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斯洛伐克算发达国家?

回答
斯洛伐克之所以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其加入欧盟和北约之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更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

首先,经济的实力和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核心指标。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自2004年加入欧盟以来,经历了显著的腾飞。虽然它不像一些西欧老牌强国那样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但其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得益于其成功的产业转型。过去,斯洛伐克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工业和农业,但现在,汽车制造已成为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例如大众汽车、起亚汽车等国际巨头在此设厂,不仅带动了就业,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此外,电子产品制造、机械工程、信息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这种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升级,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并为国民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其次,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是衡量发达程度的另一重要标准。发达国家通常意味着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及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斯洛伐克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教育体系与国际接轨,大学教育普及率较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医疗保健系统也在不断改善,虽然可能不如一些北欧国家那样令人称道,但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人均预期寿命也处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其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等,为民众提供了基本的安全网。虽然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斯洛伐克公民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

第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发达国家通常拥有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可靠的能源供应以及先进的通信技术。斯洛伐克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不断扩张和升级,连接了国内各大城市以及周边国家,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能源供应相对稳定,通讯网络覆盖率高,智能手机普及率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些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支撑,是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基石。

第四,政治稳定和制度的成熟度也是发达国家不可或缺的要素。斯洛伐克是议会制共和国,拥有相对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虽然经历过政治上的挑战,但总体而言,其政治环境趋于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加入欧盟和北约,也意味着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并接受了更严格的国际标准和规范。这种制度性的保障和国际化的融入,进一步巩固了其发达国家的地位。

最后,我们还需要理解“发达国家”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相对且动态的定义。它并非一个固定的“俱乐部”,而是基于一系列经济、社会和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估。斯洛伐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国际合作,在这些关键领域都达到了发达国家的门槛。它的成功故事,是中国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转型的宝贵借鉴,它证明了通过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国际体系,一个曾经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能够实现令人瞩目的现代化飞跃。

总而言之,斯洛伐克算发达国家,是其经济结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政治制度成熟以及成功融入国际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它是一个在转型中不断进步、实力日益增强的欧洲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某个斯洛伐克女生的回答,各种贬低南欧国家,看来我得来一点一点的“辟谣”

1.斯洛伐克算发达国家?

斯洛伐克是2007年被世界银行认可成发达国家,2009年被IMF认可成发达国家的。斯洛伐克成为发达国家,仅仅就是十几年,比大多数人不认可的“发达国家”韩国,资历都浅得多。而西班牙、意大利是1945年被IMF认可成发达国家,1987年被世界银行认可成发达国家的。在80年代,没有“发达国家”这一说法,只有“工业化”国家,而西班牙和意大利,是IMF和世界银行双认证的最早的一批“工业化国家”:

根据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1985,1979-1980年,以下21个国家是“工业化国家”:

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联邦德国、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美国。

而当时韩国、以色列、新加坡、葡萄牙、希腊统统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你们认为西班牙和希腊、葡萄牙一样,那就大错特错。

根据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88,以下国家属于“工业化国家”:

编号102-120:瑞士、美国、挪威、加拿大、瑞典、日本、丹麦、芬兰、联邦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英国、意大利、新西兰、爱尔兰、西班牙。

而当时的韩国(编号85),希腊(编号89),新加坡(94),以色列(92),葡萄牙(81)都属于upper middle income(中上收入国家),连高收入国家都不是,自然不是发达国家。

我借此想说明的是,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发达国家的资历很老,不是这十几年的事情。而希腊,葡萄牙成为发达国家,也早于斯洛伐克。此外,希腊,葡萄牙的产业档次远不如西班牙,所以不是被双认证的第一批”工业化国家“。

2.斯洛伐克生产了保时捷卡宴、奥迪等高级车

首先我们来看2019年各国汽车产量排名:

中国 2572万,美国1088万,日本968万,德国466万,印度451万,墨西哥398万,韩国395万,巴西294万,西班牙282万,法国220万,泰国201万,加拿大191万...斯洛伐克110万,意大利91.5万...

斯洛伐克的汽车产量确实高,甚至高于意大利,甚至,墨西哥,泰国的人均汽车产量,也高于意大利(墨西哥1.2亿人口,泰国6500万人口,意大利6000万人口)。那么是不是人均汽车产量高,说明汽车工业发达呢?

汽车产业是个复杂的产业,包括零部件配套产业,机械制造产业,机械加工,整车装配。世界上汽车终端品牌并不多,但为此服务的零部件配套产业,则有上百家。

根据《盖世汽车》,2020年全球上榜的1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日本企业上榜数超过美国,共有24家企业入围,美国则有21家企业进入今年的榜单;德国今年上榜数少于去年,有18家企业入围。此外,韩国、中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英国、瑞士分别有8家、7家、4家、4家、3家、3家和2家企业上榜,而爱尔兰、巴西、卢森堡、瑞典、墨西哥、印度分别有1家企业入围。

里面有一家斯洛伐克企业吗?没有。连东欧的骄傲,捷克的也没有。甚至可以说,没有一家东欧企业。相反,西班牙有三家企业(海斯坦普,安通林,西艾意)上榜。其中,海斯坦普在斯洛伐克的尼特拉还有生产基地

此外,德国博世法国Valeo等主要企业,在斯洛伐克都有生产基地。说明了什么?说明斯洛伐克没有完整的汽车配套产业,是需要他国生产零件,然后在斯洛伐克组装成整车,然后出口欧盟各国,因此,与墨西哥类似,属于汽车组装强国,并非汽车制造强国。

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证实这一情况,那就是”汽车制造行业工人的时薪“:

2012年,汽车制造行业,每小时产业工人的时薪:德国47.91欧元,比利时44.91欧元,法国38.51欧元,意大利30.11欧元,西班牙25.39欧元,英国24.17欧元.....捷克11.38欧元,斯洛伐克9.54欧元...斯洛伐克的汽车行业时薪,不到意大利的1/3,不到西班牙的40%,根源是因为:整车组装,属于制造业里面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附加值不高,而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有较多的零部件配套制造业,利润能够最大规模留在本国,因此截留的利润高,继而工人的时薪成本被抬高。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因为有最多的汽车品牌和最多的汽配产业,时薪是欧洲最高的。换句话说,斯洛伐克虽然生产了许多保时捷卡宴和奥迪,但那是用博世、法雷奥、海斯坦普生产的零件,然后斯洛伐克工人组装整车,甚至,生产这些零件所需要的核心设备和技术,都不是斯洛伐克国有的,属于外资技术。墨西哥也是如此,用加拿大麦格纳和美国各大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在墨西哥组装整车,然后销整个北美。所以墨西哥汽车工业,每小时时薪只有4.5美元(80墨西哥比索)。同样,富士康也是如此,富士康生产了最多的苹果手机,然而面板,声卡,芯片等核心部件,并非富士康生产,富士康只是从事组装,因此富士康的工人时薪,远不如台积电,京东方,歌尔声学,更不如苹果的研发总部,因为产业链的顺序就是研发的附加值高于制造,制造的附加值高于组装。所以美国不生产一台苹果手机,但苹果研发总部赚取了最高的利润,给员工的工资最高,其次是为苹果配套产业而服务的各种零部件/设备生产商,包括三星、台积电、ASML、村田、信越化学、京东方、索尼、高通、ARM等等,而赚取最少的,就是组装这些零件的富士康。

不过可以看到另一面,那就是斯洛伐克加入欧盟后,人工费有大幅提高:在2000年,每小时时薪,比利时28.38欧元,英国25.81欧元,意大利20.45欧元,西班牙18.63欧元......捷克4.37欧元,斯洛伐克2.72欧元

2004年,斯洛伐克与捷克加入欧盟,此年各国的汽车行业时薪:比利时34.29欧元,法国33.24欧元,英国24.99欧元,意大利23.08欧元,西班牙20.34欧元......捷克6.52欧元,斯洛伐克3.77欧元

从2004~2012这8年,斯洛伐克由3.77欧元提高到9.54欧元,以2004=1,2012年斯洛伐克是2004年的253%,而意大利,西班牙没有多大变化,英国还下降了。所以怎么会是欧盟用斯洛伐克的钱养南欧呢?更多地是欧盟转移了许多产业,提高了中东欧各国的工资,缩小了与南欧的差异。

南欧国家的制造行业时薪高,并不是这20年欧元引入的结果:早在七八十年代,西班牙的汽车制造行业,每小时时薪就与日本持平,而意大利高于日本,我们可以根据美国出版的Hourly Compensation Costs for Production Workers in Manufacturing找到数据:

1980年,汽车制造行业时薪:美国15.88美元,德国15.56美元,比利时14.27美元,瑞典12.7美元,荷兰11.64美元,加拿大10.63美元,丹麦10.1美元,法国9.98美元,英国8.25美元,意大利8.13美元,爱尔兰7.31美元,西班牙7.11美元,日本6.97美元......葡萄牙2.87美元,中国台湾1.68美元,韩国1.32美元

在1980年,并没有欧盟,也没有欧元,但意大利的时薪仍高于日本,西班牙与日本持平,而韩国不到西班牙的1/5,说明用斯洛伐克的钱养南欧是不存在的。因为按照美元汇率,2000年斯洛伐克汽车制造业的时薪,约为1980年葡萄牙的水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个侧面证实,那就是全体制造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2018年,根据OECD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即衡量每个产业工人每年创造的价值。意大利是66723欧元/人/年,西班牙67829欧元/人/年斯洛伐克28631欧元/人/年。斯洛伐克不足意大利,西班牙的一半。原因与上面所述一样,那就是组装行业不等于制造行业,组装强国不等于制造强国,组装是制造业附加值里最低的一环节。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墨西哥是457065墨西哥比索/人/年,等于19040欧元,不到意大利,西班牙的30%,因为墨西哥也是汽车组装强国,不是汽车制造强国。

所以,斯洛伐克虽然人均汽车产量高,但挣的多数是组装的辛苦钱,体现在,汽车工人的时薪仍然很低下。

一个最简单的新闻也可以管中窥豹到汽车产业的完整度差异:斯洛伐克一家工厂引进西班牙Fagor热冲压生产线

这种水平的热压线,全球有德国舒勒,西班牙发格,日本小松,中国济二机床能够生产,大多数国家无法国产。在汽车行业,这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机械方面,这个播主的科普不错:bilibili.com/video/BV1u


3.欧盟将斯洛伐克的钱拿去给南欧?正确是:斯洛伐克获得的欧盟转移支付,远远高于南欧。

蓝色为”转移支付正支出国“,红色为”转移支付净收益国“。2018年,意大利支出了66.95亿欧元,西班牙受益了4.28亿欧元,斯洛伐克受益了16亿欧元,葡萄牙受益了31.36亿欧元,希腊受益了32.02亿欧元。根据图上国家排列来看,西欧仅有比利时、卢森堡得到的转移支付较多,分别获得25.9亿欧元和16.31亿欧元的转移支付,而其余的转移支付人均受益较多的国家,都是前苏东阵营的国家,即新欧盟国家。

如果考虑到人均和人口规模,西班牙人口4700万,人均受益9.1欧元,斯洛伐克人口540万,人均受益296欧元,希腊和葡萄牙人口分别为1060万和1030万,人均受益分别为302欧元、304欧元。那么斯洛伐克的人均转移支付受益额,是西班牙的32倍。因此根本不存在斯洛伐克的钱养西班牙的问题,反而西班牙人每年支出了不少钱转移到东欧各国,也为东欧各国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根据INE.es,西班牙有许多的中东欧外劳,2019年有183万来自欧盟各国的人口居住在西班牙,其中来自斯洛伐克的5953人,绝大多数人口低于60岁,是工作年龄人口60岁以下5729人,占比96%,可见大多数人不是来西班牙养老的,而是去工作的。

之所以有那么多斯洛伐克人去西班牙工作,是因为西班牙的工资对斯洛伐克存在吸引力,据INE.es的Encuesta de Estructura Salarial (EES) 2018,2018年西班牙全体劳动力的年工资,即包含了全职和兼职的年工资是24009欧元/年,其中全职是28070欧元/年

而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2020年斯洛伐克的月均税前工资是1113欧元,13356欧元/年,差不多是西班牙的一半。如果我们同样用2018年的口径,2018年斯洛伐克全体受雇员工每月税前收入是1013欧元,相当于12156欧元,勉强也就是西班牙的一半。

因此,西班牙不仅比斯洛伐克发达,而且这个发达建立在更低的转移支付上,而且发达程度高于与斯洛伐克的人均GDP的差距,例如工资基本上是两倍,制造业行业的时薪更是两倍多。因此真实情况并不是斯洛伐克的钱养活了南欧,是南欧反哺了中东欧的新欧盟国家。

4.历史上的积累程度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帕尔格雷夫世界统计》里面最后一章的”国民账户“部分?其实根据国民账户和当年的汇率,我们可以计算出二战前各国的人均GDP。

捷克斯洛伐克最早的账户只有1922年的,以1922年为例:

1922年,捷克斯洛伐克GDP458亿捷克克朗,人口1315万,人均GDP3480捷克斯洛伐克克朗,1922年汇率为1捷克斯洛伐克克朗=0.0242美元,因此人均GDP是84美元

1922年,西班牙GDP是257亿比塞塔,人口2151万,人均GDP是1194比塞塔,1922年汇率是1比塞塔=0.1548美元,因此人均GDP是184美元

1922年,意大利GDP是1060亿里拉,人口3819万,人均GDP是2715里拉,1922年汇率是1里拉=0.0476美元,因此人均GDP是132美元

(以下数据为转载),且根据“国民账户”部分,我们可以还原1900~1960年上述国家的人均GDP(并非是购买力PPP,也不是不变价,就是当年汇率当年GDP):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捷克斯洛伐克,继承了奥匈帝国良好的底子,在1922年,人均GDP仍不足西班牙的一半,比现在的差距还大。西班牙在1938年打内战,但打完内战到1950年,人均GDP仍然有395美元,比意大利还高。而二战后的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人均GDP是95美元,1950年是137美元。所以说,现在的富裕程度,不是靠转移支付能扭转的,是历史上长期积累造成的差距。100年前发达的国家,现在仍旧发达(只有阿根廷下去了),这100年,只有东亚的日本和四小龙冲上去了,其余的都保持了100年前的比值,并无多大变化。

汇率如下,来源于美国早期的经济统计Foreign Commerce Yearbook内容:


而许多人所瞧不起的放牛、卖矿的澳大利亚,100年前就是富得流油的国家:

1929年,澳大利亚GDP是1712百万澳镑,人口635万,人均GDP是269澳镑,1929年汇率是1澳镑=4.8083美元,计算出1929年澳大利亚人均GDP是1295美元,是同时期欧洲的数倍。

所以,一个国家现在富裕,是因为以前积累多,这一百年除了东亚逆天改命,其他的变化不大。南欧国家是比斯洛伐克资历更老的发达国家,且得到的欧盟转移支付远低于斯洛伐克。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不仅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远高于斯洛伐克,就连曾经奥匈帝国引以为傲的捷克斯洛伐克汽车制造行业,时薪也远不如西班牙,意大利(更别说这两国的先进机械工业和机床业)。早在1922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人均GDP,与南欧也有明显差距。因此,本贴否定了以下几个谣言:

(1) 用南欧的钱养斯洛伐克(X),正确是南欧养中东欧,中东欧所有国家,取得的转移支付远高于南欧。

(2) 南欧并不是骗钱发福利,相反中东欧获得了更多的欧盟转移支付。南欧比中东欧富裕,是100年前就如此,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有各国国民账户,不要想当然,自己可以去计算。

(3) 汽车产量高不等于汽车工业发达,汽车组装业发达不等于汽车制造业发达。要配套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全方位发达才是汽车工业强国,时薪是个很好的例子,没有金刚钻揽不到瓷器活。

@山宗木木 的影响,我们可以排一个综合指标,全部用数据说话:

1.自然指数,西班牙1161.51,世界11,斯洛伐克18.96,世界50,西班牙自然指数分数是斯洛伐克60倍,人口是斯洛伐克9倍,人均自然指数是6.5倍。人均自然指数,斯洛伐克不如希腊,希腊1060万人口,自然指数85.15。

2.ESI高被引论文,西班牙9513篇,世界10,斯洛伐克421篇,世界57,人均高被引论文,西班牙是斯洛伐克2.5倍,人均高被引论文,斯洛伐克同样不如希腊,希腊1060万人口,2181篇。

3.SC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排名前1%的科学家,西班牙103人,世界10,斯洛伐克2人,人均高被引科学家,西班牙是斯洛伐克的5.5倍。人均高被引科学家,斯洛伐克同样不如希腊,希腊1060万人,有11人入选。

4.2019年全球高质量论文,西班牙8767篇,世界8,斯洛伐克数量未知。

5.HDI人类发展指数,西班牙0.904,世界25,斯洛伐克0.86,世界39

6.瑞士信贷国家净财富总量,西班牙77720亿美元,世界10,斯洛伐克2870亿,世界61人均净财富,西班牙207531美元,世界22,斯洛伐克66171,世界39,中位数净财富,西班牙95360,世界14,斯洛伐克40432,世界30

7.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包含了老人与儿童等不就业人口,计算方式为:家庭税后收入,除以家庭人口),2019年西班牙12293欧元,斯洛伐克5950欧元(每月495欧元)。家庭税后的可支配收入,西班牙30690欧元,斯洛伐克14100欧元(1175欧元/月)。

注:西班牙的可支配收入计算的是现金


8.就业者平均税前月工资,西班牙2000欧元,斯洛伐克1013欧元。

9.平均月养老金,西班牙1169欧元,每年14次,斯洛伐克460.39欧元

10.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西班牙13所高校进入500以内,斯洛伐克无。世界学术排名前1000内的高校,西班牙40所,斯洛伐克1所(布拉迪斯拉发夸美纽斯大学,601-700)

11.ARWU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意大利68所高校上榜,714个学科上榜,世界7,西班牙59个高校上榜,582个学科上榜,世界9

12.世界500强企业,西班牙9家,数量大于整个中东欧之和(俄罗斯4家,波兰1家),数量也高于整个前奥匈帝国境内之和(奥地利1家)。

13.世界排名最顶尖的计算机学者,截至2021年,西班牙112人,斯洛伐克1人。


14.农户平均收入,西班牙欧盟第二,接近50000欧元/户,斯洛伐克欧盟第20,不到10000欧元/户。


说实话,若两国在上述各项指标上差距太大,那么完全没有比较的必要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斯洛伐克之所以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其加入欧盟和北约之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更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首先,经济的实力和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核心指标。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自2004年加入欧盟以来,经.............
  • 回答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离婚”并非戏剧性的决裂,而是一段在历史洪流中逐渐积累,最终以相对平和的方式完成的分离。要理解这场“天鹅绒离婚”,我们需要回溯到他们共同孕育的土壤。首先,捷克和斯洛伐克并非两个完全独立的民族,而是同一个更大的斯拉夫民族分支。千年来,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似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环.............
  • 回答
    近期欧洲遭遇了一场罕见的严寒天气,多国气温跌破历史记录,这对欧洲的能源供应,尤其是天然气供应,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斯洛伐克作为欧盟成员国,却在此背景下公开表示“愿意用卢布购买俄天然气”,这一表态无疑触动了当前欧洲能源地缘政治敏感的神经,揭示了当前欧洲在能源问题上所面临的深刻困境和复杂的现实考量。1..............
  • 回答
    美国陆军的斯特莱克战斗旅(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 SBCT)在防空能力方面有着独特且不断演进的编制,并且解释为何没有像早年一些构想那样广泛配备LAVAD(轻型装甲侦察车防空型)。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斯特莱克旅的定位、防空需求演变以及技术发展等多个角度来分析。.............
  • 回答
    托尼·斯塔克和布鲁斯·韦恩,这两位漫威和DC宇宙中最具代表性的富豪超级英雄,虽然都身处镁光灯下,都拥有改变世界的资源和决心,但他们的风格却仿佛是硬币的两面,截然不同。这并非偶然,而是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价值观以及应对世界的方式所决定的。首先,我们得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说起。托尼·斯塔克,一个生.............
  • 回答
    托尼·斯塔克这人吧,咱们得分开两说。他私下里,不穿那身闪闪发光的钢铁侠战衣的时候,你真指望他能跟个练家子似的,拳脚功夫有多了不得?说实话,真不算。他不是那种从小练武,一身硬功夫的人。他的强项在哪儿?脑子!发明创造,那是他吃饭的家伙。物理学、工程学、电子技术,这些才是他大脑里跑飞机的领域。所以,你让他.............
  • 回答
    威少下滑的真相:一个多维度的剖析与破局之路拉塞尔·威斯布鲁克,一个曾经让无数球迷为之癫狂的名字,一个用速度、力量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定义了“三双”的男人,如今却似乎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境地。他的表现起伏不定,昔日的统治力不再,关于他“下滑”的讨论也甚嚣尘上。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他又.............
  • 回答
    .......
  • 回答
    给外国名字“翻译”成中文,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里头门道可多着呢。咱们平时听到的“特朗普”、“奥巴马”、“莎士比亚”之类的,都不是随随便便叫的,背后有一套规矩,也掺杂了不少历史和习惯。音译的根本,当然是“音”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尽量贴近原名的发音。外国人名字,特别是姓氏,构成咱们中文音译的基础。中.............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乌克兰的支持确实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博弈、信息传播、经济援助、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 战争的爆发: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 回答
    《是大臣》《是首相》等政治剧之所以能在编剧缺乏公务员经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 1. 构建政治剧的底层逻辑:制度与权力的结构性认知 政治体制的系统性研究:编剧可能通过大量研究英国议会制度、政府运作流程、政党政治规则(如议会制、内阁制、党鞭系统等)来构建剧情。例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