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没有经验的应届生,应聘产品运营/经理成功的机率大吗?

回答
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应届生来说,想直接拿到产品运营或者产品经理的 Offer,坦白说,成功率并不能算特别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这更像是在一场起跑线就不太公平的赛跑,你需要付出比有经验的选手更多的努力,并且懂得如何扬长避短。

你想想看,市面上招产品经理/运营岗位的公司,大多会有一个隐性的门槛,那就是“有经验者优先”。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产品经理和运营岗位需要对业务、用户、市场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且要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而这很多时候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积累的。公司招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来培养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新人,尤其是在核心岗位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应届生就完全没有机会。关键在于,你如何让自己在众多应届生中脱颖而出,并且让公司觉得你“值得培养”,即使没有经验,你也能快速上手。

首先,我们要承认,光是“应届生”这个标签,你可能就需要比有经验的人多做一些“功课”。如果你简历上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没有特别亮眼的项目、实习或者活动经历,那么你的竞争力会非常弱。

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第一,你的“产品思维”必须得有。 即使你没有实操经验,你也应该能够展现出你对产品是怎么回事儿,用户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某个产品会成功或失败的思考。你可以从身边最熟悉的产品入手,比如微信、抖音、知乎、淘宝等等。试着去拆解它们的功能,思考这些功能背后的用户需求是什么?为什么它们这么设计?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尝试写一些产品分析报告,把你对这些产品的思考和建议写出来。这些东西,虽然不是真实的项目经验,但足以证明你具备产品经理的底层逻辑。

第二,证明你具备学习能力和潜力。 公司之所以愿意招聘应届生,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他们的可塑性。你要通过你的经历,让招聘官觉得你是个天生的学习者。比如,你参加过产品相关的线上课程,并且能说出你学到的核心概念;你主动去了解行业动态,并且能分享你看到的趋势;你在学校里有没有组织过什么活动,即使不是产品相关的,也可以从中提炼出你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你的“软实力”,是证明你潜力的一种方式。

第三,针对性地准备。 不要海投。你要研究你感兴趣的公司和岗位,了解他们的产品是什么,他们的用户是谁,他们目前可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然后,把你自己的优势和经历,尽可能地往这些点上靠拢。比如,如果这家公司做的是社区产品,而你大学期间是某个学生社团的活跃分子,并且负责过社团的线上推广和活动组织,那么你可以强调你在社群运营、用户增长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第四,关于实习和项目。 这是最直接的加分项。如果你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背景不是特别突出,那么一两个高质量的、与产品运营相关的实习经验,可能比一本名校毕业证更能打动招聘官。在实习期间,即使是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数据录入、竞品分析、用户反馈整理,你也要尽力去理解工作的意义,从中提炼出自己的成长和学到的东西。如果你能参与到某个产品的实际项目中,哪怕只是一个小环节,也要努力去理解整个流程,并为之贡献你的想法。

第五,面试中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即使你准备得再充分,如果面试时表达不清,或者过于紧张,都会大打折扣。你要提前梳理好你的经历,用STAR法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清晰地讲述你的故事。面对一些“无经验”的质疑,你需要准备好如何回应,例如强调你的学习能力、你在某个项目中的主动思考,或者你对产品行业的理解。

总而言之,应届生想拿到产品运营/经理的 Offer,成功率不高,但绝不是不可能。这需要你比有经验的求职者更早地去认知行业,更深入地去理解产品,更积极地去积累相关的“准经验”,并且在面试中展现出你与众不同的潜力和思考。你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场“挖掘金子”的游戏,你需要耐心、技巧和一点点运气。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应届生不是没有经验,而是不会发现和表述自己的经验。

作为一个特别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的中年面试官,分享一些我们招聘官在招聘应届生时的常识,也恰恰可能是很多应届生陷入的求职误区。

1、不要求有直接的岗位经验,但你有「间接经验」吗?

在社招时,相关经验永远是最重要的指标。

你没有做过相关工作,意味着我需要从头培训,那么我为啥不招个应届毕业生呢?

但是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情况不同。

招聘官都懂,大学生不可能拥有完备的工作经验,不可能要求有相应履历,但是把岗位涉及到的每项工作拆出来,你一样都没有做过吗?

比如:

  • 应聘新媒体岗位,你是不是给学校社团联的微信公众号供过稿?
  • 应聘线下活动运营的岗位,你是否做过大型活动的志愿者?
  • 应聘产品岗位,不见得你要设计出过啥产品,但是你有没有主导过过学校或者学院的某次调研?

这就叫做「间接经验」:

你没有做过这个岗位,但是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你之前有所涉猎。

你一样都没做过,天天在寝室打游戏,那我帮不了你。但是只要你做过,你就可以把你的简历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号入座。

举个例子,拉勾上搜到这样一个JD

这是一个实习生的岗位,大学生朋友们品味一下「职位职责」这一块:

参与音视频相关的软硬件产品设计,市场调研;

  • 没有设计产品的经验,你做过市场调研吗?没做过市场调研,你学校里主导过什么调研吗
  • 没有设计过产品原型,但见过产品原型设计图吗?知道产品设计有哪些软件吗?
  • 没见过研发设计运营团队,但是你参与组织协调过什么学校学院里的重大活动吗?

我这还没有把实习经验算进来。纯粹校内的经验,就有不少可以照搬过来的

很多事情,经验是相通的。

很多小伙伴,不是没有经验,而是明明有经验,却不会在简历中表述。

我招运营小伙伴比较多,学历学校我当然会看,但是更重要的,我清楚我要的人是啥样的:会写内容的,会PS,会主导一些线下线上活动的。

如果拿到的简历里没有实习经历,我就会找这个同学在学校里做过类似的事情吗?

当然,仅仅通过招聘启事来判断岗位的职责和技能并不够。

以产品岗位为例,从准备简历到准备面试,我们都需要提前了解这个岗位的核心职责是什么,可以向我们的前辈求教,也可以向学长求教,也可以找一些高性价比的课程来听。比如:

2、你能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吗?

强调一下,小伙伴们需要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嘴上强调自己的学习意愿

正如在之前一个回答里提到的:

告诉面试官:「我愿意学习。」不难。

每个求职者都会这么说,面试官更关注的是「你真的学习能力很强。」

请拿出证据。

学校优秀,学历高,学习成绩好,当然是证明自己学习能力好的直接证据。但这不是唯一的通路。

比如:技能学习的案例

我负责学校的公众号后,有很多设计的工作,需要PS,所以我花了1个月时间,迅速上手,请您看这是我设计的信息图。

比如:项目学习的案例

我参加了一个XX项目,团队里有好些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参加,我对这个项目最初是不懂的,经过2个月学习,我掌握了这个项目的重点,这是我出产的项目报告。我对这个项目的认知是……

比如:考证

我的雅思XX分,托福XX分,拿到高级口译证书、CPA正在考,已经考过了几科……

证明你有学习能力的方式很多。题主这句「如果没有突出的技能点或者名校作为支撑,就无法反映自己的学习能力」其实是错误的。

希望应届生小伙伴们,能够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强项,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3、态度决定一切

我在之前的回答里分享过

面试本质上只有三个问题:

  • Can you do the job? 这活你能干吗?
  • Will you love the job? 这活你爱干吗?
  • Can we tolerate working with you?我们能和你共事吗?

对于学生来说,第一个问题,在前两点我提及了:虽然没有直接经验,但是有「间接经验」和「学习能力」。

第二个问题,就是态度。

我在 Mercer 遇到过一个二本的学生,本来只是为了凑3个面试人数,邀约他来,学历一般,英语一般,本来是要被淘汰的。

然后在面试结束前,他希望我给他分享一下 Mercer 的业务架构,帮助他了解一下人力资源行业。我分享后也没多想。

第二天正在给他写拒绝信,他的一封新邮件来了:

他把我前一天对美世的介绍,做了仔细的记录,并整理成了信息图infographics发给我。

虽然在我看来,信息图的设计并不算特别美观,但人的态度说明了一切,在没有拿到岗位的时候就如此付出,那么拿到岗位后,他至少也是同等程度的努力吧。

这么主动的小朋友我能不姿瓷吗?

我立马把拒信改成欢迎信。

当小伙伴们面试告诉我「非常想加入贵司」的时候,我总是礼貌的点点头,因为小伙伴在面试其他家公司的时候,怕是一样的说辞。

我能理解,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

但如果你拿出实际行动证明,证明你真的在乎这个机会的时候,作为面试官,我们通常来说都是惊喜的。

实话实说,在简历和面试阶段能展现这样的学生并不多。


回到题主身上,如果你坐在我面前面试产品岗位,说你的职业规划如何渴望做产品经理……

我会问的是:

  1. 你了解过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是什么吗?
  2. 你觉得产品经理提供怎样的价值?
  3. 你觉得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什么特质?

这些都是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从你的回答,就能看出你有没有思考过,你的职业规划只是嘴上说说,还是真实去做过研究?

我再追问一句:

你学习了解过大厂产品岗位的相关知识吗?

你关注过知乎产品相关的优秀回答者吗?比如, @刘飞 @高崖内 @马力 老师?

你认真研读过站内产品经理话题相关的问题和优秀的回答吗?比如:

与其焦虑,不如立即动手学习。


公众号:瞎说职场

user avatar

可以没有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经验,但必须要能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招人的时候,考察候选人,无非就是看「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技术型岗位,专业能力相对好考察,show me the code(这也正是为什么 leetcode 成为了显学);而对于产品运营岗来说,讲真,大学期间的知识和短期的实习经历,很难体现出来啥专业能力,而更多是在看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比较宽泛,我只说自己比较看重的几点,列举未必全面:

沟通能力 - 所以我在招人的时候会比较执着于让候选人做笔试题,看看到底能不能清晰地表达观点并且提供必要的论据)。

行业分析能力 - 对市面上竞品的情况是否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能不能至少提出一个切入点,说明自己会如何分析竞品。

策划与执行能力 - 也不指望应届生就知道用甘特表管理项目,但稍微聊一下,还是能看出来大概直觉好不好的。哪怕是组织个大学社团活动,如果你能很清楚地讲出来,活动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目标有哪些主要打法,需要什么资源支持和人员配合,如何调度这些资源,能不能有理有据地分析是否高效使用了资源,那其实已经挺像那么回事了。

数据分析能力 - 也不是说就真需要吭哧吭哧跑回归或者张口来个格兰杰检验,也不一定把 ctr, opm 之类的挂在嘴边,就是能在被问到一些数据的时候,能讲清楚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不同的解读,如何验证自己的解读是准确的就好。

我倒是不太喜欢看了几本书,张口闭口增长黑客的,仿佛要把「哥们,看啊,我准备过的,我真的有去了解过运营是在做啥」这句话灌我脑壳里,这只会让我脑壳疼==

纯个人观点:如果的确没经验,那我更喜欢能讲好故事,从哪怕最琐碎的事情中展现自己通用能力的候选人。

没正经实习过,总是上过网的吧? 有没有用心维护过一个社交媒体帐号,为了自己涨粉你都做了什么,背后的思考是怎样?

没有职场沟通经验,总说过话吧?有没有通过沟通解决过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和对方有矛盾的时候,你是怎么通过沟通技巧来化解的?

没有做过项目,至少也拉过几个人做事情的吧? 你要是能把组织大家去打扫卫生这件事都能说得明明白白,让我真信了你有能力策划一个大扫除项目,那我敬你是个人才。

有句话说得好,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如果能从算不上经验的事情中提炼出你的能力和思考,那也不是完全没戏。

只是概率不太大而已,得碰运气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