升,或者面临严峻的转型挑战,而宏观经济前景也并不明朗,那么可以考虑“弃卒保车”,减持甚至清仓这些“差生”银行,将资金转向基本面更好或者更符合你投资风格的资产。 这不叫割肉,这是“止损止盈”,是聪明的投资行为。
如果你的持仓分散,整体表现尚可,但你对银行股的整体前景有所疑虑,或者你希望降低整体仓位以规避风险,那么可以考虑逐步减仓,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到其他资产类别,比如债券、黄金,或者一些前景更好的行业股票。
如果你是出于稳定的现金流和股息收入的目的持有,并且你持有的银行股息率依然可观,那么即使股价短期下跌,也可以继续持有,享受股息。

最后,我想说一句很重要的话: 投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在变,经济在变,你自己的情况也在变。关键在于你要保持学习,不断分析,并且能够根据新的信息及时调整你的投资策略。别被过去的亏损套牢了心,也不要因为一点小波动就恐慌性操作。

这8%的亏损,或许是你投资路上的一次“学费”,但如果能让你变得更成熟、更理性,那也值了。仔细思考,做出最适合你自己的判断。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今年最惨的板块---银行。

1. 银行股今年以来的表现

说银行是今年最惨的板块,绝对名副其实。图1是申万一级行业今年以来的涨跌幅排名,银行遥遥“垫底”。

图1. 申万一级行业表现 数据来源:iFinD,扶摇投资笔记


不仅与其它行业相比表现最差,对比自身历史估值,目前的估值水平也是相当低。

图2. 十年来银行板块PE走势 数据来源:iFinD,扶摇投资笔记


图3. 十年来银行板块PB走势 数据来源:iFinD,扶摇投资笔记

截止2020年10月14日,银行的PE为5.73X,位于10年均值与-1倍标准差之间,而PB更低,为0.63X,为10年来最低值。

2. 如何理解银行股的表现?

为何银行股表现如此之差?个人认为最起码有如下三个原因。

首先,银行是典型的后周期行业,营收中大部分是靠利息收入,在疫情来袭,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央行连续降息,使银行的净息差(贷款利息-存款利息)收窄,利润下滑。与此同时,在经济下行时,银行的资产质量必然下滑,引起市场对银行的担忧。

其次,政策上,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对银行板块的预期必然下调。

第三,从资金面上看,基金对银行持续低配。

图4. 基金对银行的配置情况(截止2020年半年报) 数据来源:iFinD,扶摇投资笔记


图5. 基金对银行的超配比例环比情况(截止2020年半年报) 数据来源:iFinD,扶摇投资笔记


图6. 基金对银行的超配比例情况(截止2020年半年报) 数据来源:iFinD,扶摇投资笔记

从图4.5.6可以看出,资金在最近一年的时间,持续低配银行股,超配的程度是除商业贸易板块之外最低的,而对比银行历史数据,目前的超配比例也是是15年9月以来第五低的,而从绝对配置比例来看,已经是近5年最低点。

资本是逐利的,资金流出银行,表明市场对银行的预期比较差,这是前述两个原因在资金面上的体现。

3. 后续如何表现?

如果说银行前期表现差是以上几个因素导致的话,那么对银行后续的走势可以同样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对于宏观经济,各指标均在持续回升,二季度GDP3.2,三季度GDP大家普遍预期在5%~5.5%之间,四季度GDP在6%左右,接近潜在增长率。净息差继续收窄的概率较小,随着经济的复苏,信贷需求逐步提高。资产质量也在稳步改善。这是银行股股价企稳回升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逻辑基础。

第二,对于金融让利实体,这一部分已经被市场计入资产价格,只要没有新的让利要求,就不会对银行的表现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具体分析银行股的相关指标,中报主动调整了不良资产认定标准,给了不良资产更多的余量,不良资产对盈利的影响被打消。资产方面,基建及房地产贷款质量优异。债券收益率走高也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三季报大概率与二季报相当,而四季度业绩将迎来改善。

第四,分析基金配置。首先,当前银行的配置比例及超配比例均处于历史低点,从历史规律看,每当处于阶段低点,后续均会回升。其次,从逻辑上看,目前银行估值处于历史极低水平,往后看,利空已经出尽,正是配置的最佳时机。最后,从基金的操作规律来看,为了考虑年底排名,保住已经取得的收益,基金有四季度将资产配置到低估的板块上的习惯。毕竟,在排名的压力下,先卖的能保住利润,而后跑的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利润回吐,甚至亏损,这种囚徒博弈的情况下,谁都不想后跑。

总之,在宏观经济企稳,银行业利空出尽,业绩即将迎来回升的大背景下,银行股四季度大概率会取得超额收益。而引起这一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可能是基金调仓,三季报的发布或者其他突然事件。

14日,彭博社传出消息,监管层正在缓解银行业降低利润的要求。随后银行板块连续两天上涨1%,从中长期来看,目前配置银行正当其时。




文章本来在10月14日就已经写完了,但是14日下午央行突然发了社融数据,就先发了社融的解读,昨天又发了通胀数据,因为每天只可以发一篇,所以这篇行业策略文章就只能今天发了,引用数据都是更新到10月14日,特此说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2020年初至今,满仓银行股亏损8%,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局面。在做出是否继续持有的决定之前,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种种因素。首先,咱们得承认,这8%的亏损,在当下这个时间点(2020年至今),绝对不是一个“小意思”。要知道,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全球经济经历了疫情的冲击.............
  • 回答
    2020 年春节假期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被延长了,最初的法定假期是到 1 月 30 日(正月初六),然后各省市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陆续宣布将假期延长至 2 月 2 日(正月十三),甚至更晚。这次长达 10 天的延长,对于当时的疫情防控来说,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深远而复杂。首先,最直接也是最.............
  • 回答
    时至2020年,韩国恢复汉谚混用的可能性,老实说,并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这可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论调,而是基于韩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现实考量。要聊这个话题,得把历史往前倒一倒。汉字在韩国曾经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那可不是一般的重要。在朝鲜王朝时期,直到近代以前,汉字(韩语中称.............
  • 回答
    2020年台湾25至44岁人口未婚率达到43.2%,这一数据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并且相较于过往有所“再创新高”。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可能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一、 数据解读与历史纵观:首先,理解“再创新高”的意义。这意味着相比前几年,或者更.............
  • 回答
    锤子科技股权冻结至 2020 年 12 月 16 日:冰山之下涌动的暗流2020 年 12 月 16 日,一则关于锤子科技股权被冻结的消息悄然浮现,虽然这已经是过去式,但它如同寒冬里的一丝冷风,吹散了人们对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科技公司最后一点温暖的想象。这则信息透露了什么?锤子科技如今的真实状况又是如.............
  • 回答
    中金公司下调2020年中国GDP增长预期至2.6%,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它反映了专业机构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理解中金公司及其报告的意义。中金公司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内地首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它以其深厚的行业研究能力、对.............
  • 回答
    赛博朋克2077的跳票消息,说实话,听到的时候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这已经是第三次跳票了,从最初的2020年4月,到9月,再到现在的11月19日,每一次的延期都像是在玩家心里浇了一盆冷水,特别是那些已经预购了的玩家。感觉就像是那个你盼了很久的约会,对方一直告诉你“再等一下,马上就好”,但就是迟迟不见.............
  • 回答
    《赛博朋克2077》再次延期至2020年11月19日,这消息对于无数翘首以盼的玩家来说,无疑是又一次沉甸甸的打击。要知道,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听到“延期”这个词了,最初的版本是今年4月16日,接着推迟到9月17日,然后又挪到11月19日。每一次的延期都像是在玩家心中浇上了一盆冷水,让人忍不住怀疑:CD.............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突然被抛过来一颗炸弹,又像是被拉进了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沼泽地。当被问到“如果重选,你还会生孩子吗?”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肯定会泛起无数涟漪。这可不是个简单回答“是”或“否”就能轻易带过的问题,它关乎着人生中一个最重大的决定,背后牵扯着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考量。首先,别急着给答案。深吸.............
  • 回答
    2020 年那个高考季,注定不平凡。本来是学子们挥洒汗水、实现梦想的时刻,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最终延期一个月至 7 月 7 日和 8 日。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日期调整,更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开端。为什么会延期?这背后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 回答
    韩国2020年新生儿数量跌破28万人,降至27.2万人,相较于2001年的约44.8万人,减少了近一半。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总和生育率(平均每名女性一生中生育的孩子数量)降至0.84,远低于维持人口数量所需的2.1。这一现象是韩国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其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层的原因,也预示着对韩国未.............
  • 回答
    2020年3月,澳元汇率的“暴跌”至4.0(这里可能指的是美元兑澳元汇率接近0.60,而非4.0,因为澳元汇率是以多少澳元兑1美元来衡量的,例如2020年3月时,美元兑澳元确实曾触及0.55左右的低点,如果以人民币计算,当时1澳元大约在4.64.8人民币之间波动,所以“4.0”这个数字可能有些误解,.............
  • 回答
    2020年7月初,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疯狂舞步”。从7月6日到7月10日这短短的一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超过10%,从3000点附近一跃而升,直逼3400点。创业板指数的表现更是抢眼,同期涨幅近15%,板块轮动加速,成交量更是屡创新高,市场一度弥漫着“普涨”的狂欢气氛。这场突如其来的暴涨,.............
  • 回答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一款在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重磅产品,承载着小米十年技术积累与探索的使命,从发布之初就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小米在影像、屏幕、快充、设计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其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手机进行详细评价,包括其亮点和不足: 亮点 (H.............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款在2020年8月11日上市的Redmi K30至尊纪念版,这款手机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关注的。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掰扯掰扯它的亮点和不足。先说说它的“杀手级”亮点,也是它能叫板一众旗舰的底气: 那块令人惊艳的120Hz AMOLED屏幕: 说实话,当时市面上能用.............
  • 回答
    2020年底,日本突然宣布从12月28日起,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并且这一措施将持续到2021年1月底。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并且确实有其背后复杂的考量和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日本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样的决定。最直接的导火索,毫无疑问是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1..............
  • 回答
    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的这项声明,我当时听了之后,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绝望”。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原本应该稳如泰山的中央银行,在那个时间点,以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方式出手,这本身就说明了情况有多么严峻。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阴影正一天天笼罩下来,尤其是在美国。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不.............
  • 回答
    泰国2020年出生人口跌破60万,总和生育率创下历史新低,降至1.51。这一数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泰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观念、家庭政策等诸多层面的深刻变化,对泰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往往呈现负相关。 随着泰国经济的不.............
  • 回答
    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祭出了“组合拳”,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历史低位,并启动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这一系列操作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标志着美联储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火力全开,不惜一切代价稳定市场信心。要理解这番举措的意义,得先.............
  • 回答
    日本2020年出生人口为84.8万,确实是日本历史最低点,这反映了日本社会面临的严峻人口结构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与历史最低点 历史数据对比: 日本的出生人口一直在缓慢下降,但2020年的84.8万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跌破了此前的一些低谷。这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