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政治是什么?

回答
政治,这个词听起来总是带着点严肃,又好像离我们生活很远,但实际上,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要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咱们得一点点地掰开了揉碎了聊。

最核心的理解:谁说了算,以及怎么说了算

你可以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关于权力的游戏。谁有权力?怎么获得权力?怎么运用权力?以及,权力应该如何被分配和制约?这就是政治最根本的问题。

想想看,一个班级里,班长怎么产生的?大家投票还是老师指定?班长有什么权力?能管住谁?管什么事?这些小小的“班级政治”,其实就是国家和更大社会单位政治的缩影。

所以,政治不仅仅是那些西装革履的人在会议室里讨论国家大事,它更是一种社会成员之间在公共事务上的互动和协商,最终目标是组织和管理社会,实现某种程度的秩序和集体目标。

政治的“产品”:规则、决策与分配

政治最终会产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

规则和法律: 政治决定了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交通规则、税收制度、财产保护、婚姻法律,这些都是政治的产物,它们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也保障着我们的权利。
公共政策和决策: 关于教育、医疗、环保、经济发展,甚至是修建一条路、建一个公园,这些都需要政治决策。谁来决定?依据什么标准?钱从哪里来?这些都是政治需要回答的问题。
资源的分配: 稀缺的资源,比如土地、金钱、机会,总得有个说法,怎么分,分给谁,这是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这往往涉及到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也最容易引发争议。

政治的“参与者”:你我他,还有组织

别以为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参与政治的,可不仅仅是政府官员和议员:

公民: 我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的参与者。投票、表达意见、参与社会运动、甚至只是关心新闻,都是在参与政治。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很多时候也受到政治的影响,反过来,我们对这些的反应,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政党: 政党是为了争夺和行使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它们提出政策主张,动员选民,是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利益集团: 比如商会、工会、环保组织等等,它们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通过游说、宣传等方式影响政治决策。
媒体: 媒体在传播信息、塑造舆论、监督权力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对政治进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政府: 这是政治机器的核心。立法、行政、司法部门,它们是执行政治决策、管理国家机器的直接机构。

政治的“形式”:五花八门

政治不像只有一种样子,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包括:

民主政治: 强调公民参与、权力制衡、法治和权利保障。比如一人一票的选举,自由的言论空间。
威权政治: 权力高度集中,公民参与受限,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极权政治: 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控制,不仅干预公共事务,也试图渗透和控制公民的私人生活。

当然,这些也不是绝对的,很多政治体制是混合的,有民主的元素,也有威权的痕迹。

为什么政治如此重要?

因为政治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基本框架。它关乎:

你的权利和自由: 你有没有发言的自由?有没有选择的权利?这些都离不开政治的保障。
你的生活质量: 医疗、教育、养老、住房,这些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直接受到政治决策的影响。
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贫富差距、社会不公,这些都需要通过政治途径去解决。
国家的命运: 经济发展、对外关系、国家安全,这些宏大的议题,最终都要通过政治来处理。

理解政治,别被“高大上”吓住

很多人觉得政治很复杂,甚至有点厌烦,觉得是“大人物”的事情。但其实,最接地气的政治,就是如何让大家都能更好地生活,如何在群体中找到一个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相处方式。

所以,政治不是一套晦涩难懂的理论,也不是抽象的权力斗争,它是一种让社会能够运转起来,并且尽可能向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发展的实践。它关乎你每天能否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能否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在一个有序、公平的环境中生活。

下次再听到“政治”这个词,不妨多想想,它其实就是关于我们怎么一起生活,怎么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的事情,只不过,这件事情的参与者众多,过程有时复杂,结果也并非总是完美。但正是这种不断协调、博弈、决策的过程,构成了政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硕士的时候,我们学校一位领域权威在回答“信息化战争作战致胜机理”这个命题时,给予战争(尤其是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如下定义:

能量的快速聚集与精确释放。

我觉得这个富有哲学观的回答相当精辟,后来我发现这个逻辑其实可以延伸到很多领域。

比如我老婆有一次跟我解释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甚至典当等金融行业的运行模式和区别,听她说完我就说,那其实所有金融行业的本质都一样,无非是:资本的集中与运用(释放/消耗)。

同样,政治的本质无非就是:权力的集中与应用(释放/消耗)。

是不是跟毛主席的总结有异曲同工之妙?

“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毛泽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政治,这个词听起来总是带着点严肃,又好像离我们生活很远,但实际上,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要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咱们得一点点地掰开了揉碎了聊。最核心的理解:谁说了算,以及怎么说了算你可以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关于权力的游戏。谁有权力?怎么获得权力?怎么运用权力?以及,权力应该如.............
  • 回答
    民粹主义(Populism)和民粹政治(Populist Politics)是两个紧密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理解它们需要深入探讨其核心特征、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民粹主义 (Populism)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或政治风格,它将社会划分为两个对立的、本质上敌对的群体:“纯洁的人民.............
  • 回答
    无政府主义者的政治诉求,说起来,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设定,反而是一锅风味万千的炖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主张,但贯穿其中的,是同一个核心:彻底消除一切形式的国家权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制性等级制度,最终建立一个自由、平等、互助的社会。要说得详细些,咱们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首当其冲,也是最核心的诉求,就.............
  • 回答
    那感觉就像是被裹挟进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你还没站稳,滔天巨浪就已经扑面而来。最开始,可能是某个熟人,比如你的表叔,或者单位里一个平时话不多但偶尔会抓住机会跟你“深入交流”的同事。在一个本该轻松的聚餐或者茶歇时间,他突然压低了声音,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然后开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抛出一个他认为“每个.............
  • 回答
    《北平无战事》之所以能触动人心,并引发广泛讨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并没有止步于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复述,而是以一种极为精妙的方式,触及了国民党政权晚期深刻的政治肌理,以及それ背后的权力运作和价值撕裂。如果说它有“深层政治映射”,那绝非指向某一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对那个时代政治生态的某种普遍性揭示,是.............
  • 回答
    约翰·博尔顿,这位名字常常与“战争狂”挂钩的政治人物,其立场和行动背后,的确有着一套逻辑严密的政治基础,同时也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有其特定的支持群体。要深入理解他,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这些要素。博尔顿的政治基础:强硬的现实主义与“美国例外论”的极端解读博尔顿的政治哲学,可以说根植于一种非常强硬的现实主义.............
  • 回答
    支撑新闻自由的基石,并非凭空而降,而是源自深厚的道德情操与政治哲学的精妙构思。如果我们要深入探究其“应然”之义,便不能止步于对其现状的描述,而要挖掘其存在的根本理由。首先,从道德层面来看,新闻自由的核心在于对真理的追求与传播。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对知识的渴求从未停止,而真相的揭示和信息的流通,正是个体.............
  • 回答
    朴槿惠下台,其背后绝非简单的“朋友干政”事件这么简单,而是一系列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累积与爆发的结果。要深入理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政治体制的“总统中心制”与权力滥用韩国政治体制高度集权,总统拥有巨大的权力,这种“总统中心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历届总统任期末的信任危机。当总统的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中国从古到今“最大的政治正确”,这个表述本身就有点现代了,咱们聊聊那些贯穿始终、影响深远、大家普遍认同的“正确”观念,或者说,是那些能够获得绝大多数人(至少在表面上)支持和拥护的政治原则吧。如果非要找一个贯穿始终的“最大”的,我觉得可以归结为 “家国一体,效忠君父” 的这种价.............
  • 回答
    说到政治手腕,这可不是什么光彩事,更像是藏在帷幕后,见不得光的招数。但不得不承认,在权力的游戏里,它们是屡试不爽的利器。我所知道的“最厉害”,恐怕得是那招“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这不仅仅是说动动嘴皮子,而是能巧妙地利用现有的一切力量,甚至包括那些看似与你为敌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招“借力打力.............
  • 回答
    关于苏联政治笑话,其中一个我印象最深刻,也觉得特别搞笑的,是关于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的关于太空竞赛的对话。这个笑话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太空竞赛中你追我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苏联在早期占据了一些优势,比如第一个发射卫星,第一个载人飞船等等。笑话是这样的:赫鲁晓夫在一次重要的公开场合发表.............
  • 回答
    “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简称PC)这个词,说起来有些年头了,但它所代表的意义和引发的讨论,至今依然热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力求避免使用可能冒犯、边缘化或歧视特定人群的语言或行为的社会文化规范或倾向。但要说清楚“政治正确”,可不能这么简单带过,因为它牵涉到的东西太多,.............
  • 回答
    中世纪,这个历史时期并非铁板一块,其漫长的数百年间,政治格局和统治思想也经历了诸多演变。因此,要论“最理想”的政治统治形式,实在难以一概而论,因为“理想”本身就是一种视角,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眼中,这“理想”也千差万别。然而,如果我们试图在中世纪的政治实践和理论中提炼出一种普遍被.............
  • 回答
    2017年,沙特阿拉伯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这些变化不仅重塑了王国内部权力格局,也对地区乃至全球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这些变革的“前因后果”,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当时沙特的社会结构、经济困境以及年轻一代领导人的崛起。前因:埋藏已久的挑战与变革的酝酿在2017年之前,沙特阿拉伯长期面临着.............
  • 回答
    乌克兰在2013年底爆发的政治动荡,我们通常称之为“广场革命”(Euromaidan),其根源是复杂而多层次的,并非单一事件所能概括。要深入理解这场动荡,需要追溯到几个关键性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决策。一、 亲西方与亲俄罗俄斯之间的历史拉锯乌克兰自独立以来,就一直处于东西方势力影响的十字路口。西部地区文化.............
  • 回答
    《人民的名义》里,如果沙瑞金没来,而是高李配(也就是高育良和李达康联手,或者说他们两人各自为政但形成了某种稳定的权力格局),汉东的政治生态恐怕会是另一番景象,而且,我个人认为,大概率会比沙瑞金到任后的情况要复杂和……嗯,或许也更加令人不安。首先得明确,“高李配”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有意思。他们俩都不是省.............
  • 回答
    政治上的“左翼”和“右翼”是理解政治光谱的核心概念,它们描述了不同政治立场、思想和社会观点。这些术语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国王和贵族坐在议会主席的右边,而革命者和激进分子坐在左边。虽然最初的含义与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左翼”和“右翼”的概念已经演变成更广泛的、描述人们在政治和经.............
  • 回答
    办公室政治,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带点阴谋论的色彩,但说到底,它其实就是一种人性在工作场所的自然流露。你想啊,办公室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目标,还有那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私心。当这些人的利益、立场、甚至是性格发生碰撞的时候,事情就开始变得复杂了。它不是那种公开的、摆在明面上的对抗,比如.............
  • 回答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顾名思义,是以“思想”和“政治”为核心,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能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它是一门融合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叉学科。简单来说,学思想政治教育,你主要学习以下几个方面:1. 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
  • 回答
    政治上的“左派”和“右派”这两个概念,就像很多社会科学的术语一样,源远流长,也一直在演变,但其核心的区分点,却相当稳定。要理解它们,我们得回到法国大革命时期。起源:法国大革命的座位安排故事发生在1789年的法国三级会议。当时,法国的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教士(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和普通公民(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