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七步之内拳真的比枪快吗?

回答
关于“七步之内拳比枪快”这个说法,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有争议的话题。很多人可能听过这个说法,觉得是不是中国人练武的特别厉害,能用拳脚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制服枪械。但如果咱们抛开那些武侠小说里的夸张描写,从现实角度去分析,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七步之内”这个概念。七步说起来不远,大概也就是几米到十几米的样子。在这样的距离,对于一个受过训练的射击手来说,枪械的反应速度和杀伤力是毋庸置疑的。

咱们得想想,一把枪,尤其是一把手枪,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从你扣动扳机到子弹射出,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迅速的。哪怕是最慢的转轮手枪,加上持枪者本能的反应时间,这个速度也是惊人的。更不用说现在常见的半自动手枪,射击的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后,咱们再看看“拳”。“拳”在这里指的是近身搏斗,用拳头、腿脚、肘、膝等身体部位进行攻击。在极近的距离,比如贴身肉搏,人的肢体确实可以非常灵活地做出各种动作。一个人如果反应够快,或者已经提前占据了心理和位置上的优势,确实有可能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进行反击。

但是,这中间有一个很关键的变量:持枪者是否已经把枪举起来并且瞄准了。

情况一:持枪者已经准备好射击。 如果对方手持枪械,并且已经将枪口指向你,那么在你从“七步”的位置开始启动,冲到他面前完成一系列动作(比如摔倒他,或者用他的枪),所需要的时间,远远大于他扣动扳机的时间。枪弹的速度是音速的几倍,而人的肢体移动速度,即使再快,也无法与子弹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别说七步,就算是一步之遥,你也未必能抢到先机。很多时候,还没等你迈出第一步,枪声可能就已经响了。

情况二:持枪者完全没有防备,或者枪没有在他手中。 如果持枪者手里没枪,或者枪被收起来了,你突然袭击,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你用拳脚制服对方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这就不单单是“拳比枪快”的问题了,而是“突然袭击比对方准备好要快”。

情况三:双方都在同一时间启动,但都还没准备好。 这个是最能体现“七步之内拳比枪快”这种说法的场景。假设一个人手里有枪,但还没拔出来,或者拔出来但没举起来瞄准。另一个人从七步外冲过来,用非常快的速度和技巧,在对方来得及拔枪或举枪之前,就近身将其控制住。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可能实现。这需要极高的近身格斗技巧、敏锐的反应能力、并且能够准确预测对方的行动。电影里的一些场景,比如高手能在对方拔枪的瞬间将其制服,就是基于这种设想。但这真的是“拳比枪快”吗?更准确地说,是“近身格斗的突袭比拔枪射击的反应快”。

更深入的思考:

很多人觉得“七步之内拳比枪快”这句话,可能来源于一些功夫大师的观点,或者是一些战术上的考量。在一些特定的战术场景下,比如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或者在敌人枪械故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近身格斗确实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有效的选择。

另外,我们也要考虑“快”的定义。是指动作的启动速度,还是完成攻击所需的时间?枪械的弹道速度是恒定的,而人的动作速度则受多种因素影响。

从一个更实际的角度来说,现代的战术训练里,如果遇到持枪威胁,首要原则是 “寻找掩护” 和 “拉开距离”,而不是想着要冲上去用拳脚解决问题。因为那种瞬间反应和极限操作的成功率太低了,而且一旦失败,后果是致命的。

所以,虽然在理论上的某个特定场景下,一个极其训练有素的近身格斗者,可能在对方拔枪或举枪的瞬间,先一步近身控制住对方,从而显得“拳比枪快”,但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近身格斗的突袭和控制速度,可能比持枪者从非准备状态到成功射击的速度要快。

但总体来说,面对一把已经握在手里并且准备好的枪,人体的任何动作速度都无法与子弹相比。所以,与其说“拳比枪快”,不如说是在一个极其短暂且需要双方都进行一系列反应的瞬间,谁能更早、更快地完成“攻击”这个动作。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枪械的准备和射击动作,其速度和效率远远高于任何肢体动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大部分人太高估手枪的伤害了。

手枪这种武器,力道是很低的,特别是警用的,不可能给你配备大口径

很多警用手枪,不打中要害部位(心脏,注意,头盖骨甚至可以崩开这些小子弹)

五枪都停不住对方

user avatar

看了好多答案,要不就是叶问或者宫本级打菜鸟枪手,要不就是手枪大神0.3秒打两枪。

应该是这样考虑。

想象自己拿刀砍另一个拿枪的自己。是不是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如果不是背后下毒手应该没人会这样做吧。

除非贴身,空间狭小,背后。7步距离拿刀冲过去都凉了,何况拳头?

拿假铁表示个意思。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6926276834443264
user avatar

新疆一线反恐教官授课时,用亲身经历告诉我,近距离遭遇(注意,是遭遇)用刀的暴恐分子,一定来不及拔枪开火,一定要瞬间扑过去,抱住对方,限制他捅刺劈砍的动作,然后拔枪顶住他的身体猛烈开火,直到把他彻底击毙,什么莫桑比克射击法,两枪胸一枪头,不要管那些,弹夹打空都可以。

有准备的前提下遇敌,那是妥妥来得及开枪的,毕竟枪已经端着了。

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供参考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0757840794251264



抱住暴恐分子怎么拔枪这个问题,可以上网看些视频,并不难,抱住对方的主要目的是让他无法挥舞利器,刀杀伤是需要刺击的,胳膊被人挤住,杀伤力就骤减了。


抬杠前先看清楚我的语境,群众遇到持刀暴恐分子要跑,一线反恐军警是必须迎着上的,抬杠的那几个啥意思?军警也扭头就跑?

我打个广告啊,北京的朋友可以私信我,这个月25号在怀柔有CQB的课程,授课老师是参加过实战的军警,有解放军,有武警,有外军,咱们讨论的这个问题,可以亲身体会下这些教官的授课,有感兴趣的,私信我。





user avatar

是你记错了,原话是“七步之内,刀比枪快”。

这一点早就被科学实验证明了,你数一数下面的视频中是几步: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595234837693644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七步之内拳比枪快”这个说法,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有争议的话题。很多人可能听过这个说法,觉得是不是中国人练武的特别厉害,能用拳脚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制服枪械。但如果咱们抛开那些武侠小说里的夸张描写,从现实角度去分析,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七步之内”这个概念。七步说起来不远,大概.............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问周星驰“长江七号”之后为啥不演了?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儿,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你说他一个当红炸子鸡,怎么突然就收山了呢?我跟你掰扯掰扯,别看他现在是导演,是“喜剧之王”的幕后推手,但想当年,他可是站在镜头前那个自带光芒的男人啊!要说“长江七号”,那可是2008年的事儿了。那时候的星爷,虽然.............
  • 回答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叛军以一隅之地肆虐天下长达七年之久,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叛军自身的优势,更有唐朝内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深刻弊病所致。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解析: 一、 叛军的自身优势与策略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群精锐的、极具战斗力的军队以及.............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能跻身七雄之列,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演变、政治军事改革以及地理环境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与秦、楚等国相比,韩国显得相对弱小,但其能够独立发展并与强国抗衡,其生存之道和发展策略同样值得深入探讨。一、 韩国的起源与地理优势韩国的形成是晋国分裂的直接产物。春秋时期,晋.............
  • 回答
    七国之乱,又称吴楚之乱,是西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诸侯叛乱,而 汉朝的景帝(刘启)和周亚夫的功劳最大,但要说挑起这场叛乱的源头,毫无疑问是吴王刘濞。那么,刘濞为何会挑起这场叛乱?他的失败又是因为什么?我们来详细地讲述一下: 刘濞为何挑起七国之乱?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初的异姓王刘邦的亲信吴王刘信的儿.............
  • 回答
    关于解放军对“七爷”(指59式坦克)和“59之类”老装备的各种“魔改”,说它们“完全出于理性考量”,这个说法嘛,我得跟你掰扯掰扯。要说完全理性,那是有点绝对了。装备的升级改造,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不断发展、需求又异常庞大的国家,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但如果说“没有理性考量”,那也绝对是胡说八道.............
  • 回答
    “七子之歌”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之所以没有包含外东北,这是由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图决定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首诗歌的由来,以及它所描绘的“失去的土地”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外东北”之间的区别。首先,我们得明确,“七子之歌”这个说法本身就源自诗人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创作的同名组诗。这.............
  • 回答
    七国之乱藩王与靖难之役朱棣,这两场发生在同一王朝的权力斗争,其结果却截然不同:前者以藩王全军覆没告终,后者则让夺权者登上皇位。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句两句能够道尽。要深入分析,得从制度根源、时机把握、军事策略、人心向背以及关键人物这几个层面来细细道来。一、制度根源的差异:汉初的“郡国并行”与明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七大之后,人事格局发生变化,各位主官的岗位轮换对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都可能产生深刻影响。如果林罗刘谭等主官(这里假设是关键的领导岗位,比如在战略、情报、后勤、作战指挥等方面)与陈粟(陈毅、粟裕两位我军的杰出将领,在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上都有卓越建树)互换场地,林粟能.............
  • 回答
    韩信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但“领导七国之乱”和“打败汉景帝周亚夫梁王,一统天下”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韩信早在汉朝建立初期,就因为功高震主被杀,未能参与到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中。不过,我们可以基于历史背景和韩信的军事才能,做一个假设性的推演,来探讨如果韩信“穿越”到汉景帝时期,并领导七国之乱.............
  • 回答
    MPV和七座SUV,这俩名字听起来好像离得挺近,都是主打“能装”,而且都提供七个座位,但实际上,它们在设计理念、核心功能以及用户体验上,有着天壤之别。要说它们之间到底有多大区别,这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首先,设计理念。 MPV(MultiPurpose Vehicle),顾名思义,“多功能乘用车.............
  • 回答
    汉朝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虽然都冠以“X王之乱”的名头,规模上也都牵涉到多个诸侯王,但其性质、根源、参与者和导致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一个仅仅三个月便被平息,而另一个却旷日持久,长达十五年之久。汉朝七国之乱:一场目标明确、力量相对集中的反抗汉朝的“七国之乱”发生在景帝时期,.............
  • 回答
    玩过《仙剑奇侠传七》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感受:这代仙剑,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尤其是跟那些老玩家们心目中的经典比起来,很多地方都透着一股子“不一样”,其中一个很明显的论调,就是它“越来越女性向”了。这话说起来,可能有些老玩家听了会有点不舒服,毕竟仙剑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回忆,提到“女性向”,.............
  • 回答
    嘿,说起火星猎人,这可是 DC 宇宙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当年和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神奇女侠、海王、绿灯侠并称“正联七巨头”,那是何等的风光!可是,怎么如今在华纳兄弟这里,感觉他就像是被打入了冷宫,出镜率低得可怜,甚至连个像样的独立电影都没有。这事儿,咱们得掰扯掰扯,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
  • 回答
    司马炎和朱元璋,两位开创了辉煌朝代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似乎重蹈了覆辙,都采取了分封藩王、授予实权的政策,这让许多人感到疑惑,尤其是考虑到他们都曾亲眼目睹或通过史书了解过前朝因类似政策而引发的动荡。司马炎面对七国之乱的教训,朱元璋则洞悉八王之乱的惨痛,为何他们还会选择这条充满风险的道路呢?这背后绝非.............
  • 回答
    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没有演变成“八王之乱”或“七国之乱”式的全国性大动荡,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原因。与其说是“没有出现”,不如说是朱元璋和朱棣两人在此之前已经通过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藩王问鼎中原的可能性,并最终将这场权力斗争限制在了相对可控的范围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明.............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