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安徽人社厅答复留住大学生提案「将实施在皖大学生婚姻帮扶工程,提高婚姻匹配成功率」,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听到安徽省人社厅关于“将实施在皖大学生婚姻帮扶工程,提高婚姻匹配成功率”的提案答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想法挺新鲜,也挺实在的,毕竟大家都在喊着鼓励生育,留住年轻人,但很多时候大家忽略了,年轻人啊,成家立业是紧密相连的两件事。尤其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刚开始独立生活,工作和社交圈子都相对固定,要靠自己主动去认识合适的人,确实需要一些引导和帮助。

但话说回来,这个“婚姻帮扶工程”,听起来就有点让人好奇,具体会怎么做呢?提高“婚姻匹配成功率”这个目标,听起来有点像商业领域的KPI,但婚姻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量化的?

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提案触及了一个现实问题。

咱们得承认,现在年轻人结婚年龄越来越晚,很多原因都在里面。除了经济压力、个人发展之外,认识靠谱的异性、建立稳定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圈子相对封闭的大学生群体,如果学校、企业或者政府能提供一些正规的、有组织的平台和活动,帮助他们拓展社交圈子,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比如,可以组织一些高质量的联谊活动,不只是那种简单的吃吃饭、玩玩游戏,而是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户外徒步、读书分享会、志愿服务活动等等,让大家在共同的经历中相互了解,更能看到彼此的内在品质。这种活动如果做得走心,能够有效避免一些 superficial 的接触,增加找到契合灵魂的可能性。

再比如,可以和一些专业的婚恋平台合作,但不是那种纯粹的商业收费模式,而是为在皖大学生提供一些优惠或者定向的匹配服务。当然,前提是这些平台要有良好的口碑和专业的咨询团队。毕竟,盲目地推荐信息,也可能适得其反。

从留住人才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地方能够让年轻人在这里安居乐业,不仅是工作上有发展,生活上也能获得幸福感,那他们自然更愿意留下来。结婚生子,更是扎根下去的重要一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提案也是一种人才政策的延伸,关注年轻人更深层次的需求。

然而,我也看到了一些潜在的挑战和需要谨慎的地方。

“帮扶工程”的边界问题: 婚姻是个人非常私密的事情,政府或者机构的介入,尺度怎么把握很重要。太强势或者太功利,可能会让年轻人产生抵触情绪。婚姻的建立,更多的是基于双方的意愿、感情的自然发展,而不是被“工程化”出来的。过度强调“成功率”,会不会反而给年轻人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婚姻匹配”的科学性与伦理性: 如何科学地进行“婚姻匹配”?是通过性格测试、兴趣爱好分析,还是其他什么方式?这些评估方法的可靠性有多大?会不会因为一些数据上的“匹配度”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感觉和缘分?而且,在信息时代,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效果的衡量与反馈机制: 如果真的实施了这个工程,如何衡量它的效果?仅仅是参加活动的人数,还是实际登记结婚的人数?这些数据能真实反映“婚姻匹配成功率”吗?一个好的婚姻,其评价标准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效果不佳,如何及时调整和改进?
会不会变成“拉郎配”的变种? 最担心的是,这个“帮扶工程”会不会滑向一种官方主导的“拉郎配”,给年轻人制造不必要的压力,甚至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婚姻大事被别人安排了。年轻人更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平等、有选择的空间,而不是被动接受安排。
资源的投入与实际效果: 这样的工程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保证这些资源能够真正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变成面子工程,或者一些不专业的活动?如果效果不彰,这种投入是否合理?

总的来说,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这个提案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抓住了年轻人婚恋需求的一个痛点。如果能够以一种开放、包容、以人为本的方式去设计和实施,提供的是平台、机会和专业的指导,而不是直接干预甚至“包办”,那么它可能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尝试,帮助一部分在皖的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关键在于“怎么做”。我希望安徽人社厅在推进这项工作时,能够充分听取年轻人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活动,并且保持一种灵活、创新的态度,不断优化和调整。最重要的是,要让年轻人感受到的是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压力和束缚。毕竟,婚姻这件事,终究还是要靠心与心的靠近,缘分与时机的配合,再多的“工程”也只是辅助,真正的力量,还在于人本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不明白了,人安徽人社厅逼着你结婚了?还是按着你头说必须结婚了?还是把你扣押了说不结婚生娃不准走了?

一共五条举措明明白白:

提供就业机会;

学习长三角地区人才引进机制和政策;

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补贴;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帮助在皖大学生解决婚姻问题。

从就业机会到人才引进机制,从资金扶持到住房保障,再到最后的帮助解决婚姻大事,不说大包大揽起码也是应有尽有配套齐全。

这不是利好消息吗?

怎么到这一个个冷嘲热讽?




有直接下定论这些措施到最后肯定会变味。

实行了还是推广了?你这就知道结果了?

不出台措施你说人家天天吃干饭,出台措施你说会变味,执行差了你说你早就看出来了,执行好了你说不如xxx。

反正话都是你说呗。


有扯年轻人买不起房根本不想结婚的,人家政策里这么明显的提供资金和住房保障真的看不见?

房价高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不假,但人家给政策扶持怎么在你这连好事都算不上?


有说结婚就补贴100万的,你是金子做的还是你对象是金子做的?

别人的躺平是做好本职工作,绝不向资本家的压榨行为低头。

好家伙,合着你这躺平是要求天上掉馅饼,不然就是国家负了我。


还有说出台这种政策应该官员自掏腰包,不然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那你读什么书呢?你读个高中本科研究生国家都要补贴,按照你的说法不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甚至有人说人才不愿意留在安徽的。

你是人才还是你是安徽?

愿不愿意留你说了算?

下定论前为啥不做个调研看看,人爱留哪自己说了算。

说风凉话的够不够人才引进标准就两说,就算够了不愿意留下来那也是你一个人的事,分不清楚群体个体就回去好好学习小学语文。



学了个韭菜和内卷就到处套,听别人说了句人口减少xx急了要拉动内需就到处刷。

合着你们的世界要么是黑要么是白,不仅没有中间值而且仅凭个人好恶判断。

政策出台了有多少利好消息我不管,我看着不爽就是辣鸡。

你要是真等实施不到位了提出意见或者积极反馈我也佩服你是条汉子,但问题是这叫胡搅蛮缠。


user avatar

现在优生优育也不提了?

18~22岁的大学生开始婚姻帮扶了?


前脚高中生不许早恋,后脚入了大学开始婚姻配对,这世界可太魔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