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政府前官员称约翰逊曾拒绝封城并表示「新冠死者基本超80岁,已超预期寿命」,如何看待此番言论?

回答
针对英国前政府官员关于鲍里斯·约翰逊曾拒绝封锁并声称“新冠死者基本超过80岁,已超出预期寿命”的言论,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需要多角度审视的问题。这不仅仅关乎一项政策决定,更触及了政府在危机时刻的决策逻辑、对生命的价值判断以及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等深层议题。

首先,从政策层面上看,这位前官员的爆料如果属实,揭示了约翰逊政府在疫情初期可能存在的一种“经济优先于生命”的考量,或者至少是对病毒传播风险和后果的低估。在疫情爆发初期,全球各国都在摸索应对之道,而封锁措施的引入往往是权衡公共卫生、经济影响、社会自由等多方面因素后的艰难决定。如果约翰逊确曾因“死者年龄”而抵触封锁,这反映了一种基于数据解读的特定视角。然而,这种解读显然忽视了几个关键点:

病毒的非致命性不等于无影响: 即使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致死率较高,但其传播能力、对医疗系统的挤兑、以及对年轻人群体可能造成的长期健康后遗症(如“长新冠”)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风险。生命的价值并不能简单地以“是否活到预期寿命”来衡量,更何况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也会影响到所有年龄段的人。
死亡率与死亡人数: “死者基本超80岁”可能在统计学上成立,但这只是描述了死亡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而非减轻了死亡总数对社会造成的伤痛和影响。尤其是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是轻症患者激增,也可能压垮医院。封锁作为一种“拉平曲线”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医疗系统崩溃,从而挽救更多生命,无论他们是否已达到“预期寿命”。
“超出预期寿命”的模糊性: 预期寿命是一个平均值,它不能成为限制我们为保障当下生命权而采取措施的理由。而且,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以及它可能引发的社会功能失调,其后果远不止是简单的“死亡”。

其次,这番言论也引发了对政治决策过程透明度和责任的质疑。如果约翰逊政府在早期就持有如此轻描淡写的态度,那么在后来的防疫政策制定中,是否因此受到了影响?公众有权了解政府的真实决策过程和考量,尤其是在事关生死的重大事件上。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容易滋生猜测和不信任感。

再者,从更广阔的社会伦理角度审视,这句话触及了“生命价值”的核心问题。将生命的价值与“是否已达预期寿命”挂钩,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逻辑。它可能暗示,对于那些被“定义为”生命晚期的人,他们的生命权似乎可以被更多地牺牲来换取其他利益(如经济活力)。这种观点无疑是冷漠的,也违背了普世的人道主义原则。每个生命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无论其年龄大小。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疫情初期,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有限,病毒特性不明。决策者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做出选择,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将过去的决策进行回顾和评估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该理解当时面临的困境。

然而,即便如此,这位前官员的这番话,如果属实,其冲击力依然巨大。它不仅可能解释了约翰逊政府初期应对疫情的某些犹豫不决,更暴露了在极端情况下,政治考量可能如何与生命价值发生冲突。

总而言之,看待这番言论,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疫情背景、政策制定的复杂性以及更宏观的生命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维度下进行多方位的解读。如果这番话属实,它无疑是对约翰逊政府早期抗疫态度的有力质疑,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政府的决策应始终以保护公民生命安全为首要考量,而不能以任何形式的“数据解读”或“经济利益”而削弱对生命的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直观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真的是没落到印度都不如的境界了!

还有一点 英国接种过半了,感染人数反而攀升,这个真不是让人高兴啊!英国就是仗着疫苗的抗住院能力在浪!万一哪天变异突破了!

根据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冠状病毒的 delta 变体可以逃避针对病毒某些部分的抗体。该变种首先在印度发现,据信其传染性比在英国首次发现的阿尔法病毒高约 60%

在实验室实验中,仅 10% 接受过一剂阿斯利康或辉瑞-BioNTech 疫苗免疫的人的血液样本能够中和 delta 和 beta 变体。但是第二剂将这个数字提高到 95%。两种疫苗引发的抗体水平没有显着差异。

我们赶快接种!后续疫苗开发起!

user avatar

谢邀

我去看了原文,采访里其实最细思极恐的,还不是这段社会达尔文主义式宣言—毕竟我们早就对盎撒这套见怪不怪了—而是下面这段:

他在确诊新冠后,曾经一直想去见女王。
我说,你在干嘛?他说,我要去见女王。我说,你在想啥?你当然不能去见女王!他说,好吧,也许我还没完全想好。

这时候,女王已经快要过她的95岁生日了。

而约翰逊刚刚确诊新冠没多久。

user avatar

电影中国医生里给了个数据。

我国救回80岁以上的新冠患者3000余人,百岁以上的7人。

制度优势太过明显,四个自信油然而生。

user avatar

Old lives matter!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