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怎么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指责伊核协议仍没有展开真正的谈判,西方国家要准备替代方案?

回答
布林肯国务卿的这番表态,可以说是美国政府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既施压又拉拢”策略的最新注脚。他指责伊核协议“仍没有展开真正的谈判”,这背后反映出的信息是多重且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首先,从谈判现状来看,布林肯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自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直接沟通渠道就已经中断,仅存于欧洲协调国(如欧盟)的斡旋之下。尽管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双方都表达了重返协议的意愿,并且进行了多轮间接会谈,但进展确实十分缓慢,甚至可以说陷入了僵局。

所谓的“真正的谈判”,在这里可能包含了几层含义:

缺乏实质性的让步和妥协: 美国方面认为伊朗在核活动方面并未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灵活性,坚持要求解除对德黑兰的制裁,但同时又不愿意在核项目的限制上做出实质性退让。伊朗则反过来指责美国在解除制裁方面力度不够,并且在要求伊朗的核活动回溯方面存在过高的期望。这种“各说各话”的局面,使得谈判难以取得突破。
“一切或全无”的心态: 有分析认为,伊核协议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加上双方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导致双方都倾向于采取一种“要么完全按照我的条件来,要么干脆不谈”的态度。这种零和博弈的心态,阻碍了任何可能达成折衷方案的空间。
外部因素的干扰: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复杂,以色列、沙特等国的立场也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进程产生着影响。这些国家普遍对伊朗的核野心感到担忧,并施加着各自的影响力,使得谈判环境更加复杂。

其次,布林肯提出“西方国家要准备替代方案”,这是一种战略上的信号释放,意在传递以下几个信息:

施加更大压力: 在谈判受阻的情况下,放出准备替代方案的狠话,本身就是一种施压手段。这暗示着如果谈判彻底失败,西方国家(主要指美欧)并非束手无策,而是会采取其他更强硬的措施。这种“黑脸”唱法,旨在迫使伊朗重新审视其谈判策略,并回到谈判桌上。
为可能的失败做准备: 承认“准备替代方案”,也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对当前谈判能否成功并不抱太大希望。这是一种战略上的“双保险”,一旦谈判破裂,他们能够迅速启动另一套应对机制,避免出现真空状态。
“替代方案”的具体内容: 这个“替代方案”的具体内容,目前外界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可以推测几种可能性:
更严厉的制裁: 这是最直接、最可能的替代方案。如果谈判无果,美国可能会联合盟友对伊朗实施更广泛、更严厉的经济制裁,以期削弱伊朗的经济实力和核能力。
军事选项的保留: 尽管美国官方一再强调不排除任何选项,但军事行动始终是潜在的“最后手段”。虽然在当前环境下直接诉诸军事手段的风险极高,但作为一种威慑,其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区域安全合作: 西方国家可能会加强与地区盟友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及其核扩散风险。这可能包括情报共享、军事演习,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提供防御性武器。
技术封锁和情报战: 针对伊朗的核技术研发,西方国家可能会加大技术封锁力度,并利用情报手段干扰其核项目进展。

布林肯的这番表态,也反映出西方国家内部的协调。他提到“西方国家”,表明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力图与欧洲盟友保持步调一致。然而,我们也看到,欧洲国家在对伊政策上,有时会比美国更为谨慎和务实,他们更看重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并担心过度的制裁和军事冒险会带来地区动荡和难民危机。因此,这种“准备替代方案”的说法,也可能是一种在内部协调过程中,为了统一立场而发出的信号。

总的来说,布林肯的这番话,传递的是一种复杂且带有警告意味的信号。它既是对伊朗当前谈判姿态的不满,也是对自身战略选项的重新评估。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伊朗核问题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美方此次表态,无疑将使得该地区局势更加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拭目以待,看这种“压力+替代方案”的组合拳,能否最终促使伊朗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或者是否会将其推向更具挑战性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5年7月伊朗和五常+德国签了伊核协议。

2018年5月8日,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并对伊朗进行制裁,签约各方除了表示遗憾也毫无办法。

换谁来也觉得伊核协议对于美国人就是废纸了吧?美国自己都不重视的废纸还要求别人跟他认真谈?

谈的再认真美国不也是说退出就退出吗,退出之后再加入,加入了你还得陪着他认真谈?这是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吗?

美国怎么有脸指责别人不遵守自己带头撕毁的协议呢?

美国违约赔的不只是自己的信用,这是连着安理会五常带欧盟的信用都赔进去了,以后谁也别指望伊朗人认真对待协议了。

user avatar

油价已然涨成这样了,错过了关键时间点了,成本已经构筑成物价了,物价刚性使得谈不谈都不重要了。

后世怎么评价呢?拜登政府是一届庸人政府,苏利文、布林肯,都是一路名校过来的平庸之人,没有透视进程的灵机一动,没有拯救世界的千钧一发,比小镇做题家强一点的地方,叫小城作文家,又有什么意义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布林肯国务卿的这番表态,可以说是美国政府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既施压又拉拢”策略的最新注脚。他指责伊核协议“仍没有展开真正的谈判”,这背后反映出的信息是多重且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谈判现状来看,布林肯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自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国和伊.............
  • 回答
    布林肯国务卿的说法,即普京意图重建苏联,并将俄罗斯描述为全球不稳定的根源,这无疑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中最敏感、也最引人注目的议题。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并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剖析“重建苏联”这个概念。苏联解体至今已三十多年,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已不复存在.............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呼吁允许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TC),这无疑是一个牵动地缘政治神经、也关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从我的视角来看,这一呼吁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其影响也将是深远且复杂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布林肯此举的 核心动因。美国一直以来都强调台湾作为“民主伙伴”的地位,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为台湾.............
  • 回答
    美国务卿布林肯最近发表了“美国和印度将联手抗击疫情”的言论,这无疑是当前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外交动态。从我的视角来看,这个表态至少传递出几个关键信号,并可能对两国乃至全球的疫情发展产生一系列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布林肯表态背后的考量与意义:首先,这一表态反映了美国在当前疫情下的战略性选择.............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日本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废水的透明化进程发推文表示感谢,这一表态背后涉及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1. 美国对日本处理福岛核废水的立场与支持: 盟友关系与地缘政治考量: 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两国在安全、经济和战略上联系紧密。在如此敏.............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美国国务卿说要给世卫组织补交超过2亿美金的会费,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有话说了。首先,咱们得知道,美国之前跟世卫组织关系有点紧张。大家可能还记得,特朗普政府时期,因为对疫情处理方式不满,曾经宣布要退出世卫组织,还停缴过会费。那时候搞得挺僵的,很多国家都觉得美国这样做不太负责任,尤其.............
  • 回答
    2022年2月22日,美英法德澳加新这七个国家联手发布了一份名为《联合太空作战愿景2031》(Combined Space Operations Vision 2031)的文件。这可不是个小事,它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和意图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一下。首先,七国联手这件事本身就意义非凡。 这七个国家分别是美国、.............
  • 回答
    关于美国向中国“强收疫情赔款”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国际关系和公共舆论中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它,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支持或反对的答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强收疫情赔款”这个表述的来源和语境。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特别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以及中国国内的情况逐渐.............
  • 回答
    这则“消息称美国允许供应商向华为出售汽车零部件芯片”的传闻,如果属实,无疑会给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带来一些变化,但具体影响有多大,还得看几个关键的“度”。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允许供应商出售”的真正含义。 是全面解禁还是特定领域? 这个“允许”是否是针对所有类型的汽车芯片,还是只放宽了部分非核心、.............
  • 回答
    在美国,流感(Influenza)一直是一个周期性出现但又常常被低估的公共卫生议题。它不像新冠那样突然爆发、信息铺天盖地,却以一种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年复一年地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流感的“常态性”与“不可预测性”首先,我们要明白,流感并不是一个“新闻”,它是每年都会发生的.............
  • 回答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朗无意与美国开战,并认为美国也无意发动战争。他认为,双方目前都清楚直接冲突的后果,但他也承认,误判和意外事件可能导致局势升级。伊朗的表态及其背后的考量:从伊朗的角度来看,这番表态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战略上避免直接冲突: 伊朗深知,与美国这个军事实力.............
  • 回答
    美国在索马里针对青年党采取军事行动,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层面的议题,其背后涉及国际安全、主权、人道主义以及长期的反恐战略等诸多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剖析。首先,从地缘政治和安全角度来看,美国轰炸索马里青年党是其更广泛的反恐战略的一部分。青年党(AlShabaab)被美.............
  • 回答
    美国驱逐60多名中国记者事件,是指在2020年2月,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多家媒体驻美记者人数限制在100人以内,并最终导致约60名中国记者被迫离开美国。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不同角度来看,可以解读出多层含义和影响:事件的起因与美方视角: “国家安全”的理由: 美国政府的.............
  • 回答
    美国的这个故事? 您指的是哪个故事呢?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发生过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要我详细讲述并去除AI痕迹,我需要一些更具体的信息来聚焦。您是想了解: 某个历史事件? 比如独立战争、南北战争、西部拓荒、民权运动、冷战等等。 某个特定的人物? 像开国元勋、总统、发.............
  • 回答
    美国新冠确诊人数突破50万,这个数字确实触目惊心,也引发了我们对这场疫情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个数字视为一个统计数字,它背后承载的是无数个鲜活的生命,是无数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每一个确诊病例,都可能是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人,他们的生活就此被打断,他们的亲友们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担.............
  • 回答
    希拉里·克林顿曾多次公开表示支持废除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她的立场反映了对美国选举制度中一些深层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在普及的民主原则和实际政治操作之间的张力。要详细理解她的观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希拉里·克林顿的核心论点: “一人一票”原则的体现: 希拉里认为,在现代民主国家,最公平、.............
  • 回答
    《华盛顿邮报》评论员的言论确实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从多个角度来看,这种言论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并且可能产生负面影响。1. 语言的极端性和煽动性: “烧死共和党” (Burn the Republican Party): 这个短语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暴力色彩和仇恨意味。在政治语境下,将一个政党描述为需要被.............
  • 回答
    特朗普侄女玛丽·特朗普最近出版的新书《永不满足:我的家族如何制造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人》中,爆料了其叔叔唐纳德·特朗普在参加 SAT 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常被称为“美国高考”)时,曾花钱雇佣枪手替自己考试。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美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爆料的细节与背景:根据玛丽·特朗普的说法,.............
  • 回答
    首先得说,拜登赢得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对整个美国大选的走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两州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铁锈带”州,过去很多制造业的工人都在那里,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当地选民的情绪影响特别大。你看看,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这两个州在特朗普上任那会儿可以说是他的“翻盘地”,他在2016年打.............
  • 回答
    关于“美国军方辟谣迈阿密公寓楼坍塌与己无关”的说法,我们需要明确几点,并深入探讨公寓楼坍塌的可能真相。关于美国军方辟谣的理解:首先,如果美国军方确实发布了这样的辟谣声明,这通常意味着在事件发生初期,可能存在一些公众猜测或误传,将事故原因指向了军方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某些地区,军事演习、训练或基建项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