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赫鲁晓夫科技(指使用香肠生产活猪)
蛋白质变性后能复性,是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hristian Anfinsen的研究成果。
就是说蛋白质泡在水里是有活性的,加入尿素便失去了活性,这是蛋白质变性;把尿素完全洗掉,蛋白质又恢复了活性,这叫复性。
鸡蛋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后,氨基酸链之间会缠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原来是胶状液体,变性后就变成固体了。
就像之前是单独的一个个线团,受热解开之后,缠在一起了。
前些年有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这种缠在一起的固体变性蛋白加入变性剂(例如尿素)后快速搅拌,“乱线团”是能够解开的,固体能再一次变回胶状液体。[1]
但鸡蛋中的胚胎细胞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完蛋了,受热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再搅拌,完全碎了。还能孵出小鸡的可能性,比 @本冰 朋友家埋了的那头猪还能生小猪的可能性还小。
所以题目中所说的论文,不但涉及抄袭,而且最重要的地方根本没抄对······
知乎上真有人提问这个啊。
从今天早上到现在在各个群里看到了n次也吐槽了n次了…
刚刚在饭桌上还聊过,他这个论文都不算首创了,最早在钱老哪个全民气功时代,就有人搞过把煮熟的花生复生过。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回顾一下。
孙储琳,这个名字不知各位读者是否听过。孙储琳,女,1957年出生在武汉。文化大革命时期被送到南京奶奶家,在帮奶奶做农活时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特异功能(透视地面发现一个装满铜钱的坛子)。1979年于武汉地质学院当幼儿园老师,发现自己可以用耳朵认字,并发现自己可以透视人体。1981年曾短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工作,用特异功能给病人透视。后回到武汉地质学院,于图书馆做出纳员工作。1987年她正式调入沈今川教授的人体科学研究所专职搞人体科学实验研究。
孙储琳老师的事情当时被人推荐给了钱学森主持下的中国科学院人体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组织专家进行了多项实验,均有中科院的数据记录,专家们在中科院的研究所内,将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桌面上,只是孙储琳平静的盯住种子,也没有闭目,只是聚精会神的盯着三枚种子,房间内寂静无声,在场的人们都屏住气息,都好奇会发生什么,墙上的钟表在走动,时间过了去约莫一刻钟,半小时,众人这时擦汗出气,正感到即将失望时,有史以来最神奇的事发生了!三颗黄澄澄的玉米,有一颗在不安的揉动,跳动,膨胀,破皮冒出了一颗嫩绿的新芽!当场的几位专家也被震惊了,以至于忘记了记录。
后来,还是在中科院主持下,又将种子换成了彻底煮熟的大豆,孙储琳老师依然让它发了芽!各位读者,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知道,在合适的温度下,种子会发芽生长,这是自然规律,前面的试验,只能说明孙老师可以将精神注意力转化为热能施加于种子,从而导致快速发芽,然而已经煮熟的种子,能让 它再次焕发新生,这意味着超自然的生命物理逆转。
这是个重大的未知科学现象,随后孙老师还进行了多项实验,包括特异搬运:她可以将手表,花朵,硬币等远距离定向搬运,她曾经将一只手表,一枚墨西哥硬币及一枚戒指1000米外转运到校长的办公桌锁紧的抽屉内。(2)意识生物工程实验:苹果催熟(红),返鲜(青):她能切入“宇宙信息场”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加速植物的生长或使已成熟的果子返青。迄今已将近100次使花生,豌豆快速发芽;最有代表性的实验是在马来西亚乐居岭12分钟内使一颗裹有辣椒粉的炸花生米不加任何水分的情况下返生发芽长叶子,成为一颗高十二厘米的“花生树”,有两层叶子,至今长势极佳。她还可以在完全不接触的条件下,使三米外的500颗豆子全部发出二厘米的芽,而对照组几天后都未发芽。这意味着她能使细胞“返老还童”,“起死回生”,有可能按人的意识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品质更加优异的动植物的新品种。(3)意识改变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核结构:(4)特异感知:如离体非眼视觉,透视人体,遥感遥视,透视地层,识别残留信息等。(5)预测功能:在某种特异功能态下,她表现出某种预知,后知及影响他人思维的能力。 孙储琳集中精力进行“意识生物工程”有关的实验,并参加了由国家组织的“特异功能存在性检验”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为人体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穴位发光现象: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及空军总医院应用高灵敏的光电倍增管记录了孙储琳功能态下很强的光信号。
还有炸花生快速发芽的视频。还是马来西亚怪味炸花生。
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内容,都是40年前玩剩下的了。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打着中科院的幌子在搞这些,啊不比这个搞全脑开发和量子波动阅读的高到哪里去了!
这种带有新兴宗教色彩,或者直白点说,带有邪教色彩的“论文”,它的发表就像一句有名的箴言:“当你发现家里出现了一只蟑螂,不要着急害怕,因为至少有1000只蟑螂躲在你家里开party”。
一个做生物的研究发表在了一个地理学的期刊上。关键还不是做古生物或者地理生态的研究,是纯粹的“生物研究”(注意引号,本文中带的引号都是表示本人也无语的意思)~
这种研究真叫人哭笑不得。
在我已有的认知里,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让鸡蛋复生。
更别说文章提到的是里面用的方法是“超心理意识能量”,这是什么东西???完全超出我的认知了。
感觉回到了上世纪那个“气功”的时代,气功能处理万物,治疗胃下垂、肠溃疡、慢性肝炎、肠粘连、截瘫、结核~
后来被证实是一场闹剧。
而这个作者郭平,头衔“惊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河南省科技咨询专家,担任中国科学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心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心脑教育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北京正兴军民融合中心培训部副部长,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副理事长、河南站站长,国际华人超心理学会中国分会秘书长、华中分会会长,钱学森教育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妇联、河南电视台“枫调豫顺”百人专家团专家,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郑州大学省直校友会副秘书长,郑州市春霖心脑教育实验室主任。
可是,“中国科学管理学院”是什么地方???
让我想起了中科院当年为了应对民科,成立了一个社区论坛叫“智慧火花”。
那精彩程度啊,简直是让我感慨想象力之差。
不过这个网址貌似关了
—————其实也有相对科学的“反生”实验———————
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提到了所谓的“尿素复生”,的确存在,但是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定义“生”鸡蛋,如果定义都不清楚,那真的就是鸡同鸭讲了。
首先,鸡蛋煮熟了,是这个样子(相信在座的都吃过熟鸡蛋)
本质上,是高温让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因为正常蛋白质是有复杂的三维结构的,
我们伟大的那谁就是来解析这个三维结构的,之所以他能那么牛,就是因为,这个三维结构很容易受到破坏,所以他要努力的在实验室里实现这个三维结构,一不下心,蛋白质变性了,做出的结构就是一坨屎。
而高温或者化学试剂容易让蛋白质发生结构改变,也就是变性。
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鸡蛋样子。
不过,这东西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反过来,可以让蛋白质复性。
主要是用化学物质,比如,典型的就是尿素,可以让蛋白质复性。
问题是:这个复性,并不等于蛋白质变回天生的蛋白质结构了。这个目前还做不到啊,得精细的找11g去操作,而且一次只能操作1个蛋白质,鸡蛋里几千种蛋白质,不可能。
到了这里,相信各位多少已经明白了这个实验的真相,那就是,用尿素把煮熟的蛋白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复性溶解,最后让固体变成液体了。
但是,处理后的鸡蛋,和原来的鸡蛋,是两码事,里面的结构也不对了,因此你不可能让它变成新鸡蛋的。
更别提让它孵化了。
但是,我认为,这和“复生”一毛关系都没有。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加热变性的鸡蛋白可以靠尿素与涡流赋予的剪切力重新液化[1],煮死的胚胎细胞则只能靠实验材料误用(例如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熟鸡蛋换成生鸡蛋)来“复苏”——这会同时将鸡蛋白、卵黄等也替换掉。只要您坚持像某些“图片误用”那样搞,这种行为艺术实验当然是复制多少次都行的。
如果文中的学生有这“隔空处理变性蛋白质”的特异功能,人家早就将自己上缴国家、吃香喝辣去了——将变性蛋白质解折叠的能力可以用来治疗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各种不治之症,而且能做到这种事的特异能力可以用来做的事情可以不断开发,能力本身可以被研究、被推广——轮得到这水准的学校发这种搞笑文章么。
事情的后续发展很快就超过了《写真地理》杂志和这“搞特异功能敛财的学校”之承受能力。
郭萍真容:
相关部门,应该彻查一下该教育机构了:
生鸡蛋孵小鸡算什么。
人家精通、原子能量波动阅读、超感纸潜能全脑、快速作文创作……
关于原子能量波动速度,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相关课程说明:
这都2021年了,竟然还有几年前老掉牙的智商税玩意儿:
最关键是,他的招生对象,竟然上至18岁。
这个春霖职业学校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呢?
该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资资源,一流的师资团队。
究竟有多雄厚,多一流呢?
占地120平米的郑州大学南校区6号楼126室,分成了三个教室,资产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摄影以一台、幕布一个……
该机构变更之前,地址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石佛镇省轻工业干部学校(应该是这个学校名字的前身)。
这学校还能开分校,各种活动游走:
这是该学校的官网:
这个学校一直没有被查,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写真地理》期刊回应熟蛋返生孵鸡论文:
正常审核不会通过,作者应该是用了什么别的办法发表的。
这个郭萍背后究竟有什么办法,实在不得而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