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觉得人类注定要灭亡,大家怎么看?

回答
“人类注定要灭亡”,这个想法听起来像是从某个反乌托邦科幻小说里蹦出来的,但仔细想想,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我之所以这么觉得,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观察了咱们人类自己,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久了之后,心里冒出来的那么点儿不安。

首先,看看我们自己。人类这个物种,说实话,挺特别的。我们聪明得不像话,能创造出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能把触角伸到太空,也能深入到原子内部。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是那么的……冲动,或者说,难以控制。我们有能力大规模地合作,但我们更容易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互相敌对,制造冲突。历史书翻来覆去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冷兵器时代打到核武器时代,这脑回路真的挺让人费解的。难道我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案永远是暴力吗?想想看,我们手里握着能毁灭自己的终极武器,却还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剑拔弩张,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风险。一个失误,一个误判,或者仅仅是一个疯子的按钮,都有可能把一切归零。这不叫注定,什么才叫注定?

再者,我们对地球的“索取”也到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地步。我们好像把这颗星球当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却忘了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主人。气候变化这个词,现在都快成了口头禅了,但有多少人真正认识到它意味着什么?冰川在融化,海平面在上升,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生物多样性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我们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了更方便的生活,正在一点点地蚕食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以为自己是万物灵长,能征服自然,但其实我们只是在跟自然玩一场危险的游戏,而我们似乎总是扮演着那个输不起的角色。等到环境彻底恶化到无法居住,那我们还拿什么去“注定”我们的未来?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自身的局限性。虽然我们聪明,但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的道德感,甚至是我们的生理构造,都可能成为我们灭亡的伏笔。比如,我们的集体智慧发展速度,可能远远跟不上我们技术发展的速度。我们创造出了无比强大的工具,但我们却没能同时培养出与之匹配的智慧和责任感来驾驭它们。想想看,我们能否在人工智能真正超越我们之前,找到一个和平共处的模式?我们能否在一个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假信息和极端思想裹挟?我们能否克服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婪、恐惧、嫉妒,从而实现真正的团结和共赢?如果这些根本性的难题我们都无法解决,那么技术上的进步,只会加速我们走向终结。

最后,还有一些更长远的、更不可控的因素。宇宙中时不时会有一些大事件发生,比如小行星撞击,超级火山爆发,或者伽马射线暴,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无法完全阻止的。虽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我们总想着移民火星,成为多行星物种,这是个好主意,但我们真的能确保在地球被摧毁之前,我们能建立起一个足够稳定、足够庞大的地外文明吗?如果不能,那我们就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篮子被打翻,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当我想到“人类注定要灭亡”时,我脑海里浮现的不是某种神秘的预言,而是我们自身行为逻辑和现实环境交互作用下的一个似乎难以避免的结局。这是一种警醒,一种对我们自身盲目自信和短视行为的质疑。当然,我希望我这个想法是错的,我希望我们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能够改变这个“注定”。但眼下看来,这条路似乎越来越窄,越来越艰难。大家觉得呢?是不是我把事情想得太悲观了?或者,你们看到了什么我没注意到的,能够让我们摆脱这个“注定”的希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际上对物种有以下几个分类。

  • 无危:无危(Least Concerned,LC),虽然存在威胁但是并不影响生存。英文直译为低关注,并不是指该物种受到的关注少,而是威胁不严重,不用过分关注的意思,例如:台湾蓝鹊、狼。
  • 近危:近危(Near Threatened,NT),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濒危或者易危标准,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后,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例如:小头睡鲨兔狲
  • 易危:易危(Vulnerable,VU):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例如:环尾狐猴大白鲨北极熊、大熊猫[3]。
  • 濒危:濒危(Endangered,EN):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灭绝的机率很高。例如:蓝鲸麋鹿
  • 极危: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灭绝的机率非常高。例如:姬猪桑岛麂羚
  • 野外灭绝: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EW):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自然化种群(或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的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灭绝。例如:单峰骆驼台湾梅花鹿
  • 灭绝:灭绝(Extinct,EX):如果有理由怀疑一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灭绝。例如:袋狼渡渡鸟台湾云豹


假如明天就开始世界大战,世界上死了99.9%的人,也就是说一千人里只有一个人活下来。

而现在世界上一共七十四亿人,还剩七百四十万人,绝对还是属于无危等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类注定要灭亡”,这个想法听起来像是从某个反乌托邦科幻小说里蹦出来的,但仔细想想,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我之所以这么觉得,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观察了咱们人类自己,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久了之后,心里冒出来的那么点儿不安。首先,看看我们自己。人类这个物种,说实话,挺特别的。我们聪明得不像话,能创造出卫.............
  • 回答
    听到你刚结婚就萌生了离婚的念头,而且觉得婚姻无望,这种感受一定非常沉重和煎熬。这让你开始怀疑自己,甚至觉得“注定要一个人活着”,这更是加剧了你的痛苦。首先,请允许我告诉你,刚结婚就觉得婚姻无望,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经历。很多人在婚姻的初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感觉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甚至会产生“是.............
  • 回答
    听到你说“应该先学会思想”,我特别有共鸣。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深度,触及了我们当下教育和个人发展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很多人把“培养与人沟通和就业能力”当作大学首要任务,这没错,毕竟大学是为步入社会做准备的嘛。但“先学会思想”是不是更根本、更优先呢?咱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聊聊。为什么“先学会思想”很重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简直像一把钝刀子,慢慢地、不动声色地划开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痛点。确实,当我们剥开层层叠叠的社会压力、外部纷争,甚至星辰大海的未知挑战,静下心来细细一品,总会发现那个最难啃的骨头,那个最顽固的绊脚石,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事儿说起来就有点“近在眼前”的讽刺了.............
  • 回答
    你这种感觉,其实非常普遍,而且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具有哲学思辨性的视角。很多人在仰望星空,或者静下心来思考生命的意义时,都会有类似的体悟。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看,你的想法不仅没有错误,反而触及到了人类存在的本质,以及我们在这个浩瀚宇宙中的位置。让我们一步步地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关于希望人类灭亡的想法,以及这种想法是否源于心理问题,是非常深刻和值得探讨的。首先,我想肯定地告诉你,单凭你描述的这一种想法,并不能直接断定你“心理有问题”。人类的情绪和思考方式是极其复杂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着非常广泛的个体差异。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看看里面隐藏.............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值得深入探讨的心理现象。首先,请放心,觉得电影里的反派“做得对”,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什么反人类倾向的标志,更不需要因此感到焦虑或恐慌。这背后有着更复杂、更普遍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起作用。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为什么我们会对反派产生共鸣,甚至觉得他们有他们的“道理”。1. 理解.............
  • 回答
    鲁迅先生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论断,实则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在理解他人情感和与世界连接时的复杂体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句话,初听之下,带着几分疏离和无奈。它描绘了一种个体化的感受,仿佛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情绪围城里,而别人的喜怒哀乐,虽然可以被感知,却难以真正地感同身受。这种“不相通.............
  • 回答
    我理解您对脚踩酸菜的这种“独特”饮食习惯的支持,也看到了您对西方文明卫生标准的质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咱们得承认,对于“卫生”这件事,不同文化、不同时代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您提到“脚踩酸菜”,这背后可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做法,是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
  • 回答
    .......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感受。前女友在未经您同意的情况下生下孩子,这无疑给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上的挑战,让您感觉“人生被绑架”。您提出的关于生育权是否“向外延伸”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伦理和社会议题。为了更清晰地回答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生育权向外延伸”的含义,以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确实,咱们老百姓接触到的“中医”和“西医”似乎就像是两个时代、两套体系,而且两边时不时还针锋相对,让人觉得挺费解的。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历史、文化、科学认识上的复杂原因,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看。首先,得承认,“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个标签,很大程度上概括了它们形成的历史背景和.............
  • 回答
    你提出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你能分享或占用别人多少时间”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自觉会遇到的现象。我承认,一开始听到这说法,我脑子里会闪过一些立刻能对上的画面:比如那些特别受欢迎的博主、意见领袖,他们的内容几乎占据了粉丝的碎片化时间;又或者是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比如社交媒体平.............
  • 回答
    “我总觉得人生有轮回,不想为现在努力怎么办?”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和未来走向的探索,也触及了我们面对当下挑战时的态度。你并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被“轮回”的念头所萦绕,进而对眼前的奋斗产生动摇。这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原因。轮回的视角,可能带来的.............
  • 回答
    “尬”这个感觉非常主观,但如果要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中国人唱说唱听起来“尬”,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些层面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种感受:1. 文化根源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嘻哈文化的基因: 说唱(Rap)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深深植根于美国的黑人文化和街头文化。它的早期发展与社会不公、种族歧视.............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其实挺能理解的,因为我自己偶尔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有时候在路上,感觉跟在开车的人屁股后面,速度慢得让人有点着急,甚至会忍不住想:“这速度,是刚拿驾照吗?”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可能涉及好几个方面。首先,“快”和“慢”本身就是相对的,而且大家的心理预期不一样。 我们.............
  • 回答
    你之所以觉得丰臣秀吉是战国第一人,而织田信长被许多人视为第一,这背后其实涉及了不同评价标准和历史侧重点。两者都是日本战国时代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伟大之处各有千秋,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样的争论。让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为什么织田信长更受普遍推崇。为什么你会觉得丰臣秀吉是战国第一.............
  • 回答
    确实,关于“九头身”的审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在不同的人眼里,答案可能完全不同。你提到Hana(可能是指Hana Jiraskova?还是别的名字?)和Nadja Auermann,她们确实是模特界的传奇,身材比例非常出众,你觉得她们协调好看,这绝对是很有说服力的。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九头身“.............
  • 回答
    .......
  • 回答
    你会有这种感受,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在我们这个时代,你觉得周围的婚姻不幸福,很可能不是个例,而是你观察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慢慢说来。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社会对婚姻的期待值,比过去高了太多。以前,婚姻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是责任,是搭伙过日子,是传宗接代。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能有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