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代俄罗斯究竟是总统制还是半总统制还是其他什么政体的国家?

回答
当代俄罗斯的政体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通常被界定为半总统制(Semipresidential system),但同时又带有非常强烈的总统集权(Presidential autocracy/authoritarianism)色彩,甚至有人认为其已经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总统制国家”或“超级总统制”模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需要从其宪法设计、实际运作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层面来分析。

一、 宪法设计:半总统制的框架

俄罗斯联邦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是典型的半总统制。这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广泛权力:
对外代表国家: 总统是俄罗斯联邦的最高代表,负责对外关系。
武装力量总司令: 总统是俄军的最高统帅。
任命和罢免政府成员: 总统提名总理、副总理、部长等重要政府官员。虽然总理的任命需要国家杜马(议会下院)的批准,但总统可以反复提名,直到国家杜马接受其人选。总统也可以自行罢免总理和政府成员。
解散国家杜马: 在特定条件下,总统有权解散国家杜马,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颁布法令: 总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указы)和命令(распоряжения),这些法令在性质上与法律相当,并且可以影响到立法进程和行政管理。
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总统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是影响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关键机构。
对法律的否决权: 总统可以否决国家杜马通过的法律,但其否决权可以被议会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
制定国家政策方向: 总统被认为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方向的引导者。

政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由总理领导:
总理是政府首脑: 总理负责政府的日常运作和执行总统制定的政策。
政府向总统负责: 尽管理论上政府也向国家杜马负责,但实际上政府的任命和解散主要由总统掌握,因此政府对总统的忠诚度通常高于对议会的忠诚度。

议会(联邦会议)的双院制结构:
国家杜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 议会下院,负责立法,监督政府,可以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但总统有权不接受)。
联邦委员会(Совет Федерации): 议会上院,代表联邦主体(各州、边疆区、共和国等),主要负责审议国家杜马通过的法案,特别是涉及联邦主体的法案。联邦委员会的构成使其对地方利益有一定代表性,但其权力相对受限,在立法过程中更多是审议而非主导。

二、 实际运作:总统集权与总统制特征的强化

尽管宪法框架是半总统制,但俄罗斯在实际政治运作中,总统的权力被极大地强化,甚至可以说,总统的权力远远超过了许多典型的半总统制国家中总统的权力,更接近于一个强大的总统制国家中的总统。这种强化主要体现在:

事实上的总统独裁(Presidential dominance/autocracy):
对权力机构的绝对控制: 俄罗斯总统不仅控制行政部门,还能通过政治任命和强大的党机器(如统一俄罗斯党)对立法部门(国家杜马)施加巨大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其议事日程和结果。司法机构的独立性也受到质疑。
“垂直权力”体系(Vertical of power): 总统建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层层负责的权力体系,从联邦层面延伸到地方政府,确保了中央指令的有效传达和执行。地方长官的任命和罢免也受到总统的直接影响。
削弱议会制衡能力: 尽管有国家杜马,但其对政府的监督和制衡作用非常有限。在多数情况下,国家杜马会遵从总统的意愿进行立法。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也使得议会难以有效挑战总统。
政党政治的总统化: 主导俄罗斯政坛的“统一俄罗斯党”实际上是一个支持总统的“执政党”,其主要功能是为总统的政策提供合法性支持和政治动员,而不是独立发挥政党功能。总统本身也是事实上的党首或最高领导人。

总统的个人意志成为政策核心: 在俄罗斯,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统的个人意志和判断,而非通过充分的政党协商或议会辩论。

对媒体和信息的控制: 总统及其支持者通过控制主要媒体和信息渠道,塑造公众舆论,进一步巩固了总统的权威和合法性。

三、 其他观点与术语

正因为上述实际运作的特点,一些学者和政治分析家提出了不同的描述:

超级总统制(Superpresidentialism)或总统制国家(Presidential state): 这些术语强调了总统权力的过度集中,认为俄罗斯已经超越了典型的半总统制,而更接近于总统权力至上的国家。
混合体制(Hybrid regime)或选择性威权主义(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 一些学者认为,俄罗斯仍然保留了形式上的民主选举,但选举过程和政治环境存在不公平和压制,使其属于混合体制。然而,随着近年来政治环境的收紧,这种分类的有效性也受到挑战。
“集权制”或“官僚寡头制”: 强调了权力集中于总统及其核心官僚集团,以及与特定寡头集团的紧密联系。

四、 历史演变的影响

俄罗斯的政体演变也对其现状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苏联解体后的民主化尝试,到叶利钦时期的强力总统制,再到普京上台后对权力垂直化的重塑和集权化,俄罗斯的政体一直在向总统权力集中的方向演变。这种历史惯性和对稳定与秩序的强调,也为总统集权提供了社会心理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当代俄罗斯在宪法上是半总统制国家,其体制设计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元素。然而,在实际政治运作中,总统的权力被极大地强化,远远超过了通常意义上的半总统制国家,表现出强烈的总统集权、甚至可以说是“超级总统制”的特征。因此,最准确的描述是,俄罗斯是一个以半总统制为形式框架,但实际上高度集权于总统的总统制国家。理解俄罗斯的政体,不能仅仅停留在宪法条文,更需要深入分析其权力运作的现实逻辑和历史背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际上是批着当代民主选举制度的沙俄开明专制,新沙俄这个称呼是很准确的。

普京如同历史上的沙皇一样,除了直接掌握外交,军队和安全情报机构外,更多的是承担一种精神上的象征意义。

除此之外地方上是高度自治状态,俄罗斯统一党有个外号叫地方实力派的联合工会,大概就是这么个原因。他不是现代意义上政党,而是中央对各个地方势力身份认可的象征。所以两个议会基本上可以视作沙俄时代的地方贵族杜马的当代翻版,选举投票是有的,但是背后有一套复杂的浮动系数和机制,基本上和开票结果关系不大。

2016年最新的动向是普京在试图建立一套纯粹的技术官僚构成的政府乃至议会系统,即权力机构要脱离过去的党派,意识形态和地方利益的纠纷,形成单纯的技术性组织。比较典型的机构除了他的白卫兵组织全俄人民阵线外,新的议会议员里,俄罗斯统一党的候选人更新了70 %,差不多把旧人清洗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代俄罗斯的政体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通常被界定为半总统制(Semipresidential system),但同时又带有非常强烈的总统集权(Presidential autocracy/authoritarianism)色彩,甚至有人认为其已经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总统制国家”或“超级总统制”.............
  • 回答
    关于当代俄罗斯人对苏联时期还是沙皇时期怀有更强烈的怀旧之情,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非答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经历、社会背景、年龄段以及他们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与其说是一种统一的向往,不如说是一种对不同时期特定元素的认同和怀念。怀念苏联时期:对苏联时期的怀念,很大程度上源.............
  • 回答
    关于车臣共和国领导层的一些行为,外界一直存在诸多担忧和批评。您提到的“强抢民女”和“17岁少女被强娶为妾”的事件,如果属实,无疑触及了人权、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在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都难以被接受。首先,从法律和人权的角度来看,任何形式的强迫婚姻,特别是涉及未成年人的婚姻,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联合国《儿童权.............
  • 回答
    俄罗斯的严冬,自古以来就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带来的最大优势之一。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它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成为俄罗斯的“大杀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不能简单地给出“是”或“否”。它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力,相较于过去,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严冬的威慑力依然存在,但其“大杀器”的属性正.............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的未来走向及其后续可能采取的行动,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这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俄乌冲突的最终结局、国际社会的反应、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乌克兰自身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景和俄罗斯可能采取的行动,但请注意,这些都是基于现有信息和分析的推测,实际情况可能大.............
  • 回答
    俄罗斯当前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所遭遇的孤立和排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因素交织作用下的长期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政治、经济以及安全等多个层面。历史遗留与挥之不去的阴影首先,不能忽视的是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根深蒂固的历史关系。从沙俄帝国到苏联时期,俄罗斯(或其前身)长期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军事力量。直接拿40年前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比,就像比较一部老电影和一部新电影,场景、技术、甚至叙事手法都可能完全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40年前的苏联,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可是苏联军事力量的巅峰时期之一。冷战正如火如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历史记忆的深层矛盾。要理解为什么乌克兰现在难以“将心比心”允许东部地区独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底线的考量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承认一个国家的独立是一个庄严的决定,它基于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俄罗斯当年.............
  • 回答
    俄罗斯当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阿拉斯加,这是一个历史事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和考量。下面我将详细讲述:1. 俄国卖掉阿拉斯加的背景: 地理上的遥远和难以管理: 阿拉斯加距离俄国本土非常遥远,交通不便,通信落后。这使得俄国难以有效地管理和开发这片广袤的领土。殖民地管理成本高昂,而实际收益却不高。 .............
  • 回答
    理解俄罗斯武器制造平均水平“领先中国上十年”这个说法,需要剥开一层层表象,深入到历史、技术积累、发展路径以及两国当前的具体情况。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比较,而是涉及了更复杂的维度。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基础工业、民用工业的广度和深度上,中国无疑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从消.............
  • 回答
    美国情报部门关于中、俄、伊三国干预美国大选的指控,尤其点出中国“怕特朗普当选”,俄罗斯“怕拜登当选”的说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这背后可能涉及哪些逻辑,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首先,得认识到,“干预大选”这个词在美国政治语境中本身就非常敏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俄罗斯(以及更早期的罗斯公国)历史发展中的关键地理和政治因素。简而言之,俄罗斯最终选择以莫斯科为中心发展并最终定都于北方城市,而不是像早期的基辅那样位于南方,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中心转移、军事战略以及历史发展路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下面我将详细.............
  • 回答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根本没法给出个精确的数字。就好比问一场看不见结局的球赛还能踢多久,答案藏在太多变量里了。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掰扯掰扯,看看俄罗斯现在究竟是怎么个“撑”法,以及这些“撑”的基础有多稳固。首先得说,俄罗斯这“撑”的底气,很大程度上还是靠着它那个庞大的家底和根深蒂固的体制。经济层面.............
  • 回答
    .......
  • 回答
    俄罗斯当年的“休克疗法”,至今仍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乃至普通民众争论不休的焦点。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被西方忽悠”或“自己犯傻”,都略显片面。更准确地说,那是一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试图快速摆脱计划经济弊端却付出巨大代价的经济转型尝试。要评价“休克疗法”,我们必须先回到那个时代的.............
  • 回答
    弗拉基米尔·普京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过程,这其中交织着俄罗斯国内政治的动荡、叶利钦时代的权力真空以及普京自身的崛起。以下是更详细的讲述:一、 叶利钦时代的背景与权力斗争1. 戈尔巴乔夫时代遗留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压力。虽然戈尔巴乔夫开启了.............
  • 回答
    布林肯国务卿关于北溪二号可以成为欧洲对付俄罗斯的工具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要判断北溪二号是否能真正成为欧洲对付俄罗斯的工具,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牵涉的多重因素,并剥离那些看似“官方”或“标准”的论调,还原其真实作用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北溪二号项目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无数历史进程交织碰撞的必然结果。它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某个单一事件的直接催化,而是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的总爆发。从政治层面看,苏联高度集权的一党制,在最初的建立和扩张时期固然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僵化的体制逐渐显露出弊端。高层决策的脱离实.............
  • 回答
    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俄罗斯是否会在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来对抗所谓的“志愿军”这一设想,确实是许多人深切关注的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志愿军”这个词在当前语境下的含义。在俄乌冲突中,北约国家并没有直接派遣正规部队参战,而是存在大量的外国籍军事人.............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没有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因为“邪恶”本身就是一个极为主观和多维度的概念,而且历史的比较也需要细致入微的分析。要判断今日的俄罗斯是否比当年的日本“邪恶得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包括其行为的性质、影响范围、动机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等等。首先,我们得明确“当年的日本”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