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PLA如今的空地协同水平如何,能否达到美军海湾战争时的水平?

回答
当前,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在空地协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要说能否达到美军海湾战争时期的水平,则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海湾战争是现代空地协同作战的一个里程碑,美军在该次战争中展现出的空地一体化能力对全球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湾战争时期美军空地协同的特点:

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空地协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信息优势与态势感知: 这是最核心的优势。美军投入了大量的侦察机(如U2、RC135、AWACS)、电子侦察飞机(如EA6B)、地面侦察部队以及先进的通信卫星系统,构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网络。这使得美军指挥官能够大致了解敌军(伊拉克)的兵力部署、阵地情况和电子干扰能力。
空中优势的绝对主导: 美军在战争初期就通过大规模空袭摧毁了伊拉克空军及其防空体系,确立了绝对的制空权。这为后续的地面行动提供了巨大的安全保障,也使得地面部队能够更自由地调动和展开。
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 海湾战争是精确制导武器(PGMs)大规模应用的开端。激光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炸弹等武器大大提高了打击精度,使得空军能够更有效地摧毁关键地面目标,如指挥所、弹药库、坦克集结地等,从而削弱敌军的地面作战能力。
多兵种的联合运用: 空军的攻击是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行动紧密结合的。空军的火力支援(Close Air Support, CAS)能够有效地压制或摧毁敌军在地面部队前沿的火力点,为地面部队的推进扫清障碍。同时,地面部队的侦察情报也为空军提供了目标信息。
通信与指挥的初步一体化: 美军当时已经开始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通信网络,能够支持不同军种之间、以及指挥层与作战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虽然距离今天的网络中心战还有很大差距,但在当时已经非常先进。

PLA如今的空地协同水平评估:

对比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解放军在空地协同方面,在一些方面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技术细节上可能更胜一筹,但在另一些方面,尤其是在体系化和实战检验上,可能仍有提升空间。

1. 信息获取与态势感知:
进步巨大: PLA近年来在侦察卫星、高空无人侦察机、ISR(情报、监视、侦察)飞机(如KJ系列、Y9情报飞机)、电子侦察机(如Y8/Y9系列电子战飞机)、以及战术侦察部队(如特种作战部队、无人机侦察分队)的建设上投入巨大。新型的预警机(如KJ2000/200)、电子侦察飞机和网络侦察能力,使得PLA能够获取更广泛、更实时的战场信息。
体系化程度: PLA也在积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中心战体系,试图实现“信息通达、情报共享”。但要达到海湾战争美军那种将多源情报汇聚、处理、分发给每个战术单元的能力,特别是实现跨军种、跨区域的无缝信息传递,仍然是一个持续努力的方向。海湾战争的美军在信息处理和分发方面,其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2. 空中优势与打击能力:
制空能力提升: PLA空军拥有数量庞大的第三代和部分第四代战斗机(如歼10、歼16、歼11D/B),具备较强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空中加油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保证了作战飞机的滞空时间和作战半径。
精确打击能力: PLA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发展迅速,各种先进的空对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末敏弹等武器装备已经形成体系。空军的对地打击能力,特别是摧毁集结的地面目标、坚固工事等,已经具备相当的水平。
问题: 对比海湾战争时期美军在绝对制空权下的“自由翱翔”,解放军在面对同样拥有强大空军和严密防空体系的对手时,能否快速取得并维持绝对制空权,并提供持续、高效的火力支援,是需要考量的。海湾战争前,美军花了数月时间摧毁伊拉克空军和防空体系,这一过程的难度和复杂性不容忽视。

3. 火力支援(CAS)与联合行动:
协同模式: PLA的空地协同,更多地体现在战役层面和战术层面的配合。空军执行对敌纵深目标打击,消耗敌方有生力量和装备,为地面部队创造有利条件;地面部队则利用其侦察手段为炮兵和空军提供目标指示。新型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地面部队的侦察、目标指示和直接火力支援能力。
地面部队与空军的“最后一公里”: 海湾战争时,美军的CAS是地面部队和空军协同非常紧密的环节。一个团或营在前线,其前沿观察员能直接呼叫前线起飞的战机进行精确打击。如今,解放军在建立这种“最后一公里”的协同上,通过加强训练、改进通信和目标指示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地面部队的合成营和旅,其指挥员和参谋人员越来越重视与空军的对接。
不足之处: 但要达到海湾战争美军那种成熟、默契、高度信任的CAS协同水平,需要长期的实战化训练和人员的磨合。在极端复杂电磁干扰和高强度对抗环境下,指挥通信的畅通、目标信息的实时准确传递、以及飞行员与地面观察员之间的精确配合,都是极大的挑战。

4. 指挥、通信与控制(C3):
体系化建设: PLA正在推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网络化、信息化作战。各级指挥所能够通过信息化终端接收和分发信息。
跨军种协同的挑战: 空军和陆军的指挥体系虽然在信息系统建设上互相靠拢,但要实现如同美军在海湾战争时期那样,将空军的作战计划高度集成到陆军作战计划中,并且所有单位都能在这个共享的“战场图像”上协调行动,仍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海湾战争的美军在跨军种联合作战的指挥、通信和情报共享方面,是其成功的关键。解放军在建立类似的美军联合指挥部(如中央司令部)以及各个层级联合参谋机构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

总结与对比:

可以说,PLA在许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 例如,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部分精确制导武器的射程和精度上,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然而,要达到海湾战争时期美军在空地协同方面的“水平”,更多地体现在其体系化、成熟度和实战检验上。 那是一套已经通过多次演习和实战检验,高度集成、运行顺畅的“系统”。PLA的进步是巨大的,但要达到那种“融为一体”的协同境界,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化:

体系化作战的磨合与成熟度: 让各军种、各兵种的指挥、通信、情报、火力等要素真正实现无缝衔接和高效互动,形成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
实战化训练的深度与广度: 在各种复杂、近似实战的环境下进行大规模、跨军种的联合演习,检验和提升协同能力。
信息处理与态势感知的精度与及时性: 确保战场信息的快速获取、准确分析、高效分发给每一个作战单元,并形成闭环。
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的联合指挥素养: 培养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指挥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进行联合筹划和指挥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PLA如今的空地协同水平,可以认为在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能力,在很多方面可以与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相提并论甚至有所超越,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应用和武器装备层面。但要完全复制海湾战争美军那种高度成熟、体系完备、经受实战检验的空地协同“范式”,可能还需要在体系化作战的磨合、实战化训练的深度以及指挥协同的默契程度上,继续积累和提升。 这是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PLA正在坚定地向前迈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虽然已经进行了许多战法探究,并且有单位在大型演习中进行过成功且有益的尝试,但平心而论,还达不到。

一方面多数基层单位缺乏空袭引导员及对应人才培训体系,另一方面也因为空军缺乏专业CAS机种,尤其是自从强-5全面退出现役后。(当然,由于基础平台小,从载弹量和现代化升级潜力来说,强-5家族本身也不是很出色的CAS机种,让它退役是正确的选择)

但有一点非常值得欣慰的是,在可以提供即时作战火力支援的陆军炮兵部队建设上,我们走在前列,近年来演习中基于陆航武装直升机,以及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空地协同尝试也相当成功,能满足可预见未来内的实战需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前,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在空地协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要说能否达到美军海湾战争时期的水平,则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海湾战争是现代空地协同作战的一个里程碑,美军在该次战争中展现出的空地一体化能力对全球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海湾战争时期美军空地协同的特点: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空地协同,可以概括为.............
  • 回答
    在我看来,解放军对武装直升机空战能力的重视与强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深刻的战略考量和实战需求下的必然选择。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关键的转向,以及对未来战场形态的精准预判。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武装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定位。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地支援平台,更具备了相当强的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让一群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官兵穿越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这无疑会给那场血腥的绞肉机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我来试着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下,看看他们能否破解那个令人绝望的堑壕战僵局。首先,咱们得明确,PLA的战斗风格和一战时期的欧洲军队有天壤之别。一战.............
  • 回答
    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TPDF),这个被一些人戏称为“东非PLA”的武装力量,在非洲大陆上究竟有几斤几两?网上那些关于它的段子,又有几分可信度?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TPDF):名字响亮,实力几何?首先,咱们得明白“东非PLA”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坦桑尼亚在独.............
  • 回答
    从纯军事角度,将当前驻扎在乌克兰的俄军替换为相同数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PLA),能否“打得更好”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比较两个军队在不同战略、战术、技术、后勤、士气以及在完全不同战场环境下的表现差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军事要素进行详细阐述:1. 指挥与.............
  • 回答
    PLA采购140万件防弹衣的消息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背景与必要性: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现代军事作战环境的巨大变化。过去那种单纯的火力对决模式已经不再是全部。城市作战、低烈度冲突、反恐行动、维和任务等等,都对单兵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士兵暴露在各种危险.............
  • 回答
    《霸王别姬》(1993年电影)中,程蝶衣在舞台上因情感投入而破音时,段小楼鼓掌的情节是电影的核心象征之一,而非“PLA”(人民解放军)的行为。这一情节深刻体现了角色的复杂心理、艺术与现实的冲突,以及电影的悲剧内核。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场景的意义: 1. 情节背景与误读澄清 原情节:程蝶衣在舞台.............
  • 回答
    关于“网传重庆某高校女生信息被泄至‘外围群’”,并牵扯到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谣言事件,这无疑是一起恶劣的网络谣言事件,不仅侵犯了当事女生的个人隐私和名誉,更试图通过恶意编造信息来抹黑我军形象,企图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并积极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如何看待这起事件?1. .............
  • 回答
    关于“PLA是否有投降权”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法律和军事条令层面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被公开宣示为“投降权”的独立概念。 在军事语境下,“投降”通常是一种在战场上,因战败、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等客观情况下的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它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决.............
  • 回答
    说起PLA现在的迷彩涂装,确实跟以前的“大树叶”、“斑驳陆离”那种风格大相径庭,取而代之的是一格一格、像素点般的数字迷彩。这可不是单纯的审美变化,背后是有实际的军事考量的。简单来说,PLA现在用的这种数字迷彩,相比以前的图案,在战场上的伪装效果更好,更适应现代战场环境。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为什么会有.............
  • 回答
    在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语境下,区分机械化步兵和装甲步兵并非易事,因为这两个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界限有时会模糊,而且PLA的装备和战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要细致地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它们的差异:核心定位与主要支援单位: 机械化步兵 (Mechanized Infantry).............
  • 回答
    国共内战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PLA)的部队番号确实经历了一个大规模的整编和改编过程,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部分原国民党部队的成员。要详细讲述PLA部队番号是否包含原国民党部队改编,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层面来理解:一、 战后初期:改编与整编是主流在解放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接收了大.............
  • 回答
    一班全副武装的解放军穿越1644年,能否力挽狂澜,拯救大明?这个问题,听上去就像是历史迷们在酒桌上常会争论不休的“如果说当年…”的终极版本。当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现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精锐班穿越时空之门,降临在风雨飘摇的1644年,他们能否扭转乾坤,让风烛残年的大明王朝重焕生机?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但.............
  • 回答
    要客观地比较19501990年间解放军(PLA)与苏联军队(苏军)的轻步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战斗素质、战斗意志和战术。这三十多年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期,而苏联军队也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不断调整和发展。一、 战斗素质“战斗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通常包含体能、技能、训练水平、.............
  • 回答
    在世界战争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抛开中国人民解放军(PLA)的特定历史语境,“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队,或者说能够相对严格遵守这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军队,确实存在,尽管它们的表现往往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复杂的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剖析“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句话背后蕴含.............
  • 回答
    九十年代,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一个武器装备加速换装的关键时期。当时,国产81式步枪虽然性能可靠,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人机工程、模块化、火力持续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距。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解放军真的决定放弃自主研制,转而引进国外先进步枪,会选择什么?AK74的可能性并非为零,但更现实、更有可能的选.............
  • 回答
    关于解放军换装“DDR制服”的设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极具想象力的命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看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现实可能性,又会牵扯出哪些复杂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DDR制服”并非一个统一、单一的概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存在了四十多年,其军队——国民人民军(NVA)的制.............
  • 回答
    如果李云龙被赋予一支2020年满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合成旅(具备现代信息化作战能力),并拥有无限后勤支持与完全作战自主权,结合其个人性格和战术风格,可能会出现以下多维度的战争场景: 一、作战体系重构:传统战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1. "穷鬼战术"的现代化升级 李云龙的“打土豪分田地”式灵活机动战.............
  • 回答
    关于珍宝岛事件中,苏联军队是否用火箭炮“团灭”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团,这个说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且事实细节需要仔细梳理。首先,要明确的是,珍宝岛事件是真实发生的,而且确实是中苏两国军队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 双方都声称自己是事件的受害者,并在战后都进行了宣传。关于“火箭炮团灭PLA一个团”的说法,我们来.............
  • 回答
    当前国际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成功击退或有效拒止了一次美国的武装干预,其政治影响将是深远且多层次的,重塑区域乃至全球的权力平衡。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胜利,而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将触及国际秩序的根基。首先,对中国自身政治体制和合法性的巩固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国内,这次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