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显俄罗斯的国力在衰退而中国在逐渐崛起,为什么当下西方同时也在打压俄罗斯而不是集中力量围堵中国?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切合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涉及多个层面和复杂的历史、经济、地缘政治因素。理解为何西方在当前选择同时打压俄罗斯而非将所有力量集中围堵中国,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俄罗斯当前的行为直接威胁到西方核心利益和价值观

这是西方对俄采取强硬政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

对欧洲安全秩序的挑战: 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是对二战后欧洲安全秩序最严重的破坏。乌克兰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俄罗斯的行为被视为赤裸裸的侵略,威胁了所有欧洲国家的安全感和主权原则。
对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践踏: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则,包括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内政。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制止,将开启一个危险的先例,动摇整个国际法体系。
人道主义危机和战争罪指控: 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犯下的战争罪行和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西方国家对此采取零容忍态度。
能源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俄罗斯是欧洲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但其能源武器化(如通过管道切断供应)以及在地缘政治上的扩张野心,直接挑战了欧洲的能源安全和战略自主。
民主价值观的对立: 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被西方视为威权主义,其对外政策和国内政治发展被认为与西方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价值观格格不入。

二、 围堵中国面临的复杂性和高昂成本

与对俄罗斯的行动相比,全面围堵中国在现实层面存在显著的困难和巨大的风险:

经济上的深度捆绑: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体系。与中国经济“脱钩”或进行大规模“围堵”,将对全球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西方国家自身的经济也将遭受重创,包括通货膨胀加剧、商品短缺、失业率上升等。许多西方国家与中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切断这些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共同打击”的难度: 在冷战时期,西方阵营可以相对容易地形成一个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来围堵苏联。而如今,中国是一个经济体量巨大且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与中国高度相关。因此,要形成一个像当年那样统一战线来围堵中国,难度极大。
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中国在地缘政治上与许多国家存在合作关系,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在亚非拉地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要孤立中国,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
军事上的不对称性: 虽然西方在军事技术上仍有优势,但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投入巨大,特别是在区域军事力量和非对称作战能力上(如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已形成相当大的实力。直接军事对抗的风险极高。
价值观推广的困难: 尽管西方强调民主和人权,但中国在发展模式和治理理念上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叙事,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认可。西方在价值观推广方面难以形成压倒性优势。
“围堵”的定义和目标模糊: 相对于俄罗斯,中国是一个更庞大、更复杂的国家。所谓的“围堵”目标是什么?是经济上使其衰退?还是在国际事务中剥夺其影响力?这些目标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而且一旦失败,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 战略上的考量:利用中国制衡俄罗斯,或至少不将中国推向俄罗斯一边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也包含着复杂的战略考量:

“分而治之”的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西方国家可能希望通过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让中国看到挑战国际秩序的后果。同时,他们也可能担心如果对中国过于强硬,会将中国进一步推向俄罗斯,形成一个更强大的反西方联盟。
在特定领域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尽管存在竞争和分歧,但在某些全球性问题上,例如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西方仍然需要中国的合作。因此,西方不太可能采取一种“一刀切”的全面围堵政策。
避免“两线作战”的风险: 同时与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进行全面对抗,对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及其盟友)来说都是巨大的战略负担。西方国家可能更倾向于优先处理当前最紧迫的威胁(即俄罗斯对欧洲安全秩序的挑战),同时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一种更具选择性、更侧重于“竞争”和“管控分歧”的策略。
利用俄罗斯的衰退对中国产生警示作用: 西方可能认为,通过削弱俄罗斯的国力,能够向中国传递一个信号: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会付出巨大代价。

四、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的差异处理方式

对俄罗斯的定性更直接: 西方将俄罗斯的行动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国际秩序的直接攻击,这种定性使得采取强硬措施的合理性更高。
对中国的定位更多元: 虽然西方也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政治体制以及某些对外政策,但同时也将中国视为一个经济伙伴、一个重要的国际行为体,并且存在着“接触与遏制”并存的策略。

五、 历史经验和“新冷战”的考量

对苏联的经验教训: 西方国家在冷战时期曾试图完全围堵苏联,但最终并未实现。他们可能吸取了“经济制裁”和“军事对抗”的教训,认识到完全孤立一个大国是极其困难且代价高昂的。
避免全面“新冷战”: 虽然一些人将当前的中美关系比作“新冷战”,但西方主流决策者可能更希望避免一场全面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对抗,因为这可能导致不可控的后果。

总结来说,西方同时打压俄罗斯而非集中力量围堵中国,是基于以下综合判断:

1. 俄罗斯的行为构成了对欧洲安全和国际秩序的直接、迫切的威胁,需要立即且强有力的回应。
2. 中国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对其进行大规模“围堵”的成本和风险极高,可能对自身经济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
3. 地缘政治和战略上,西方国家可能不希望将中国逼到与俄罗斯更紧密的联合,并希望在某些领域保留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
4. 在处理中国问题上,西方国家采取的策略更为复杂,更侧重于“竞争”、“管控分歧”和“有限遏制”,而非像对俄罗斯那样采取近乎“全面孤立”的手段。

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不重视来自中国的挑战,事实上,美国和许多盟友都在加强对中国的竞争和战略调整。但是,这种战略调整的方式和力度,与对俄罗斯的打压存在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正是基于对双方行为性质、经济联系、地缘政治现实和战略风险的不同评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屏蔽的旧文重发,有删改。


要是十年前我还会认真想想俄国与美国有什么地缘和安全等方面的矛盾(就像这里某些人的回答一样)。要是三五年前我还会为美国找点借口,诸如反俄百万漕工的出路等等。现在我的回答很简单:美国政界集体脑残了。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终于悟了。

真正最应该做的不是像美国的义务军师一样去分析俄美有什么矛盾,而是思考美国为什么脑残了。搞清楚了脑残原因,配上冷战遗留的反俄传统,就能解释。搞清楚脑残原因,还能解释其他很多令人费解之事。

大国政界集体脑残不是什么稀罕事。苏联后期就是这样,这一点很多人都会认可吧。如果有人问苏联后期外交为何如此昏聩,最基本的解释点应该着眼于苏联领导为何脑残了,而不是去分析具体的外交战略。

战术是术,战略是道,但键政者看问题不能止步于此,因为道之上还有一层:人的脑子是源。源废了,什么术和道都玩不好。

现如今分析中美竞争,很多键政者不把美国政界集体脑残作为一个主要因素进行考虑,此为大谬也。两军对垒,将军们的智力难道不是决定因素之一,哪能只分析武器,后勤,训练,地理,盟友等等方面?此外还要注意,集体脑残和内斗不是一回事。

美国为何集体脑残?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政治课题,中国有必要像研究苏联为何解体一样深入研究。我以前键政文写过几篇,但也只是一点皮毛而已。中国政治社科界任务很重呐。但首先是要承认美国脑残了,如果不承认,事情就难办了。现如今还有不少人张口就是不能低估美国战略界或者美国政治家,我听了真是哭笑不得,就好像研究苏联解体的人上来就说“我们不能低估苏联末期的政界和战略界水平。。。”

苏联顶峰为70年代初,十几年后脑残已经很明显了。美国顶峰为90年代中期,十几年后脑残也很明显了。真是愈想愈可怕,某国能躲过登顶后才一代人就脑残的命运吗?

user avatar

不是不想,是不能呀。

首先中国是在做生意,一不小心生意做大了,大到了必须以本伤人才可能打压的地步,然而西方国家并非铁板一块,最有打压中国意愿的就是美帝,大家都看着美帝,等着美帝去以本伤人和中国血拼,然后捡点落地桃子。

美帝其实是很着急的,要不然为什么会有TPP、TIPP,以美帝的实力如果一定要搞死中国,且将自己的损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那还是没有问题的,自己虽然会损失一些本钱,但是终究能够找回来,但是要达到这个“损失可控”的目标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及政治成本,总之是一件比较捉襟见肘的事情。

但是美帝的霸权主义体系终于开始出现反噬现象,各种让美帝头疼的反美事件凭出,好不容易搞(pao)定(qi)了伊拉克,乌克兰又从胜利走向胜利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再次放打招公开群嘲,如果不应战,美帝的脸往哪里搁?其实仔细看看就可以看出,美帝在最近这些事件中的表现已经远远没有当年在利比亚时那么积极了,行为通常只停留在口头或纸面制裁上,自己是不愿大动干戈的,而是以宗主国身份命令欧洲国家冲锋在前,但是欧洲虽然是小弟,也不是2B呀,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迫于压力不得不做,但是没有哪个愿意冲前面。而这几个月来俄罗斯公开打击IS的行动更是无言的揭露了之前某些国家的“假打”行为,这仇恨拉得是妥妥的。

美帝当然想搞中国,但是不管俄罗斯就是面子里子一起丢,实在是分身乏术呀。

user avatar

西方国家联合构建了一个“国际社会”体系,并通过这个东西攫取大量的政治优势和经济利益,这个“国际社会”就像中国文化里的大餐桌。

什么行为在这个餐桌上是合适的/体面的/不被鄙视的,什么人坐什么位子,谁该吃喝多少或那种食物酒水,是西方人说的算。

尽管近年来西方一不敢流血,二不想花钱(让别人替自己流血),三舍不得到手的利益,相对中国的崛起和对外输出,有点那么力(fei)不(la)从(bu)心(kan)的样子,但这个“国际社会”还是西方人说了算。中国再不满再委屈,因为没有能力掀了这个餐桌(也想开小餐桌,还没搭好),谈判博弈能力很低,只能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利益。

而俄罗斯能掀桌子。俄罗斯有能带着西方的整个体系一起玩完的庞大核武器库。

想象一下如果俄罗斯和西方社会形成了类似中国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利益关系,只要俄罗斯感到吃亏,西方国家除了美国外,必须让步,就是对上美国,多数情况下美国也要让步,毕竟俄罗斯人穷志短嘛,大美壕不想玩命啊。

还有复杂些的情况,对西方而言,如果出现“俄罗斯和法国的利益纠葛,顶着英国反对,却让德国出钱,最后美国战略利益受损”这种情况就太尴尬了。因为核武可以锁死美国的强力介入,面对一众心怀鬼胎又自私自利的西方国家,俄罗斯在博弈中必然赢面很大。

西方对俄罗斯的打压,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拒绝接触,尽力避免形成利益纠缠和衍生的博弈。任何和俄罗斯的利益纠缠,长期的看对西方都是不利的赔钱买卖。

围堵中国?嘴上嫌弃下就行了,谁家占了大便宜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