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大选拜登拿下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首先得说,拜登赢得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对整个美国大选的走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两州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铁锈带”州,过去很多制造业的工人都在那里,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当地选民的情绪影响特别大。

你看看,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这两个州在特朗普上任那会儿可以说是他的“翻盘地”,他在2016年打破了民主党几十年的传统,赢得了这两个州,最终以微弱优势入主白宫。所以,这次民主党能够重新拿回这两州的选票,意味着特朗普在当初吸引到的那些工人阶级选民那里,支持度出现了松动。

为啥说这俩州这么重要呢?

简单来说,美国大选很多时候就像一场精密的算数题,尤其是那些摇摆州,它们通常票数都咬得很紧,差那么几千甚至几百票都能决定最终的胜负。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的选举人票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足以影响全国的格局。如果拜登在这些关键的工业州能够赢回来,那说明他的竞选策略奏效了,他成功地重新赢回了那些对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特别关注的选民的支持。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

这背后肯定有很多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经济议题的回归与认知变化: 特朗普在2016年的时候,很成功地利用了民众对全球化和贸易协定的不满,承诺把工作机会带回来。很多工人都觉得他理解他们的困境。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承诺的兑现程度,以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可能让一些选民重新审视。拜登团队也抓住了这一点,强调了自己的经济计划,比如投资基础设施、发展清洁能源等等,试图给人们描绘一个更具前景的未来。威斯康星和密歇根有很多制造业的城市,这些地方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计,所以“经济牌”在这儿从来都是重中之重。
对特朗普执政风格的反应: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确实非常独特,有人喜欢他那种“硬汉”形象,但也有很多人因为他的言行、对某些群体的不友善态度而感到疏远。在一些更具多元化和教育水平较高的选区,特朗普的风格可能就没那么受欢迎了。密歇根和威斯康星虽然有传统工业区,但也有郊区和城市,那里的选民构成也是多元的,对政治的看法也更加复杂。一些对特朗普处理疫情的方式不满的选民,可能也会因此倒戈。
民主党策略的调整: 拜登团队在竞选过程中,似乎更注重强调团结、理性,以及对民主制度的捍卫。他们也更重视基层动员和传统民主党选民的回流,比如年轻选民、少数族裔以及那些对特朗普政府感到失望的温和派共和党人。在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这种策略是否能奏效,直接体现在了最终的投票结果上。
疫情的影响: 毫无疑问,新冠疫情对2020年的大选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州对疫情的处理方式、经济复苏的努力,都成为了选民衡量总统表现的重要标准。如果拜登在应对疫情方面给人的感觉更稳健、更负责任,而当地选民又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这也很可能促使他们改变投票意向。

总的来说,拜登拿下这两个州,说明两件事:

1. 传统的“铁锈带”选民并非铁板一块。 他们对经济的感受、对未来的期待,会随着时间和具体政策的变化而摇摆。民主党如果能抓住这些痛点,推出有吸引力的政策,仍然有很大的机会赢回他们的心。
2. 这次选举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且非常依赖于细节和关键选区的表现。 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的胜利,可能只是整个复杂选情中的一个缩影。

当然,具体的投票数据和分析还会非常细致,比如不同郡县的投票率、特定选民群体的投票倾向等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次选举的动因。但大方向上来说,这两州的逆转绝对是这次美国大选中的一个重要看点,它揭示了美国政治版图正在经历的某种微妙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与很多知乎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朋友不同,我在美国待了十多年的时间,自然而然对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有着超过国内大部分网民的共情,最重要的是,我坚定地认为,美国绝大部分民众,尤其是少数族裔,工薪阶级,工人这样的弱势群体,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觉悟,他们非但不是我国的敌人,更是美国政治建制派以及背后财团统治下,推行全球霸权的第一受害者。他们的利益,比如要健保,要教育资源,要环境保护,要基础设施,要退休养老等等合理的诉求都让位于了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全球霸权和资本霸权所付出的天价花费上了。所以我希望站在一个对美国民众有足够共情的立场来回答这一个问题。

拜登赢得这两大蓝领工人阶级占有极大分量的摇摆州,让我产生了一个极大的担心。在社会认知,社会观点的转变上,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希望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因为当事情坏到一个地步的时候,问题才无所遁形,才不会有人掩耳盗铃地否认问题的存在,人民才会集体性地产生必须要彻底改变现状,而非得过且过的觉悟。我担心的正是,如果民主党的建制派在再一次背弃代表着深蓝工人阶级利益的桑德斯的情况下依旧赢得了铁锈带的摇摆州,是否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他们无需向工人阶级靠拢,无需为工人阶级的利益服务,在两个烂苹果的选择中,工人阶级还是会含泪把票投给他们。

如果背弃深蓝,拥抱温和派是民主党赢得这次选举之后的领悟,那么是否在未来的四年里,在他们在下一次大选彻底被击沉之前,都会继续完全无视铁锈带底层民众的利益,在经济上配合跨国企业的去工业化,在生活上对像弗林市的水污染问题继续不闻不问,在像底特律,辛辛那提,克利夫兰这些衰落的都市的执法上继续对有色人种采取双重标准,而不会去思考在去工业化不可逆的前提下,这一地区的民众未来的道路。

美国确实到了一个内部矛盾一点就着的历史节点,但是这内部矛盾的双方却远比共和党对峙民主党的二元分类更为复杂。铁锈带的蓝领工人原本从职业和阶级上来看是民主党的传统支持者,在12年选举中也投桃报李,用选票报答了推动拯救汽车工业计划的奥巴马。然而这一个群体却在16年的选举中完全倒向了特朗普,以反击抛弃桑德斯的民主党全球化建制派的背弃。从这一次的选举来看,拜登因为这次选举的主轴并非集中在国际贸易上而挽回了部分蓝领工人的选票,可是这种支持是极其脆弱的,与我们所预想的美国的问题在于民主党对峙共和党不同,在蓝领工人的眼中,对峙的一方是支持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两党建制派,而另一方是提升蓝领福利和上升空间的深蓝和美国优先的深红。政治光谱的两个极端在蓝领利益这一个问题上取得了少有的共通点,而显然无论是在早先的初选还是这次大选,蓝领工人都是被忽略的输家。

拜登若是通过赢得五大湖区赢得选举,那么接下来他将会是反哺这里的蓝领选民,还是继续之前奥巴马未尽的全球化进程,继续美国维系的全球霸权的努力,继续无视这些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被边缘化的民众,这也是将来一个重要的观察点。

微信公众号/头条号:行走的彩蛋 (kukushkabear)

user avatar

个人意见,对拜登来说,还真不是拿下NV就算完了,PA还是要赢,而且还要赢得有一定差距。否则最后如果真出现了270:268的投票结果,将是这30年来差距最小的一次投票结果,而这种情况下懂王成功连任绝不是理论上或小概率的事,只要共和党再成功让最高法院裁定一个州的投票有问题,仅仅一个州最后翻红就足以逆转局势,而MI的投票看起来确实有一定问题,两个小时内全部是拜登的票,没有一张懂王票(当然如果当时在开民主党铁票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确实给了懂王议论和操作的空间。

而就算懂王在PA输了或者PA赢了但高法不支持申诉,这场选举的结果也足够深刻地证明了懂王背后的民众力量有多大,并证明民粹路线在美国体制下完全可行。

如果说2016年的结果是偶然,那么今年懂王在股市四连跌,新冠疫情,“妈妈,救命”事件,自己暴论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近240张票,两个字,牛逼。换其他共和党的歪瓜裂枣,说不定还真被拜登大比分干掉,不信看前几次民主党赢得选举的时候,共和党输得有多惨。所以对懂王自己,无论当选与否,他本人和其家族凭今年选战的战绩就足够让共和党力保了,一个完全没背景的不成功商人最后居然有可能凭一己之力把家族带成真正的政坛豪门,美国梦.jpg。

话说回来,美国有多于40%的选民在经历了股市大跌,新冠肆虐,零元购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依然不愿意改变现状,要誓死守护自己的idol,这国怎,我陷思

最后作为中国人,我希望懂王赢PA,KAGA!

user avatar

合众国兴废在此一役,红脖子们开着你们的F150皮卡进京勤王啊

user avatar

密歇根显然已经尘埃落定,30万人的底特律才开了6%的时候密歇根就翻蓝了,现在拜登已经领先3.8万多票,黑人众多的底特律完成了对懂王的反杀,这波是底特律:变蓝。

内华达也没什么悬念,内华达数学系有句名言:看我回蓝。内华达剩下的票主要集中在拉斯维加斯大赌城,属于民主党票仓,其他地区主要是大沙漠,川宝没办法让仙人掌去投票啊。

威斯康星,开了邮寄选票后迅速蓝移,现在已经结束。美国大选在工作日,很多人懒得跑一趟投票点,川宝的铁粉才特别有动力去投票。今年民主党一直呼吁邮寄选票,邮寄选票很方便,很多对特朗普稍微反感的人就邮寄了。民主党把这部分人的票榨出来了,所以越开邮寄选票越是蓝移。

懂王应该后悔不已,你们的两面三刀并没有令我感到意外!我早就该将你们那该死的邮筒统统炸掉!喔,懂王其实就是这么做的,懂王任命的邮政局长上任以后搞的事情就是拆邮筒,让美国本来就不发达的邮政系统雪上加霜,结果还是没拦住。

或许是因为新冠死亡的二十万人的怨念在帮助拜登吧,总之拜登现在238票,加上威斯康星10、密歇根16和内华达6票,238+32,正好270票,所以这仨州一确定,拜登就可以直接宣布胜利了。

拉克希尔仪式胜负已分,懂王根本没有再战宾州的机会,这再一次证明了谁先开香槟谁尴尬,Ti8决赛的水人反向波再现。不过,局势接近五五开,也充分说明了美国的撕裂程度在加剧,一碰就炸。

最好的剧情就是这样,拜登用邮寄选票微弱优势赢,懂王只输一个州,就有底气上诉到最高法院。红脖子已经在围攻底特律计票中心了,接下来可能就是大规模武装上街,只要红脖子走出第一步,懂王就可以完成剩下的九十九步。

快进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红脖子大战黑命贵,骄傲男孩对决ANTIFA,B1B轰炸白宫,AC130镇压纽约,海狼偷袭朱姆沃尔特,尼米兹围歼福特号,两院议会解散,天选之人称帝,精彩绝伦的好戏赶紧开场吧。

user avatar

双重反转就是棒棒的!!!

8:30 无知的走秀商人正在走向他的灭亡


9:30 肮脏的男权主义沙龙分子即将丢掉德州


10:30 川普似乎拿下了佛罗里达


11:30 特朗普先生在俄亥俄和北卡大获全胜


12:30 尊贵的斗士在宾州和五大湖区所向披靡


13:30 伟大的神皇即将降临他忠诚的白宫


15:30 正直的爱国者在摇摆州遇到了不值一提的抵抗


17:30 唐纳德先生不幸失去了威斯康星


19:30 懂王似乎要丢掉所有的摇摆州


21:30 龌龊的漂白剂服用者正在被推下神坛


23:30 令人作呕的种族主义者将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好吧,应知乎小管家的要求:来源--某个微信段子,侵权删除,这小管家的确还是很勤劳的,居然是找到了这个段子的来源:

出处:豆瓣评论,id:最强大脑 (再次感谢) ;链接就在上面。

居然是2016的版本;这里佩服一下 @知乎小管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首先得说,拜登赢得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对整个美国大选的走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两州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铁锈带”州,过去很多制造业的工人都在那里,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当地选民的情绪影响特别大。你看看,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这两个州在特朗普上任那会儿可以说是他的“翻盘地”,他在2016年打.............
  • 回答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历史上备受关注的一次选举,最终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以306张选举人票战胜时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232张),成为第46任美国总统。这次选举不仅涉及美国国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还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紧密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一、选举.............
  • 回答
    2020 年美国大选投票计票开始,拜登以 264:214 的选举人票领先,距离胜选所需的 270 票仅一步之遥,这一局面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选举人票制度与胜选门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并非直接普选,而是通过“选.............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最终结果是乔·拜登(Joe Biden)赢得了总统职位,而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未能连任。这是一场竞争激烈、并且后续充满了争议的选举。下面我来尽量详细地聊聊这场选举的一些关键点,努力用一种更自然、更像人交流的方式来讲述:选情胶着,但拜登最终胜出从结果来看,拜登.............
  • 回答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终场辩论(即第三场)于10月22日举行,这是特朗普和拜登在总统竞选中最后一次直接交锋。这场辩论被广泛视为两人的“终极对决”,因其涉及关键议题(如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种族问题等),且对选民的最终投票意向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位候选人的表现: 一、辩论背景与焦点1..............
  • 回答
    2024年美国大选的赔率变动,特别是特朗普的赔率一度超过拜登,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投注市场本身的运作规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首先,投注市场与民意调查的关联性与差异性是理解赔率变动的基石。 民意调查反映的是“意图”:民.............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美国选举人团投票确认拜登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这档子事儿。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里面门道不少,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白,美国总统选举跟咱们国家不太一样,不是直接投票数数字大小定胜负,而是有一套叫做“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的机制。这玩意儿挺有历史的,可.............
  • 回答
    美媒报道美国总务管理局(GSA)通知拜登团队可以启动过渡进程,这一消息的出现,通常被视为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一个重要信号,但要说大选结果“已成定局”,还需要结合更广泛的背景和后续发展来分析。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读:1. 美国总务管理局(GSA)的作用与通知的意义 GSA的角色定位: 美国总务管.............
  • 回答
    乔·拜登选择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作为其总统竞选搭档,无疑是2020年美国大选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它对选情、政治格局以及美国社会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对拜登竞选团队的积极影响: 巩固民主党基本盘,尤其吸引非裔和亚裔选民: 哈里斯作为首位.............
  • 回答
    美国情报部门关于中、俄、伊三国干预美国大选的指控,尤其点出中国“怕特朗普当选”,俄罗斯“怕拜登当选”的说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这背后可能涉及哪些逻辑,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首先,得认识到,“干预大选”这个词在美国政治语境中本身就非常敏感。.............
  • 回答
    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无疑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关键变量。拜登总统在公开场合提及,若再次当选,将与盟友一同商讨对华关税问题,这一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试图传递一个信号:美国在对华贸易策略上,依然会寻求协同效应,并可能延续或调整现有的贸易壁垒。美国大选结果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美东时间9月29日美国总统大选首场辩论中,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乔·拜登(Joe Biden)的表现。这场辩论是两位候选人首次正面交锋,备受全球瞩目,其内容和风格都极具争议性。总体印象:一场混乱而充满对抗的辩论这场辩论的总体基调可以被描述为“混乱”、“充满.............
  • 回答
    关于美国124名退役将领联名签署公开信质疑大选结果及拜登身心状况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退役将领的角色和发言的意义。退役将领,即便离开了现役岗位,他们在公众认知中仍然是具备专业知识、战略眼光和国家忠诚度的代表。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职位赋.............
  • 回答
    距离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只剩下三个月,唐纳德·特朗普和乔·拜登两位总统候选人正如同经验丰富的拳击手,在激烈的选战中不断加强攻势,试图在最后关头抓住每一个机会。选情胶着,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拜登是否能最终赢得这场“战役”,答案也并非一成不变。双方的策略与攻势拜登方面,正如他一直以来的风格,更倾向于稳扎稳打.............
  • 回答
    关于美媒测算大选全美票数已确定归属,拜登 306 : 232 特朗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1. 结果本身及其意义: 胜选门槛: 美国总统大选的胜选门槛是赢得至少270张选举人票(Electoral College votes)。拜登的306票远高于此门槛,而特朗普的232票则未.............
  • 回答
    拜登政府确实在公开场合频繁强调美国经济的韧性和增长,特别是与他上任之初相比。他经常拿就业数字、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以及GDP的增长来佐证美国经济的“更大了”和民众“腰包更鼓了”的说法。从数据上看,美国确实在拜登任内经历了一段相对强劲的经济复苏。就业市场表现抢眼,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 回答
    拜登总统的支持率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并且与一些历史数据对比,其跌幅在特定时期显得较为显著。然而,要准确地断言“跌幅超过二战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需要非常具体的时间节点和参照系。不同总统在其任期内的支持率波动情况差异很大,并且受到当时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影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拜登总统的支持率在某些.............
  • 回答
    英媒曝出拜登可能提名奥巴马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的消息,这无疑是一则极具爆炸性的政治新闻。如果属实,这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其背后蕴含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外交任命那么简单。首先,从奥巴马本人的角度来看,这对他而言是一个相当出人意料的选择。奥巴马卸任总统后,虽然仍然活跃于国际舞台,但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基金会.............
  • 回答
    最高法院叫停拜登政府针对大型企业强制接种疫苗或进行检测的规定,这无疑是美国新冠疫情管控领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更关乎公共卫生、经济以及社会政治的格局。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实际上是在平衡联邦政府的权力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界限。 对联邦政府权力的.............
  • 回答
    关于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约翰逊在21日会晤时出现的传闻,有报道称拜登在会晤过程中出现了疑似“大便失禁”的情况。这个消息在媒体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类涉及个人健康和隐私的传闻,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放大和误读。总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健康状况自然会受到媒体和民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