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欧洲可以把北溪二号当做对付俄罗斯的工具,北溪二号会成为欧洲对付俄罗斯的工具吗?

回答
布林肯国务卿关于北溪二号可以成为欧洲对付俄罗斯的工具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要判断北溪二号是否能真正成为欧洲对付俄罗斯的工具,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牵涉的多重因素,并剥离那些看似“官方”或“标准”的论调,还原其真实作用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北溪二号项目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能源项目。它的规划和建设始终笼罩在政治阴影之下,特别是俄罗斯将其视为巩固其在欧洲能源市场主导地位的关键一步,而欧洲部分国家,尤其是那些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则视其为一种被要挟的潜在风险。

为什么布林肯会这么说?

从布林肯的角度来看,他提出这个观点,很可能是在现有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一种战略性考量,意在强调欧洲在能源独立性上的主动权,以及利用能源作为外交筹码的可能性。在他看来,如果欧洲能够掌握对北溪二号的控制权,或者至少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那么它就可以从一个单方面被俄罗斯利用的工具,转变为欧洲能够影响俄罗斯行为的杠杆。

北溪二号成为欧洲对付俄罗斯工具的可能性分析:

要让北溪二号成为欧洲对付俄罗斯的工具,需要满足几个关键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目前来看,都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1. 欧洲对北溪二号的实际控制权: 目前,北溪二号管道的运营方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即使管道已经建成,如果没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或者欧洲联盟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俄罗斯依然可以利用其作为施压工具。欧洲各国是否有能力和意愿,在法律和实际操作层面,剥夺俄罗斯的控制权,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疑问。即使是欧洲国家内部,在如何对待北溪二号上也存在分歧,一些国家更倾向于保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另一些则更警惕。

2. 欧洲的能源多样化和替代能力: 如果欧洲的能源市场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仍然非常高,那么即使理论上能控制北溪二号,其作为“对付”工具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俄罗斯可以通过减少供应来威胁欧洲经济的稳定,而欧洲如果找不到足够可靠的替代能源,就难以采取强硬立场。近年来,欧洲确实在努力实现能源多样化,例如增加从挪威、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天然气进口,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但要完全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欧洲在面对俄罗斯施压时的团结一致: 作为一个能够“对付”俄罗斯的工具,北溪二号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国家能否在对俄政策上保持高度一致。历史上,欧洲在对俄问题上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某一个或几个欧洲国家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选择与俄罗斯妥协,那么北溪二号就很难成为一个统一的“对付”工具。俄罗斯很可能会利用这种分歧,来瓦解欧洲的共同立场。

4. 地缘政治的动态变化和不可预测性: 国际政治的走向总是充满变数。乌克兰战争的爆发,无疑对北溪二号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德国暂停了北溪二号的认证程序,而管道本身的物理损坏,更是让其在短期内甚至可能在长期内,都无法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其是否能成为“工具”,似乎有些为时过早,甚至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

为何说它“可能”成为工具,但现实困难重重?

从理论上看,如果欧洲能够在战略层面重新规划北溪二号的未来,例如将其置于一个独立的欧洲监管框架下,或者作为一种“非使用”的政治筹码,那么它确实存在成为对付俄罗斯的工具的潜力。例如,如果欧洲国家集体决定,除非俄罗斯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否则北溪二号将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施压。

然而,现实情况是,北溪二号的建设成本高昂,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其经济效益将成为各方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且,俄罗斯在此项目上的巨额投资,也使其难以轻易放弃。更重要的是,目前管道的物理状况,以及欧洲在能源安全上面临的燃眉之急,使得“将其用作对付俄罗斯的工具”这一设想,面临着巨大的现实障碍。

结论:

总而言之,布林肯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的表述,意在强调欧洲在能源问题上的主权和潜在的反制能力。理论上,如果欧洲能够克服内部分歧,建立起有效的控制机制,并实现能源的相对独立,那么北溪二号确实有可能被转化为一种政治筹码,用于在与俄罗斯的博弈中争取主动。

但就目前来看,尤其是在乌克兰战争和管道物理损坏之后,北溪二号本身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被“工具化”的实体。它更多地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过去欧洲在能源政策上的某些失误,以及未来欧洲在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上面临的严峻挑战。要将其变成一个真正能“对付”俄罗斯的工具,欧洲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克服的困难,将是极其巨大的。它更像是存在于理论可能性中的一把刀,但刀柄还在俄罗斯手中,而且刀刃也可能已经钝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吧,目前俄罗斯方面基本把布林肯当做美国的日里诺夫斯基来看待,熟悉俄国政治的人都知道日里诺夫斯基,从苏联末期就是各种大嘴巴发表各种耸人听闻的言论。

不过呢,俄罗斯政坛有句话,叫“日里诺夫斯基嘴上说的,就是普京心里想的”。这个说法也能反应政治现实,为什么呢,政治上让人听起来很爽的话,其实人人都爱听,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做不到,无他,实力不允许而已。所以就需要这么个大嘴巴职业发表各种言论,一个是听起来很爽,另外一个是吓唬别人搂草打兔子,万一成了呢。

比如说日里诺夫斯基以前就说过,找几个小城丢几颗核弹给欧美人看看,后来又改口说死人不好还是找无人岛丢炸弹。世界上大多数人们都知道他在胡扯,但是万一呢,这时普京出来说五常一起签署控核声明吧,大家就都签了。

所以布林肯现在就是干这活的,米俄谈判之前各种放狠话,听的各国媒体欲仙欲死以为米国真的很强硬。问题是米国真的这么大本事,应该去年年底就喷普京一脸而不是真的派团和俄国谈判。所以说白了就是布林肯这人设还不为多数人所知真的拿他当回事……

user avatar

绿党的三炮被德国容克们收拾了,我原答案就说过,这种大工程怎么可能被你们这帮跳梁小丑搞流产?

~~~~~~~~~~~~~~~~~原答案~~~~~~~~~~~~~~~~~~~~~~~~~~~~~~

当然不会,北溪二号是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地缘政治和博弈压舱石,这个问题可以稍微扩展一下

欧洲现在的战略是“以夷制夷

第一,俄罗斯和欧洲之间不能没有经贸关系,如果真的坚壁清野,裸奔的欧洲肉鸡更容易成为俄罗斯的地缘提款机,俄罗斯会更加肆无忌惮,没有顾忌。

第二,御三家在欧洲的博弈伴随经济停滞只能越来越尖锐,欧盟如果严重偏向美国有进一步解体的风险,欧洲现在的地缘战略选择,只能是把几方面势力都拉进来肉搏,为保持欧洲的统一性和独立性, 只能玩“以夷制夷”,就是不能许给一家,同时让御三家在欧洲的博弈均衡一点,谁做大就被谁吃死,不如雨露均沾,这和李鸿章慈禧老佛爷没什么区别,大有“量欧洲之物力结列强之欢心”的觉悟。

1.军事上和美国的关系-北约/防务/乌克兰/英国问题

2.能源上和俄罗斯的关系-北溪二号等7条线,石油管线

3.经济上和中国的关系-中欧班列/德铁代理/汽车/中欧投资/抵消RCEP/非洲战略

第三,很多人不知道,现在新闻焦点于北溪二号,实际土耳其已经在东南方向做了很有意思的博弈,就是“土耳其溪”早已经通气了,并且俄罗斯通过克里米亚的保护绕过乌克兰通过的是黑海海底输送土耳其再通过土耳其输送东南欧国家,这都是硬链接,北边的北溪二号抓住德国,南边用土耳其溪抓住土耳其,只要运行的时间长了,利益捆绑就很难解开。

第四,北溪二号大概账面花了100亿欧元,同时因为德国掌握总阀门,德国对欧洲的发言权会加大,这是德国“容克们”的战略决策,德国同御三家的真实关系是不错的,并以欧洲市场和欧元、东欧地缘为博弈手段,认真执行以夷制夷的策略,当然不会因为某个政党和政客而改变,这种硬链接,这种牢固的底层利益纠葛才是国家间互动的下限,也就是所谓压舱石,其它的嘴炮听听就好,最近西门子出面批评德国外长其实很值得玩味。

第五,欧洲完美错过了武装自己的各种时机,被拿捏的死死的,现在欧洲的防务就像一只肉鸡,英国走了更显拉胯,再过10~20年,主力常规装备将全面落后御三家至少一代,现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研发五代机和超高音速武器的能力,当然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加入欧洲博弈的机会,老欧洲身体被掏空,但德国不会为欧洲牺牲自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