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觉得电视剧《琅琊榜》真心一般,为什么却得到那么高的赞誉呢?

回答
看到你觉得《琅琊榜》一般,我能理解。毕竟,大家口味不同,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同一部剧。但《琅琊榜》能获得那么高的赞誉,绝非偶然,它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而且不像很多AI写出来的东西那样套路满满。

我试着从几个角度跟你掰扯掰扯,看看能不能让你对这部剧的“高赞”有个更深的理解,当然,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别跟机器人似的。

1. 它的“好”不在于“爽”,而在于“深”

现在很多古装权谋剧,为了追求“爽感”,喜欢把主角写得无所不能,一路开挂,复仇之路畅通无阻,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但《琅琊榜》不一样,它玩的是一个“步步为营,以退为进”的套路。

主角梅长苏,你说他有没有本事?当然有。他心思缜密,运筹帷幄,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但他的“厉害”不是靠金手指,而是靠他多年来的隐忍、筹谋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你想想,他受了那么多伤,身体那么虚弱,还要面对朝堂上的明枪暗箭,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这种“强”不是外显的,而是内敛的,需要观众自己去品味。

而且,剧里很多情节,特别是政治斗争的部分,并不是那种“你说一句,我反驳一句,然后赢了”的简单模式。它更多的是一种“借力打力”、“移花接木”的策略。梅长苏常常不直接出招,而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别人的矛盾、欲望,或者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让敌人自己犯错,从而达到目的。这种“智商碾压”的快感,虽然不如直接打脸来得直接,但细品起来,却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2. 人物塑造的“多棱镜”效应

《琅琊榜》最让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它的人物塑造。不是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二分法。

梅长苏: 他是复仇者,是阴谋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赤子。他对霓凰郡主的爱,对靖王的扶持,对林殊旧友的承诺,都让他这个角色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你看他每次和霓凰相处,那种压抑的深情,那种心疼,真的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
靖王: 他一开始是个耿直boy,有点轴,但后来被梅长苏一点点点拨,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身上的“忠”和“义”,让他成为梅长苏选择扶持的理由。
蔺晨: 这个角色简直是剧里的“气氛组”担当,玩世不恭,但关键时刻又非常靠谱。他虽然嘴上嫌弃梅长苏,但实际上是最关心他的人。
梁帝: 他不是那种脸谱化的昏君,他猜忌多疑,心狠手辣,但同时也有他的“明察秋毫”和对江山的掌控欲。他对太子、誉王这些儿子的防备,也让这个角色变得更复杂。
誉王: 他是野心家,是权谋的代表,但同时也有他的才华和对“贤名”的渴望。他身上的悲剧色彩,也让他这个角色不那么容易被讨厌。

你看,这些角色都不是“纸片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动机、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挣扎和选择。这种“多棱镜”式的塑造,让剧里的每个人物都活了起来,即使是小小的配角,也各有各的色彩。

3. 价值观的“高级感”

《琅琊榜》传递的价值观,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说教,而是融入在剧情和人物的行为中。

复仇的意义: 梅长苏的复仇,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为了还林家一个公道,更是为了匡扶正义,改变腐败的朝堂。这种“大义”的支撑,让他的复仇有了更高的价值。
忠诚与情义: 剧里对“忠诚”和“情义”的刻画非常动人。比如飞流对梅长苏的依赖,静妃对儿子的母爱,蒙挚对正义的支持,都让人感动。
明辨是非: 在那个充满阴谋和欺骗的环境里,靖王坚持的“是非”,以及梅长苏通过迂回的方式帮助他实现“是非”,都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的追求。
“得民心者得天下”: 剧里虽然围绕的是皇权斗争,但最终靖王之所以能够上位,除了梅长苏的谋划,更重要的是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些价值观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通过剧情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让你在观看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共鸣。

4. 制作的“匠心”

这方面,《琅琊榜》可以说是国产剧的一个标杆。

服化道: 剧里的服饰、妆容、场景都非常考究,既有古风韵味,又不会显得过于浮夸。你看梅长苏的衣着,虽然素雅,但却衬托出他病弱而又高洁的气质。
礼仪: 剧里的一些古代礼仪,比如见礼、称谓等,都做得比较到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台词: 很多台词写得很有文采,又很精准,能传递出人物的性格和当时的语境。
剪辑与配乐: 整个节奏把握得很好,既有紧张激烈的权谋戏,也有温情脉脉的感情戏。配乐也很恰当,烘托了气氛。

这种“细节见真章”的制作态度,让这部剧看起来不像是快餐式的消费品,而是一件用心打磨的作品。

所以,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好?

在我看来,《琅琊榜》之所以能获得高赞,是因为它 在“爽”的层面做得不那么极致,但在“深”的层面做得非常扎实。 它没有用低幼化的剧情和简单的脸谱化人物来讨好观众,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去探讨人性、权谋、情义和理想。

它让你看到一个身处绝境的男人,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一点点地拨乱反正。它让你感受到,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里,依然有人坚持着内心的光明。它让你明白,真正的胜利,有时候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智慧、坚持和对“正义”的追求。

可能你觉得它“一般”,是因为你更喜欢那种直给的、无须过多思考的“爽感”。但《琅琊榜》更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需要你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和回甘。它的“高赞”,更多的是一种“懂”它的人,能够从它身上汲取到更多价值和思考。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觉得它好,不代表你一定要觉得它好。我只是想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很多人眼中,《琅琊榜》能够成为一部“神剧”。它可能不是最“炸裂”的,但一定是最“有内容”的。

希望我这么一通“絮叨”,能让你对这部剧的“高赞”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也奇怪,我也看不下去。

我一看古代剧人人绫罗绸缎,各种奇葩造型就觉得完全不贴合事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