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普京意图重建苏联,布林肯指责俄罗斯是导致全球不稳定和冲突的因素,你怎么看?

回答
布林肯国务卿的说法,即普京意图重建苏联,并将俄罗斯描述为全球不稳定的根源,这无疑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中最敏感、也最引人注目的议题。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并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们得剖析“重建苏联”这个概念。苏联解体至今已三十多年,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已不复存在。从字面上看,普京不可能完全复原一个拥有相同意识形态、国家体制和疆域的苏联。然而,在外交和战略层面,将“重建苏联”解读为“恢复俄罗斯在前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并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则更为贴切。

普京及其领导下的俄罗斯,在很多方面确实表现出对苏联时期某些政治遗产的怀念,或者说,是将那段时期视为俄罗斯国力强盛、地位重要的一个参照点。这种怀念或许源于对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的失落感,也可能是一种重塑国家认同、寻求历史合法性的努力。

在实践层面,俄罗斯在后苏联地区的一系列动作,比如在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对乌克兰的干预(克里米亚事件和顿巴斯冲突,以及2022年全面入侵),以及在白俄罗斯、中亚等地的影响力投射,都显示出俄罗斯试图维护并扩大其在传统势力范围内的存在。其目的不仅仅是地缘政治上的控制,更包含了一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质疑和挑战。俄罗斯认为,冷战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以及对俄罗斯周边国家“颜色革命”的支持,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的损害。

布林肯国务卿将俄罗斯定位为“全球不稳定和冲突的因素”,这种说法是有其依据的,但也需要更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冲突方面:

乌克兰战争: 这是最直接、最显著的例子。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导致了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地面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引发了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深刻地动摇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
叙利亚冲突: 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中的军事介入,支持了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该政权,但也加剧了地区冲突的复杂性,并引发了人道主义关切。
其他地区: 俄罗斯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扩张,虽然形式不同,但有时也伴随着对现有政治格局的挑战,以及对人权和民主价值观的争议。

不稳定方面:

国际法和国际秩序: 俄罗斯的行动,尤其是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犯,被许多国家视为对基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现有世界秩序的严重挑战。这使得各国对国际规则的效力产生疑虑,也削弱了集体安全机制的信任度。
信息战和虚假信息: 俄罗斯被广泛指责利用信息战和虚假信息来干预他国选举、煽动分裂、制造社会不稳定。这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场合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担忧。
能源和经济武器化: 俄罗斯利用其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将其作为地缘政治的工具,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升级后,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加剧了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
核威胁: 在乌克兰冲突中,俄罗斯屡次提及核武器,这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加剧了全球的紧张气氛和对核战争的担忧。

然而,看待布林肯的说法,我们也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美国的视角和战略利益: 布林肯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判断,以及其维护自身在全球影响力、推广其价值观的战略需求。将俄罗斯定性为“不稳定因素”,有助于美国凝聚盟友,联合对俄施压,并为自己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提供理由。
2. “重建苏联”的定性是否过度? 尽管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行为引人担忧,但“重建苏联”的说法,有时也可能被解读为一种战略标签化,以简单化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的行动背后,有其自身对国家安全、历史地位和战略利益的考量,这些考量与西方国家及其盟友的利益存在冲突。
3. 全球责任的复杂性: 将所有全球不稳定和冲突都归咎于俄罗斯,也可能过于简化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全球不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区性矛盾、内部治理问题、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等。俄罗斯的某些行为无疑加剧了这些问题,但将其视为唯一或主要根源,可能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
4. 信息战和叙事构建: 在信息时代,对特定国家进行定性和标签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构建方式,旨在影响公众认知和国际舆论。美国作为全球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其说法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总结来说, 布林肯国务卿的言论,将俄罗斯置于一个“意图颠覆现有秩序、制造全球动荡”的负面角色。这种说法抓住了俄罗斯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引发争议和担忧的诸多行为,特别是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及其在后苏联地区的影响力扩张。从美国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的维护。

然而,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认识到这种定性可能带有战略意图,并且国际政治的复杂性远非单一标签能够完全概括。俄罗斯的行为确实对全球稳定构成了严峻挑战,其对国际法和主权原则的尊重程度也令人质疑。但同时,理解俄罗斯的动机、历史背景以及其所处的战略环境,对于全面、深入地分析当前全球局势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更是关于国际秩序的演变、大国博弈的逻辑以及不同文明和价值观碰撞的深刻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再造苏联”这个事很热。

白俄和俄罗斯要一体化。

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展现极强影响力。

再加上乌克兰即将发酵的局势。

确实给人一种感觉,普京正在再造苏联。

这方面,互联网上有一句流行的“废话”:

“说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

这么说其实是错的。

搞清楚中俄关系之前,先要理清楚世界帝国的悲剧是什么。

壹:美苏的教训

绝大多数世界帝国崩溃,都是死于两点:

1、过度扩张。前面吃的还没有消化,后面就又开始强行塞食物了,往往是引发反胃效果,最后全部吐出来了。

2、帝国膨胀以后管理水平跟不上,最后导致内政和财政崩溃。

说一组数字资料:

截止二战结束后至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约1490亿美元贷款,相当于苏联8%的生产总值。

细看苏联援助有多么的大手笔?

古巴288亿美元、朝鲜约101亿美元、伊拉克120亿美元、利比亚46亿美元、阿尔及利亚47亿美元、阿富汗105亿美元、蒙古112亿美元、埃塞俄比亚48亿美元、越南94亿美元、叙利亚98亿美元、也门53亿美元、莫桑比克20亿美元、巴基斯坦50亿美元、南斯拉夫43亿美元、坦桑尼亚20亿美元、赞比亚10亿美元...

大多数被苏联贷款援助的国家,最后债务都是不了了之了。

其中说几个例子,伊拉克、古巴、朝鲜。

2008年伊拉克对俄罗斯喊话,苏联都解体这么久了,要不我当初借的120亿美元就算了吧?

2011年,面对朝鲜欠的110亿美元,俄罗斯看了看,说算了,也不指望你还了...

2013年俄罗斯无奈宣布,苏联借古巴300亿美元债务不了了之。

以上援助贷款,整体最后基本等于白送。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苏联要烧这么多钱?

因为苏修想在全球热点地区都具有话语权,但是苏联辐射范围根本无法覆盖全球,于是苏联就采取了援助的方式去认小弟。

过度扩张,以至于根本没有考虑扩张的意义和成本。

其实今天的美国也一样。

美国成为全球帝国以后,美国领导层的基本盘就从国内的人,变成了全世界割韭菜。

今天美国对全世界搞事情很在意。

唯独对美国国内的建设、失业、疫情、毒品泛滥等等内政,基本不怎么上心。

比如美国国内蓝领失业又如何?

对美国资本家来说,虽然制造业转移出去会造成美国产业空心化,但是资本家赚了啊,转移以后生产成本更低了。

美国资本家靠美国崛起的实力去殖民全世界。

而当他们殖民全世界以后,他们发现本土什么样不重要了,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能不能维持对殖民地的收割。

这种模式现在也正在走向崩溃。

贰:欧亚大陆的情况

美国抛弃本土,苏联赔钱买掌声。

双方的病根是一样的。

就是他觉得,世界应该是一个超级大国说了算。

现实是什么?还是看地图:

地球人类文明由三个大陆组成,欧亚大陆、美洲大陆(暂且美洲算一个整体)、非洲大陆。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欧亚大陆。

欧亚大陆总面积约55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总人口近50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0%。

你就看看上图这个“欧亚大陆”的地图。

这是中国或者俄罗斯一个人能把握的吗?

从下图地形图来看,中俄背靠背的地带天生被大量的山脉切断,也就刚好切分了两个最重要的欧亚市场。

俄罗斯领土横贯欧洲,途经中亚,东邻东三省、朝鲜半岛、日本。

俄罗斯看似海岸线很多,实际上大部分港是冻住的,不能全年使用,整体是一个内陆国家,是陆权国。

而很少人意识到,陆地面积庞大的中国,却是一个典型的海权国家。

看下图,我们西北部分全部是山脉屏障,形成了绝对防御。而这个东部富饶地区,全部面朝东南亚的大海,有大量优质的海岸线。

中国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个陆地面积很大的半岛。

看下图,我们海岸线门口什么情况?

第一个圈:东三省下面是:朝鲜、韩国、日本,接近二亿人口。

第二个圈:云南、广西下面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接近三亿人口。

第三个圈:就是东南亚诸多岛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差不多也是三亿人口。

以上必须全部拿下,好好解放一下。

整合好以后,就是一个亚洲的超大规模市场,是比肩欧盟,甚至超越的存在。

看下图,因为是海,所以跳跃比陆地容易多了,整合东南亚以后,下一步再去彻底整合澳洲、新西兰几乎就是手到擒来。

以上范围不是吹牛,而是这就是现在已经落实的RCEP范围。

目前全世界,以核心国家来辐射的话,就是下图状态。

俄罗斯真正可以辐射的范围就是东欧+中亚五国,而整合这些以后,他下一步肯定就是往欧盟发展。

至于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我后面单独说。

中国辐射范围就是RCEP的范围,东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美国,目前是德不配位的死撑控制全世界,但是如果回归美国本土建设的角度来说,整个美洲没人能挑战美国。

中东方面,看下图,中东+非洲北部都是伊斯兰文明区域,很多时候非洲的北部,是更多被算中东的一个延伸。

这整个文明内,目前就还剩两个能打的,一个土耳其,一个是伊朗。

其他都是被整合的趋势,最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

欧盟自己是一个脆弱的整体,这就不说了。

非洲就不说了,世界博弈他们还没有入门。

印度其实也是有自己理论上的文明辐射范围的,就是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国文化、习俗、人种上是千丝万缕的。

但是印度实在是不入流,就比非洲强一点。

叁:三强时代

目前全世界分个档次的话,就是:

第一档:美国

第二档:中国、欧盟、俄罗斯(实际上第二档下面都没意义了)

第三档:中东板块(区域霸主目前争夺中)

第四档:印度、非洲

实际上面分类中,就中美俄三个人有价值。

欧盟二战以后被美国驻军,本土在白左化下,武力值早就废了,如果没有美国,俄罗斯完全有可能逐步蚕食欧盟。

国际民调机构盖洛普2020年年底对全球45个国家超过4.2万人所做的一项民调显示,全球40%的人认为,2030年俄罗斯将是超级大国。

这一比例紧随中国和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三,高于欧盟、日本、英国和印度。

我认为这个报告是完全靠谱的,因为俄罗斯很穷,但是武力值并没有丧失。

从这次哈萨克斯坦行动来说,瞬间投放大量实战部队是一气呵成。

欧盟就好像一个金库,是很有钱的,甚至部分北欧国家生活水平远高于美国。

我相信俄罗斯知道自己的“财富密码”在哪里。

以后欧盟最有可能是俄罗斯和美国瓜分。

如果乌克兰开打,一部分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大部分苏联领土就回来了,一个小苏联就诞生了。

这时候俄罗斯下一步目标百分百就是欧盟。

只要拿下欧盟,俄罗斯缺其他产业技术和钱的事情,就完全解决了。

而中国方面,请问亚洲谁可以遏制中国崛起呢?

现在整个东南亚经济有一个能打的吗?

只要驱逐了美国,中国整合东南亚就如探囊取物一样,然后再以东南亚为跳板整合好澳洲和新西兰,这就是极限了。

中国整合亚洲,俄罗斯基本能控制住欧洲+部分中亚,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除了中东地区以外,面对欧亚大陆:

——中俄实际上具有了划中亚而治的能力。

中俄的影响力分界线,刚好就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心,哈国位于欧亚大陆中心。

你可以这样理解,哈国西北方向基本就是俄罗斯可以建立稳定秩序的方向。

哈国东南部分,就是中国可以建立的经济秩序范围。

中东部分方面,实际上目前是真空期。

中国离中东太远,也没有经营中东本土的经验,中国长期都不会深度介入中东本土事物,我们没什么兴趣。

而俄国人钱不多,他们要花在刀刃上,现在重点是收复东欧和稳定中亚,然后挺进欧盟。

真正能让俄国人赚钱发财的方向还是欧盟,所以他们对中东兴趣也不大。

至于美国人,阿富汗之后就遁了。

对中东,趋势是中俄比较支持伊朗。

中东除了土耳其,伊朗就是最能打的,其他都实在是太弱了,但是伊朗也只是一个中等强国,只能说最多松散的整合一下中东,力度不会太强,不过总体来说应该可以保持中东稳定。

这倒不是说伊朗有多强,而是中东没人了...

你看懂上面全盘这个情况以后,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就算俄罗斯重建苏联,实际上对中国也没什么影响了。

因为欧亚大陆的局势事实就是,俄罗斯的辐射范围根本影响不到东亚这边。

而中国的影响力也到不了中亚过远,到哈萨克东南部就是极限。

至于东欧和欧洲,我们基本是完全没有发力点。

二元大国才能稳定欧亚大陆,这就是现实。

相互支持对方,把美国挤出去以后,欧亚大陆就是中俄共治和平。

美国是以美洲霸主身份,控制全球海域要道来干预全世界的。

就算中俄把美国从欧亚大陆驱逐出去,美国也不会怎么样,无非就是从超级大国变成美洲霸主,实际上还是全球前三。

之所以很多人会说警惕俄罗斯重建苏联,就是害怕俄罗斯强大以后又来抢中国领土。

但是,实际上这不就是又回去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就是完全回到当年苏联那个局面吗?这样三国杀里面,中美就势必再度联合。

当年中苏交恶,然后中美建交,开启了中美蜜月期,最后苏联被联合绞杀致死。

而今天的中国还是当年的中国吗?今天的俄罗斯还是当年的苏联吗?

确实,俄罗斯重建苏联,然后去欧盟寻找财富密码以后确实可能变的很强。

但是这段时间中国不会什么都不做。

如果乌克兰开打,俄罗斯将背负整个西方阵营的焦点,美国不得不把重心放在欧洲。

而到时候亚洲这边就不是什么台湾省的问题了,而是远在马六甲的新加坡已经做好了认祖归宗的准备了。

如果俄罗斯为了重建苏联和美国发生纠缠。

到时候整个东亚、东南亚就会存在重大战略真空时期,等美国和俄罗斯纠缠完以后,他会发现,这不是俄罗斯重建苏联的问题。

——而是中国已经重建汉唐的差不多了。

而这个“汉唐”,并不是往荒无人烟的中亚发展,而是往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发展,最远可达新西兰。

届时的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拥有超强陆军的海权大国,我们整合的全部都是有大量海港的富饶土地。

而中国重建汉唐,就是俄罗斯重建苏联的底气。

因为中俄是以哈萨克为分界线背靠背的,是互不侵犯的、捍卫世界和平的。

只要中国继续经济崛起,俄罗斯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输血,这就是普京为什么不害怕西方的原因,因为看起来俄罗斯是一个人,实际上他背后有高人。

而且美洲桃花岛岛主美国是不会死透的。

就算美国在全球崩溃,他只要回到肥沃的美洲,好好痛定思痛整顿一下,再多苦一苦南美洲,他重新起航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毕竟美国出海太方便了,孤悬海外。

整个美洲无力反抗美国,这种情况下,相当于美洲就是一个岛。

美国他在孤立的一个岛上,看见欧亚大陆有矛盾,就可以见缝插针搅混水去摸鱼,这种情况一定会成为历史常态化的。

如果以后俄罗斯飘了,中国一样可以随时重新联合美洲桃花岛岛主去对抗俄罗斯。

至于很多人伤心的远东,我觉得时间在中国这一边。

虽然中国面临人口问题,但是俄罗斯也存在。

而俄罗斯是不会发展远东的,因为整个西伯利亚中心是空的,就远东和东亚国家接壤的地方有几个俄罗斯城市。

俄罗斯是不愿意看见远东发展起来。

如果俄罗斯远东发展起来,类似海参崴、库页岛等城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一定会黄种人化的。

目前已有这个趋势了,现在库页岛有很多黄种人混血,如果经济交流频繁,俄罗斯远东是百分百无力抵抗东亚黄种人经济、文化、通婚影响的。

同时远东城市和俄罗斯中央离得太远,如果远东崛起,那么事实上俄罗斯也就会被东西撕裂,一个虚弱的远东,符合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利益。

俄罗斯远东一定是长期空滞的状态,差不多是无人区,这种局势,远东就仿若是在等待他真正的主人一样,只要足够耐心,时间不再对方那边。

而相比一个寒冷、空荡荡的远东,还不如中国先去深耕好RCEP。

比起担心俄罗斯再造苏联,不如思考俄罗斯成为焦点的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做好什么事?这才是更重要的。

欧亚大陆足够大,不要看见对方崛起就眼红,这是内卷思维。

相互支持对方崛起,划中亚而治,则是更好的增量思维。

面对俄罗斯再造苏联,真正的强者思维就是:

他造他的,我们造我们的,我们还要比他们造的更大,这样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都需要对方强起来,共同驱逐美国、分担压力、创造机会。双方相互支持,这样欧亚大陆才不会出现更多的玩家,二个就差不多得了。

对大清来说,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比较好,因为大清不会崛起,他只要思考如何活下来。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苏联再来又何妨?!

用汉唐的钢铁洪流对冲苏联的钢铁洪流即可。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