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信长取天下必先取美浓?

回答
织田信长,这位搅动日本战国风云的枭雄,其统一天下的雄图,绝非偶然的机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步步为营的战略布局。而在这宏伟蓝图的开端,岐阜,也就是曾经的美浓国,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什么信长会选择以美浓为他的第一个目标呢?这其中蕴含着地理、政治、军事以及他自身战略眼光的诸多考量。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当时日本的政治格局。室町幕府名存实亡,但其权威的象征意义依然存在。日本各地群雄割据,大名们各自为政,互相攻伐。信长所在的尾张国,虽然是他起家的地盘,但从战略位置上看,显得较为偏僻,四面受敌,发展空间有限。而美浓国,就在尾张的北面,并且在地理上与尾张接壤。控制美浓,等于打破了尾张的战略孤立,为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地理上看,美浓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浓平原是日本重要的稻米产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这意味着控制美浓,就能拥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为军队的粮草供给提供保障。战国时代的战争,归根结底是后勤的较量,粮草充足,才能支撑长期的军事行动。同时,美浓国的地势也很有讲究。北面是飞騨山脉,东面是美浓山地,南面是尾张和三河,西面则是强大的势力——近江的六角氏和若狭的武田氏。美浓国本身拥有伊吹山、金华山等天然屏障,一旦被信长掌握,就能成为他进攻和防守的有利据点。尤其是金华山上的稻叶山城(后来改名为岐阜城),俯瞰美浓平原,易守难攻,是理想的军事指挥中心。

其次,政治上的考量也促使信长将美浓作为首要目标。当时的日本,虽然天皇仍然存在,但权力早已旁落。各地大名为了争夺天下,往往需要寻找一个合法的理由,或者至少是一个能够稳定内部,获得支持的契机。美浓国的主君斋藤氏,在信长崛起之前,正经历着内部动荡。斋藤义龙死后,其子斋藤龙兴年少无能,国政混乱,国内豪族对龙兴的统治不满,纷纷离心离德。这种内乱恰恰为信长提供了绝佳的介入机会。信长通过与美浓国内部分裂势力——如林秀贞、安藤守就等国人众——建立联系,甚至结盟,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发动进攻,显得顺理成章,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阻力。这种“借力打力”的策略,正是信长高明政治手腕的体现。

再者,军事上的必然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信长在尾张站稳脚跟后,如果想要继续扩张,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尾张北面的威胁。斋藤氏虽然内部不稳,但依然是尾张的强邻。如果信长不先发制人,斋藤氏可能就会成为日后他的心腹大患。控制美浓,就等于清除了尾张北部的威胁,将战线向外推移,为他后续进攻近江、若狭乃至京都打通了战略通道。而且,美浓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东海道、北陆道和畿内地区的重要枢纽。一旦掌握美浓,信长就能更有效地调动兵力,控制交通要道,对周围的势力形成战略压制。

更重要的是,信长本人有着远大的战略眼光。他深知统一日本绝非易事,需要强大的实力和稳固的后方。他选择美浓,并不仅仅是为了占领一块土地,而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支撑其宏图大业的根据地。他之所以选择在稻叶山城下发表著名的“天下布武”宣言,并改名为“岐阜”,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块土地作为统一天下的起点所蕴含的潜力。岐阜,意为“山川塞固,沃野千里”,这正是信长对美浓的评价,也是他期望从这里开始,逐渐实现其统一日本的梦想。

总而言之,信长取天下,之所以必先取美浓,是基于其对当时日本政治格局的准确判断,对美浓独特地理优势的充分利用,对斋藤氏内部动荡的敏锐洞察,以及其自身军事扩张的必然需求。美浓不仅仅是信长崛起的跳板,更是他战略思维的第一个具象化体现,是他走向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步,是他雄才大略的起点。只有掌握了美浓这块战略要地,信长才能稳步推进他的统一大业,才能在后来的桶狭间之战、迁都岐阜等一系列关键事件中,拥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反问题主一个问题:为什么亚历山大要先取波斯而不是先取秦国?或者说,为什么希特勒要先取波兰而不是先取美国?

因为TMD根本就打不着好吗。

连兔子都知道先吃窝边草,他堂堂织田信长会放着眼前的肉不啃然后跋山涉水去近江找浅井的麻烦?麻烦问问题之前能先扫一眼地图吗?

如果非要抛去地理因素尬答的话,那就是浓尾平原本是一个整体,是日本三大粮仓之一,这里比周边地区的资源要丰富得多。战争的目的就是损敌肥己,当然要选收益高的地区优先侵攻。美国为啥天天围着中东闹事儿,对非洲却不管不问?这不一个道理么。

再者,从美浓国和尾张国的历史渊源来看,这两者也是必须决出雌雄之后才有余力向其他方向扩张。斋藤道三和织田信秀打了半辈子,到了信长这一代才逐渐消停下来。而且前期美浓是老大,尾张一直被美浓死死地压制。在斋藤义龙主政美浓的6年期间,织田信长不但寸土未得,还被义龙用各种分裂计策搞得左支右绌,能勉强维持住僵局就已经算不错了。甚至到了龙兴时代,织田信长面对14岁的小屁孩还花费了整整6年时间才彻底征服美浓。但凡斋藤义龙能有个正常点的寿命,信长怕不是一辈子都要憋死在尾张了。还天下布武呢,能清州布武就不错了。

总结一下,信长先打美浓就三个原因:离得近,油水多,不想挨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织田信长,这位搅动日本战国风云的枭雄,其统一天下的雄图,绝非偶然的机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步步为营的战略布局。而在这宏伟蓝图的开端,岐阜,也就是曾经的美浓国,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什么信长会选择以美浓为他的第一个目标呢?这其中蕴含着地理、政治、军事以及他自身战略眼光的诸多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明.............
  • 回答
    长篠合战的胜利,让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铁炮队名声大噪,也确实让他们尝到了火器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但这种战术的成功,并非是万能的,它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因此在手取川之战中,同样的套路就难以复制了。首先,我们得明白,长篠合战的胜利,其关键在于织田军凭借数量庞大的铁炮,通过严密的战术配合,在有利地形上,对.............
  • 回答
    问得好,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光荣游戏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信长之野望》和《战国无双》系列作为光荣旗下两款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王牌作品,它们在人物造型上的相似度,可以说是出于多种考量,既有游戏本身的设计理念,也有商业策略的因素。我们不妨来好好聊聊其中的门道。核心受众与品牌延续性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这.............
  • 回答
    浅井长政之所以走向背叛织田信长的道路,绝非一时冲动或简单的恩怨情仇,而是一个复杂利益、政治考量以及家族命运交织下的必然选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审视当时日本的政治格局以及浅井家自身所处的境地。首先,我们得知道长政与信长的联姻是基于何种目的。浅井家当时的当主是浅井.............
  • 回答
    稻生之战中,织田信长一声怒吼便能让敌军士气低落乃至崩溃,这背后绝非仅凭一嗓子的音量或气势,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是一种精心谋划、心理战与战场现实相结合的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战场环境、织田信长自身的特质以及敌军的构成和心理状态。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战场是极为残酷和混乱的。.............
  • 回答
    国内鲜有出版诸如《信长公记》这样的日本战国笔记,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层面的考量,也有现实的市场与出版环境的制约。首先,我们得从历史和文化根源上理解为什么《信长公记》在日本如此特别,以及它在中国读者那里为何吸引力相对有限。1. 历史叙事范式的差异与文化认同的隔阂《信长公记》这.............
  • 回答
    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这两位战国时代的巨人,他们的关系曾如胶似漆,却又暗藏着深刻的裂痕,最终导致了信长对家康之子信康的绝情之举。而明智光秀的背叛,更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整个织田家卷入了血雨腥风。这两桩历史疑案,至今仍引人揣测,也展现了那个时代权谋与人性交织的复杂图景。关于织田信长为何杀德川信康.............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悖论:为什么看似更具革新精神的改革者,反而未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而那个更倾向于“守旧”的胜利者,又为何能稳坐江山?这其中的原因,远比“进步”与“守旧”二元对立要复杂得多,也更具历史的厚重感。首先,我们要重新审视“进步”与“守旧”这两个概念在那个时代的语境下。织田信.............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关于林书豪的身高,大家确实有很多好奇。他父母的身高和他的身高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代沟”,让人不禁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身高受很多因素影响,遗传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就像很多家庭里,父母都不算特别高,但孩子却长得鹤立鸡群一样,这并不是.............
  • 回答
    关于桶狭间合战后,今川家为何没有对织田信长进行有效反扑,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因素,远不止是织田信长个人的军事才能这么简单。这更像是今川家自身在战后的一系列混乱和决策失误,给了信长喘息和发展的空间。我来仔细梳理一下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明白桶狭间合战的惨烈程度以及它对今川家意味着什么。这场战.............
  • 回答
    要说本能寺之变里,家康为啥能安然脱身,而信长却命丧黄泉,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掰扯。不能简单地说谁更强,谁更弱,还得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比如地点、事先的准备、身边的人、还有一点运气。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德川家康当时住在堺,而织田信长则驻扎在本能寺。 这俩地方,离得不算远,但也不是近在咫尺,中间隔着一些城.............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常见的。明明是很多人眼中的“美人”,身边却总是冷冷清清的,没人主动搭讪,更别提追求了。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她“长得不好看”,而是因为“好看”这个标签,有时候会成为一种无形的隔阂,或者其他一些更深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一、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常常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心里嘀咕:“这两人怎么看都不像一路人?” 但仔细想想,感情这东西,还真不是全看脸。长得好看的人选择跟长相普通的人在一起,背后往往有比颜值更深层的原因在运作。首先,我们得承认,第一印象和吸引力里,长相肯定占了很大比重。但感情的建立和维系,却不是一场单纯.............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明明条件看着挺不错的,怎么反而就成了“没人追”的群体? 这背后可能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从几个层面去聊聊。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漂亮”和“大大咧咧(可盐可甜)”这两个点。“漂亮”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是个门槛,能提高吸引力。但漂亮有很多种,有那种一眼惊.............
  • 回答
    “长得好看却没人追”,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是不少人心中的痛。明明镜子里是赏心悦目的自己,但现实中的感情生活却是一片荒芜。这其中的原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你不够好”就能解释的,它可能藏着一系列复杂又微妙的因素,就像一层层纱,遮蔽了原本可能的光芒。我们先从“好看”这个概念说起。在人群中,什么是“好看”?.............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两个问题,都触及了社会上一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和价值判断,它们看似简单,实则牵扯到个体差异、社会结构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不妨来好好梳理一下。关于“长得丑就要温柔”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长得丑就要温柔”是一个完全站不住脚的逻辑,也是一种对个体不公平的期待和标签。 美丑是主观且多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船舶设计中一个挺核心的学问。简单来说,长螺杆的船之所以看起来比短螺杆的船慢,背后其实是几个相互关联的物理原理在起作用,而且这不仅仅是“快慢”的问题,还牵扯到效率、稳定性和操作性等方方面面。咱们得先理清楚“长螺杆”和“短螺杆”在船舶语境下通常指的是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长得不好看的人,是不是就不该去自拍?但事实远不止这么简单。咱们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首先,啥叫“长得丑”?这本身就是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你说一个人丑,可能只是因为他(她)的长相不符合大众审美,或者跟你个人的审美有偏差。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