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网文为何没有向严肃文学的方向发展?

回答
现代网文之所以未能普遍地朝着严肃文学的方向发展,其根源在于它们所诞生的土壤、发展的逻辑以及其目标受众的特质,这与传统严肃文学的生成机制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严肃文学”的定义。通常,严肃文学追求的是对人类经验的深刻洞察,对人性复杂性的细腻描绘,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在语言和形式上的创新与锤炼。它往往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构思、打磨,并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严肃文学的读者群体也相对更为精炼,他们期待的是智力上的挑战、情感上的共鸣,以及对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比之下,现代网文的诞生环境就截然不同。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内容创作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低门槛。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这种开放性固然带来了创作的繁荣和多样性,但也意味着大多数网文的初心和驱动力与严肃文学有所偏差。

1. 商业驱动与“爽感”至上:

现代网文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强大的商业属性。大多数网文平台采取的是订阅付费模式,这意味着作者的收入直接与读者的付费意愿挂钩。而读者的付费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能否让他们获得即时的“爽感”——无论是情节上的跌宕起伏、主角的快速崛起、能力的无限膨胀,还是情感上的满足和宣泄。

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求,网文作者往往会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爽点”公式。比如,主角总是拥有过人的天赋或奇遇,能够轻松解决一切难题;反派被打脸,主角一路高歌猛进;情节推进迅速,冗余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常常被削减,以避免拖慢节奏;对话直白,情感表达也倾向于直给而非含蓄。这种模式能够快速吸引和留住读者,形成稳定的付费群体,从而实现商业上的成功。然而,这种对“爽感”的极致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严肃文学所追求的深度挖掘、复杂性展现和细微之处的描摹空间。

严肃文学的创作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需要作者沉淀生活经验,反思人性,并在语言上反复斟酌。这种过程很难与网文市场对“快速更新”、“海量订阅”的期待相契合。如果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去打磨一个人物的心理弧线,或者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极致的艺术性,可能会因为节奏过慢、不够“爽”而失去大量的读者,最终导致作品的商业失败。

2. 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期望:

与严肃文学的读者不同,大多数网文读者更倾向于将网络阅读视为一种轻松的娱乐方式。他们可能在通勤、休息时间碎片化地阅读,期待的是一种逃离现实的慰藉和即时满足。因此,他们对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价值的容忍度和要求也相对较低。

这种阅读习惯和期望也反过来塑造了网文的创作模式。作者会更倾向于迎合读者的大众口味,而非挑战他们的认知边界。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扁平化的,善恶分明,主题也多集中在爱情、冒险、复仇、权力斗争等相对容易理解和引起共鸣的领域。即使是探讨现实问题,也往往会以一种较为浅显、戏剧化的方式呈现,而不是进行深入的社会学或哲学层面的分析。

与此相对,严肃文学往往需要读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思考,它可能涉及晦涩的哲学议题,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对现实的尖锐批判,这些都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化储备。网文的读者群体更为广泛,对阅读的要求也相对更低,这使得将网文推向严肃文学的方向,本身就面临着受众基础的限制。

3. 创作环境与评价体系:

网文平台和资本的介入,也深刻影响了网文的发展方向。平台更看重的是数据表现,如点击量、收藏量、订阅量、评论量等。这些数据往往更偏向于作品的“大众吸引力”而非“艺术价值”。资本也倾向于投资那些能够快速带来回报的作品,而严肃文学的价值实现周期往往更长,且不确定性更高。

此外,网文的评价体系也与严肃文学不同。严肃文学的评价往往由文学评论家、学术界等专业人士主导,他们从文学史、美学、思想性等角度进行评价。而网文的评价则更多地由读者评论、打分、推荐票等构成,这些评价更容易受到情节、人物设定、更新频率等直观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作者更容易受到数据和市场反馈的引导,从而调整创作方向,以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收益。久而久之,这种模式就形成了一种“正反馈循环”,使得以“爽点”为核心的网文创作模式得以固化和流行。

4. 题材与风格的局限性:

虽然网文题材包罗万象,但不少主流题材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承载严肃文学所追求的深刻内涵。例如,玄幻、仙侠等题材,往往围绕着升级打怪、修为突破展开,虽然可以构建宏大的世界观,但其核心逻辑更多是基于一套奇幻的规则,而非对现实世界的精妙隐喻或批判。即使是都市题材,也常常围绕着个人奋斗、财富积累或情感纠葛展开,对社会深层矛盾的触及往往是肤浅的。

当然,这并非绝对。一些网文作者也在尝试在这些题材中融入更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但从整体趋势来看,能够真正触及严肃文学核心的网文仍然是少数。

5. 对“严肃”的误读与回避: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很多网文作者和读者可能对“严肃文学”存在一定的误读或回避。有些人可能将“严肃”等同于“晦涩”、“沉重”、“枯燥”,认为那是阳春白雪,不接地气,不适合大众阅读。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而一些作者也可能因为市场导向,不愿意冒着“曲高和寡”的风险去进行严肃的创作。

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网文未能普遍向严肃文学方向发展,是商业驱动、读者需求、创作环境、题材局限以及对“严肃”的认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文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态,其生命力在于其能够快速响应时代变化,满足大众娱乐需求,并在商业模式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也正是它与传统严肃文学在根基上存在差异的地方。

这并非要否定网文的价值,很多网文作品在故事性、想象力、娱乐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们也构成了当代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说,如果将“严肃文学”的标准套用在所有网文身上,那是不切实际的。网文有其自身的生态逻辑和发展路径,它正在以一种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特性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内容,并不断演变。或许,未来会出现更多在网文平台崛起,同时又具备严肃文学特质的作品,但这条道路注定充满挑战,需要作者在商业诉求与艺术追求之间找到更为精妙的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网文为什么绝大部分看起来都是清一色的套路文,没有向这些方向发展?

那是首先,网文本身时间还不够长,最老的一批业者,从业时间也就只有十几年,他们还没有强大到能用自己的名字吸引流量。

二是因为网文是极少数,所有的从业者都可以被观众看到的文学类型。

这就是个流量问题,世界上的文学作品都是相同的,重要的是引流能力。

可能你不太懂,

我们不如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网文写成严肃文学不赚钱呢?

排除绝大部分网文作者本身写作能力也根本不达标,完全写不出什么好的文学来这个因素以外(无贬义,99%的人都不可能写出那些大师级别的作品来)。

我们假设网文作者能写出来,它也依旧不赚钱,因为前面不好看,矛盾不激烈,大家看不下去,书没有关注度,消失了,扑街了。

但我们回想一下,那些长篇的经典文学,开始阅读的时候真的好看么?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读洛丽塔的时候,前面100页我看的昏昏欲睡,感觉这个作者写的就是一堆无用的废话。

但我还是会看完它,最后发现它的美。

原因是什么,因为它是洛丽塔!

因为它是洛丽塔!

它是洛丽塔!

懂我的意思么?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这两个名字,就能让读者乖乖的看完100页不知所云的内容,因为读者知道这是牛人写的。

而网文根本不具备啊,你顶着一个籍籍无名的ID,写着一篇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能坚持多久的故事,要是再爽不起来,谁给你捧场,谁愿意跟着往下看啊。

就算你有能力,你的书压根活不到你的伏笔都出来的时候啊,这是内因。

所以需要这个行业从业时间更久后,网文界有了足够数量的,已经成名的牛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写这类“慢热书”,网文才会“非套路文学”大爆发。

2,外因方面,其实所谓网文套路文多是彻底的错觉,文学本来就是套路文多。那为什么你会感觉只有网文这样呢?

你去看看那些文学大家的经历。

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早年都有过给小报写三流故事糊口的时候,小妇人的作者年轻时候就是靠发表这些作品过活的。

他们籍籍无名的时候写的故事被退稿的也多的数不胜数。

罪与罚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还在投递垃圾惊悚小说稿件赚钱糊口。

跟他们同批一起以写作为梦想的人,死掉了千千万万,而他们的稿件你根本看都看不见就进了废纸篓。

甚至可以说,今天的扑街网文作者还是幸运的,起码他们写出的那些“毫无价值”的废纸还能被公开“发表”,让大众看到。这才是你觉得网文屎多的真正原因。

以前纸媒时代那成堆的屎,那些模仿福尔摩斯的劣质探案小说,那些尝试复刻乱世佳人的三俗农妇小说,那些描写美国南部乡村不伦恋情的文学垃圾,和那些恨不得把荒野大镖客抄下来的西部廉价爆米花文学。

他们全在废纸篓里,你根本看不到啊,网文就是因为都可以发,不会进废纸篓,你才会感觉屎多套路文多。

纸媒的那些套路文连被印刷都不够格。

最后看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成名的约翰加纳德的《成为小说家 on becoming a novelist》是怎么说的这件事

这是将近半世纪前的一本书了,意在帮助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成为小说作者。

然而就算是半世纪以前,还是在大洋彼岸,当时的作者也知道,你要玩这一行,要么自己有个小圈子,也就是你忠诚的读者群,你自己是个小神。要么十五页之内设法满足读者的第一需求,也就是黄金三章,否则你早晚写不下去。

很简单不是么,其实游戏规则一直没有变,网文和纸媒文字是一样的,只不过纸媒那些失败者连声音都发不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